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9,分数:100.00)1.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_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分数:2.00)A.B.C.D.2.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_ A.封建制时期 B.奴隶制时期 C.氏族部落时期 D.大一统时期(分数:2.00)A.B.C.D.3.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是_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战国(分数:2.00)A.B.C.D.4.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是一种_管理体制。 A.个人独裁 B.
2、共和执政 C.寡头执政 D.诸侯共政(分数:2.00)A.B.C.D.5.在封建国家里,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是以_为轴心进行的。 A.诸侯王 B.地主 C.宰相 D.皇帝(分数:2.00)A.B.C.D.6.中国奴隶社会,亡于_ A.东周时期 B.春秋战国之际 C.秦朝时期 D.秦朝末年(分数:2.00)A.B.C.D.7.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神权政治,其共同的核心观点是_ A.天命观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受命于天(分数:2.00)A.B.C.D.8.中国封建社会始于_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分数:2.00)A.B.C.D.9.在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
3、和王朝的组织模式是_ A父系大家庭 B父系氏族公社 C父系家庭公社 D部落联盟(分数:2.00)A.B.C.D.10.夏商周三代重视民情与舆论的表现是设立了_,实行纳谏制度。 A.采风之官 B.考风官 C.进言官 D.舆情官(分数:2.00)A.B.C.D.11.中国封建社会止于_ A.清朝灭亡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1840年鸦片战争 D.武昌起义(分数:2.00)A.B.C.D.12.中国古代,_“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思想的地位。 A.汉景帝 B.汉武帝 C.孔子 D.秦始皇(分数:2.00)A.B.C.D.13.中国封建社会伊始,就逐渐确立了一整套以_为主的专业化的
4、职业官僚体系。 A.贵族 B.地主 C.皇族宗亲 D.文官(分数:2.00)A.B.C.D.14.夏、商、周实行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_的社会。 A.小国寡民 B.奴隶制等级 C.天下为公 D.家天下(分数:2.00)A.B.C.D.15.夏、商奴隶制时期,选择优秀的_担任辅佐,成为君主贤明的主要标志。 A.巫史 B.诸侯 C.太宰 D.宰相(分数:2.00)A.B.C.D.16.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_ A.皇帝与太子的矛盾 B.皇帝与皇后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分数:2.00)A.B.C.D.17.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管理体
5、制首先在_形成。 A.秦朝 B.西汉 C.列国分国 D.东汉(分数:2.00)A.B.C.D.18.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_ A.军事民主制 B.等级君主制 C.城邦民主制 D.部落家长制(分数:2.00)A.B.C.D.19.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是_ A.等级君主制 B.贵族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B.C.D.20.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_ A.等级君主制 B.贵族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B.C.D.21.母系氏族社会最高权力机关是_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部落
6、长老会 D.氏族全体会议(分数:2.00)A.B.C.D.22.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分数:2.00)A.B.C.D.23.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_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分数:2.00)A.B.C.D.24.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从禅让转变为王位继承,始于_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分数:2.00)A.B.C.D.25.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产生军事首长的制度称为_ A.继承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分数:2.00)A.B.C.D.26.夏王朝是在
7、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禅让制”变为_ A.分封制度 B.军事民主制 C.王位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分数:2.00)A.B.C.D.27.盘庚迁殷后在王位继承上实行_ A.分封制度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B.C.D.28.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是_ A.兄终弟及、兄死弟继 B.实行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 C.有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王的直系占有王位,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治 D.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分数:2.00)A.
8、B.C.D.29.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_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分数:2.00)A.B.C.D.30.中国古代的内外服制起始于_ A.商朝 B.夏朝 C.秦朝 D.西周(分数:2.00)A.B.C.D.31.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_ A.内服 B.外服 C.国 D.野(分数:2.00)A.B.C.D.32.在地方体制上,周朝实行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的_ A.郡县制 B.乡遂制 C.分封制 D.中外朝制(分数:2.00)A.B.C.D.33.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_ A.保甲制 B.
9、乡遂管理体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2.00)A.B.C.D.34.礼乐制度的实质是维护_的制度。 A.诸侯特权 B.各级奴隶主特权 C.周王特权 D.整个王室贵族特权(分数:2.00)A.B.C.D.35.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被称为_ A.聘问 B.朝会 C.朝觐 D.巡狩(分数:2.00)A.B.C.D.36.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_ A.朝会 B.殷聘 C.巡狩 D.问(分数:2.00)A.B.C.D.37.相当于今日契约的西周文书是_ A.诰 B.约 C.誓 D.命(分数:2.00)A.B.C.D.
