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清政府在成立“责任内阁”时,依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制约内阁的机构为( )A都察院 B弼德院C资政院 D咨议院(分数:1.00)A.B.C.D.2.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 )A1900 年 9 月 B1901 年 9 月C1904 年 9 月 D1905 年 9 月(分数:1.00)A.B.C.D.3.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 )A资政院 B同文馆C督办政务处 D都察研究所(分数:1.00)
2、A.B.C.D.4.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 )A国务会议 B临时参议院C参谋支部 D立法院(分数:1.00)A.B.C.D.5.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实行的行政体制是( )A总裁合议制 B大元帅一元制C临时大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分数:1.00)A.B.C.D.6.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 )A陆军部 B临时参议院C大元帅大本营 D参谋本部(分数:1.00)A.B.C.D.7.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分为( )A月俸和年俸 B周俸和月俸C日俸和月俸 D日俸和周俸(分数:1.00)A.B.C.D.8.1914 年 5 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
3、行政机关是( )A总统府 B国务院C审计院 D参政院(分数:1.00)A.B.C.D.9.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A曹锟 B黎元洪C袁世凯 D徐世昌(分数:1.00)A.B.C.D.1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以下自治组织为( )A区、乡(镇)、间、邻 B区、坊、闾、邻C区、坊、村、伍 D区、乡(镇)、村、伍(分数:1.00)A.B.C.D.11.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A操行、能力、工作成绩 B出勤、操行和工作表现C操行、学识和能力 D平日工作、学识和操行(分数:1.00)A.B.C.D.12.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A行政院 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
4、 D国民政府委员会(分数:1.00)A.B.C.D.1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 1940 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 )A中央设计局 B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C国防部 D军事委员会(分数:1.00)A.B.C.D.14.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民意机关”即( )A国民参政会 B国防参议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家政策委员会(分数:1.00)A.B.C.D.15.1939 年 10 月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其中放在首位的是( )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C
5、公务员作风和服务态度 D廉正纪律(分数:1.00)A.B.C.D.16.1949 年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公布的“三法”中包括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 B公务员任用法C公务员考试法 D公务员奖惩法(分数:1.00)A.B.C.D.17.1948 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总统府 B立法院C行政院 D国民大会(分数:1.00)A.B.C.D.18.1948 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总统府 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 D国民政府委员会(分数:1.00)A.B.C.D.19.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 )A苏维埃
6、代表大会及人民委员会B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及主席团C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工农检查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分数:1.00)A.B.C.D.20.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 D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分数:1.00)A.B.C.D.21.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机构是( )A民政厅 B参政会C组织部 D行政公署(分数:1.00)A.B.C.D.22.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采用( )A选举制、委任制和考任制 B委任制和考任制C选举制、委
7、任制和聘任制 D考任制和聘任制(分数:1.00)A.B.C.D.23.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A专员公署 B行政公署C参议会 D边区政务委员会(分数:1.00)A.B.C.D.2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行政干部的任免机关是( )A解放区参议会 B中共中央C省政府 D大解放区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25.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下级评定 B民主鉴定C自我鉴定 D上级决定(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晚清政府的行政监督机构有( )(分数:2.00)A.
8、都察院B.资政院C.咨议局D.弼德院E.考试院27.总理衙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从性质上讲具有( )(分数:2.00)A.军事性B.封闭性C.买办性D.近代性E.现代性28.1939 年,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的行政层次结构包括( )(分数:2.00)A.县B.区C.市D.乡E.保29.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 )(分数:2.00)A.合议制B.首长负责制C.议行合一制D.内阁制E.总统制30.解放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 )(分数:2.00)A.州B.盟C.旗、县、市D.乡、区、村E.区、街和村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31.总理衙门(分数:3
9、.00)_32.南京府(分数:3.00)_33.超责任内阁(分数:3.00)_34.考试院(分数:3.00)_35.行宪国大(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分数:6.00)_37.简述“百日维新”期间的行政执行遇到的主要阻力。(分数:6.00)_38.简述广州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分数:6.00)_39.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数:6.00)_40.简述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
10、理的发展趋势。(分数:10.00)_42.试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清政府在成立“责任内阁”时,依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制约内阁的机构为( )A都察院 B弼德院C资政院 D咨议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弼德院的行政监督。要点透析 清政府在成立“责任内阁”时,仿照英、日枢密院,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2.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 )A1
11、900 年 9 月 B1901 年 9 月C1904 年 9 月 D1905 年 9 月(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科举制度的废除。要点透析 1905 年 9 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延续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了。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近代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一次最重要的变革。3.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 )A资政院 B同文馆C督办政务处 D都察研究所(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都察院内部机构的改革。要点透析 1907 年,清政府改革都察院内部机构,设立都察研究所,内设提调
12、二人、编译二人,该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4.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 )A国务会议 B临时参议院C参谋支部 D立法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要点透析 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由临时大总统与各部总长组成的国务会议。临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在国务会议上作出的。5.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实行的行政体制是( )A总裁合议制 B大元帅一元制C临时大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分数:1.00)A. B.C.D.解析:6.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 )A陆军部 B临时参议院C大元帅
13、大本营 D参谋本部(分数:1.00)A.B.C. D.解析:7.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分为( )A月俸和年俸 B周俸和月俸C日俸和月俸 D日俸和周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要点透析 北洋政府时期的官俸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月俸,平时采用;二是年俸,特殊情况下采用。薪俸按官等级别发给。8.1914 年 5 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总统府 B国务院C审计院 D参政院(分数:1.00)A.B. C.D.解析:9.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A曹锟 B黎元洪C袁世凯 D徐世昌(分数:1.00)A. B.C.D
14、.解析:1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以下自治组织为( )A区、乡(镇)、间、邻 B区、坊、闾、邻C区、坊、村、伍 D区、乡(镇)、村、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组织。要点透析 县以下自治组织为区、乡(镇)、闾、邻。每区以十乡(镇)至五十乡(镇)组成;百户以上的村为乡,不满百户者得联合他村编为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不满百户者编入乡;乡(镇)民以二十五户为闾,五户为邻。11.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A操行、能力、工作成绩 B出勤、操行和工作表现C操行、学识和能力 D平日工作、学识和操行(分数:1.00)A.B.C.D.
