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6-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782       资源大小:73.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6-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6-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封建社会在文化上,以( )A儒家思想为核心 B法家思想为核心C道家思想为核心 D佛教思想为核心(分数:1.00)A.B.C.D.2.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 D南京条约(分数:1.00)A.B.C.D.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分数:1.00)A.B

    2、.C.D.4.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定都南京 B永安建制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分数:1.00)A.B.C.D.5.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奕诉 B冯桂芬C曾国藩 D李鸿章(分数:1.00)A.B.C.D.6.谭嗣同写的主张变法维新著作是( )A变法通义 B仁学C日本变政考 D人类公理(分数:1.00)A.B.C.D.7.1911年 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A皇族内阁 B影子内阁C贵族内阁 D立宪内阁(分数:1.00)A.B.C.D.8.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章炳麟的歌颂

    3、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著作是( )A革命军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猛回头 D警世钟(分数:1.00)A.B.C.D.9.1911年 10月 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被推为都督的是( )A汤化龙 B黎元洪C焦达峰 D孙中山(分数:1.00)A.B.C.D.10.“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 )A农民 B工人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分数:1.00)A.B.C.D.11.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C陈望道 D李达(

    4、分数:1.00)A.B.C.D.12.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1922 年 1月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分数:1.00)A.B.C.D.13.1927年 12月,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是( )A张太雷 B周文雍C恽代英 D苏兆征(分数:1.00)A.B.C.D.14.毛泽东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分数:1.00)A.B.C.D.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

    5、A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参议会制 D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分数:1.00)A.B.C.D.16.1932年 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A“满洲国” B“国民政府”C兴亚会 D冀东防共委员会(分数:1.00)A.B.C.D.17.中共中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分数:1.00)A.B.C.D.18.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忻口战役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分数:1.00)A.B.C.D.19.19

    6、46年 6月 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请愿,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酿成了( )A下关惨案 B校场口惨案C“一二一”惨案 D李闻惨案(分数:1.00)A.B.C.D.20.1947年 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揭开了( )A战略进攻的序幕 B战略决战的序幕C战略防御的序幕 D战略相持的序幕(分数:1.00)A.B.C.D.21.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 )A抗暴运动 B“一二一”运动C“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D“五二”运动(分数:1.00)A.B.C.D.22.1951年 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7、 )A废除农奴制协议 B和平解放的协议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分数:1.00)A.B.C.D.2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分数:1.00)A.B.C.D.24.1950年 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苏同盟条约(分数:1.00)A.B.C.D.2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思想成果就是(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形成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

    8、形成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D“双百”方针的形成(分数:1.00)A.B.C.D.26.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分数:1.00)A.B.C.D.27.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A“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分数:1.00)A.B.C.D.28.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

    9、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分数:1.00)A.B.C.D.2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分数:1.00)A.B.C.D.3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0、31.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有( )(分数:2.00)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C.万国公报D.时务报32.为了宣传变法维新,康有为著书立说,主要有( )(分数:2.00)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33.1912年 2月 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遵守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定都南京B.维护共和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34.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影响较大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罢工斗争有( )(分数:2.00)A.开滦煤矿

    11、工人罢工B.香港海员罢工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35.1927年 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几件大事是( )(分数:2.00)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B.立即全国总暴动C.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D.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36.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敌强我弱B.敌小我大C.敌退步我进步D.敌寡助我多助37.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B.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C.将革命进行到底D.新

    12、民主主义论3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人民大众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39.20世纪 50年代后期的“三面红旗”是指( )(分数:2.00)A.总路线B.“大跃进”C.“反右倾”D.人民公社40.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几件大事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B.实现祖国统一C.建设和谐社会D.加紧现代化建设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42.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

    13、同纲领。(分数:6.00)_43.简述 1937年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的历史贡献。(分数:6.00)_44.简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分数:6.00)_45.简述中共十七大的主题和完成的使命。(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分数:10.00)_47.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分数:10.00)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6-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

    14、分数:30.00)1.中国封建社会在文化上,以( )A儒家思想为核心 B法家思想为核心C道家思想为核心 D佛教思想为核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其特点有: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2.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 D南京条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843 年在广东虎门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是中英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其主要内容有:

    15、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税率为值百抽五。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4.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定都南京 B永安建制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永

    16、安建制只是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南京标志着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天京陷落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彻底失败。5.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奕诉 B冯桂芬C曾国藩 D李鸿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奕、曾国藩、左宗棠等,但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则是冯桂芬。6.谭嗣同写的主张变法维新著作是( )A变法通义 B仁学C日本变政考 D人类公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变法通义的作者是梁启超;日本变政考、人类公理的作者是康有为;只

    17、有仁学是谭嗣同的作品。7.1911年 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A皇族内阁 B影子内阁C贵族内阁 D立宪内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11 年 5月 8日,清政府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勖为总理大臣。在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五人。故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8.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章炳麟的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著作是( )A革命军 B驳

