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706       资源大小:158.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0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35.00)1.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_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近代(分数:1.00)A.B.C.D.2.明洪武初年,享有“关白”特权的机构是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司礼监(分数:1.00)A.B.C.D.3.宰相制度废除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由_行使。 A.皇帝 B.枢密院 C.司礼监 D.翰林院(分数:1.00)A.B.C.D.4.下令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的明朝皇帝是_ A.明太祖 B.明英宗 C.明世宗 D.明武宗(分数:1.00)

    2、A.B.C.D.5.明朝_时期开创了内阁的票拟制度。 A.太祖 B.成祖 C.英宗 D.神宗(分数:1.00)A.B.C.D.6.明朝中央行政体制废除了宰相制度,确立了_ A.三公九卿制 B.二府三制 C.内阁制 D.北南面官制(分数:1.00)A.B.C.D.7.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_ A.宣德年间 B.正统年间 C.永乐年间 D.万历年间(分数:1.00)A.B.C.D.8.明朝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是_ A.通政司 B.翰林院 C.枢密院 D.司礼监(分数:1.00)A.B.C.D.9.明朝宫中设置的与通政司职能相应的机构是_ A.翰林院 B.司礼监 C.文书房 D.制敕房(分数:1

    3、.00)A.B.C.D.10.明朝中央行政机构中掌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的是_ A.户部 B.礼部 C.工部 D.兵部(分数:1.00)A.B.C.D.11.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_ A.翰林院 B.通政司 C.司礼监 D.中书省(分数:1.00)A.B.C.D.12.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内阁(分数:1.00)A.B.C.D.13.明朝与兵部平行的军事机关是_ A.军机处 B.枢密院 C.五军都督府 D.军巡院(分数:1.00)A.B.C.D.14.明朝在省下设立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的派出机构是_ A.道 B.州 C.亭 D.行台(分数:

    4、1.00)A.B.C.D.15.明朝地方主管监察和司法的是_ A.布政司 B.按察司 C.都司 D.都察院(分数:1.00)A.B.C.D.16.明朝三司分立中,_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地与户口、征收赋税。 A.布政使 B.按察司 C.都司 D.转运使司(分数:1.00)A.B.C.D.17.明朝在地方分设三司的目的是_ A.分权制衡 B.加强中央集权 C.扩大地方权力 D.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分数:1.00)A.B.C.D.18.明朝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_ A.分巡道 B.按察司 C.分守道 D.专职道(分数:1.0

    5、0)A.B.C.D.19.明朝中期以后,兼管一省或数省行政、监察和军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_ A.总督 B.巡抚 C.总兵 D.巡按(分数:1.00)A.B.C.D.20.明朝道的职责偏重于_ A.行政 B.军事 C.司法 D.监察(分数:1.00)A.B.C.D.21.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卫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_ A.都护府 B.奴尔干都指挥使司 C.哈密卫 D.伊犁经略安抚司(分数:1.00)A.B.C.D.22.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实行的管理制度是_ A.可汗制 B.土司制 C.猛安谋克制 D.勃极烈制(分数:1.00)A.B.C.D.23.明朝全国

    6、最高监察机关是_ A.御史台 B.礼部 C.都察院 D.按察司(分数:1.00)A.B.C.D.24.明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发展是设置新的监察机构,即_ A.都司 B.六科 C.都察院 D.分巡道(分数:1.00)A.B.C.D.25.明朝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_ A.都察院 B.六科 C.十三道 D.厂卫(分数:1.00)A.B.C.D.26.明洪武年间官员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_ A.荐举 B.学校 C.科举 D.军功(分数:1.00)A.B.C.D.27.在科举考试中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始于_ A.宋 B.元 C.明 D.清(

    7、分数:1.00)A.B.C.D.28.明朝时期,会试考中者称_ A.秀才 B.举人 C.贡士 D.进士(分数:1.00)A.B.C.D.29.明朝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_ A.秀才 B.举人 C.贡士 D.进士(分数:1.00)A.B.C.D.30.明朝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_ A.考满 B.京察 C.考察 D.外察(分数:1.00)A.B.C.D.31.明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京察 B.外察 C.考满 D.都察(分数:1.00)A.B.C.D.32.明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_ A.考满 B.京察 C.外察 D.大计(分数:1.00)A.B.C.D.33.明朝地方

