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897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

    1、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题-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被称之为( )A教育 B培训C学习 D记忆(分数:1.00)A.B.C.D.2.北京王府井百货公司将自己的企业精神称为“一团火”精神。这种企业精神的表达方式属于( )A故事式 B比喻式C人名式 D品名式(分数:1.00)A.B.C.D.3.可能有利于促进差别化战略目标实现,但不利于低成本目标实现的组织薪酬战略是( ) A市场领先 B市场滞后 C市场匹配 D不确定(分数:1.00)A.B.C.D.4.岗前培训的培训对象是( )

    2、A企业中的老员工 B新录用的员工C管理人员 D专业人员(分数:1.00)A.B.C.D.5.考察培训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反应 B学习 C行为 D成果(分数:1.00)A.B.C.D.6.员工持股的激励力度大于其他报酬形式的原因不包括( ) A其回报的长期性 B其回报的不确定性 C其回报的高力度 D其有足够大的倾斜力度(分数:1.00)A.B.C.D.7.小李因在工作中受伤住院三个月,公司为他报销了全部医疗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部分费用属于( ) A福利费用成本 B劳动事故保障成本 C健康保障成本 D失业保障成本(分数:1.00)A.B.C.D.8.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可以

    3、分为( )A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 B分层型、累积型、双向型C细分型、协助型、累积型 D协作型、效用型、灵活型(分数:1.00)A.B.C.D.9.当培训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正式的课堂学习时,常见的培训方式是( )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离岗培训 D员工业余自学(分数:1.00)A.B.C.D.10.人才租赁的模式最早出现在( ) A20 世纪 60年代 B20 世纪 70年代 C20 世纪 80年代 D20 世纪 90年代(分数:1.00)A.B.C.D.11.人力资本理论兴起的时间是( ) A二十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 B二十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C二十世纪 60年代末

    4、70年代初 D二十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分数:1.00)A.B.C.D.12.人寿保险属于( )A强制性保险 B自愿性保险C法定保险 D医疗保险(分数:1.00)A.B.C.D.13.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目标 D企业形象(分数:1.00)A.B.C.D.14.既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基础,又是进行人力资源计量的价值尺度是( )A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 B人力资源成本费用的预测C人力资源培训的费用 D人力资源选拔成本的费用(分数:1.00)A.B.C.D.15.把某些人员调到空缺的岗位;培训人员,将其提拔到空缺的岗位;鼓励员工加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

    5、些措施属于组织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时进行的( )A降低人工成本 B外部招聘C内部调整 D内部招聘(分数:1.00)A.B.C.D.16.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 ) A不可剥夺性 B时效性 C能动性 D增值性(分数:1.00)A.B.C.D.17.当招募对象是蓝领工人、办公室雇员和低层级管理人员时,发布招募广告的最佳媒体是A全国性报纸 B地方性报纸C专业性杂志 D综合性杂志(分数:1.00)A.B.C.D.18.以企业新录用的员工为对象进行的集中培训是指( )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员工业余自学 D离岗培训(分数:1.00)A.B.C.D.19.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中,认为具有感情丰富的、理

    6、想主义的、富有想像能力的、易冲动这类人格特点的人格类型是( ) A艺术型 B社会型 C研究型 D传统型(分数:1.00)A.B.C.D.2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点是( )A以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B以工作为中心C强调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D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分数:1.00)A.B.C.D.21.在面试中,面试人员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A裁决者 B讲述者C批评者 D倾听者(分数:1.00)A.B.C.D.22.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 ) A土地和劳动力 B资本和能源 C知识和信息 D教育和科技(分数:1.00)A.B.C.D.23.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客观外在特征是( ) A

    7、职业价值观念 B个人需求动机 C个人气质性格 D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工作行为(分数:1.00)A.B.C.D.24.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属于( )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B人力资源开发成本C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分数:1.00)A.B.C.D.25.人员测评体系的基础是( ) A测评要素 B测评内容 C测评指标 D评分标准(分数:1.00)A.B.C.D.26.纵向的工作扩展被称为( )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轮换 D工作简化(分数:1.00)A.B.C.D.27.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把具有一定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吸引到空缺岗位上,以满足组织需要的

    8、过程被称为(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录用 D人员配置(分数:1.00)A.B.C.D.28.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行政办公人员来说,其有效性居于第一位的招募渠道是( ) A报纸招募 B内部晋升 C人才交流会 D应聘者自荐(分数:1.00)A.B.C.D.29.岗前培训中由人力资源部门为新员工提供的信息是( ) A工作职责 B企业概况 C部门功能 D部门同事(分数:1.00)A.B.C.D.30.下列不属于利用网络发布招募信息的优势的是( ) A成本高 B容量大 C速度快 D强调个性化服务(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