15、 解析:12.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A行政院 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 D国民政府委员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要点透析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中政会的决策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有权议决建国纲领、训政的根本政策方针,确定立法原则,而且有权议决军事大计、财政计划,决定施政方针,任免重要官员。1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 1940 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 )A中央设计局 B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C国防部 D军
16、事委员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决策技术系统。要点透析 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 1940 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并由总裁遴聘党政高级官员及著名专家组成审议会、预算委员会、设计委员会、政治计划委员会、经济计划委员会和调查统计处等机构。14.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民意机关”即( )A国民参政会 B国防参议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家政策委员会(分数:1.00)A. B.C.D.解析:15.1939 年 1
17、0 月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其中放在首位的是( )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C公务员作风和服务态度 D廉正纪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公务员的考核。要点透析 1939 年 10 月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将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强调公务员“有绝对保守政府机关秘密之义务”,“未经长官许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机关名义,任意发表有关职务之讲话”。16.1949 年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公布的“三法”中包括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 B公务员任用法C公务员考试法 D公务员奖惩法(分数:1.0
18、0)A.B. C.D.解析:17.1948 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总统府 B立法院C行政院 D国民大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行宪国大”后的国民政府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要点透析 1948 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由依法选出的国民大会代表组成,代表全国国民行使职权。但是真正决定国家一切内政外交方针,并对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的并不是国民大会,而是国民党中央及由国民大会选出的总统蒋介石。国民大会不过是秉承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的旨意,粉饰独裁专制的御用工具而已。18.1948 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
19、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总统府 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 D国民政府委员会(分数:1.00)A. B.C.D.解析:19.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 )A苏维埃代表大会及人民委员会B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及主席团C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工农检查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分数:1.00)A.B.C. D.解析:20.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 D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要点透析 苏区各级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20、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共产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设在苏维埃政权中的党团组织来进行。监督的内容侧重于督促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21.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机构是( )A民政厅 B参政会C组织部 D行政公署(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边区政府的干部管理机构。要点透析 1943 年 4 月 25 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所属的干部由民政厅统一管理。其管理范围包括干部的登记审查、提拔培养、配备使用、任免调动、考核奖惩和待遇保
21、健等。22.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采用( )A选举制、委任制和考任制 B委任制和考任制C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D考任制和聘任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要点透析 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主要采用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县长和县政府委员以及乡(村)长均由代表机关(参议会)选举,其他负责事务性工作的各级行政人员,分别由边区政府主席、各主管部门行政首长、专署专员、县长委任,或提请民政厅委任。至于各级政府内设立的各种咨询性质的专门委员会成员,以及科研、教育、文化机关的专业干部,一般采取
22、聘请方式任用。23.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A专员公署 B行政公署C参议会 D边区政务委员会(分数:1.00)A.B.C. D.解析:2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行政干部的任免机关是( )A解放区参议会 B中共中央C省政府 D大解放区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任免制度。要点透析 为了加强行政干部的管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的行政干部均由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统一任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省政府才能任免县级干部,但事后必须报大解放区人民政府备案。2
23、5.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下级评定 B民主鉴定C自我鉴定 D上级决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要点透析 解放区干部考核主要采取民主鉴定的方式。先由被鉴定人作自我批评,然后展开民主讨论,再由上级行政负责人根据讨论意见作出结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晚清政府的行政监督机构有( )(分数:2.00)A.都察院 B.资政院 C.咨议局 D.弼德院 E.考试院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政府的行政监督机构。要点透析 晚清的行政监督体制仍以都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资政院和咨议局是作为清朝中央和地方议会的预备机
24、关而设立的,清政府还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27.总理衙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从性质上讲具有( )(分数:2.00)A.军事性B.封闭性C.买办性 D.近代性 E.现代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总理衙门的性质。要点透析 总理衙门是一个既有买办性又有近代性的行政管理机构。说它具有买办性,是因为它基本上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要求而设立的,各国列强正是通过这个特殊的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干涉和控制。说它具有近代性,是因为它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填补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缺陷;另外,总理衙门还兼办洋务事宜,管理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教
