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为浓烈的时期是_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分数:1.00)A.B.C.D.2.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_ A.保甲制 B.乡遂管理体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1.00)A.B.C.D.3.战国时期对官吏的考核形式是_ A.上计 B.京察 C.大计 D.磨勘(分数:1.00)A.B.C.D.4.汉朝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_ A.汉景帝 B.汉献帝
2、C.汉文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采取的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是_ A.三长制 B.州郡侨制 C.军镇 D.宗主督护制(分数:1.00)A.B.C.D.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_ A.唐玄宗 B.唐太宗 C.唐代宗 D.唐中宗(分数:1.00)A.B.C.D.7.唐代科举中常科每年举行_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分数:1.00)A.B.C.D.8.宋代设置的诸监中掌管教务的是_ A.国子监 B.少府监 C.司天监 D.都水监(分数:1.00)A.B.C.D.9.
3、北宋初年,对地方官进行考核的部门是_ A.审官院 B.理藩院 C.翰林院 D.考课院(分数:1.00)A.B.C.D.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_ A.行省 B.道 C.市 D.郡(分数:1.00)A.B.C.D.11.明朝在省下设立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的派出机构是_ A.道 B.州 C.亭 D.行台(分数:1.00)A.B.C.D.1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_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D.13.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_ A.军机处 B.宗人府 C.都察院 D.大理寺(分数:1.00)A.B.C.D.14.清朝养廉
4、银的发放对象是_ A.总督 B.巡抚 C.京官 D.地方官(分数:1.00)A.B.C.D.15.1908年 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后溥仪即位,由_任摄政王。 A.载沣 B.载泽 C.载淳 D.载垣(分数:1.00)A.B.C.D.16.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_ A.总统制政府 B.总理制政府 C.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分数:1.00)A.B.C.D.17.1923年 3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其性质是_ A.最高司法机关 B.最高军事参谋机关 C.纯粹的军事指挥机关 D.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分数:1.00)A.B.
5、C.D.18.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_ A.土司制度 B.政教合一制度 C.伯克制度 D.盟旗制度(分数:1.00)A.B.C.D.19.国民党中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从 1928年到 1931年采取的是_ A.集权制 B.常委制 C.委员合议制 D.首长负责制(分数:1.00)A.B.C.D.20.1938年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 A.总统制 B.总裁制 C.委员会议制 D.首长负责制(分数:1.00)A.B.C.D.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_ A.总统 B.立法院 C.行政院 D.国民大会(分数:1.00)
6、A.B.C.D.22.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_ A.苏维埃代表大会及人民委员会 B.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及主席团 C.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 D.人民委员会、工农检查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分数:1.00)A.B.C.D.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_ A.委任制 B.聘任制 C.选举制 D.推荐制(分数:1.00)A.B.C.D.24.1943年 4月 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_,全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纪律。 A.陕甘宁边区纪律条例 B.陕甘宁边区组织规律 C.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 D.陕甘宁边区暂行惩治规
7、定(分数:1.00)A.B.C.D.25.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的各界代表大会的性质是_ A.权力机关 B.咨询协商机关 C.监督机关 D.行政机关(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6.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_ A.赏罚权 B.主祭权 C.册封权 D.军队统帅权 E.官吏任免权(分数:2.00)A.B.C.D.E.27.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是_ A.大司徒 B.大司马 C.大司空 D.大司农 E.大司直(分数:2.00)A.B.C.D.E.2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为_ A.御史台 B.谒者台 C.司隶台 D.宪台 E.肃政台(分数:2.0
8、0)A.B.C.D.E.29.辽朝的谏官主要有_ A.侍御史 B.殿中中丞 C.左右谏议大夫 D.左右补阙 E.左右拾遗(分数:2.00)A.B.C.D.E.30.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_ A.保甲制 B.里甲制 C.乡老人制 D.里社制 E.土司制(分数:2.00)A.B.C.D.E.31.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先后建立的革命政府有_ A.中华民国(护国)军务院 B.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 C.中华民国(护法)政府 D.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E.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分数:2.00)A.B.C.D.E.32.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后行政体制的变化有_ A.加强了国民党对国民政府
9、的领导 B.扩大了政府行政机构 C.取消了主席制,实行常委集体领导制 D.吸收了部分共产党员参加政府工作 E.改变了国民政府委员会开会的法定人数(分数:2.00)A.B.C.D.E.33.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作了较大调整,大大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这一调整主要体现为_ A.改变领导体制 B.进一步扩大编制 C.宣布其为独立机构 D.进一步加重职权 E.可以对外代表国民政府(分数:2.00)A.B.C.D.E.34.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_ A.合议制 B.首长负责制 C.议行合一制 D.内阁制 E.总统制(分数:2.00)A.B.C.D.E.3
