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模拟 4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_(分数:1.00)A.保甲制度B.监察制度C.理事制度D.纳谏制度2.西周中央政府政务官中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是_(分数:1.00)A.司寇B.司徒C.司马D.司空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的是_(分数:1.00)A.分封制B.井田制C.宗法制D.等级制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郡长官称_(分数:1.00)A.刺史B曹C尉D.太守5.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_(分数:1.00)
2、A.手迹B.制书C.诏书D诰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_(分数:1.00)A.内阁B.正厅C.枢密院D.中书门下7.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_(分数:1.00)A.九寺B.尚书六部C.五监D.三公8.五代时期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决策,并独立负责财政事务执行工作的机构是_(分数:1.00)A.枢密院B.中枢门下C.尚书台D.三司使9.辽朝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_(分数:1.00)A.军机处B.内务府C.大理寺D.中丞司10.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_(分数:1.00)A.元朝B.明朝C.清朝D
3、.近代11.明朝诸寺中权力较前代有所增强的是_(分数:1.00)A.太常寺B.光禄寺C.大理寺D.太仆寺12.明朝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_(分数:1.00)A.秀才B.举人C.贡士D.进士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分数:1.00)A省B道C府D州14.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_(分数:1.00)A.按察使B.守道使C.布政使D.督察使15.清朝在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上仍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_(分数:1.00)A.盟旗制度B.伯克制度C.旗民分治D.土司制度16.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_(分数:1.00)A.同文馆B.讲
4、习所C.京师大学堂D.学部17.清末东北地区的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的转换始于_(分数:1.00)A.地方督抚权力的加强B.建立行省制度C.特派员制度D.盛京改制18.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_(分数:1.00)A.君主立宪制B.责任内阁制C.总理制D.总统制19.1917 年 9 月 1 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_(分数:1.00)A.伍廷芳B.孙中山C.唐继尧D.陆容廷20.袁世凯为分散省权而强化起来的一级行政区域是_(分数:1.00)A省B府C道D县21.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_(分数:1.00)A.国民政府主席B.国民政府委员会C
5、.行政院D.国民党中政会22.“行宪国大”后,行政院院长的产生方式为_(分数:1.00)A.由行政院各部会首长推选B.由总统提名,经考试院同意任命C.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23.战后南京政府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包括监察院的监督和_(分数:1.00)A.行政院的监督B.立法院的监督C.考试院的监督D.国民党的监督24.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_(分数:1.00)A.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直接监督B.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C.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D.主管部门的监督25.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
6、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的代行边区政府职权的机关是_(分数:1.00)A.专员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区公署D.行政公署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五代时期政权中枢机构成三足鼎立之势,除中书门下外,还有_(分数:2.00)A.枢密院B.政事堂C.翰林院D.尚书台E.三司使27.明朝省级三司分别为_(分数:2.00)A.布政司B.大理司C.巡抚司D.按察司E.都司28.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_(分数:2.00)A.巡狩权B.主祭权C.册封权D.军队统帅权E.官吏任免权29.清政府在“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_(分数:2.00)A.总理
7、衙门B.商部C.巡警部D.学部E.总税务司30.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机构有_(分数:2.00)A省B.边区C县D乡E.地区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北面官制 (分数:3.00)_32.里甲制 (分数:3.00)_33.盛京改制 (分数:3.00)_34.中华民国军政府 (分数:3.00)_35.边区政府委员会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时期乡里制度的特点。 (分数:6.00)_37.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分数:6.00)_38.简述宋朝会议制度的基本形式。 (分数:6.00)_39.简述南京国民政
8、府成立后各类行政官员的纪律。 (分数:6.00)_40.简述“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 (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分数:10.00)_42.试述清末行政执行的新变化。 (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模拟 4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_(分数:1.00)A.保甲制度B.监察制度C.理事制度D.纳谏制度 解析:2.西周中央政府政务官中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是_(分数:1
9、.00)A.司寇B.司徒 C.司马D.司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西周中央政府的政务官。 西周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司马(主管军事)、司空(掌管工程营造)。此外,还有专掌司法的司寇。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的是_(分数:1.00)A.分封制 B.井田制C.宗法制D.等级制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周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郡长官称_(分数:1.00)A.刺史B曹C尉D.太守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 秦
10、朝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郡长官称守或太守,全面管理一郡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拥有地方重权。5.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_(分数:1.00)A.手迹B.制书C.诏书 D诰解析: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_(分数:1.00)A.内阁B.正厅C.枢密院D.中书门下 解析:7.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_(分数:1.00)A.九寺B.尚书六部 C.五监D.三公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 隋唐中央政府职能机构以尚书六部为主,以诸寺、监为辅,形成相互平行,既有分工,又有制衡的行政职能部门体系。
