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704       资源大小:170.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9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 A.枢密院 B.大林牙院 C.都统军司 D.夷离毕院(分数:1.00)A.B.C.D.2.辽朝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统称_ A.东面官 B.西面官 C.北面官 D.南面官(分数:1.00)A.B.C.D.3.建立元朝的民族是_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蒙古族(分数:1.00)A.B.C.D.4.建立辽朝的民族是_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满族(分数:1.00)

    2、A.B.C.D.5.辽朝针对统治区域内南部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和北部以游牧业为业的契丹人的状况,采取的统治方法是_ A.因俗而治 B.四等人制 C.乡里制 D.建立猛安、谋克(分数:1.00)A.B.C.D.6.辽朝担任北面官的一般是_ A.契丹贵族 B.蒙古贵族 C.女真贵族 D.北满贵族(分数:1.00)A.B.C.D.7.辽朝政权的权力重心是_ A.北、南宰相府 B.北、南枢密院 C.大林牙院 D.北面官系统(分数:1.00)A.B.C.D.8.辽朝的司法行政机构是_ A.夷离毕院 B.大惕隐司 C.大于越府 D.敌烈麻都司(分数:1.00)A.B.C.D.9.辽朝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

    3、大事的中枢机构是_ A.大林牙院 B.大于越府 C.夷离毕院 D.北、南宰相府(分数:1.00)A.B.C.D.10.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_ A.尚书省 B.汉人枢密院 C.中书省 D.翰林院(分数:1.00)A.B.C.D.11.辽朝南面官制中,尚书省的权力仅有_ A.行政任免权 B.司法执权 C.军事执行权 D.财政、赋税权(分数:1.00)A.B.C.D.12.辽朝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_ A.转运使司 B.提点刑狱司 C.都总管府 D.处置使司(分数:1.00)A.B.C.D.13.辽朝五京道设置的掌握军权的机构是_ A.按察使司 B.都总管府 C.处置使司 D.转运使司(

    4、分数:1.00)A.B.C.D.14.实际上,辽朝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_ A.中丞司 B.御史台 C.枢密院 D.尚书省(分数:1.00)A.B.C.D.15.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入仕途径主要是_ A.科举 B.军功 C.世选 D.荐举(分数:1.00)A.B.C.D.16.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_ A.世选 B.军功 C.流外入流 D.科举(分数:1.00)A.B.C.D.17.金朝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央行政体制上体现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的是_ A.北面官制 B.南面官制 C.三省制度 D.勃极烈制(分数:1.00)A.B.C.D.18

    5、.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重要的是_ A.枢密院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分数:1.00)A.B.C.D.19.金熙宗改革后,主管军事的中枢机构是_ A.都督府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兵部(分数:1.00)A.B.C.D.20.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_ A.投下军州 B.达鲁花赤 C.猛安、谋克 D.五京道(分数:1.00)A.B.C.D.21.金朝在路一级设置的行政官员中,掌管军政和民政的官员叫_ A.都总管 B.都督 C.转运使 D.按察使司(分数:1.00)A.B.C.D.22.金朝在地方行政州一级采取的统治方针是_

    6、A.分权而治 B.军政合一 C.兵民合一 D.兵民分离(分数:1.00)A.B.C.D.23.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_ A.金末行台尚书省制度 B.宋代军、州制度 C.秦汉郡县制度 D.唐代督护制度(分数:1.00)A.B.C.D.24.金朝汉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是_ A.荫补 B.世选 C.军功 D.科举(分数:1.00)A.B.C.D.25.金朝对退休官员的待遇规定是_ A.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50 B.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70 C.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35 D.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10(分数:1.00)A.B.C.D.26.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

    7、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通政院(分数:1.00)A.B.C.D.27.元朝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_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通政院 D.中书省(分数:1.00)A.B.C.D.28.元朝最高行政机关为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分数:1.00)A.B.C.D.29.开明朝土司制度之先河的是_ A.辽朝 B.宋朝 C.金朝 D.元朝(分数:1.00)A.B.C.D.30.元朝设立的行省共有_ A.10 个 B.12 个 C.14 个 D.15 个(分数:1.00)A.B.C.D.31.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起源于_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

