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1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_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经济关系(分数:1.00)A.B.C.D.2.西周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其中之一是直接称周王为_ A.大王 B.天子 C.天帝 D.皇帝(分数:1.00)A.B.C.D.3.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_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1.00)A.B.C.D.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
2、行政体制是_ A.王国 B.侨郡县 C.安抚州 D.左郡县(分数:1.00)A.B.C.D.5.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呈现_的特点。 A.外戚专政 B.宦官专政 C.贵族专政 D.节度使专政(分数:1.00)A.B.C.D.6.隋唐尚书省下辖的六部是_ A.吏、监、户、兵、刑、工 B.兵、刑、禄、工、礼、寺 C.吏、户、礼、兵、刑、工 D.刑、吏、户、寺、监、工(分数:1.00)A.B.C.D.7.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 A.枢密院 B.兵部 C.军机处 D.都督府(分数:1.00)A.B.C.D.8.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_ A.常科 B.制科 C.武举 D.文科(分数:1.0
3、0)A.B.C.D.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_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分数:1.00)A.B.C.D.10.明朝内阁大臣中处于为首地位的大学士被称为_ A.执政事笔 B.首铺 C.首相 D.平章政事(分数:1.00)A.B.C.D.11.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_ A.批 B.票拟 C.奉诏 D.制诏(分数:1.00)A.B.C.D.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 A.省 B.道 C.府 D.州(分数:1.00)A.B.C.D.13.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
4、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_ A.同文馆 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 D.巡警部(分数:1.00)A.B.C.D.14.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_ A.1900年 9月 B.1901年 9月 C.1904年 9月 D.1905年 9月(分数:1.00)A.B.C.D.15.晚清废除科举制后,由_负责对本国学堂毕业生的资格认定考试。_ A.礼部根据钦定学堂章程 B.各部自行 C.学部根据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 D.同文馆(分数:1.00)A.B.C.D.16.孙中山在让位袁世凯前,主持制定的最重要文件是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 B.中华民国约法 C.大总统选举法 D.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分数:1.00)A.B.C.D.17.在北洋各派军阀的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招牌的是_ A.张作霖和孙传芳 B.曹锟和吴佩孚 C.袁世凯和段祺瑞 D.段祺瑞和冯国璋(分数:1.00)A.B.C.D.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整个中央政府共有_ A.六个层级 B.五个层级 C.四个层级 D.三个层级(分数:1.00)A.B.C.D.19.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调整,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_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 A.党政合一 B.党政分立 C.党不参与政冶 D.党政互相联系(分数:1.00)A.B.C.D.20.抗战
6、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_ A.国民党中政会 B.军事委员会 C.国防最高委员会 D.国民参政会(分数:1.00)A.B.C.D.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取代国民政府的机构是_ A.中政会 B.总统府 C.国民政府委员会 D.国民大会(分数:1.00)A.B.C.D.22.工农民主政权采取的管理体制是_ A.议行合一 B.委员制 C.议院制 D.协商制(分数:1.00)A.B.C.D.23.苏区行政人员的待遇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_ A.补贴制 B.津贴制 C.供给制 D.工资制(分数:1.00)A.B.C.D.24.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_ A.根据地政权 B.苏维埃政权 C.