11、8.五代时期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决策,并独立负责财政事务执行工作的机构是_(分数:1.00)A.枢密院B.中枢门下C.尚书台D.三司使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五代时期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 后唐时正式设置三司使,作为财政之长,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决策,并独立负责财政事务的执行工作。9.辽朝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_(分数:1.00)A.军机处B.内务府C.大理寺D.中丞司 解析:10.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_(分数:1.00)A.元朝B.明朝 C.清朝D.近代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废除。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并以祖训的形式重申
12、以后不许讨论设立丞相的问题。11.明朝诸寺中权力较前代有所增强的是_(分数:1.00)A.太常寺B.光禄寺C.大理寺 D.太仆寺解析:12.明朝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_(分数:1.00)A.秀才B.举人 C.贡士D.进士解析: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分数:1.00)A省 B道C府D州解析:14.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_(分数:1.00)A.按察使B.守道使C.布政使 D.督察使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清朝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巡抚之下设置两个平行的省级机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合称二司。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一般称为“藩司”,又称“方伯”,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15.清朝在
13、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上仍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_(分数:1.00)A.盟旗制度B.伯克制度C.旗民分治D.土司制度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清朝的土司制度。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清初仍沿袭土司制度,实行间接统治。16.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_(分数:1.00)A.同文馆 B.讲习所C.京师大学堂D.学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清朝同文馆的成立。 清政府在成立总理衙门的同时,批准设立同文馆。1862 年,同文馆在北京正式开办。这是一所学习外国语言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学校。先分设英、法、俄、德四馆,后增设东文(日文)馆和算学、化学、格致(物理)、医学四馆。
14、17.清末东北地区的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的转换始于_(分数:1.00)A.地方督抚权力的加强B.建立行省制度C.特派员制度D.盛京改制 解析:18.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_(分数:1.00)A.君主立宪制B.责任内阁制 C.总理制D.总统制解析:19.1917 年 9 月 1 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_(分数:1.00)A.伍廷芳B.孙中山 C.唐继尧D.陆容廷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军政府的成立。 1917 年 9 月 1 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孙中山,陆荣延、唐继尧为元帅。20.袁世凯为分散省权而强化起
15、来的一级行政区域是_(分数:1.00)A省B府C道 D县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 道是省与县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清朝已有。袁世凯上台后,不仅继续沿用道的建制,而且强化其地位,提出“虚省而实道”的思路,使之成为地方行政的重要区域。21.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_(分数:1.00)A.国民政府主席B.国民政府委员会C.行政院D.国民党中政会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中政会的决策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有权议决建国纲领、训政的根本政策方针,确定立法原则,而且有权议决军事大计、财政计划,决
16、定施政方针,任免重要官员。22.“行宪国大”后,行政院院长的产生方式为_(分数:1.00)A.由行政院各部会首长推选B.由总统提名,经考试院同意任命C.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行宪国大”后的行政院。 “行宪国大”后,行政院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各部会首长若干人及不管部会的政务委员若干人。行政院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23.战后南京政府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包括监察院的监督和_(分数:1.00)A.行政院的监督B.立法院的监督 C.考试院的监督D.国民党的监督解析:24.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
17、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_(分数:1.00)A.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直接监督B.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 C.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D.主管部门的监督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苏区的行政监督。 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是指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直接监督。25.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的代行边区政府职权的机关是_(分数:1.00)A.专员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区公署D.行政公署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
18、0)26.五代时期政权中枢机构成三足鼎立之势,除中书门下外,还有_(分数:2.00)A.枢密院 B.政事堂C.翰林院D.尚书台E.三司使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五代时期的中枢机构。 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枢密院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的执行权。中书门下则是一个行政执行上的综理机关。三司使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方面的决策,并负责财政事务的执行工作。27.明朝省级三司分别为_(分数:2.00)A.布政司 B.大理司C.巡抚司D.按察司 E.都司 解析:28.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_(分数:2.00)A.巡狩权 B.主祭权 C.册封权 D