    9、.00)31.员工培训的类型包括( )(分数:2.00)A.岗前培训B.在岗培训C.离岗培训D.员工业余自学E.员工讨论交流32.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 )(分数:2.00)A.培训成本B.保障成本C.维持成本D.奖励成本E.调剂成本33.被认为是带动硅谷高速成长的两部发动机是( )(分数:2.00)A.员工持股计划B.斯坎伦计划C.拉克计划D.风险资本E.绩效管理34.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常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A.估测成本法B.历史成本法C.重置成本法D.分析成本法E.机会成本法35.属于企业文化对内维系与传承的渠道有( )(分数:2.00)A.企业英雄传说B.企业亚文化C.企业制

    10、度D.企业产品E.企业报刊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36.简述选拔性测评的基本原则。(分数:5.00)_37.简述企业文化变革的阶段。(分数:5.00)_38.简述进入组织初期阶段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任务。(分数:5.00)_39.简述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全国性因素。(分数:5.00)_40.根据测评的目的,简述测评的类型。(分数:5.00)_41.简述工作评价的主要步骤。(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2.试述 360度反馈评价。(分数:15.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了发现一些人才流动中的隐藏问题

    11、,某机构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某个人才交流中心,如同上班,几乎天天按时“报到”。不久,他们注意到一个面无表情的经理,他每周有固定的两天出现在固定的招聘展位上,并总是挂出相同的招聘广告。原来,这位招聘者是一家民营电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持续不断的招聘已让他感到厌倦,但是企业似乎一直缺人。企业的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也没有扩张,他们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企业一直处在缺人和招人的怪圈中。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受邀走访了这家民营企业,后来又与十几位曾在这家企业工作过的员工进行交流。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答案渐渐清晰。 当问到“你们企业预测过人力资源需求吗?”“没有,从来没有。”这个经理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可笑,因为

    12、他们现在的需求都没满足过,何须考虑未来。然而问题就出于此,在这家企业工作或曾工作过的人反映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招聘目的不明确,许多人在进入企业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第二,没有计划的招聘损害了企业形象,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不断吸纳新员工,给老员工造成巨大压力;第四,频繁流入必然导致频繁流出,在职员工没有安全感和忠诚感,暗自寻找跳槽机会。 这位经理开始认同,深悔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没有计划的招聘桌上。或许他缺的不仅仅是一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但这是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改进的第一步。(分数:15.00)(1).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分数:7.50)_(2).试述

    1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有哪些?(分数:7.50)_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题-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被称之为( )A教育 B培训C学习 D记忆(分数:1.00)A.B.C. D.解析:2.北京王府井百货公司将自己的企业精神称为“一团火”精神。这种企业精神的表达方式属于( )A故事式 B比喻式C人名式 D品名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一团火”用来比喻热情服务,形象生动,属于企业精神表达方式中的比喻式。3.可能有利于促进差别化战略目标实现,但不利于低成本目

    14、标实现的组织薪酬战略是( ) A市场领先 B市场滞后 C市场匹配 D不确定(分数:1.00)A.B.C. D.解析:4.岗前培训的培训对象是( )A企业中的老员工 B新录用的员工C管理人员 D专业人员(分数:1.00)A.B. C.D.解析:5.考察培训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反应 B学习 C行为 D成果(分数:1.00)A.B.C. D.解析:6.员工持股的激励力度大于其他报酬形式的原因不包括( ) A其回报的长期性 B其回报的不确定性 C其回报的高力度 D其有足够大的倾斜力度(分数:1.00)A.B.C. D.解析:7.小李因在工作中受伤住院三个月,公司为他报销了全部医疗费用,并给予一

    15、定的经济补偿,这部分费用属于( ) A福利费用成本 B劳动事故保障成本 C健康保障成本 D失业保障成本(分数:1.00)A.B. C.D.解析:8.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可以分为( )A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 B分层型、累积型、双向型C细分型、协助型、累积型 D协作型、效用型、灵活型(分数:1.00)A. B.C.D.解析:9.当培训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正式的课堂学习时,常见的培训方式是( )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离岗培训 D员工业余自学(分数:1.00)A.B. C.D.解析:10.人才租赁的模式最早出现在( ) A20 世纪 60年代 B20 世纪 70年代 C20 世纪 80年