    8、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被称为_ A.大计制度 B.考满制度 C.审批制度 D.督察制度(分数:1.00)A.B.C.D.3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_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D.35.明朝官员任职三年后,每_年享受一次探亲假,每次一个月。 A.一 B.二 C.三 D.四(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36.明朝宣德以后,内阁设置了官署,即_ A.制敕房 B.制诰房 C.文书房 D.司礼监 E.通政司(分数:1.00)A.B.C.D.E.37.明朝翰林院的地位和作用是_ A.内阁文书收发机构

    9、 B.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 C.高级决策人才的培养机构 D.负责收纳奏章 E.文化机构(分数:1.00)A.B.C.D.E.38.明朝吏部所设四司是_ A.文选司 B.武选司 C.验封司 D.稽勋司 E.考功司(分数:1.00)A.B.C.D.E.39.除六部外,明朝中央机构中独立的事务性职能机构有_ A.太常寺 B.光禄寺 C.鸿胪寺 D.太仆寺 E.大理寺(分数:1.00)A.B.C.D.E.40.明朝的三法司是指_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枢密院 E.内阁(分数:1.00)A.B.C.D.E.41.明朝改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这三司为_ A.布政司 B.都司 C.按察司 D.帅

    10、司 E.转运使司(分数:1.00)A.B.C.D.E.42.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_ A.保甲制 B.里甲制 C.乡老人制 D.里社制 E.土司制(分数:1.00)A.B.C.D.E.43.明朝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和三类官吏,其中三类官吏是指_ A.都御史 B.监察御史 C.给事中 D.巡按 E.督抚(分数:1.00)A.B.C.D.E.44.明朝地方监察的形式有_ A.内阁大臣巡察 B.督抚对地方的监察 C.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 D.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 E.六部对全国各地的监察(分数:1.00)A.B.C.D.E.45.明朝的入仕途径有_ A.荐举 B.学校 C.科

    11、举 D.承荫 E.由吏而官(分数:1.00)A.B.C.D.E.46.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有_ 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都察院 E.巡抚(分数:1.00)A.B.C.D.E.47.明朝科举考试制度实行_四级考试制度。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E.省试(分数:1.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8,分数:24.00)48.司礼监(分数:3.00)_49.五军都督府(分数:3.00)_50.承宣布政使司(分数:3.00)_51.土司制度(分数:3.00)_52.票拟与批红(分数:3.00)_53.封驳制度(分数:3.00)_考满_京察_四、B简答题/

    12、B(总题数:4,分数:12.00)56.简述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数:3.00)_57.简析明朝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分数:3.00)_58.简述明朝地方行政层级变革的要点。(分数:3.00)_59.简述明朝行政官员的主要考核形式。(分数:3.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17.00)60.试述三司分权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数:8.00)_61.试述明朝的科举制度。(分数:9.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35.00)1.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_ A.元朝 B.明

    13、朝 C.清朝 D.近代(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朱元璋废除了秦汉以来一直沿用的宰相制度。答案为 B。2.明洪武初年,享有“关白”特权的机构是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司礼监(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洪武初年,中书省权力极大,中央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均由之处理。同时,中书省还享有“关白”特权,即大臣上疏皇帝,必须事先报告中书省,然后才能奏闻皇帝。答案为 B。3.宰相制度废除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由_行使。 A.皇帝 B.枢密院 C.司礼监 D.翰林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明朝宰相制度废除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

    14、职能由皇帝亲自行使,皇帝权力得到空前加强。另一方面,皇帝处理的政务也大大增加。答案为 A。4.下令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的明朝皇帝是_ A.明太祖 B.明英宗 C.明世宗 D.明武宗(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洪武十三年(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左丞相胡惟庸被告谋逆为突破口,开始实行蓄谋已久的罢相。他下令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并以祖训的形式重申以后不许讨论设立丞相的问题。答案为A。5.明朝_时期开创了内阁的票拟制度。 A.太祖 B.成祖 C.英宗 D.神宗(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正统初年,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委政内阁,让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提出