    18、康有为论革命书C猛回头 D警世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革命军的作者是邹容;猛回头、警世钟的作者是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章炳麟,他在其中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9.1911年 10月 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被推为都督的是( )A汤化龙 B黎元洪C焦达峰 D孙中山(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11 年 10月 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被强

    19、迫推举为都督。1912 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10.“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 )A农民 B工人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分两个阶段:从 5月 4日到“六三大逮捕”是第一阶段,运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六三大逮捕”后是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11.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C陈望道 D李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20 年,陈望道在中国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

    20、2.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1922 年 1月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22 年 1月至 1923年 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其中,1922 年 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前后持续时间约 4个月,港英当局被迫屈服。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有组织的并取得胜利的较量。13.1927年 12月,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是( )A张太雷 B周文雍C恽代英 D苏兆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27 年 12月的广州起义,是中国

    21、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这次起义中,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壮烈牺牲。14.毛泽东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在文章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

    22、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A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参议会制 D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31 年 11月 7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为江西瑞金。在该政权运作期间,其中央政府颁布了宪法,发行了货币,设计有国旗,同时将其所属控制区域称为“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16.1932年 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A“满洲国” B“国民政府”C兴亚会 D冀东防共委员会(分数:1.00)A. B.C

    23、.D.解析:解析 1932 年 3月 9日,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溥仪为“政府执政”。17.中共中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35 年 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18.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A

    24、淞沪战役 B忻口战役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大捷的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19.1946年 6月 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请愿,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酿成了( )A下关惨案 B校场口惨案C“一二一”惨案 D李闻惨案(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一二一”惨案发生于 1945年;重庆校场口惨案发生于 1946年 2月 10日;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人暗杀的“李闻惨案”发生于 19

    25、46年 6、7 月间;下关惨案发生于 1946年 6月 23日,是在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请愿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所造成的。20.1947年 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揭开了( )A战略进攻的序幕 B战略决战的序幕C战略防御的序幕 D战略相持的序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47 年 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千里挺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21.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 )A抗暴运动 B“一二一”运动C“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D“五二”运

    26、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45 年发生的“一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反内战的民主运动,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22.1951年 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A废除农奴制协议 B和平解放的协议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51 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谈判协商,终于在 5月 23日正式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2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

    27、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有: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这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24.1950年 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苏同盟条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49 年 12月 12日,中华人民共

    28、和国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1950 年 1月20日,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也抵达莫斯科,两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于 2月 14日结束。同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2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思想成果就是(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形成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D“双百”方针的形成(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的思

    29、想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26.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

    30、7.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A“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这篇文章首次把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概括成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28.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

    31、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2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81 年 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3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基本结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3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中共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

    33、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有( )(分数:2.00)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 C.万国公报 D.时务报解析:解析 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万国公报都是西方教会中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的较早的外文期刊。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所指的万国公报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此外,维新派人士梁启超和康有为也曾举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32.为了宣传变法维新,康有为著书立说,主要有( )(分数:2.00)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解析:解析 变法通议是

    34、维新派领袖粱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1891 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1894 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33.1912年 2月 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遵守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定都南京 B.维护共和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D.遵守临时约法 解析:解析 为了维护革命政府,1912 年 2月 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奠都南京,

    35、到南京就职,遵守临时约法。“维护共和”是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提出的口号。34.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影响较大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罢工斗争有( )(分数:2.00)A.开滦煤矿工人罢工B.香港海员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解析:解析 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影响较大且取得胜利的罢工斗争有香港海员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35.1927年 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几件大事是( )(分数:2.00)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

    36、义 B.立即全国总暴动C.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D.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解析:解析 1927 年 7月中旬,陈独秀停职。成立以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张国焘 5人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中央工作。改组后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36.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敌强我弱 B.敌小我大 C.敌退步我进步 D.敌寡助我多助 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 1938年的

    37、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37.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 B.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C.将革命进行到底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解析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3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人民大众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解析:解析 封建社会,封建

    38、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39.20世纪 50年代后期的“三面红旗”是指( )(分数:2.00)A.总路线 B.“大跃进” C.“反右倾”D.人民公社 解析:解析 “三面红旗”形成于 1958年,具体是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 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初期,发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运动。40.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

    39、几件大事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设和谐社会D.加紧现代化建设 解析:解析 2004 年 9月 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加紧现代化建设则是邓小平于 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的。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清王朝于 1901

    40、年 4月宣布实行“新政”。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督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废除科举考试;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解析:42.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1、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解析:43.简述 1937年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的历史贡献。(分数:6.00)_正确答案:(1937 年 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

    42、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解析:44.简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第二,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

    43、方针。第三,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第四,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第五,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解析:45.简述中共十七大的主题和完成的使命。(分数:6.00)_正确答案:(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大会完成了三项使命:第一,审议并一致通过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大会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第二,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在保持党章总体稳定的原则下,把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党章;第三,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中央委员会,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分数:10.00)_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后,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6-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