    8、朝(分数:1.00)A.B.C.D.32.一般来说,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_ A.丞相 B.平章政事 C.总管 D.参政知事(分数:1.00)A.B.C.D.33.元朝皇帝在禁中召集商议军国大事的会议,称为_ A.朝堂会议 B.内廷会议 C.便殿会议 D.例行常朝(分数:1.00)A.B.C.D.34.元朝路的行政长官称_ A.都总管 B.总管 C.巡抚 D.都督(分数:1.00)A.B.C.D.35.元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_ A.实行行省制度 B.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掌握实权 C.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D.建立四级地方行政层次(分数:1.00)A.B.C

    9、.D.36.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_ A.御史台 B.谏院 C.枢密院 D.都察院(分数:1.00)A.B.C.D.37.元朝监察机构的组织有_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分数:1.00)A.B.C.D.38.元朝监察制度较前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_ A.监察机构组织相当完整 B.御史台地位高于宋、金旧制 C.监察官分工合理 D.制定了监察法规(分数:1.00)A.B.C.D.39.元朝汉人、南人的入仕途径主要是_ A.科举考试 B.被朝廷征召 C.由吏而官 D.承荫世袭(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13.00)40.辽朝北、南枢密院的职权

    10、有_ A.总揽政务 B.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C.中枢决策 D.兼管行政事务 E.最高军事权(分数:1.00)A.B.C.D.E.41.辽朝全境分为哪几道?_ A.东京 B.西京 C.南京 D.中京 E.上京(分数:1.00)A.B.C.D.E.42.辽朝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在五京道下存在三种地方行政体制,它们是_ A.以民政为主的系统 B.以商业为主的系统 C.以文化为主的系统 D.单纯的军事系统 E.军政、民政兼理的系统(分数:1.00)A.B.C.D.E.43.金朝废除勃极烈制后,中央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分别是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E.御史台(分数

    11、:1.00)A.B.C.D.E.44.金朝时,汉族居住区的行政层级有_ A.省 B.路 C.郡 D.府 E.县(分数:1.00)A.B.C.D.E.45.金朝的州与府为平级机构,分为_ A.节度州 B.防御州 C.刺史州 D.边区州 E.特殊州(分数:1.00)A.B.C.D.E.46.关于金朝行台尚书省的正确说法有_ A.金朝行台尚书省是在女真族人猛安谋克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金朝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沿袭中原汉制 C.行台尚书省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 D.海陵王曾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这一措施统一了地方行政体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E.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

    12、元朝行省制度的先河(分数:1.00)A.B.C.D.E.47.金朝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_ A.科举 B.荫补 C.世选 D.军功 E.察举(分数:1.00)A.B.C.D.E.48.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分别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尚书省 D.宣政院 E.通政院(分数:1.00)A.B.C.D.E.49.元朝礼部的职权范围包括_ A.司法审判 B.官吏考核 C.祭祀礼仪 D.文教事务 E.外交事务(分数:1.00)A.B.C.D.E.50.元朝三级监察机构包括_ A.各道肃政廉访司 B.中央御史台 C.都察院 D.地方行御史台 E.谏院(分数:1.00)A.B.C.D.E.

    13、51.元朝颁布的监察法规主要有_ A.设立宪台格例 B.行台体察等例 C.都察院体察格例 D.察司体察等例 E.御史台体察等例(分数:1.00)A.B.C.D.E.52.元朝的官员任用回避制度主要内容有_ A.回避原籍 B.回避财产地 C.回避宗族 D.回避姻亲 E.回避门生(分数:1.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9,分数:27.00)53.北面官制(分数:3.00)_54.南面官制(分数:3.00)_55.汉人枢密院(分数:3.00)_56.五京道(分数:3.00)_世选_58.勃极烈制度(分数:3.00)_59.猛安谋克制(分数:3.00)_60.行台尚书省(分数

    14、:3.00)_61.行省制度(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12.00)62.简述金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分数:3.00)_63.简述元朝监察机构组织的完备性。(分数:3.00)_64.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分数:3.00)_65.元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分数:3.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9.00)66.试述元朝的行政监察制度。(分数:9.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 A.枢密院 B.大林牙院 C

