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664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6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行政史-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1948年“行宪国大”召开以后,_处于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 )(分数:1.00)A.行政院B.国民政府委员会C.总统D.立法院2.清末设立的弼德院属于( )(分数:1.00)A.咨询机构B.权力机构C.立法机构D.司法机构3.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唐玄宗时编纂的( )(分数:1.00)A.唐律B.唐六典C.职官律典D.内制律令4.清朝最基层的地方政府在( )(分数:1.00)A.乡B.遂C.县D.省5._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

    2、分数:1.00)A.军机处的设立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C.外务部的设立D.政务处的设立6.1924年 11月 15日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的是( )(分数:1.00)A.黎元洪B.张作霖C.冯国璋D.段祺瑞7.北洋政府建立的文官普通惩戒委员会负责_的惩戒。( )(分数:1.00)A.委任官B.简任官C.荐任官D.中央行政长官8._集汉晋以来职官制度之大成,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分数:1.00)A.隋B.唐C.宋D.明9.1946年 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防最高委员会,恢复( )(分数:1.00)A.中央执行委员会B.中央政治委员会C.中央监督委员会

    3、D.国民政府委员会10.汉成帝时,为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将丞相制改为( )(分数:1.00)A.三公宰相制B.尚书台C.内阁制D.三省六部制11.1943年 4月 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_,全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纪律。( )(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纪律条例B.陕甘宁边区组织规则C.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D.陕甘宁边区暂行惩治规定12.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是在( )(分数:1.00)A.1865年B.1876年C.1884年D.1885年13.抗战后_制度的建立,说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分数:1.00)A.面试B

    4、.笔试C.服务成绩审查D.升等考试14.两汉时期可代皇帝行使对丞相、三公的考核权的是( )(分数:1.00)A.御史B.尚书C.宦官D.廷尉15._乃唐代地方行政之中坚。( )(分数:1.00)A.州B.府C.郡D.道16.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分数:1.00)A.平政厅B.内阁C.肃政厅D.审计处17.中华民国(护法)政府的性质是( )(分数:1.00)A.一个临时政府B.一个正式建立起的与北洋军阀政府对立的革命政府C.全国性临时中央军事政治机关D.全国性正式军事政治机关18.西周王朝通过_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分数:1.00)A

    5、.乡遂B.领主C.郡县D.禅让19._时期已开始有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 )(分数:1.00)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20.边区政府委员会的主席由_从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任。( )(分数:1.00)A.南京政府B.中共中央C.边区参议会D.人民群众21.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中国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最大变化莫过于( )(分数:1.00)A.倡导以德治国,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在行政管理中重要作用的发挥B.以军干政C.以法治国D.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由政党控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政党制度22.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官僚制的雏形随之产生的时期是_时期。( )(分数:1.

    6、00)A.战国B.春秋C.秦朝D.西汉23.1928年设立的_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分数:1.00)A.行政院B.复决院C.创制委员会D.国民政府主席24.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分数:1.00)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C.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D.人治与法治的矛盾25.五代时期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 )(分数:1.00)A.入幕B.科举C.门荫D.流外人流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九品中正制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B.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

    7、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综合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C.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D.状是依据士人德才行为所下的一个简短结语E.九品中正制实行后,品逐渐不受重视,状成为选择官员的惟一标准27.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指( )(分数:2.00)A.大司徒B.大司马C.大司空D.大司直E.大司农2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_两种方式。( )(分数:2.00)A.荐任制B.特任制C.委任制D.选举制E.推荐制29.晚清省以下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 )(分数:2.00)A.精简机构B.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责C.厘定官制D.统一事权E.加强保密性30.北洋军阀统

    8、治时期曾设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它们是( )(分数:2.00)A.行政法院B.行政裁判所C.平政院D.大理院E.肃政厅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中外朝制(分数:3.00)_32.羁縻府州(分数:3.00)_33.幕僚长制(分数:3.00)_34.“以党透政”(分数:3.00)_35.军事管制委员会(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制度。(分数:6.00)_37.简述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分数:6.00)_38.简述 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后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不同及其性质。(分数:6.00)_39

    9、.简述 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分数:6.00)_40.简述为解决政权建设迅速发展和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矛盾,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论西周王朝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分数:10.00)_42.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1948年“行宪国大”召开以后,_处于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 )(分数:1.00)A.行政院B.国民政府委员会C.总

    10、统 D.立法院解析:2.清末设立的弼德院属于( )(分数:1.00)A.咨询机构 B.权力机构C.立法机构D.司法机构解析:3.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唐玄宗时编纂的( )(分数:1.00)A.唐律B.唐六典 C.职官律典D.内制律令解析:4.清朝最基层的地方政府在( )(分数:1.00)A.乡B.遂C.县 D.省解析:5._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分数:1.00)A.军机处的设立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 C.外务部的设立D.政务处的设立解析:6.1924年 11月 15日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的是( )(分数:1.00)A.黎元洪B.张作霖C.冯国璋D.