10、5.从 1948年到建国初期,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_ A.陕甘宁边区政府 B.华北人民政府 C.中原人民政府 D.西北人民政府 E.东北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3,分数:15.00)36.九寺五监(分数:5.00)_37.保甲制度(分数:5.00)_38.国民大会(分数:5.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6.00)39.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分数:8.00)_40.简述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4.00)41.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
11、法。(分数:12.00)_42.试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分数:12.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为浓烈的时期是_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夏、商奴隶制时期,神权政治色彩最为浓烈,神权的体现者巫史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君主的一切决策都以占卜的形式出现,征伐也大都在护神的名义下进行,选择优秀的巫史担任辅佐,成为君主贤明的主要标志。答
12、案为 A。2.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_ A.保甲制 B.乡遂管理体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划。无论是周王的直属领地还是各诸侯国,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一种乡遂管理体制。答案为 B。3.战国时期对官吏的考核形式是_ A.上计 B.京察 C.大计 D.磨勘(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战国时期,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答案为 A。4.汉朝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_ A.汉景帝 B.汉
13、献帝 C.汉文帝 D.汉成帝(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评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采取了“抑损诸侯,减黜其官”的措施。答案为 A。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采取的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是_ A.三长制 B.州郡侨制 C.军镇 D.宗主督护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高级地方政区的行政权已为武官把持。在北方地区还有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即军镇。答案为 C。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_ A.唐玄宗 B.唐太宗 C.唐代宗 D.唐中宗(分数:1.00)A.B.
14、C. D.解析:解析 唐代宗时开始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从此宦官在制度上被赋予了参政的权力。答案为 C。7.唐代科举中常科每年举行_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科举在唐代包括两大类,常科和制科。其中常科每年分科举行一次,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答案为 A。8.宋代设置的诸监中掌管教务的是_ A.国子监 B.少府监 C.司天监 D.都水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宋代先后设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司天等监。国子监作为教务机关变动不大,其余的职权起伏不定。答案为 A。9.北宋初年,对地方官进行考核
15、的部门是_ A.审官院 B.理藩院 C.翰林院 D.考课院(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北宋初年,审官院负责考核京朝官,考课院负责考核地方官。答案为 D。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_ A.行省 B.道 C.市 D.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元朝地方行政体制沿袭宋、金制度,由于大一统使疆域空前辽阔,于是在路之上设置行省,在行省与路之间设置宣慰司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州(府)、县。答案为 A。11.明朝在省下设立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的派出机构是_ A.道 B.州 C.亭 D.行台(分数:1.00)A. B.C.D
16、.解析:解析 明朝地方行政区划分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另在省下设道作省的派出机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答案为 A。1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_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官员升迁主要是通过考满实现的,也就是说资历是官员得到升迁的最主要因素。答案为 C。13.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_ A.军机处 B.宗人府 C.都察院 D.大理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中央机构的相关知识。宗人府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郡王充任。答案为 B。14.清朝养廉银的发放
17、对象是_ A.总督 B.巡抚 C.京官 D.地方官(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为了防止官员贪污纳贿,雍正以后以恩俸和养廉银作为正式俸禄的补充。恩俸是指给京官发放双俸,地方官则发给养廉银。答案。15.1908年 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后溥仪即位,由_任摄政王。 A.载沣 B.载泽 C.载淳 D.载垣(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08 年 11月 14日、15 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即位,其生父载沣任摄政王。答案为 A。16.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_ A.总统制政府 B.总理制政府 C
18、.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总统制政府。临时政府的行政系统由临时大总统、行政各部和直属机构组成。答案为 A。17.1923年 3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其性质是_ A.最高司法机关 B.最高军事参谋机关 C.纯粹的军事指挥机关 D.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23 年 3月 1日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简称大元帅府),孙中山任大元帅。大元帅大本营是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实行大元帅独裁制。答案为 D。18.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进