10、38.西周王朝,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_ A.诰 B.约 C.誓 D.命(分数:2.00)A.B.C.D.39.夏、商、周时期,与等级君主制相适应的是_ A.军功制度 B.世官制度 C.分封制 D.世卿世禄制度(分数:2.00)A.B.C.D.40.夏、商、周时期,选拔和任用官员最主要的依据是_ A.才能 B.军功 C.血统 D.名望(分数:2.00)A.B.C.D.41.西周时期开始出现佐助天子管理官员的人事官员是_ A.大祝 B.大史 C.司士 D.司仪(分数:2.00)A.B.C.D.42.据文献记载,夏商周具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退休的年龄为_岁。 A.55 B.60 C.65
11、D.70(分数:1.00)A.B.C.D.43._导致等级君主制王朝解体。 A.列国战争 B.奴隶的起义和反抗 C.礼崩乐坏 D.各诸侯国的改革(分数:1.00)A.B.C.D.44.我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解体是在_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分数:1.00)A.B.C.D.45.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_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卿大夫的兴起 C.井田制的瓦解 D.诸侯霸主地位的确立(分数:1.00)A.B.C.D.46.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_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巡抚制 D.国鄙制(分数:1.0
12、0)A.B.C.D.47.春秋时期,以家臣为核心的官僚制开始取代原有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_ A.客卿制 B.强卿制 C.世卿制 D.列卿制(分数:1.00)A.B.C.D.48.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由君主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区域是_ A.乡遂 B.郡 C.县 D.州(分数:1.00)A.B.C.D.49.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背景下,_阶层因为其能力而成为各国急需人才的各国君主与卿大夫所争取的对象。 A.士 B.贵族 C.农民 D.奴隶主(分数:1.00)A.B.C.D.50.春秋时期,取代世卿世禄制的是_ A.家臣制 B.官僚制 C.采邑制 D.客卿制(分数:1.00)A.B.C.D.5
13、1.官僚制发展的基础是卿大夫“邦国”内的_ A.家臣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世卿制(分数:1.00)A.B.C.D.52.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_ A.单一制 B.乡遂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分数:1.00)A.B.C.D.53.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赋税改革的重点是_ A.废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 B.废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 C.承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 D.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分数:1.00)A.B.C.D.54.商鞅变法发生在_ A.秦国 B.齐国 C.晋国 D.鲁国(分数:1.00)A.B.C.D.5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_ A.氏
14、族社会民主制遗风 B.宗法等级君主制 C.禅让制 D.立宪君主制(分数:1.00)A.B.C.D.56.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_ A.家臣制 B.客卿制 C.采邑制 D.官僚制(分数:1.00)A.B.C.D.57.文武分职制始于_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国(分数:1.00)A.B.C.D.58.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以及吴起提出的“废公族疏远者”都是指_的实行。 A.国鄙制 B.采邑制 C.官僚制 D.分封制(分数:1.00)A.B.C.D.59.通过文武分职制,君主有效地掌握了整个国家机器,掌握了行政管理的关键环节_ A.人事任免权 B.行政决策权
15、C.司法权 D.监察权(分数:1.00)A.B.C.D.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9,分数:100.00)1.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_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商王朝是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神权政治盛行,支配着国家行政管理的运行。答案为 C。2.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_ A.封建制时期 B.奴隶制时期 C.氏族部落时期 D.大一统时期(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奴隶制时期我国行政管理的特色之一,属理
16、解内容。我国奴隶制时代的特色有四:(1)神权政治色彩浓重;(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答案为 B。3.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是_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战国(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夏、商、周三代,其中周朝是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时期,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答案为 C。4.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是一种_管理体制。 A.个人独裁 B.共和执政 C.寡头执政 D.诸侯共政(分数:2.00)A. B.C.D.解析:
17、解析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实质为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答案为 A。5.在封建国家里,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是以_为轴心进行的。 A.诸侯王 B.地主 C.宰相 D.皇帝(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封建国家里,皇帝纵览一切大权,所以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是以皇帝为轴心的。答案为 D。6.中国奴隶社会,亡于_ A.东周时期 B.春秋战国之际 C.秦朝时期 D.秦朝末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灭亡于春秋战国之际。答案为 B。7.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神权政治,其共同的核心观点是_ A.天命观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受命于天(分
18、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神权政治不为奴隶制社会所独有,而且在封建社会中也长期存在,其共同的核心观点就是“君权神授”。答案为 B。8.中国封建社会始于_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要考查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止于 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答案为 B。9.在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和王朝的组织模式是_ A父系大家庭 B父系氏族公社 C父系家庭公社 D部落联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奴隶社会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织政府与王朝,政权
19、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缘性质。答案为 A。10.夏商周三代重视民情与舆论的表现是设立了_,实行纳谏制度。 A.采风之官 B.考风官 C.进言官 D.舆情官(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夏商周三代对民情和舆论的重视,通过设立采风之官表现出来。答案为 A。11.中国封建社会止于_ A.清朝灭亡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1840年鸦片战争 D.武昌起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 2000多年的历史,起始于战国,止于 1840年的鸦片战争。答案为C。12.中国古代,_“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思想的地位