25、育文化事业,这对于长期实行封闭式行政管理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革;而总理衙门的办事机构和办事制度所透露出的新的色彩,也说明了中国行政管理终于迈出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步伐。28.1939 年,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的行政层次结构包括( )(分数:2.00)A.县 B.区 C.市D.乡 E.保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的行政层次结构。要点透析 1939 年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开始推行新县制。新县制行政层级结构包括:县为地方自治单位,按面积、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状况分为不同等次。县设县政府,设县长一人,由县民大会选举产生。区为县政府的辅助机关,代表县政府督
26、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乡(镇)规模以十保为原则。保的规模以十甲为原则。甲的编制以十户为原则。29.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 )(分数:2.00)A.合议制 B.首长负责制 C.议行合一制D.内阁制E.总统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决策方式。要点透析 苏区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主要采取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两种形式。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合议制。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则实行首长负责制。30.解放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 )(分数:2.00)A.州B.盟 C.旗、县、市 D.乡、区、
27、村E.区、街和村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31.总理衙门(分数:3.00)_正确答案:(1861 年 1 月 20 日,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或“译署”,名义上属礼部节制,但实际地位与各部院平行甚至在各部院之上。总理衙门内部的行政体制大体与军机处相仿,主要分为总署大臣和章京两级。)解析:32.南京府(分数:3.00)_正确答案:(南京原是清朝两江总督驻地,设江宁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虽废府存县,但由于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处于首都的地位,故仍存府制,将江宁府改为南京府,直属内务部。南京府设府知事一人,直属内务总长指挥和监督。)解析
28、:33.超责任内阁(分数:3.00)_正确答案:(黎元洪在继任大总统后,下令废除了国务卿,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组成新内阁。从形式上看,新组成的北京政府是按临时约法精神采用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的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总统发布命令权的限制,但身为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段祺瑞,依凭其军事实力,并以责任内阁为由,破坏三权鼎立的体制,有意将总理及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范围,将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试图把总统变成自己的傀儡,实现个人独裁。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解析:34.考试院(分数:3.00)_正确答案:(考试院于 1930 年 1 月成立,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考试
29、院设正副院长,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下设考选委员会和铨叙部。每逢考试时还设有典试委员会和试务处,但不是常设机构,考试完毕即撤销。)解析:35.行宪国大(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 1948 年 3 月至 5 月,南京政府召开的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为中心议题的“行宪”国民大会。经过激烈的争夺,蒋介石被选为中华民国总统,李宗仁被选为副总统。5 月 1 日,公布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由此正式确定所谓“宪政体制”。)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分数:6.00)_正确答案:(1)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破坏。(2)临时政府内部成
30、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3)“次长内阁”难以有效运作。(4)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解析:37.简述“百日维新”期间的行政执行遇到的主要阻力。(分数:6.00)_正确答案:(1)最高决策权的二元化。(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解析:38.简述广州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1)“以党治国”的原则更为明确。(2)采取委员合议制。(3)实行党政合一的“一权制”。)解析:39.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数:6.00)_正确答案:(1)改委员合议制为首长集权制。(
31、2)改良公文处理,简化施政程序。(3)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度。)解析:40.简述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分数:6.00)_正确答案:(1)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2)吸纳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参加。(3)试行行政院负责制。)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自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的改革。甲午战争后,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旧的行政体制又得到较大范围的改革。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
32、政府的确有许多新的东西:行政体制是新的,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是新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和原则也是新的。所有这些,都给以后历届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在行政体制方面,自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从名称到职能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 1901 年以后,传统的六部、寺、监这套行之几千年的体系被打破,代之以近代国家通行的行政各部,其中外交、商部和学部的设立,除了反映出一定的半殖民地痕迹外,也多少表示国家开始重视外交、商贸和新式教育;而礼部之类的机构被撤销,也同样说明以礼治国的传统职能正在转变。在施政过程方面,随着封建专制政体的被推翻,延续了
33、几千年“乾纲独断”、“朕即国家”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委员合议制。在人事行政方面,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终于结束了已延续了 1000 多年的科举制度,为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依照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精神,开始制订官吏考选和任用制度,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国民党统治时期,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制度的出台,标志着人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近代中国,政权林立,进步政权和反动政权同时存在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这诸多的政权中,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异军突起,显示出旺
34、盛的生命力,在行政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政权创造的这些实践经验,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根据地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而且代表了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解析:42.试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苏区各级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共产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设在苏维埃政权中的党团组织来进行。监督的内容侧重于督促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此外,各级行政机关还必须接受四个方面监督:(1)人民群众的监督。(2)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3)主管部门的监督。(4)审计监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