19、.军队统帅权 E.官吏任免权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周朝天子的权力。 在西周中央国家机关体系中,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从实际看,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以下 6种权力,即主祭权、册封权、军队统帅权、官吏任免权、授予爵禄赏罚权和巡狩权。29.清政府在“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_(分数:2.00)A.总理衙门B.商部 C.巡警部 D.学部 E.总税务司解析:30.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机构有_(分数:2.00)A省B.边区 C县 D乡 E.地区解析: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北面官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
20、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它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32.里甲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里甲制:是明朝对乡村的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统治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里设里长十人,轮流为首,十年一轮,剩下一百户分为十甲,各设甲首一人。里长的主要职责是督促生产、征收钱粮、摊派徭役。33.盛京改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盛京改制:是指光绪初年,清政府决定对盛京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其内容为:(1)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将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
21、量才录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从而削减了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这次盛京改制是东北地区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换的开始。34.中华民国军政府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华民国军政府:1927 年张作霖为保住北京政权,于 6 月 18 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陆海军大元帅。军政府实行大元帅独裁制。中华民国军政府完全是奉系张作霖直接控制下的军事独裁政府。35.边区政府委员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边区政府委员会: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由边区参议会选举若干人组成。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至二人,由边区参
22、议会从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任。边区政府主席为边区最高行政长官,对边区参议会及边区政府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边区政务。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时期乡里制度的特点。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乡里官员不是国家正式公职人员。个别官员给俸,但仍由地方产生,在官府登记而已。 (2)在管理方式上重视乡规民俗,将教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带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性质。37.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2)枢密院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
23、务方面的执行权。 (3)中书门下是一个行政执行上的综理机关。 (4)三司使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方面的决策,并负责财政事务的执行工作。38.简述宋朝会议制度的基本形式。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例行常朝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 (2)便殿议政是皇帝在便殿召见宰相、枢密使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 (3)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主要有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议和皇帝授权宰相等高级官员主持的廷议。39.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各类行政官员的纪律。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按期
24、到任。 (2)奉公守法。 (3)保守秘密。 (4)职务专一。 (5)敦品远嫌。40.简述“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 (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3)在行政运作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程。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破坏了,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并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
25、着显著的优势。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其力量是很软弱的。 (2)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虽然一再提起,但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3)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致使中国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在政治上不能自立。 (4)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不统一的分裂与动荡状态,加上地域辽阔和复杂,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5)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
26、重压迫,使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迫使他们不断起来进行反抗斗争。 (6)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人中国以后,动摇和破坏了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统治,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过远比欧洲中世纪长得多的历史过程,封建思想仍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42.试述清末行政执行的新变化。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中央各部实行专任之法,做到权责一致。中央各部长官采取一正二副制,在尚书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克服了以往满汉尚书互相推诿的弊端,有利于政令执行的统一。 (2)加强各部尚书的行政权力。各部尚书对于本部的重要事务,可
27、随时会同总理、协理大臣入见皇帝;遇有紧急事件,尚书可请旨自行入见皇帝;对于本部与其他部院有关联的事件,可分别通知各部院协同办理;对于本部所主管的地方事务,可通知各省督抚、将军转令所属机构分别办理,并有检查更正之权。这样,各部行政运转较为灵活。 (3)建立办公会议制度。1907 年制定的各省官制通则规定,各省督抚设会议厅,定期召开司道以下官员的办公会议,讨论重要政令的实施办法,如有关地方建设事务,可酌邀地方乡绅商议。这既保证了政令的畅通,也提高了行政执行效率。 (4)行政执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清末,各部都比较重视行政规程建设,如民政部成立后,先后制定了民政部官制、民政部及巡警厅权限章程、内外城巡警厅官制章程、考核整顿厅区办法、核定违警律、核定报警律等。这样,就初步改变了过去行政行为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