    15、.都统军司 D.夷离毕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北、南枢密院是辽朝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枢密院是辽朝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兼管行政事务,各设枢密使为长,下设知枢密使事、知枢密事、枢密副使等职。答案为 A。2.辽朝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统称_ A.东面官 B.西面官 C.北面官 D.南面官(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辽朝的统治方法。辽朝统治者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建立起两套行政体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制统称南面官。答案为 C。3.建立元朝的

    16、民族是_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蒙古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建立元朝的民族是蒙古族。答案为 D。4.建立辽朝的民族是_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满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建立辽朝的民族是契丹族。答案为 A。5.辽朝针对统治区域内南部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和北部以游牧业为业的契丹人的状况,采取的统治方法是_ A.因俗而治 B.四等人制 C.乡里制 D.建立猛安、谋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随着辽版图的扩大,辽朝统治区域南部是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北部是以游牧为业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族。辽朝统治

    17、者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建立起“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两套行政体制。答案为 A。6.辽朝担任北面官的一般是_ A.契丹贵族 B.蒙古贵族 C.女真贵族 D.北满贵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北面官制是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答案为 A。7.辽朝政权的权力重心是_ A.北、南宰相府 B.北、南枢密院 C.大林牙院 D.北面官系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答案为 D。8.辽朝的司法行政机构是_ A.夷离

    18、毕院 B.大惕隐司 C.大于越府 D.敌烈麻都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夷离毕院是辽朝司法行政机构,执掌刑狱和司法。长官为夷离毕。答案为 A。9.辽朝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是_ A.大林牙院 B.大于越府 C.夷离毕院 D.北、南宰相府(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北、南宰相府是辽朝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分别由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族人世选。各设左、右宰相为长,下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官职。答案为 D。10.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_ A.尚书省 B.汉人枢密院 C.中书省 D.翰林院(分数:1.00)A.B.

    19、C.D.解析:解析 汉人枢密院是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掌汉族军事事务,以枢密使为长,下设知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官职。答案为 B。11.辽朝南面官制中,尚书省的权力仅有_ A.行政任免权 B.司法执权 C.军事执行权 D.财政、赋税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辽朝尚书省仅掌财政和赋税,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答案为D。12.辽朝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_ A.转运使司 B.提点刑狱司 C.都总管府 D.处置使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辽朝五京道所设机构的职能。辽朝全境分为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五道,道所设机

    20、构与宋朝路一级机构相仿,采取分权式管理方式。分别设掌握军权的都总管府、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处置使司和掌管财政权的转运使司。答案为 D。13.辽朝五京道设置的掌握军权的机构是_ A.按察使司 B.都总管府 C.处置使司 D.转运使司(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辽朝五道所设机构采取分权式管理方式。分别设都总管府掌握军权,处置使司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转运使司掌管财政权。答案为 B。14.实际上,辽朝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_ A.中丞司 B.御史台 C.枢密院 D.尚书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御史台虽在法律上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力,但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

    21、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中丞司。答案为 A。15.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入仕途径主要是_ A.科举 B.军功 C.世选 D.荐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辽朝行政官员按其民族成分的不同由世选和科举两条途径得到任用。其中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答案为 C。16.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_ A.世选 B.军功 C.流外入流 D.科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辽朝行政官员按其民族成分的不同,主要是由世选和科举两条途径得到任用。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22、通过科举。答案为 D。17.金朝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央行政体制上体现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的是_ A.北面官制 B.南面官制 C.三省制度 D.勃极烈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金朝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反映在中央行政体制上分别是勃极烈制和三省制度。答案为 D。18.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重要的是_ A.枢密院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为重要的是尚书省。三省中仅尚书省是最高中央机构,门下、中书二省实

    23、际上是尚书省的附庸。天眷年间,金又进一步加强了尚书省的权力。答案为 B。19.金熙宗改革后,主管军事的中枢机构是_ A.都督府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兵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金熙宗改革后,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的中枢机构。答案为 C。20.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_ A.投下军州 B.达鲁花赤 C.猛安、谋克 D.五京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金朝地方行政体制中的猛安谋克制,属识记内容。考生在识记的同时,应注意其与辽朝五京道、元朝达鲁花赤的区别。答案为 C。21.金朝在路一级设置的行政官员中,掌管军政