7、工农联盟政权 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政权(分数:1.00)A.B.C.D.25.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_ A.大解放区人民政府 B.城市各界代表会议 C.军事管制委员会 D.人民执行委员会(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6.秦汉时期对官员候补、试用的方式有_ A.守 B.待诏 C.假 D.兼 E.领(分数:2.00)A.B.C.D.E.27.唐初依汉代西域都护之例,所设的都护府有_ A.安西 B.安北 C.单于 D.安东 E.安南(分数:2.00)A.B.C.D.E
8、.28.辽朝的官员选任途径有_ A.世选 B.科举 C.军功入仕 D.荫补 E.纳资入官(分数:2.00)A.B.C.D.E.29.清朝设立的特殊监察机构有_ A.都察院 B.宗室御史处 C.锦衣卫 D.东厂、西厂 E.内务府御史处(分数:2.00)A.B.C.D.E.30.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_ A.质问 B.弹劾 C.查办 D.纠举 E.建议(分数:2.00)A.B.C.D.E.31.北洋军阀政府文官被惩戒的条件是_ A.违背职守义务 B.玷污官吏身份 C.丧失官吏信用 D.不符合任用资格 E.任人唯亲(分数:2.00)A.B.C.D.E.32.为
9、了便于叙职和给俸,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_ A.特任 B.简任 C.荐任 D.委任 E.选任(分数:2.00)A.B.C.D.E.33.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后号称“多党政府”、“联合政府”,但其党派只有_ A.国民党 B.共产党 C.青年党 D.民社党 E.中国民主同盟(分数:2.00)A.B.C.D.E.34.苏区工农民主政权在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时,为贯彻精简和效能原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 A.严格编制定员 B.精简行政机构 C.推行行政三联制 D.推行幕僚长制 E.减少副职、不设虚位(分数:2.00)A.B.C.D.E.35.抗日民主政权干部考核的方式
10、有_ A.平时考核 B.特殊考核 C.临时考核 D.定期考核 E.一般考核(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3,分数:9.00)36.两府三司制(分数:3.00)_37.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分数:3.00)_38.各界代表会(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6.00)39.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哪些?(分数:8.00)_40.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4.00)41.分析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及其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分数:12.00)_42.试述行政公
11、署与专员公署的区别及各自的组成情况。(分数:12.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1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_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经济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奴隶制王朝的相关知识。中国奴隶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的“家天下”王朝。答案为 A。2.西周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其中之一是直接称周王为_ A.大王 B.天子 C.天帝 D.皇帝(分数:1.00)A.B. C.
12、D.解析:解析 周人天道观的变化有:(1)认识到“天命靡常”,不再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2)直接称周王为天子,进一步神化了王权。答案为 B。3.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_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秦灭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由司隶校尉、刺史对所属地方郡国实行监督。答案为B。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_ A.王国 B.侨郡县 C.安抚州 D.左郡县(分数:1.00)A.B.C.
13、D. 解析:解析 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答案为 D。5.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呈现_的特点。 A.外戚专政 B.宦官专政 C.贵族专政 D.节度使专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呈现出贵族政治的特点。门阀士族是魏晋时各政权的支柱,各政权都十分重视保护世家大族的利益。答案为 C。6.隋唐尚书省下辖的六部是_ A.吏、监、户、兵、刑、工 B.兵、刑、禄、工、礼、寺 C.吏、户、礼、兵、刑、工 D.刑、吏、户、寺、监、工(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隋唐尚书
14、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人事、财经、文教礼仪、军事、司法监察和建设等事务。答案为 C。7.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 A.枢密院 B.兵部 C.军机处 D.都督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宋代中央行政体制被称为两府三司制,即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和三司使,其中枢密院为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答案为 A。8.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_ A.常科 B.制科 C.武举 D.文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科举的类型。宋朝亦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制科虽设而不常举行,武举历来不受人重视,故宋科举以常科为主。答案为 A。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
15、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_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金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答案为 D。10.明朝内阁大臣中处于为首地位的大学士被称为_ A.执政事笔 B.首铺 C.首相 D.平章政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正统初年,阁臣中已出现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在内阁大学士中确定一个人为首辅,首辅的选定主要是凭入阁时间的先后、本人资历和皇帝的意志。答案为 B。11.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_ A.批 B.票拟 C.奉诏 D.制诏(分数
16、: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票拟的相关知识。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票拟从此成为内阁最大的特权。答案为 B。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 A.省 B.道 C.府 D.州(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省是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清朝(1840 年以前)共设十八省,另有两个较为特殊的行政区域,即首都(今北京)所在的顺天府和关外时期都城(今沈阳)所在的奉天府。答案为 A。13.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