20、。 A.汉景帝 B.汉武帝 C.孔子 D.秦始皇(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汉武帝采用“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方法。答案为 B。13.中国封建社会伊始,就逐渐确立了一整套以_为主的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体系。 A.贵族 B.地主 C.皇族宗亲 D.文官(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古代的以文官为主的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体系不仅有效,而且推进了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答案为 D。14.夏、商、周实行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_的社会。 A.小国寡民 B.奴隶制等级 C.天下为公 D.家天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夏商周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社
21、会。答案为 A。15.夏、商奴隶制时期,选择优秀的_担任辅佐,成为君主贤明的主要标志。 A.巫史 B.诸侯 C.太宰 D.宰相(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夏、商奴隶制时期,神权色彩最为浓厚。君主一切决策均以占卜的形式出现,选择优秀的巫史担任辅佐,就成了君主贤明的主要标志。答案为 A。16.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_ A.皇帝与太子的矛盾 B.皇帝与皇后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都是一些大王朝凭专制君主一人之精力来“
22、日理万机”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有了“助理万机”的宰相的设置。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皇权不断扩大和膨胀,相权则一步步缩小。答案为 C。17.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管理体制首先在_形成。 A.秦朝 B.西汉 C.列国分国 D.东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管理体制首先在列国分国形成。答案为 A。18.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_ A.军事民主制 B.等级君主制 C.城邦民主制 D.部落家长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奴隶制国家体系脱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度
23、基础之上建立起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答案为 A。19.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是_ A.等级君主制 B.贵族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这时的国家组织形式整体上看是君主专制,从国家结构看是等级君主国集合而成的王朝体系。答案为 C。20.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_ A.等级君主制 B.贵族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这时的国家组织形式整体上看是君主专制,从国家结构看是等级君主国集合而成
24、的王朝体系。答案为 A。21.母系氏族社会最高权力机关是_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部落长老会 D.氏族全体会议(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母系氏族公社实行的是民主制的管理,氏族成员平等,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全体会议,重大事务交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答案为 D。22.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其中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答案为 A。23.开创中国
25、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_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王朝的相关知识。夏王朝时期,禹死后,其子启凭借禹的余威自重。启杀益,剿绝有扈氏,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公天下”的禅让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君主制成为基本政体。答案为 A。24.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从禅让转变为王位继承,始于_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部落联盟
26、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从而把原先民主制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变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公共权力”。答案为 A。25.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产生军事首长的制度称为_ A.继承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答案为 C。26.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禅让制”变为_ A.分封制度 B.
27、军事民主制 C.王位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体制加以改造,从而变成国家体制的王朝,而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就是将“禅让制”转变成了“王位继承制”,从而将“公共权力”变为“专制权力”。答案为 C。27.盘庚迁殷后在王位继承上实行_ A.分封制度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军事民主制(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盘庚迁殷后,吸取前朝继承制度不明带来混乱的教训,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改为“王子王位继承制”,从而将继承范围缩小,避免由于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带来的危及王朝统治的事情发生。答案
28、为 B。28.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是_ A.兄终弟及、兄死弟继 B.实行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 C.有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王的直系占有王位,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治 D.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即在嫡庶所生的诸子中,必须确定嫡正所生之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诸嫡子中,又必须确立长子的继承地位。答案为 D。29.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_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分
29、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答案为 C。30.中国古代的内外服制起始于_ A.商朝 B.夏朝 C.秦朝 D.西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商王朝吸取夏朝及早商时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答案为 A。31.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_ A.内服 B.外服 C.国 D.野(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代内服的概