    24、和民政的官员叫_ A.都总管 B.都督 C.转运使 D.按察使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金朝的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都总管府掌管民政和军政,其长官为都总管。答案为 A。22.金朝在地方行政州一级采取的统治方针是_ A.分权而治 B.军政合一 C.兵民合一 D.兵民分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汉族居住区,金朝实行路、府(州)、县三级行政建置。州分为节度州、防御州和刺史州三种,均是同一级的行政单位,其长官分别为节度使、防御使和刺史。他们主要负责军事,但也兼管民政。保持着女真军政合一的旧俗。答案为 B。23.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

    25、制度先河的制度是_ A.金末行台尚书省制度 B.宋代军、州制度 C.秦汉郡县制度 D.唐代督护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制度的先河。答案为 A。24.金朝汉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是_ A.荫补 B.世选 C.军功 D.科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金朝汉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当时的规则是“文优则取,勿限人数”。答案为 D。25.金朝对退休官员的待遇规定是_ A.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50 B.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70 C.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35 D.五品以上给原俸禄 10(分数:1.00)A. B.C

    26、.D.解析:解析 金朝时,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其俸禄按原来的半数发放。答案为 A。26.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通政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它们分别是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枢密院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是最高军事中枢。答案为 B。27.元朝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_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通政院 D.中书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中央机构的相关知识。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其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职权十分广泛。答案为 D。

    27、28.元朝最高行政机关为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十分广泛,国家的财政、人事、司法、文教、营造等大权均由中书省掌握。答案为 B。29.开明朝土司制度之先河的是_ A.辽朝 B.宋朝 C.金朝 D.元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元朝地方政治体制。元朝常于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省设招讨、安抚、宣抚诸司,以招讨、安抚、宣抚诸司头衔招安少数民族首领,并许世袭诸使职,这已开明朝土司制度之先河。答案为D。30.元朝设立的行省共有_ A.10

    28、 个 B.12 个 C.14 个 D.15 个(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元朝在全国设立了 10 个行省。行省长官为丞相,行省丞相或平章政事统掌一省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答案为 A。31.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起源于_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西藏的宗教和民族事务都归宣政院管辖。宣政院官员选任原则是“僧俗并用”。以后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即由此起源。答案为 B。32.一般来说,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_ A.丞相 B.平章政事 C.总管 D.参政知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在全国设立了 10 个

    29、行省。行省长官为丞相,但元朝对行省丞相一职人选十分慎重,多缺位不授人,而以平章政事作为行省最高长官。行省丞相或平章政事统掌一省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答案为 B。33.元朝皇帝在禁中召集商议军国大事的会议,称为_ A.朝堂会议 B.内廷会议 C.便殿会议 D.例行常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元朝决策的会议形式,属识记内容。元朝皇帝主持的会议分朝堂会议和内廷会议两种形式。朝堂会议是皇帝在朝堂亲自召集大臣议政的会议形式,多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内廷会议是皇帝在禁中召集商议军国大事的会议。答案为 B。34.元朝路的行政长官称_ A.都总管 B.总管 C.巡抚 D.都督(分数

    30、: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元朝,路为府、州之上级行政区域,上属宣慰司或直属于行省。路的行政机关称总管府,长官为总管。答案为 B。35.元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_ A.实行行省制度 B.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掌握实权 C.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D.建立四级地方行政层次(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道常由蒙古人担任,间或有色目人,其地位高居同级行政长官之上,被称为“监临官”,掌印办事,握有实权。答案为 B。36.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_ A.御史台 B

    31、.谏院 C.枢密院 D.都察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御史台是元朝最高监察机构,其作用和地位均高于宋、金旧制,处于和中书省、枢密院三足鼎立的地位。答案为 A。37.元朝监察机构的组织有_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监察机构有三级,有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和各道肃政廉访司,组织相当完整。答案为 B。38.元朝监察制度较前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_ A.监察机构组织相当完整 B.御史台地位高于宋、金旧制 C.监察官分工合理 D.制定了监察法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元朝监察制度较前代的一个重

