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模拟 4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古代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_(分数:1.00)A.东周B.西汉C.魏晋D.隋唐2.商朝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_(分数:1.00)A.内服B.外服C国D野3.西周的行政文书中,上级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或布告的是_(分数:1.00)A誓B.简书C诰D.请示4.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_(分数:1.00)A县B郡C州D里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_(分数:1.00)A
2、.郡县制B.左郡县制C.行省制D.王国6.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诏权,时称_(分数:1.00)A.内相B.翰林待诏C.外相D.中书舍人7.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_(分数:1.00)A.唐六典B.永乐大典C.大隋律D.明会典8.宋朝官员在任用上以官、职、差遣分授,其中仅表示地位、俸禄和荣誉,并无实际职守的是_(分数:1.00)A.官职B.差遣C.权知D判9.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_(分数:1.00)A.御史台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10.明朝司法制度规定,掌管纠劾的机构是_(分数:1.00)A.司礼监B.大理寺C.都察院D.刑部11.属明朝省级行政机关之一的是_(分数
3、:1.00)A.太行寺B.光禄寺C.布政司D.都察院12.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分数:1.00)A.总理衙门B.理藩院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3.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_(分数:1.00)A.总统府B.国民政府委员会C.总理府D.国务会议14.晚清时期,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_(分数:1.00)A.都察院B.御史处C.五城察院D.军机处15.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_(分数:1.00)A.议行分开B.议行合一C.三权分立D.三权合一16.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大总统任命的文官是_(分数:1.00)A.委任官B.简任官C.荐任官D.群举官17.1914 年,县官制颁布后,县
4、知事便隶属于_(分数:1.00)A.内阁总长B.省行政长官C.市行政长官D.道尹18.北洋军阀于 1918 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_(分数:1.00)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直系和奉系军阀19.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_(分数:1.00)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2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形式上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是_(分数:1.00)A.推荐B.委任C.选举D.考试21.1947 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_(分数:1.00)A.委员合议制B.总统制C.内阁制D.混合制22.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_(分数:1.00)A
5、.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B.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督C.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D.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23.苏区行政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普遍采取的是_(分数:1.00)A.工资制B.供给制C.补助制D.薪金制24.抗日民主政权的边区和县两级政府中进行集体决策的机关是_(分数:1.00)A.政府委员会B.人民委员会C.军政委员会D.执行委员会25.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人民政府首先建立人民监察制度,设立人民监察院,其设立时间是_(分数:1.00)A.1948 年 5 月B.1948 年 8 月C.1949 年 1 月D.1949 年 4 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隋唐
6、时期,在职级上基本与六部处于平行地位的中央职能机构包括_(分数:2.00)A.尚书省B.九寺C.五监D.三公E.节度使27.曾经作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有_(分数:2.00)A.国议B.大理寺C.宗人府D.南书房E.军机处28.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作了较大调整,大大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这一调整主要体现为_(分数:2.00)A.改变领导体制B.进一步扩大编制C.宣布其为独立机构D.进一步加重职权E.可以对外代表国民政府29.中华苏维埃区域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_(分数:2.00)A.特任制B.简任制C.荐任制D.委任制E.选举制30.抗日民主政权的
7、行政监督主要有_(分数:2.00)A.共产党的监督B.民主党派的监督C.参议会的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E.群众民主监督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两府三司制 (分数:3.00)_32.勃极烈制 (分数:3.00)_33.承宣布政使司 (分数:3.00)_34.幕僚长制 (分数:3.00)_35.行政公署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处。 (分数:6.00)_37.简述母系氏族公社与后世的国家共同体对社会的管理有所不同的表现。 (分数:6.00)_38.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
8、和混乱性的原因。 (分数:6.00)_39.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分数:6.00)_40.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经验。 (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分数:10.00)_42.试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 (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模拟 4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古代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_(分数:1.00)A.东周B.西汉C.魏晋 D.隋唐解析:2.商朝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的种族奴隶从事
9、生产的区域被称为_(分数:1.00)A.内服 B.外服C国D野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商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商王朝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在内服地区,商王朝改变了过去那种通过贡纳来间接控制被征服部落的种族奴隶制,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由商王派官员监督“众人”在井田上劳作。3.西周的行政文书中,上级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或布告的是_(分数:1.00)A誓B.简书C诰 D.请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西周的行政文书。 西周的行政文书中,“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