17、_ A.同文馆 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 D.巡警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为了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的开始。答案为 B。14.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_ A.1900年 9月 B.1901年 9月 C.1904年 9月 D.1905年 9月(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05 年 9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了,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近代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一次最重要的变革。答案为
18、D。15.晚清废除科举制后,由_负责对本国学堂毕业生的资格认定考试。_ A.礼部根据钦定学堂章程 B.各部自行 C.学部根据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 D.同文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科举制被废除后,礼部根据钦定学堂章程负责对本国学堂毕业生的资格认定考试。考试合格者,根据成绩分别给以不同专业的进士、举人等出身,分授不同官职。答案为 A。16.孙中山在让位袁世凯前,主持制定的最重要文件是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大总统选举法 D.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较,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点是
19、采取责任内阁制。答案为 C。17.在北洋各派军阀的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招牌的是_ A.张作霖和孙传芳 B.曹锟和吴佩孚 C.袁世凯和段祺瑞 D.段祺瑞和冯国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很快被打败。随后,曹锟、吴佩孚打出“法统重光”的幌子,迫使安福国会选出的大总统徐世昌下台,把黎元洪捧出来任大总统,从而结束了直奉联合控制北京政府的局面。答案为 B。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整个中央政府共有_ A.六个层级 B.五个层级 C.四个层级 D.三个层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是一架庞大的官僚机器。整个中央政府,包括国
20、民政府、五院及五院所属各部三个层级。答案为 D。19.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调整,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_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 A.党政合一 B.党政分立 C.党不参与政冶 D.党政互相联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抗战爆发后,为了防止军人干政,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的调整。调整省党部与省政府的关系。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明确规定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党政互相联系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省党部不得随便干涉省政府的行政事务。答案为 D。2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_ A.国民党中政会 B.军事委员会 C.国防最高委员会 D.国民参政会(
21、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决策机关的相关知识。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决策发源机关是国民党中政会。抗战期间,决策发源机关则是国防最高委员会,一切重大决策均由它发出。答案为 C。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取代国民政府的机构是_ A.中政会 B.总统府 C.国民政府委员会 D.国民大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行宪国大”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调整。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总统为国家元首,为行使职权,设总统府以代国民政府。答案为 B。22.工农民主政权采取的管理体制是_ A.议行合一 B.委员制 C.议院制 D.协
22、商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工农民主政权采取的管理体制是议行合一制。答案为 A。23.苏区行政人员的待遇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_ A.补贴制 B.津贴制 C.供给制 D.工资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苏区条件十分艰苦,行政人员的待遇十分有限,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供给制。答案为C。24.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_ A.根据地政权 B.苏维埃政权 C.工农联盟政权 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政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
23、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政权。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有根本的区别,也与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有所不同。答案为 D。25.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_ A.大解放区人民政府 B.城市各界代表会议 C.军事管制委员会 D.人民执行委员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对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 1948年11月 15日发布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新解放区城市的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答案为 C。二、B多项选择题/B(
24、总题数:10,分数:20.00)26.秦汉时期对官员候补、试用的方式有_ A.守 B.待诏 C.假 D.兼 E.领(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秦汉时期,对官员的任用上,更多通过候补、试用等方式加以考察,主要方式有“待诏、守、假、兼和领”。答案为 ABCDE。27.唐初依汉代西域都护之例,所设的都护府有_ A.安西 B.安北 C.单于 D.安东 E.安南(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唐朝按照汉代的西域都护,设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五都护府,后又设北庭都护府,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答案为 ABCDE。28.辽朝