19、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_ A.土司制度 B.政教合一制度 C.伯克制度 D.盟旗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盟旗制度是外蒙古的主要组织形式。旗是基本的编制单位,也是实际的行政单位。旗的首长是扎萨克,世袭。少数不设扎萨克的旗,由总管、协领、参领等管理、盟是数旗的合称,设盟长一人,有的还设副盟长一人。盟主要办理各旗不能决定的事务和蒙藏院及地方官交办事务,实际上是各旗事务的协理机关。答案为 D。19.国民党中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从 1928年到 1931年采取的是_ A.集权制 B.常委制 C.委员合议制 D.首长负责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
20、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自 1928年 3月至 1931年 12月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采取委员合议制,设主席一人,由委员互选,无特殊权力。答案为 C。20.1938年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 A.总统制 B.总裁制 C.委员会议制 D.首长负责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38 年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总裁制。答案为 B。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_ A.总统 B.立法院 C.行政院 D.国民大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宪国大”后最高
21、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从表面上看,国民大会是将国家家权利交还给人民。但是真正决定国家一切内政外交方针,并对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的并不是国民大会,而是国民党中央及由国民大会选出的总统蒋介石。答案为 D。22.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_ A.苏维埃代表大会及人民委员会 B.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及主席团 C.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 D.人民委员会、工农检查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组成。答案为 C。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
22、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_ A.委任制 B.聘任制 C.选举制 D.推荐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与委任制两种方式。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主席、副主席、执行委员、中央政府各部的人民委员,均由选举产生,但在两次代表大会期间需要个别调整的可由上级委任。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地方政府的部长及一般工作人员,均采用委任制。答案为 C。24.1943年 4月 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_,全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纪律。 A.陕甘宁边区纪律条例 B.陕甘宁边区组织规律 C.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
23、D.陕甘宁边区暂行惩治规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为了整肃政纪,加强内部监督,1943 年 4月 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全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纪律。各行政机关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和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答案为 C。25.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的各界代表大会的性质是_ A.权力机关 B.咨询协商机关 C.监督机关 D.行政机关(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各界代表会的性质,属理解内容。各界代表会作为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答案为 B。
24、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6.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_ A.赏罚权 B.主祭权 C.册封权 D.军队统帅权 E.官吏任免权(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在西周中央国家机关体系中,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六种权力,即主祭权、册封权、全国军队统帅权、官吏任免权、授予爵禄赏罚权和巡狩权。答案为 ABCDE。27.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是_ A.大司徒 B.大司马 C.大司空 D.大司农 E.大司直(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西汉成帝时,从宰相制度的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
25、、御史大夫、太尉为大司徒、大司空和大司马三公,由三公共同行使宰相职权。答案为 ABC。2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为_ A.御史台 B.谒者台 C.司隶台 D.宪台 E.肃政台(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在隋代监察机构逐渐健全且监察职责日益分明。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为监察中央官员的御史台、奉旨巡行郡县的谒者台和监察京畿郡县的司隶台。答案为 ABC。29.辽朝的谏官主要有_ A.侍御史 B.殿中中丞 C.左右谏议大夫 D.左右补阙 E.左右拾遗(分数:2.00)A.B.C. D. E. 解析:解析 辽朝设御史台作为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以御史大夫为长,御史中丞为副,下设侍御史等职
26、。御史台中还有类似唐朝殿院的机构殿中司,其长官为殿中中丞。辽朝也有谏官组织,即左右谏院,主要官员有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答案为 CDE。30.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_ A.保甲制 B.里甲制 C.乡老人制 D.里社制 E.土司制(分数:2.00)A.B. C. D.E.解析:解析 明朝对乡村的管理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答案为 BC。31.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先后建立的革命政府有_ A.中华民国(护国)军务院 B.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 C.中华民国(护法)政府 D.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E.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分数:2.00)A. B. C.