    16、代 D20 世纪 90年代(分数:1.00)A.B. C.D.解析:11.人力资本理论兴起的时间是( ) A二十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 B二十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C二十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D二十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分数:1.00)A.B. C.D.解析:12.人寿保险属于( )A强制性保险 B自愿性保险C法定保险 D医疗保险(分数:1.00)A.B. C.D.解析:13.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目标 D企业形象(分数:1.00)A.B. C.D.解析:14.既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基础,又是进行人力资源计量的价值尺度是( )

    17、A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 B人力资源成本费用的预测C人力资源培训的费用 D人力资源选拔成本的费用(分数:1.00)A.B. C.D.解析:15.把某些人员调到空缺的岗位;培训人员,将其提拔到空缺的岗位;鼓励员工加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措施属于组织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时进行的( )A降低人工成本 B外部招聘C内部调整 D内部招聘(分数:1.00)A.B.C. D.解析:16.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 ) A不可剥夺性 B时效性 C能动性 D增值性(分数:1.00)A. B.C.D.解析:17.当招募对象是蓝领工人、办公室雇员和低层级管理人员时,发布招募广告的最佳媒体是A全国性报纸 B地方性报纸C

    18、专业性杂志 D综合性杂志(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当招募对象是蓝领工人、办公室雇员和低层级管理人员时,最佳的发布招募广告的媒体是地方性报纸。专业雇员的招募可在行业报纸或专业报纸上做广告。18.以企业新录用的员工为对象进行的集中培训是指( )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员工业余自学 D离岗培训(分数:1.00)A. B.C.D.解析:19.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中,认为具有感情丰富的、理想主义的、富有想像能力的、易冲动这类人格特点的人格类型是( ) A艺术型 B社会型 C研究型 D传统型(分数:1.00)A. B.C.D.解析:2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点是( )A以劳动

    19、效率提高为中心B以工作为中心C强调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D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分数:1.00)A.B.C.D. 解析:21.在面试中,面试人员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A裁决者 B讲述者C批评者 D倾听者(分数:1.00)A.B.C.D. 解析:22.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 ) A土地和劳动力 B资本和能源 C知识和信息 D教育和科技(分数:1.00)A.B. C.D.解析:23.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客观外在特征是( ) A职业价值观念 B个人需求动机 C个人气质性格 D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工作行为(分数:1.00)A.B.C.D. 解析:24.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属于(

    20、)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B人力资源开发成本C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分数:1.00)A. B.C.D.解析:25.人员测评体系的基础是( ) A测评要素 B测评内容 C测评指标 D评分标准(分数:1.00)A.B. C.D.解析:26.纵向的工作扩展被称为( )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轮换 D工作简化(分数:1.00)A.B. C.D.解析:27.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把具有一定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吸引到空缺岗位上,以满足组织需要的过程被称为(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录用 D人员配置(分数:1.00)A. B.C.D.解析:28.20世纪 80年代末

    21、,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行政办公人员来说,其有效性居于第一位的招募渠道是( ) A报纸招募 B内部晋升 C人才交流会 D应聘者自荐(分数:1.00)A. B.C.D.解析:29.岗前培训中由人力资源部门为新员工提供的信息是( ) A工作职责 B企业概况 C部门功能 D部门同事(分数:1.00)A.B. C.D.解析:30.下列不属于利用网络发布招募信息的优势的是( ) A成本高 B容量大 C速度快 D强调个性化服务(分数:1.00)A. B.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员工培训的类型包括( )(分数:2.00)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离岗培训

    22、 D.员工业余自学 E.员工讨论交流解析:32.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 )(分数:2.00)A.培训成本B.保障成本C.维持成本 D.奖励成本 E.调剂成本 解析:33.被认为是带动硅谷高速成长的两部发动机是( )(分数:2.00)A.员工持股计划 B.斯坎伦计划C.拉克计划D.风险资本 E.绩效管理解析:34.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常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A.估测成本法B.历史成本法 C.重置成本法 D.分析成本法E.机会成本法 解析:35.属于企业文化对内维系与传承的渠道有( )(分数:2.00)A.企业英雄传说 B.企业亚文化 C.企业制度 D.企业产品E.企业报刊解析:三、简答题

    23、(总题数:6,分数:30.00)36.简述选拔性测评的基本原则。(分数:5.00)_正确答案:(公正性原则。即要求对每个被评者来说,整个测评过程都是一致的。要求测评者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测评。这是保证人们认为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差异性原则。即要求测评要能够反映求职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准确性原则。即要求测评对求职者素质差异的反映要尽可能精确。 可比性原则。即要求测评对求职者测评的结果具有纵向可比性,一般要求采取量化形式,这样做不但具有可比性,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测评结果相加。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最终发挥实际作用的前提。)解析:37.简述企业文化变革的阶段。(分数:5.