    15、处理意见,然后交由皇帝裁决,开创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答案为 C。6.明朝中央行政体制废除了宰相制度,确立了_ A.三公九卿制 B.二府三制 C.内阁制 D.北南面官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废除宰相制,实行内阁制,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答案为C。7.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_ A.宣德年间 B.正统年间 C.永乐年间 D.万历年间(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嘉靖万历年间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无权相之名却有权相之实的内阁首辅,如夏言、严嵩等。到万历初年张居正任首辅时,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答案为 D。8.明

    16、朝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是_ A.通政司 B.翰林院 C.枢密院 D.司礼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明朝中央机构中,有两个机构和内阁关系密切,即翰林院和通政司。其中通政司负责收纳奏章,其长官为通政使。通政司实际是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答案为 A。9.明朝宫中设置的与通政司职能相应的机构是_ A.翰林院 B.司礼监 C.文书房 D.制敕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在宫中设有职能和通政司相应的机构文书房,职掌通政司封进的本章,登记后送往司礼监,实际上是司礼监的收发机构。答案为 C。10.明朝中央行政机构中掌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的是_ A.户部 B

    17、.礼部 C.工部 D.兵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六部是明朝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地位和权力因中书省的废除而较前代空前提高。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其间再无转承机关,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其中,工部主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答案为 C。11.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_ A.翰林院 B.通政司 C.司礼监 D.中书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司礼监是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司礼监太监因掌握对内阁票拟的批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代言人,不仅如此,司礼监宦官常作为皇帝的代表到内阁议事,以监控外廷,其权力超过内阁和其他任何中央机构。答

    18、案为 C。12.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内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最高监察机关是都察院。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答案为 B。13.明朝与兵部平行的军事机关是_ A.军机处 B.枢密院 C.五军都督府 D.军巡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掣,为平行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仅掌兵籍和军政,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手中。答案为 C。14.明朝在省下设立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的派出机构是_ A.道

    19、B.州 C.亭 D.行台(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明朝地方行政区划分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另在省下设道作省的派出机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答案为 A。15.明朝地方主管监察和司法的是_ A.布政司 B.按察司 C.都司 D.都察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洪武九年明太祖改地方权力集中的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其中提刑按察使司主管监察和司法,设提刑按察使为首,下设副使、佥事协助处理政务。答案为 B。16.明朝三司分立中,_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地与户口、征收赋税。 A.布政使 B.按察司 C.都司 D.转运使司(分数:1

    20、.00)A. B.C.D.解析:解析 洪武九年明太祖改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明朝在全国各地设十三布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首。布政使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土与户口、征收赋税。答案为 A。17.明朝在地方分设三司的目的是_ A.分权制衡 B.加强中央集权 C.扩大地方权力 D.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在地方分设三司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杜绝出现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三司分权鼎立,互不统辖,互相牵掣,达到了集权中央的目的。答案为 B。18.明朝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_ A.分

    21、巡道 B.按察司 C.分守道 D.专职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道的相关知识。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布政司系统的分守道,二是按察司系统的分巡道。它们分别是布、按二司的派出机构,其职责偏重于监察。分守道由布政司参政、参议主管所辖道之民政,代表布政使掌管所属府、县行政事务,是省府间的行政区。设分守道的目的是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分巡道是省内小监察区。答案为 C。19.明朝中期以后,兼管一省或数省行政、监察和军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_ A.总督 B.巡抚 C.总兵 D.巡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省级地方行政长官主要是

    22、巡抚和总督。明朝初年,巡抚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地方官的性质,后来,又兼管了地方上的军政,管辖一省或数省,这时的巡抚逐渐成为总揽地方行政、监察和军事的、实际上的省一级行政长官。答案为 B。20.明朝道的职责偏重于_ A.行政 B.军事 C.司法 D.监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明朝的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布政司系统的分守道,二是按察司系统的分巡道。它们分别是布、按二司的派出机构,其职责偏重于监察。答案为 D。21.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卫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_ A.都护府 B.奴尔干都指挥使司 C.哈密卫 D.伊犁经略安抚司(分数:1.00

