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718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A能力 B军功C财富 D血统(分数:1.00)A.B.C.D.2.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经济基础的举措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C颁布法律,依法治民 D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分数:1.00)A.B.C.D.3.战国时期对官吏的考核形式是( )A上计 B京察C大计 D磨勘(分数:1.00)A.B.C.D.4.汉朝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 )A汉景帝 B汉献

    2、帝C汉文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5.秦汉时期,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征辟制C任子制 D荐举制(分数:1.00)A.B.C.D.6.从曹魏开始,在边境诸州之上设置协调各州行动的官员是( )A都督诸州事 B州牧C镇将 D典签(分数:1.00)A.B.C.D.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路 B羁縻府州C道 D北庭都护府(分数:1.00)A.B.C.D.8.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是( )A门荫 B行伍C进入幕府 D科举(分数:1.00)A.B.C.D

    3、.9.北宋时期设置的独立谏诤机关是( )A谏院 B知谏院C御史台 D监察院(分数:1.00)A.B.C.D.10.宋朝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 B制科C武科 D文科(分数:1.00)A.B.C.D.11.元朝官吏任用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其中地位最高的是( )A勋臣出身 B名门出身C怯薛出身 D儒吏出身(分数:1.00)A.B.C.D.1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 B口碑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D.13.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 )A内三院 B翰林院C军机处 D文馆(分数:1.00)A.B.C.D.14.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是

    4、( )A抚夷局 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 D北洋大臣(分数:1.00)A.B.C.D.1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A戊戌变法 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 D成立“责任内阁”(分数:1.00)A.B.C.D.16.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 )A总统制政府 B总理制政府C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分数:1.00)A.B.C.D.17.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 )A群举制 B简任制C委任制 D荐任制(分数:1.00)A.B.C.D.18.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

    5、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 )A保荐 B举荐C甄别 D甄用(分数:1.00)A.B.C.D.19.提出“继续一党的统治,而不使他人参加”这一观点的人是( )A蒋介石 B胡汉民C李宗仁 D阎锡山(分数:1.00)A.B.C.D.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的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A绥靖公署 B军政分区C特别行政区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数:1.00)A.B.C.D.21.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两种形式是( )A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 B在职干部轮岗教育和学校教育C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D短期轮训和学历教育(分数:1.00)A.B.C.D.22.与抗战期间相比

    6、,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 )A退休制度 B升等考试制度C惩戒制度 D辞职制度(分数:1.00)A.B.C.D.23.工农民主政权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均采用( )A选任制 B委任制C考任制 D荐任制(分数:1.00)A.B.C.D.24.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 )A即时考核 B定期考核C平时考核 D临时考核(分数:1.00)A.B.C.D.25.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成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A新疆自治政府 B内蒙古自治政府C西藏自治政府 D广西

    7、自治政府(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商朝中央政府的职官大体可划分为( )(分数:2.00)A.宗教B.三公C.政务D.事务E.三司27.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分数:2.00)A.草拟法律权B.最高军事权C.弹劾百官权D.处理日常政务之权E.参与决策权28.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是( )(分数:2.00)A.守B.政C.才D.年E.德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分数:2.00)A.立法机关的监督B.司法机关的监督C.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D.审计机关的监督E.舆论的监督30.在各抗日民主政府颁

    8、布的有关干部奖惩的条例和办法中,惩戒的方式有( )(分数:2.00)A.警告B.降级C.撤职D.减俸E.撤职查办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31.中外朝制(分数:3.00)_32.流外补职(分数:3.00)_33.世选(分数:3.00)_34.军政分府(分数:3.00)_35.中央设计局(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夏商周在行政决策、沟通、文书和执行等方面具有的特色。(分数:6.00)_37.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38.简述宋朝为了适应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39.从

    9、行政管理的层面看,造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分数:6.00)_40.简述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力制衡的具体措施。(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秦汉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灵活方式。(分数:10.00)_42.试述“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A能力 B军功C财富 D血统(分数:1.00)A.B.C.D. 解析:2.在战国时期

    10、的变法运动中,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经济基础的举措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C颁布法律,依法治民 D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内容及影响。要点透析 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和庶民分化,这种分化势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需要一个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维护私有财产秩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通过这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矛盾加以调节,从而使地主和自耕农经济与商品经济保持大体协调发展,