10、行为的规范。4.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_(分数:1.00)A县B郡 C州D里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 在秦汉时期,郡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长官称守或太守,全面管理一郡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拥有地方重权。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_(分数:1.00)A.郡县制B.左郡县制 C.行省制D.王国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左郡县制是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左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选派或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凡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长官
11、的左郡县基本上依据各少数民族传统进行治理。6.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诏权,时称_(分数:1.00)A.内相 B.翰林待诏C.外相D.中书舍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唐朝的翰林院。 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待诏”,后正式设置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诏权,时称“内相”。7.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_(分数:1.00)A.唐六典 B.永乐大典C.大隋律D.明会典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 隋唐在总结前朝行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行政运作过程,到唐玄宗时,编纂了中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唐六典,从而使唐朝的行政运作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8
12、.宋朝官员在任用上以官、职、差遣分授,其中仅表示地位、俸禄和荣誉,并无实际职守的是_(分数:1.00)A.官职 B.差遣C.权知D判解析:9.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_(分数:1.00)A.御史台 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 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处于和中书省、枢密院三足鼎立的地位。10.明朝司法制度规定,掌管纠劾的机构是_(分数:1.00)A.司礼监B.大理寺C.都察院 D.刑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明朝的司法机构。 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11.属明朝省级行政机关之一的是_(分数:1.00)A.太行寺B.光禄
13、寺C.布政司 D.都察院解析:12.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分数:1.00)A.总理衙门B.理藩院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 解析:13.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_(分数:1.00)A.总统府B.国民政府委员会 C.总理府D.国务会议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广州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政府委员会、行政各部和监察机关等部分组成。国民政府委员会是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若干政府委员组成,由委员推举一人为主席。14.晚清时期,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_(分数:1.00)A.都察院 B.御史处C.五城察院D.军机处解析
14、:15.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_(分数:1.00)A.议行分开B.议行合一C.三权分立 D.三权合一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 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总统制政府。16.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大总统任命的文官是_(分数:1.00)A.委任官B.简任官 C.荐任官D.群举官解析:17.1914 年,县官制颁布后,县知事便隶属于_(分数:1.00)A.内阁总长B.省行政长官C.市行政长官D.道尹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县的行政体制。 1914 年县官制颁布后,县知事由隶属于省行政长官改为隶属于道尹。18.北洋军阀于 1918 年组成
15、“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_(分数:1.00)A.皖系军阀 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直系和奉系军阀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监督。 北洋军阀于 1918 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皖系军阀;而 1920 年的“新新国会”由直系军阀操纵。19.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_(分数:1.00)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 解析:2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形式上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是_(分数:1.00)A.推荐B.委任C.选举D.考试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考试权独立的原则,形式上是将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的。19
16、35 年 7月考试法规定:凡公职候选人、政务官以外的公务员及依法应领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应经考试确定其资格。21.1947 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_(分数:1.00)A.委员合议制 B.总统制C.内阁制D.混合制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行宪”前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 1947 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采取委员合议制,通过召开国务会议决定重要问题。讨论的结果均以决议案方式作出。22.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_(分数:1.00)A.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B.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督C.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 D.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解析:考点 本题
17、考查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监督。 国民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活动的监督,采取了三个重要措施:一是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二是加强对从政党员的管理;三是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23.苏区行政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普遍采取的是_(分数:1.00)A.工资制B.供给制 C.补助制D.薪金制解析:24.抗日民主政权的边区和县两级政府中进行集体决策的机关是_(分数:1.00)A.政府委员会 B.人民委员会C.军政委员会D.执行委员会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决策。 抗日民主政权自身的行政决策活动,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进行,凡属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而不能由个人决断。在边区和县两级
18、政府中,均设有进行集体决策的机关政府委员会。25.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人民政府首先建立人民监察制度,设立人民监察院,其设立时间是_(分数:1.00)A.1948 年 5 月B.1948 年 8 月 C.1949 年 1 月D.1949 年 4 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隋唐时期,在职级上基本与六部处于平行地位的中央职能机构包括_(分数:2.00)A.尚书省B.九寺 C.五监 D.三公E.节度使解析:27.曾经作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有_(分数:2.00)A.国议 B.大理寺C.宗人府D.南书房 E.军机处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清朝的中枢决策机构。 议政王大臣会议又