    23、)A.B.C. D.解析:解析 在西北地区,明朝于永乐四年(1405 年)设哈密卫,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卫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答案为 C。22.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实行的管理制度是_ A.可汗制 B.土司制 C.猛安谋克制 D.勃极烈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为土官进行间接统治,土官职位世袭相传。答案为 B。23.明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_ A.御史台 B.礼部 C.都察院 D.按察司(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洪武十五年,明朝整顿和扩充了中央监察机关,撤销御史台,将原来台、殿、察三

    24、院合为一体,建立全国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答案为 C。24.明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发展是设置新的监察机构,即_ A.都司 B.六科 C.都察院 D.分巡道(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发展是设置六科,六科是在六部地位提高后为加强对六部官员的经常性监察而设置的新监察机构,六科直辖于皇帝,主管稽察六部事务,同时掌规谏、封驳诸事。答案为 B。25.明朝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_ A.都察院 B.六科 C.十三道 D.厂卫(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除都察院和六科这些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制度化正式监察机关外,明朝还设有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

    25、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合称厂卫。答案为 D。26.明洪武年间官员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_ A.荐举 B.学校 C.科举 D.军功(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明初特别是洪武年间行政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荐举和学校两条途径,荐举是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宣德以后,科举受到特别重视,成为明朝选官制度中最主要的内容。答案为 A。27.在科举考试中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始于_ A.宋 B.元 C.明 D.清(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6、四级考试制度。答案为 C。28.明朝时期,会试考中者称_ A.秀才 B.举人 C.贡士 D.进士(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贡士还要到奉天殿参加殿试。答案为 C。29.明朝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_ A.秀才 B.举人 C.贡士 D.进士(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朝科举制中,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获得会试资格,即使会试不中,也可被授予官职。答案为 B。30.明朝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_ A.考满 B.京察 C.考察 D.外察

    27、(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考满,二是考察。考满针对的是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考核;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由朝廷定期举行。答案为A。31.明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京察 B.外察 C.考满 D.都察(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考核形式主要分为两种:考满和考察。考满是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的考察称为外察。答案为 A。32.明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_ A.考满 B.京察 C.外察

    28、 D.大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的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对京官的考察每六年一次,称为京察。对地方官的考察称为外察。答案为 C。33.明朝地方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被称为_ A.大计制度 B.考满制度 C.审批制度 D.督察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明朝对地方官的考察实行大计制度,即地方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州、县每月向府汇报,府每年汇总各州、县情况上报布政司,布政司审核后交与按察司、巡抚、总督复核,最后汇总呈报吏部。答案为 A。3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_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 D.解

    29、析:解析 明朝官员升迁主要是通过考满实现的,也就是说资历是官员得到升迁的最主要因素。答案为 C。35.明朝官员任职三年后,每_年享受一次探亲假,每次一个月。 A.一 B.二 C.三 D.四(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的探亲假制度规定,官员任职三年后,每三年享受一次探亲假,每次一个月,途中时间按里程另算。答案为 C。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36.明朝宣德以后,内阁设置了官署,即_ A.制敕房 B.制诰房 C.文书房 D.司礼监 E.通政司(分数:1.00)A. B. C.D.E.解析:解析 洪熙、宣德年间,内阁权力迅速增长。宣德以后,内阁有了

    30、官属,即制敕房和制诰房,均有专用的中书舍人。答案为 AB。37.明朝翰林院的地位和作用是_ A.内阁文书收发机构 B.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 C.高级决策人才的培养机构 D.负责收纳奏章 E.文化机构(分数:1.00)A.B. C. D.E. 解析:解析 翰林院主管修史、图书等文化事务,不仅是文化机构,也是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更是高级决策人才的培养机构。答案为 BCE。38.明朝吏部所设四司是_ A.文选司 B.武选司 C.验封司 D.稽勋司 E.考功司(分数:1.00)A. B.C. D. E. 解析:解析 明吏部执掌全国人事大权,负责核定各级机构的编制,选拔、任免、考核各级官吏。下设文选、验封