    11、减缓自耕农破产而沦为流民的过程,降低农民起义爆发的频率。这些正是封建中央集权政府在一定范围内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上所发挥的作用。3.战国时期对官吏的考核形式是( )A上计 B京察C大计 D磨勘(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对官吏的考核形式。要点透析 战国时期,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4.汉朝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 )A汉景帝 B汉献帝C汉文帝 D汉成帝(分数:1.00)A. B.C.D.解析:5.秦汉时期,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

    12、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征辟制C任子制 D荐举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要点透析 荐举是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是对察拳制的一种补充。6.从曹魏开始,在边境诸州之上设置协调各州行动的官员是( )A都督诸州事 B州牧C镇将 D典签(分数:1.00)A. B.C.D.解析: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路 B羁縻府州C道 D北庭都护府(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要点透析 唐初

    13、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羁縻府州。羁縻府州皆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其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受边州都督和各都护府的统领。8.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是( )A门荫 B行伍C进入幕府 D科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要点透析 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很多,科举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途径。隋炀帝时期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就是指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9.北宋时期设置的独立谏诤机关是( )A谏院 B知谏院C御史台 D监察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

    14、考查北宋时期的行政监察机构。要点透析 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始于北宋时期,谏官的职责是对皇帝决策提出批评性意见,以图纠正决策错误。10.宋朝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 B制科C武科 D文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科举最主要的类型。要点透析 宋朝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以常科为主。宋初常科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考试分为三级:取解试、省试和殿试。11.元朝官吏任用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其中地位最高的是( )A勋臣出身 B名门出身C怯薛出身 D儒吏出身(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元朝行政官员的任用。要点透析 在元朝官员入仕的途径中

    15、,可以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吏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其中以怯薛,即皇帝卫士,地位最高,称“怯薛出身”。1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 B口碑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 D.解析:13.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 )A内三院 B翰林院C军机处 D文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要点透析 1629 年,清太宗皇太极命儒臣翻译汉文典籍,并记录本朝历史,设立“文馆”。文馆是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14.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是( )A抚夷局 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 D北洋大臣(分数:1.

    16、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中央政府外交机构的设立。要点透析 1861 年 1 月 20 日,清政府在抚夷局的基础上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是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1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A戊戌变法 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 D成立“责任内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要点透析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从“厘定官制”开始的,其理由是“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故先行统一厘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16.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 )A总统制政府

    17、B总理制政府C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政体性质。要点透析 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总统制政府。临时政府的行政系统由临时大总统、行政各部和直属机构组成。17.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 )A群举制 B简任制C委任制 D荐任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官员的任用。要点透析 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委任制。委任官主要是各部科长、科员、秘书官、法官、副官等。18.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

    18、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 )A保荐 B举荐C甄别 D甄用(分数:1.00)A.B.C.D. 解析:19.提出“继续一党的统治,而不使他人参加”这一观点的人是( )A蒋介石 B胡汉民C李宗仁 D阎锡山(分数:1.00)A.B. C.D.解析: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的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A绥靖公署 B军政分区C特别行政区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数:1.00)A.B.C.D. 解析:21.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两种形式是( )A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 B在职干部轮岗教育和学校教育C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D短期

    19、轮训和学历教育(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形式。要点透析 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分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两种形式。干部不脱离工作岗位,以不妨碍业务特别是不妨碍战争为原则,坚持经常的、固定的学习,称在职学习,这是当时在职干部教育的基本形式。干部教育的另一种方式,是抽调干部进入专门学校学习,施以系统教育。22.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 )A退休制度 B升等考试制度C惩戒制度 D辞职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后南京政府的任官考试制度。要点透析 与抗战期

    20、间相比,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必须通过考试才能确定。1947 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修订后的考试法,明确规定公务人员的任用和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的录用,均以考试定其资格。1948 年 12 月又公布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规定公务人员由委任职升为荐任职,由雇员升为委任职,都必须经过考试及格。升等考试制度的建立,说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有了新的进展。23.工农民主政权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均采用( )A选任制 B委任制C考任制 D荐任制(分数:1.00)A.B. C.D.解析:24.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

    21、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 )A即时考核 B定期考核C平时考核 D临时考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干部的考核。要点透析 1943 年 10 月 31 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规定,干部的考核一般由所在机关进行。考核方式分为三种:平时考核、定期考核和临时考核。其中,临时考核是在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考核结果为调动机关使用干部提供参考。25.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成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A新疆自治政府 B内蒙古自治政府C西藏自治政府 D广西自治政府(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