19、称“国议”,是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南书房是康熙年间设立的中枢决策机构,军机处是雍正年间设立的中枢决策机构。28.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作了较大调整,大大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这一调整主要体现为_(分数:2.00)A.改变领导体制 B.进一步扩大编制 C.宣布其为独立机构D.进一步加重职权 E.可以对外代表国民政府解析:29.中华苏维埃区域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_(分数:2.00)A.特任制B.简任制C.荐任制D.委任制 E.选举制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 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与委任制两种方式。
20、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主席、副主席、执行委员、中央政府各部的人民委员,均由选举产生,但在两次代表大会期间需要个别调整的可由上级委任。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地方政府的部长及一般工作人员,均采用委任制。3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主要有_(分数:2.00)A.共产党的监督 B.民主党派的监督C.参议会的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E.群众民主监督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主要有共产党的监督、参议会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四种形式。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两府三司制 (分数:3.00)_正确答
21、案:()解析:两府三司制:是宋朝的中央行政体制。两宋期间,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故称两府三司制。32.勃极烈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勃极烈制:金太祖祖父乌古乃时期形成了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军事联盟,成为高居部落之上的组织形式,乌古乃被公推为都孛堇,从此开始设官分职。所设官职都称为勃极烈。在都勃极烈下设国相,或称国论勃极烈,是都勃极烈的辅臣,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之下设诸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后,把原有的部落联盟改造成国家机关,国相、诸勃极烈成为金朝中央中枢决策官员,由出身宗室、地位尊贵、职务终身的数名勃极烈组
22、成贵族会议,决定国家大事。33.承宣布政使司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承宣布政使司:是明太祖设立的三司之一,简称布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首,下设参政、参议协助政务。直属机构有经历司掌文书事务,照磨所掌文卷勘理,理问所掌刑名。布政使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土与户口、征收赋税。34.幕僚长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幕僚长制: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立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幕僚长指的是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着重负责事务工作的官吏。提倡幕僚长的目的,是要各级幕僚长负起责任,不要事事推给主管长官,妨碍主管长官对重要政务的筹划
23、和处理。35.行政公署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行政公署:是抗战时期各边区政府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而设置的。它代行边区政府的职权。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和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处。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唐初宰相多为兼职,而中书门下政事堂凡挂衔“同三品”或“同平章事”者均为专职宰相。 (2)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构逐渐完备,政事堂逐渐
24、从单纯的会议场所演变为重要的办事机构。 (3)中书门下体制下存在着宰相权力的分散和集中两种倾向。37.简述母系氏族公社与后世的国家共同体对社会的管理有所不同的表现。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由于生产力低下,不可能出现剩余产品,因而不会产生剥削现象,只能通过平等占有生产资料和平等分享劳动成果来维护共同体的存在。 (2)社会组织形式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3)实行原始民主制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
25、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氏族首领由全体氏族成员按“选贤与能”的标准选举产生,无任何特权,也不脱离劳动。氏族首领不依靠强制手段,而是依靠自己的威望以及原始的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来进行管理,不称职的首领可以被撤换。38.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五代时期政局的变化无常。频繁的权力更迭使行政决策的稳定性大打折扣,也使官员在行政执行中自然首鼠两端,以皇帝的实际控制力的强弱作为是否执行决策的前提。 (2)地方分裂割据的格局。五代时期,不仅是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而且在各地还先后出现了十余个名义上就是独立的名副其实的割据政权。这种状况更是
26、导致五代皇帝所作出的决策在执行的空间上受到极大的限制。39.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2)立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3)司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司法机关。 (4)考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 (5)监察院,是国民党的最高监察机关。40.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经验。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
27、给制。 (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的并存及双向演化。首先,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方法日趋半殖民地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土主权的不完整性;二是行政管理机构的半殖民地化。其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阻碍了中国行政管理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充当了中
28、国行政管理近代化“不自觉的工具”。 (2)民主的形式和专制的实质。如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 (3)以党治国,党政关系复杂多变。如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共产党等。(4)军政合一,以军干政相当普遍。“有军则有权,战争解决一切”是其生动写照。 (5)法律条文与实际情况相异。其实质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6)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的反差。42.试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尽管当时要对前清官僚和立宪派作出平衡照顾,但实际设置的机构,并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如实业部的管理范围,就包括了工、农、商、矿、渔、牧等国计民生事务。 (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总长直接受总统指挥,次长也由总统“简任”,总长、次长各为一人,形成总统一总长一次长三层独任制的领导方式,避免了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因当时正处在战火未熄的非常时期,故各部顺序排列以陆军部、海军部为首,尤以陆军部的地位最为重要。同盟会领导人黄兴担任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本部总长,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军权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