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2008 年 10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分数:1.00)A.B.C.D.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分数:1.00)A.B.C.D.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分数:1.00)A.B.C.D.4.西方列强
2、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分数:1.00)A.B.C.D.5.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C马建忠 D郑观应(分数:1.00)A.B.C.D.6.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美国 D德国(分数:1.00)A.B.C.D.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 年 B1853 年C1856 年 D1864 年(分数:1.00)A.B.C.D.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
3、逝(分数:1.00)A.B.C.D.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 B马建忠C王韬 D郑观应(分数:1.00)A.B.C.D.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C译书局 D译书馆(分数:1.00)A.B.C.D.11.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C张之洞 D刘坤一(分数:1.00)A.B.C.D.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C湘报 D万国公报(分数:1.00)A.B.C.D.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4、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分数:1.00)A.B.C.D.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C广东 D四川(分数:1.00)A.B.C.D.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数:1.00)A.B.C.D.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 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分数:1.00)A.B.C.D.17.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5、)A梁漱溟 B黄炎培C张君劢 D邓演达(分数:1.00)A.B.C.D.18.1930 年 1 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分数:1.00)A.B.C.D.19.1928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数:1.00)A.B.C.D.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 D
6、国家资本主义(分数:1.00)A.B.C.D.21.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分数:1.00)A.B.C.D.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分数:1.00)A.B.C.D.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分数:1.00)A.B.C.D.24.1935 年 12 月,中国
7、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分数:1.00)A.B.C.D.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分数:1.00)A.B.C.D.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分数:1.00)A.B.C.D.27.1945 年 4 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C董必武 D王若飞(分数:1.00)A.B.C.D.2
8、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A1945 年 8 月 B1945 年 9 月C1945 年 10 月 D1945 年 11 月(分数:1.00)A.B.C.D.29.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将革命进行到底(分数:1.00)A.B.C.D.30.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
9、总题数:10,分数:20.00)31.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提倡民主和科学B.提倡白话文C.提倡新文学D.宣传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32.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B.马克思学说研究会C.新民学会D.工读互助团33.1926 年 3 月,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是( )(分数:2.00)A.商团叛乱B.暗杀廖仲恺C.中山舰事件D.整理党务案3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生
10、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5.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分数:2.00)A.调整B.巩固C.充实D.提高36.“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分数:2.00)A.1971 年B.1972 年C.1975 年D.1976 年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38.19
11、87 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9.199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分数:2.00)A.讲学习B.讲纪律C.讲政治D.讲正气40.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分数:2.00)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
1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42.1924 年至 1927 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数:6.00)_4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分数:6.00)_4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分数:6.00)_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分数:10.00)_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2008 年 10
13、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在近代才产生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居于主要地位,根源于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存在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才产生的。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文景之
14、治 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由中国政府以 3000 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分数:1.00)A.B
15、. C.D.解析:解析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C马建忠 D郑观应(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坚决主张严禁鸦片,组织渔民等以抵御外国侵略以外,注意了解西方,赞成正常的对外贸易。1839 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6.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美国 D德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6、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 1889 年 9 月 11日至 11 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 年 B1853 年C1856 年 D1864 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 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17、(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856 年 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曾经势如破竹,天京事变则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 B马建忠C王韬 D郑观应(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
18、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C译书局 D译书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兴办洋务,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兴办了一些文化教育事业。从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创办新式学堂 30 多所。主要有三种:一是翻译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比如,1862 年奕诉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1863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二是工艺学堂,主要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三是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11.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
19、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C张之洞 D刘坤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898 年 3 月,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是不能改变的。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C湘报 D万国公报(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的主张。其中: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13.中国
20、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C广东 D四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11 年 5
21、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 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
22、革命 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 年 7 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其他地方如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先后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17.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 B黄炎培C张君劢 D邓演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 1930 年 8 月,邓演达任主要领导人。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别有邓演达、
23、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此外,还有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国家主义派),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等。18.1930 年 1 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
24、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就在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9.1928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28 年 12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封建的买办
25、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27 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21.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36 年 10 月
26、,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胜利结束长征。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遵义会议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 D卢
27、沟桥事变后(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37 年 7 月 7 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24.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35 年 12 月,长征到达陕北不久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为
28、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作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38 年 3 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 1 万余人,取得大捷。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
29、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27.1945 年 4 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C董必武 D王若飞(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45 年 4 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A1945 年 8 月 B1945 年 9 月C1945 年 10 月 D1945 年 11 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45 年 8 月 14 日、20 日、23 日,
30、蒋介石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 1945 年 8 月 28 日偕周恩来、王若飞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 月 10 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9.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将革命进行到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这个口号的提
31、出,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30.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提倡民主和科学 B.提倡白话文 C.提倡新文学 D.宣传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 解析:解析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32、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还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32.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B.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新民学会 D.工读互助团解析:解析 1920 年 3 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此外,还有新民学会、互助社、觉悟社等。33.1926 年 3 月,蒋介石制造的旨
33、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是( )(分数:2.00)A.商团叛乱B.暗杀廖仲恺C.中山舰事件 D.整理党务案 解析:解析 1926 年 3 月、5 月,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成为了国民党内新右派的代表。注意:本题答案有误,只有 C 项正确。1926 年 3 月,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是在 5 月发生的。3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文章中科学分析了社
34、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35.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分数:2.00)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解析:解析 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36.“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
35、在( )(分数:2.00)A.1971 年 B.1972 年C.1975 年D.1976 年 解析:解析 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等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温都尔汗附近坠机身亡,1976 年 10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解析: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
36、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38.1987 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解析:解析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
37、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39.199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分数:2.00)A.讲学习 B.讲纪律C.讲政治 D.讲正气 解析:解析 199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中共十五大的部署,中央注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40.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分
38、数:2.00)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解析:解析 中共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近 30 年的历程作了回顾,指出:自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要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
39、朝的统治。第二,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第三,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解析:42.1924 年至 1927 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积累了革命经验。)解析:4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
40、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第二,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第三,大批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解析:4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第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第三,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解析: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分数:6.00)_正确答案:(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41、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第二,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备。)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2、奠定了基础。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为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解析:4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分数:10.00)_正确答案:(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援助中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