25、的官员选任途径有_ A.世选 B.科举 C.军功入仕 D.荫补 E.纳资入官(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辽朝行政官员按其民族成分的不同,主要是由世选和科举两条途径得到任用。汉族和渤海官僚入仕主要通过科举,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门径。答案为 AB。29.清朝设立的特殊监察机构有_ A.都察院 B.宗室御史处 C.锦衣卫 D.东厂、西厂 E.内务府御史处(分数:2.00)A.B. C.D.E. 解析:解析 清朝设立了两个特殊监察机构,一是专门负责对内务府的监察的内务府御史处,二是专门负责监督宗人府的宗室御史处。答案为 BE。30.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_ A.质问 B.弹劾 C.查办 D.纠举 E.建议(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根据两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四种:(1)质问;(2)弹劾;(3)查办;(4)建议。答案为 ABCE。31.北洋军阀政府文官被惩戒的条件是_ A.违背职守义务 B.玷污官吏身份 C.丧失官吏信用 D.不符合任用资格 E.任人唯亲(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凡文官如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均要受惩戒:(1)违背职守义务;(2)玷污官吏身份;(3)丧失官吏信用。惩戒分为免职、降等、减俸、申诫四种。答案为 ABC。32.为
27、了便于叙职和给俸,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_ A.特任 B.简任 C.荐任 D.委任 E.选任(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官员管理的相关制度。为了便于叙职和给俸,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种官等。答案为 ABCD。33.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后号称“多党政府”、“联合政府”,但其党派只有_ A.国民党 B.共产党 C.青年党 D.民社党 E.中国民主同盟(分数:2.00)A. B.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后的党派组成情况。1947 年改
28、组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注意吸引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参加。除国民党外,还有青年党、民社党和无党派人士进入政府,号称“多党政府”、“联合政府”。答案为 ACD。34.苏区工农民主政权在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时,为贯彻精简和效能原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 A.严格编制定员 B.精简行政机构 C.推行行政三联制 D.推行幕僚长制 E.减少副职、不设虚位(分数:2.00)A. B. 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苏区精简和效能原则体现的措施。(1)精简行政机构。(2)严格编制定员。为了使苏维埃政权适合革命战争的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时,十分重视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3)减少副职
29、,不设虚位。答案为 ABE。35.抗日民主政权干部考核的方式有_ A.平时考核 B.特殊考核 C.临时考核 D.定期考核 E.一般考核(分数:2.00)A. B.C. D. E.解析:解析 1943 年 10月 31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规定:干部考核的方式分为三种:(1)平时考核。(2)定期考核。(3)临时考核。答案为 ACD。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3,分数:9.00)36.两府三司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两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解析:37.北洋政府的
30、甄别制度(分数:3.00)_正确答案:(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是指北洋政府时期对未经文官考试已任用的官员,采用甄别办法,验证现任官资格,决定其去留的制度。)解析:38.各界代表会(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为了加强人民政权与广大群众的联系,设立了各界代表会。各界代表会的人数不拘,但必须来自群众,以劳动人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居多。作为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各界代表会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6.00)39.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有哪些?(分数:8.00)_正确答案:(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
31、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解析:40.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分数:8.00)_正确答案:(1)领导班子不力; (2)系统紊乱; (3)指挥失灵。)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4.00)41.分析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及其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分
32、数:12.00)_正确答案:(商朝虽然确立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商朝后期已明确嫡庶分别。周文王时正式确立世子之制,即文王在位期间即指定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一些成文制度,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这一原则又通过西周初年逐步完善的宗法制度而最终确定下来。 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即在嫡庶所生诸子中,必须确定嫡正所生之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在诸嫡子之中,又必须确定嫡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这一客观的标准使继承人的资格被限制在一个人身上,其他诸王子
33、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争夺王位。这为统治集团提供了稳定的权力继承和更迭原则,降低了权力转移时政治震荡的频率。)解析:42.试述行政公署与专员公署的区别及各自的组成情况。(分数:12.00)_正确答案:(行政公署是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而设立的,它代行边区政府的职权。行政公署的设置有两类:一类是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由边区政府命令而组织的;另一类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由 I临时参议会选举组成,是一级政权组织。这两类行政公署内部行政结构大同小异。各自设立的主要工作机构有秘书、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公安等处。 专员公署全称是行政监察专员公署。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各地专员公署的具体设置和组织机构也因地而异。就设置而言,在陕甘宁、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等根据地,专员公署的设立和命名根据边区政府的命令而定,是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在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督察和领导所辖各县的行政工作。在晋西北、山东等根据地,专员公署的设立与命名由行政公署决定,受行政公署的领导和节制,代表行政公署督察和领导所辖各县政务。就组织结构看,各地也不尽相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