30、念,属识记内容。考生应注意其与外服的区别。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在内服地区,商王朝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答案为A。32.在地方体制上,周朝实行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的_ A.郡县制 B.乡遂制 C.分封制 D.中外朝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朝实行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分封制。答案为C。33.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_ A.保甲制 B.乡遂管理体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划。无论是周王的直属领地还是各诸侯国,
31、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一种乡遂管理体制。答案为 B。34.礼乐制度的实质是维护_的制度。 A.诸侯特权 B.各级奴隶主特权 C.周王特权 D.整个王室贵族特权(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礼乐制度涉及国家政权活动的秩序和原则以及社会各阶层成员生活方式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体系和典章制度,其实质是维护各级奴隶主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答案为 B。35.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被称为_ A.聘问 B.朝会 C.朝觐 D.巡狩(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
32、答案为D。36.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_ A.朝会 B.殷聘 C.巡狩 D.问(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联络方式。西周王朝,上下级的纵向联络除巡狩、朝觐述职以及天子发布政令这种直接联络沟通方式外,还可间接联络沟通,即由天子派使臣慰问诸侯,或诸侯遣使臣朝见天子,称为聘。答案为 C。37.相当于今日契约的西周文书是_ A.诰 B.约 C.誓 D.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多种文书,其中“约”这种文书形式在当时已经相当盛行,相当于今天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一般用于国与国、个
33、人与个人之间的盟会上,盟会时要在神灵前起誓,并将起誓内容形成文字,作为日后检验是否履约的凭证。答案为 B。38.西周王朝,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_ A.诰 B.约 C.誓 D.命(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多种文书,其中“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约”是相当于现在的契约。“誓”多为战时动员令。“命”大多为册命之书。答案为 C。39.夏、商、周时期,与等级君主制相适应的是_ A.军功制度 B.世官制度 C.分封制 D.世卿世禄制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夏、商、周时期,与等级君主
34、制相适应的是实行世官制度。答案为 B。40.夏、商、周时期,选拔和任用官员最主要的依据是_ A.才能 B.军功 C.血统 D.名望(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夏、商时期,血统是选拔官员最主要的依据,西周时期,仍将血统作为任用官吏的主要标准。答案为 C。41.西周时期开始出现佐助天子管理官员的人事官员是_ A.大祝 B.大史 C.司士 D.司仪(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周王在其左右的士中提拔一人为“司士”,作为负责管理人事的主职官员。答案为 C。42.据文献记载,夏商周具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退休的年龄为_岁。 A.55 B.60 C.65
35、 D.70(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退休,即所谓的“七十致政”。答案为 D。43._导致等级君主制王朝解体。 A.列国战争 B.奴隶的起义和反抗 C.礼崩乐坏 D.各诸侯国的改革(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列国战争使原有的等级君主专制的王朝管理体系趋于解体,同时又在解体的躯壳中逐渐酝酿着一种新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答案为 A。44.我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解体是在_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春秋年间的列国战争加速
36、了新旧体制的解体过程,表现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上,等级君主专制的王朝管理体系趋于解体,同时又在解体的躯壳中逐渐酝酿着一种新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答案为B。45.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_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卿大夫的兴起 C.井田制的瓦解 D.诸侯霸主地位的确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卿大夫的兴起是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答案为 B。46.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_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巡抚制 D.国鄙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要考查的是国鄙制的相关知识。从西
37、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都城(国)与鄙野(鄙)分别按乡制或遂制进行组织。答案为 D。47.春秋时期,以家臣为核心的官僚制开始取代原有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_ A.客卿制 B.强卿制 C.世卿制 D.列卿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春秋时期,周天子王权衰落,卿大夫之间斗争激烈,使君臣之间以宗法关系构成的约束机制发生动摇,原有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世卿制必然趋于瓦解,官僚制的雏形随之产生。答案为C。48.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由君主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区域是_ A.乡遂 B.郡 C.县 D.州(分数:1.00)A.B.C. D.解析:
38、解析 本题考查最早的县的性质。春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晋、楚等国将兼并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与原来奴隶制国家君主直接统治的领邑和国君分封给卿大夫的封邑不同,它是一级行政组织,是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直属地方行政区域。答案为 C。49.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背景下,_阶层因为其能力而成为各国急需人才的各国君主与卿大夫所争取的对象。 A.士 B.贵族 C.农民 D.奴隶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背景下,士阶层因为其能力而成为急需人才的各国君主与卿大夫争夺的对象。答案为 A。50.春秋时期,取代世卿世禄制的是_ A.家臣制 B.官僚制 C.采邑
39、制 D.客卿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斗争激烈,使君臣之间以宗法关系构成的约束机制发生动摇,原有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官僚制的雏形随之产生。答案为 B。51.官僚制发展的基础是卿大夫“邦国”内的_ A.家臣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世卿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官僚制是在卿大夫“邦国”内的家臣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相适应。答案为 A。52.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_ A.单一制 B.乡遂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答案为 C。53.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赋税改革的重点是_ A.废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 B.废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 C.承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