    22、考查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要点透析 1947 年 4 月 23 日,内蒙古人民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内蒙古临时参议会和内蒙古自治政府。5 月 1 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区域成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商朝中央政府的职官大体可划分为( )(分数:2.00)A.宗教 B.三公C.政务 D.事务 E.三司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朝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要点透析 商朝中央政府按职能设官定制,其职官大体可划分为宗教、政务、事务三类。宗教官分为巫、多卜、占、作册等;政务官称为卿士;事务官是管理宫廷奴隶的官吏。

    23、27.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分数:2.00)A.草拟法律权 B.最高军事权C.弹劾百官权 D.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E.参与决策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要点透析 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2)在司法上有纠举百官及执行诛罚权;(3)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在不设太尉期间更是如此;(4)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日常政务之权。28.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是( )(分数:2.00)A.守 B.政 C.才 D.年 E.德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官员的考核标准。要点透析 清朝对京官的考

    24、察称为京察。京察以“四格” ,即守(操守)、政(政绩)、才(才能)和年(年龄)作为考察的标准,根据考核情况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等级别。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分数:2.00)A.立法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D.审计机关的监督 E.舆论的监督解析:30.在各抗日民主政府颁布的有关干部奖惩的条例和办法中,惩戒的方式有( )(分数:2.00)A.警告 B.降级 C.撤职 D.减俸E.撤职查办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31.中外朝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汉武帝时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

    25、帝有意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执行。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就掌握国家政务的决策权,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退居执行政务的地位,国家的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地位。)解析:32.流外补职(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宋代各级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获取官职的一种途径,但规定较严。一般能补职的是中央机构中的资深吏员,且须经过严格考试,数额也十分有限。)解析:33.世选(分数:3.00)_正确答案:(

    26、是指在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照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人选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它是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的门径。)解析:34.军政分府(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省的某些重要地点,如前清的原道站或特别府站所在地设置的机构,是低于省一级的军政机关,下辖数目不等的州县,特点是军政、民政、财政合一。)解析:35.中央设计局(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 1940 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它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并由总裁遴聘党政高级官员及著名专家组成审议会、预算委员

    27、会、设计委员会、政治计划委员会、经济计划委员会和调查统计处等机构。)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夏商周在行政决策、沟通、文书和执行等方面具有的特色。(分数:6.00)_正确答案:(1)在行政决策上的集中程度较低,凡涉及下级邦国的事务,中央均通过盟会的形式加以协调,凡涉及邦国之间的关系,常经谈判以结盟的方式作出决策。(2)在行政沟通上不是如同后世行政机关间的沟通,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联系,如朝会、聘问等形式。(3)在行政文书上,常以协商性文书体裁为重。(4)在行政执行上,行政的灵活性大于统一性。)解析:37.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

    28、(1)最高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解析:38.简述宋朝为了适应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1)台谏趋于合一。(2)赋予台谏官以特权。(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解析:39.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造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体制混乱,权限不清。(2)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3)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4)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解析:40.简述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

    29、力制衡的具体措施。(分数:6.00)_正确答案:(1)集体宰相制体制不变。(2)法定的宰相职权不变。(3)宰相办公机构为中央政府机构不变。)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秦汉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灵活方式。(分数:10.00)_正确答案:(自秦统一后,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针对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的风俗民情的现实,秦汉中央政府采取了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这种道是郡下的一种与县有所不同的特殊行政区域,采取的是既直接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内部特殊性的管理方法。(

    30、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高度自治的方式。(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4)持节领护官。这是汉朝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如匈奴中郎将、西域都护、护鸟桓校尉、护羌校尉等,这些武官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其内部事务。)解析:42.试述“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发生的变化。(分数:10.00)_正确答案:(1948 年“行宪国大”召开后,由于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南京

    31、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都发生了变化。(1)总统处于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但是宪法给总统独裁留下了充分的活动余地。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的规定中,也给予了总统很大的“核可权”。总统对行政院移请立法院复议环节的控制,以及行政院长由总统提名任命的规定,使行政院必然对总统负责,受总统指挥,成为总统的执行机关。(2)行政院的决策。行政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决策均由行政院会议作出。行政院的决策多带有技术性,是为总统或立法院提供方案和建议,供总统或立法院决断。(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宪政时期,国民党已“还政于民”,理应不再干涉行政事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蒋介石任总统期间,一些重大决策均可以总统名义作出,而不必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出现。特别是蒋介石引退后,在广州设立中央非常委员会作为国民党最高决策机关,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代总统成为党魁副手,总统府成为国民党非常委员会的执行机关,以党统政的体制昭然若揭。)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