    32、要发展是监察法规的制定。答案为 D。39.元朝汉人、南人的入仕途径主要是_ A.科举考试 B.被朝廷征召 C.由吏而官 D.承荫世袭(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元朝汉人和南人的主要入仕途径是由吏而官,由科举入仕的非常少。答案为 C。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3,分数:13.00)40.辽朝北、南枢密院的职权有_ A.总揽政务 B.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C.中枢决策 D.兼管行政事务 E.最高军事权(分数:1.00)A.B.C. D. E. 解析:解析 北、南枢密院各设枢密使为长,下设知枢密使事、知枢密事、枢密副使,是辽朝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也是辽朝最高军事机关,同时

    33、兼管行政事务。答案为 CDE。41.辽朝全境分为哪几道?_ A.东京 B.西京 C.南京 D.中京 E.上京(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辽朝的五京道。辽朝全境分为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五道,道所设机构采取分权式管理方式,这就是五京道。答案为 ABCDE。42.辽朝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在五京道下存在三种地方行政体制,它们是_ A.以民政为主的系统 B.以商业为主的系统 C.以文化为主的系统 D.单纯的军事系统 E.军政、民政兼理的系统(分数:1.00)A. B.C.D. E. 解析:解析 辽朝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在五京道下存在三种地方

    34、行政体制:一是汉人、渤海人居住区域即以民政为主的系统;二是契丹等游牧族居住的区域即军政、民政兼理的系统;三是单纯军事系统,即招讨、统军等司辖地。答案为 ADE。43.金朝废除勃极烈制后,中央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分别是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E.御史台(分数:1.00)A. B.C.D. E.解析:解析 金熙宗即位后,开始仿唐宋制度来统一金中央行政体制,把女真旧地和原辽、宋地区统一置于封建专制中央王朝之下。此后尚书省、枢密院取代勃极烈贵族会议分别成为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答案为 AD。44.金朝时,汉族居住区的行政层级有_ A.省 B.路 C.郡 D.府 E.县(

    35、分数:1.00)A.B. C.D. E. 解析:解析 在汉族居住区,金朝实行路、府(州)、县三级行政建置。路下设府,州与府为平级机构,县隶属于府或州。答案为 BDE。45.金朝的州与府为平级机构,分为_ A.节度州 B.防御州 C.刺史州 D.边区州 E.特殊州(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金朝在汉族居住区,实行路、府(州)、县三级行政建置。其中州与府为平级机构,分为节度州、防御州和刺史州三种,均是同一级的行政单位,其长官分别为节度使、防御使和刺史。答案为ABC。46.关于金朝行台尚书省的正确说法有_ A.金朝行台尚书省是在女真族人猛安谋克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金朝

    36、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沿袭中原汉制 C.行台尚书省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 D.海陵王曾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这一措施统一了地方行政体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E.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制度的先河(分数:1.00)A.B. C. D. E. 解析:解析 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沿袭中原汉制,与金内地保持一定差别,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天德二年,海陵王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使政令统一于朝廷。统一了地方行政体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制度的先河。答案为BCDE。47.金朝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_ A.

    37、科举 B.荫补 C.世选 D.军功 E.察举(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女真人行政官员的录用途径。一方面,金统治者对科举即一般标准十分重视;另一方面,金统治者更重视以特定标准,如荫补、世选、军功等途径录用女真人,以保证政府机构中女真人和汉人数目的平衡。答案为 ABCD。48.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分别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尚书省 D.宣政院 E.通政院(分数:1.00)A. B. C.D.E.解析:解析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它们分别是当时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答案为 AB。49.元朝礼部的职权范围包括_ A.司法审判 B.官吏考核 C.祭祀礼仪 D.文教事务 E.外交事务(分数:1.00)A.B.C. D. E. 解析:解析 元朝中书省下设六部作为分掌政务的职能机构,其中礼部主管礼仪,掌祭祀礼仪、负责文教事务和外交事务。答案为 CDE。50.元朝三级监察机构包括_ A.各道肃政廉访司 B.中央御史台 C.都察院 D.地方行御史台 E.谏院(分数:1.00)A. B. C.D. E.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