    24、00)_正确答案:(1)变革初始阶段;(2)上升阶段;(3)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5)变革阶段。)解析:38.简述进入组织初期阶段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任务。(分数:5.00)_正确答案:(第一,了解员工职业兴趣、职业技能,将其安置于最适合的职业轨道上。 第二,进行岗前培训,引导新员工熟悉组织环境,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三,挑选和培训新员工的主管。 第四,分配给新员工第一项工作,对其进行考察和测验。 第五,协助员工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解析:39.简述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全国性因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全国性因素主要有: (1) 全国劳动人口的增长趋势; (

    25、2) 全国对各类人员的需求程度; (3) 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4) 教育制度变革所产生的影响; (5) 国家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影响。)解析:40.根据测评的目的,简述测评的类型。(分数:5.00)_正确答案:(1) 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2) 配置性测评是针对需要配置的职位对任职者的素质要求设计的测评。 (3) 开发性测评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测评。 (4) 诊断性测评以了解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 (5) 鉴定性测评以考核与验证是否具备某种素质及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解析:41.简述工作评价的主要步骤。(分数:5.00)_正确答案:(工作评价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

    26、进行:(1)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其主要信息应来源于工作说明书。(2)选择工作评价人员,组成工作评价委员会。(3)使用工作评价系统对工作进行评价。由专家设计并讲解工作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临时工作评价委员会的工作方法,根据专家设计工作评价方案框架,经由临时工作评价委员会讨论确认后执行。(4)评价结果回顾,当所有工作评价结束后,将结果综合在一起评论,以确保结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42.试述 360度反馈评价。(分数:15.00)_正确答案:(360 度反馈评价的重点在于围绕目标个体的所有职位的人的整体观点,其潜在作用包括:(1) 要求员工提供反馈促进了组

    27、织的参与;(2) 强化了领导的优良绩效,运用一套多个评定者系统,上级就可以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如绩效指导者,而不是简单地作为绩效的判断者;(3) 增进了对领导反馈的兴趣;(4) 在领导者和他们的下级、同事、顾客和上级之间促成良好沟通;(5) 领导行为的改善;(6) 将组织文化向更具参与性和开放性变革;(7) 在正式的绩效考核中注入更多的输入;(8) 综合性强,因为,它集中了多个角度的反馈信息;(9) 信息质最可靠;(10)通过强调团队和内部/外部顾客,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11) 从多个人而非单个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减少偏见对考核结粜的不良影响;(12) 从员工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

    28、以增强员工的自发展意识。 但 360度反馈评价仍然有自已的缺点,比如这种过程在收宾信息、整理信息和提供反馈时,为了保证评价者的匿名性和结果的保密性,花费的管理精力将比较多,同时,南于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可能会发生冲突,在综合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时仍然会比较棘手。因此,有人提出 360度反馈评价主要应该服务于员工的发展。)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了发现一些人才流动中的隐藏问题,某机构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某个人才交流中心,如同上班,几乎天天按时“报到”。不久,他们注意到一个面无表情的经理,他每周有固定的两天出现在固定的招聘展位上,并总是挂出相同的招聘

    29、广告。原来,这位招聘者是一家民营电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持续不断的招聘已让他感到厌倦,但是企业似乎一直缺人。企业的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也没有扩张,他们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企业一直处在缺人和招人的怪圈中。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受邀走访了这家民营企业,后来又与十几位曾在这家企业工作过的员工进行交流。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答案渐渐清晰。 当问到“你们企业预测过人力资源需求吗?”“没有,从来没有。”这个经理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可笑,因为他们现在的需求都没满足过,何须考虑未来。然而问题就出于此,在这家企业工作或曾工作过的人反映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招聘目的不明确,许多人在进入企业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自己应该

    30、做什么;第二,没有计划的招聘损害了企业形象,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不断吸纳新员工,给老员工造成巨大压力;第四,频繁流入必然导致频繁流出,在职员工没有安全感和忠诚感,暗自寻找跳槽机会。 这位经理开始认同,深悔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没有计划的招聘桌上。或许他缺的不仅仅是一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但这是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改进的第一步。(分数:15.00)(1).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分数:7.50)_正确答案:(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合理地分析和预测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或方案,以保证组织在适当的时候获得适当数量、质量和种类的人员补充,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求。)解析:(2).试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有哪些?(分数:7.50)_正确答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法有:德尔菲法;经验判断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散点分析法;回归预测法;计算机预测法。)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