27、D. E. 解析:解析 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先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护国)军务院、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中华民国(护法)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以及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都具有较多的近代化的色彩。答案为 ABCDE。32.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后行政体制的变化有_ A.加强了国民党对国民政府的领导 B.扩大了政府行政机构 C.取消了主席制,实行常委集体领导制 D.吸收了部分共产党员参加政府工作 E.改变了国民政府委员会开会的法定人数(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修正国民政府组织法,对国民政府的行政体制作
28、了若干变更:(1)加强国民党对国民政府的领导。(2)取消主席制,实舒常委集体领导体制。(3)改变国民政府委员会开会的法定人数。(4)扩大政府行政机构。(5)吸收部分共产党员参加政府工作。答案为 ABCDE。33.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作了较大调整,大大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这一调整主要体现为_ A.改变领导体制 B.进一步扩大编制 C.宣布其为独立机构 D.进一步加重职权 E.可以对外代表国民政府(分数:2.00)A. B. C.D. E.解析:解析 抗日战争开始后,军事委员会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作了较大调整,大大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1)改变领导体制;(2
29、)进一步扩大编制;(3)进一步加重职权。答案为 ABD。34.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_ A.合议制 B.首长负责制 C.议行合一制 D.内阁制 E.总统制(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苏区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主要采取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两种形式。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合议制。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则实行首长负责制。答案为 AB。35.从 1948年到建国初期,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_ A.陕甘宁边区政府 B.华北人民政府 C.中原人民政府 D.西北人民政府 E.东北人民政府(分数:2.00)A. B. C
30、. D.E. 解析:解析 从 1948年到建国初期,先后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陕甘宁边区政府、华北人民政府、中原人民政府和东北人民政府。答案为 ABC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3,分数:15.00)36.九寺五监(分数:5.00)_正确答案:(九寺五监是唐代设置的独立的中央职能部门,它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与六部无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处甚多,与六部实际上存在着分工和制约的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则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有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监有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解析:37
31、.保甲制度(分数:5.00)_正确答案:(保甲是清朝的基层组织,为非正式的政府机构。保甲制度采用保、甲、牌三级统属体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牌设牌头,甲设甲长,保设保正。定居人口均设门牌和保甲册。保甲制以人为主,目的是为了弄清人口的流动情况。这一制度在雍正年间以后迅速完善并被高度强化,为维护地方基层的封建统治秩序,保证政府政令在基层得到贯彻执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析:38.国民大会(分数:5.00)_正确答案:(国民大会是 1948年“行宪国大”以后设立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它由依法选举出来的国民大会代表组成,代表全国国民行使职权,其职权有:选举和罢免总统和副总统、修改宪法;
32、复决立法院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实际上控制权力的是国民党中央及蒋介石,国民大会不过是粉饰独裁专制的工具。)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6.00)39.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分数:8.00)_正确答案:(1)五代时期政局的变化无常,频繁的权力更迭使决策的稳定性不够,官员们在执行时往往首鼠两端,五代时期的行政执行呈现出无章不循的习惯。 (2)地方分裂割据的格局,使得五代皇帝的决策在执行的空间上受到极大的限制。)解析:40.简述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分数:8.00)_正确答案:(1)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 (2)吸纳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
33、参加。 (3)试行行政院负责制。)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4.00)41.试评析唐代差遣任职法。(分数:12.00)_正确答案:(唐代除一般任用制外,还有一种特殊任职法使职差遣。这种官吏任用方法具有两面性,它既是皇帝为控制政权直接插手国家庶务的一种手段,造成国家庶务的随意性;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也要求统治者用临时置使、随事订补的方法,在保证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应变能力,使差遣正是在不改变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原有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唐代任命某官负责处理专门事务,称为差遣。被差遣者如是职事官,事毕即回原任。差遣可分
34、为“置使”和“检校”两大类。总之,差遣是皇帝针对临时性任务所拥有的非程序任官的权力,这种任官方式既有为事择人的优点,也有破坏制度的弊端。)解析:42.试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分数:12.00)_正确答案:(1)取消人民的监督。1928 年后,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五院只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负责,而不对人民或人民代表机关负责; (2)加强国民党的监督。1928 年 10月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3)扩大监察院的监督范围。监察院本部负责对中央政府的监察事宜;派遣监察使,分赴各监察区,进行巡回视察;审计监督,监察院设审计部,掌理审计事宜,监督国民政府所属全国各地机关预算、计算、收支及稽察财政上的不法行为。 为了开展行政监督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 1932年 6月颁布了弹劾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