    31、、稽勋、考功四清吏司。答案为 ACDE。39.除六部外,明朝中央机构中独立的事务性职能机构有_ A.太常寺 B.光禄寺 C.鸿胪寺 D.太仆寺 E.大理寺(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明朝除六部外,中央机构中还有五个独立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即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和大理寺。答案为 ABCDE。40.明朝的三法司是指_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枢密院 E.内阁(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明朝凡遇到特别重要的案件,大理寺须会同刑部、都察院共同复审,意见分歧则奏请皇帝裁决。这三机构合称三法司,皇帝通过分割司法机关的权力实现

    32、了司法权的集权。答案为 ABC。41.明朝改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这三司为_ A.布政司 B.都司 C.按察司 D.帅司 E.转运使司(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洪武九年,明太祖改地方权力集中的行中书省为三司分立。承宣布政使司主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主管军政。这三司分别简称为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答案为ABC。42.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_ A.保甲制 B.里甲制 C.乡老人制 D.里社制 E.土司制(分数:1.00)A.B. C. D.E.解析:解析 明朝对乡村的管理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答案为 BC。43.明朝中央监察

    33、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和三类官吏,其中三类官吏是指_ A.都御史 B.监察御史 C.给事中 D.巡按 E.督抚(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明朝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大系统(都察院和六科)和三类官吏(都御史、监察御史和给事中)。答案为 ABC。44.明朝地方监察的形式有_ A.内阁大臣巡察 B.督抚对地方的监察 C.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 D.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 E.六部对全国各地的监察(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明朝地方监察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督抚对地方的监察,二是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三是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答

    34、案为 BCD。45.明朝的入仕途径有_ A.荐举 B.学校 C.科举 D.承荫 E.由吏而官(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入仕的相关知识点。明初特别是洪武年间行政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荐举和学校两条途径。宣德以后,科举受到特别重视。总之,明朝的入仕途径主要有荐举、学校、科举、承荫、由吏而官等。答案为 ABCDE。46.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有_ 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都察院 E.巡抚(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明朝除都察院和六科等正式监察机关外,还有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合称厂卫。

    35、答案为 ABC。47.明朝科举考试制度实行_四级考试制度。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E.省试(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明朝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答案为 ABCD。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8,分数:24.00)48.司礼监(分数:3.00)_正确答案:(司礼监是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各一员,秉笔、随堂太监若干员。司礼监太监因掌握对内阁票拟的批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代言人,并且司礼监太监常作为皇帝的代表参加内阁议事,享有决策权,其实权力超过内阁和其他任何中央机构

    36、,已成为中枢决策机构的一部分。)解析:49.五军都督府(分数:3.00)_正确答案:(明洪武初年,设大都督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行使军事中枢职能,洪武十三年,大都督府被一分为五,设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分管所属在外都司和在京卫所,每府设左、右都督掌管府事,下设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职。)解析:50.承宣布政使司(分数:3.00)_正确答案:(承宣布政使司是明太祖设立的三司之一,简称布政司。其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土与户口、征收赋税。)解析:51.土司制度(分数:3.00)_正确答案:(土司制度是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一种行政体制。任命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为土

    37、官进行间接统治,土官职位世袭相传。)解析:52.票拟与批红(分数:3.00)_正确答案:(票拟与批红是明朝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从明宣德年间起,内阁开始有了票拟权,即内阁先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然后进呈皇帝裁决。皇帝用红笔在奏章上批答,称为批红。时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重拟,称为改票。明宣宗以后的皇帝多昏庸无能,司礼监秉笔太监便被授予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力,成为皇帝处理机务最为贴近的助手。)解析:53.封驳制度(分数:3.00)_正确答案:(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有票拟权外,还有封驳之权,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并加以驳正。)解析:考满_正确

    38、答案:(考满是明朝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解析:京察_正确答案:(京察是明朝朝廷对京官定期进行的考察,后被清朝沿用。京察与外察相对应,对京官的考察每六年一次。四品以上京官的考察由皇帝亲自主持,先由官员自我裁定,然后交皇帝裁决;五品以下京官的考察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然后呈报皇帝批准。)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12.00)56.简述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数:3.00)_正确答案:(1)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内阁大学士,挑选文官担任殿阁大学士,这从组织体制上标志着明朝内阁制度的萌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