    11、段祺瑞 解析:7.北洋政府建立的文官普通惩戒委员会负责_的惩戒。( )(分数:1.00)A.委任官 B.简任官C.荐任官D.中央行政长官解析:8._集汉晋以来职官制度之大成,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分数:1.00)A.隋 B.唐C.宋D.明解析:9.1946年 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防最高委员会,恢复( )(分数:1.00)A.中央执行委员会B.中央政治委员会 C.中央监督委员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解析:10.汉成帝时,为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将丞相制改为( )(分数:1.00)A.三公宰相制 B.尚书台C.内阁制D.三省六部制解析:11.1943年

    12、4月 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_,全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纪律。( )(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纪律条例B.陕甘宁边区组织规则C.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 D.陕甘宁边区暂行惩治规定解析:12.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是在( )(分数:1.00)A.1865年B.1876年C.1884年D.1885年 解析:13.抗战后_制度的建立,说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分数:1.00)A.面试B.笔试C.服务成绩审查D.升等考试 解析:14.两汉时期可代皇帝行使对丞相、三公的考核权的是( )(分数:1.00)A.御史B.尚书 C.宦官D.廷

    13、尉解析:15._乃唐代地方行政之中坚。( )(分数:1.00)A.州 B.府C.郡D.道解析:16.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分数:1.00)A.平政厅B.内阁C.肃政厅 D.审计处解析:17.中华民国(护法)政府的性质是( )(分数:1.00)A.一个临时政府B.一个正式建立起的与北洋军阀政府对立的革命政府 C.全国性临时中央军事政治机关D.全国性正式军事政治机关解析:18.西周王朝通过_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分数:1.00)A.乡遂 B.领主C.郡县D.禅让解析:19._时期已开始有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 )(分数:

    14、1.00)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20.边区政府委员会的主席由_从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任。( )(分数:1.00)A.南京政府B.中共中央C.边区参议会 D.人民群众解析:21.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中国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最大变化莫过于( )(分数:1.00)A.倡导以德治国,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在行政管理中重要作用的发挥B.以军干政C.以法治国D.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由政党控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政党制度 解析:22.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官僚制的雏形随之产生的时期是_时期。( )(分数:1.00)A.战国B.春秋 C.秦朝D.西汉解析:23.1928年设立的_是南京

    15、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分数:1.00)A.行政院 B.复决院C.创制委员会D.国民政府主席解析:24.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分数:1.00)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C.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D.人治与法治的矛盾解析:25.五代时期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 )(分数:1.00)A.入幕 B.科举C.门荫D.流外人流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九品中正制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 B.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综合他

    16、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 C.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 D.状是依据士人德才行为所下的一个简短结语 E.九品中正制实行后,品逐渐不受重视,状成为选择官员的惟一标准解析:27.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指( )(分数:2.00)A.大司徒 B.大司马 C.大司空 D.大司直E.大司农解析:2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_两种方式。( )(分数:2.00)A.荐任制B.特任制C.委任制 D.选举制 E.推荐制解析:29.晚清省以下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 )(分数:2.00)A.精简机构 B.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责 C.厘定官制D.统一事权 E.加强保密性解析:30.北洋军

    17、阀统治时期曾设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它们是( )(分数:2.00)A.行政法院B.行政裁判所C.平政院 D.大理院E.肃政厅 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中外朝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外朝制是指汉武帝时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执行。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掌握国家政务的决策权,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退居执行政务的地位,国家的行政管理重

    18、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中外朝制的实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的、更有效地指挥国家的行政活动。32.羁縻府州(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羁縻府州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羁縻府州皆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其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受边州都督和各都护府的统领。33.幕僚长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幕僚长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国民政府把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宅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

    19、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就称为幕僚长。提倡幕僚长之目的,是要各级幕僚长负起责任,不要事事推给主管长官,妨碍主管长官对重要政务的筹划与处理。但由于幕僚长负责制与行政长官个人集权制是矛盾的,这就决定了幕僚长制时行时止的命运。34.“以党透政”(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以党透政”是战后国民党为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活动的监督所推行的工作方式。圉民党六届三中全会决议规定:凡本党决定的政策,由党部提交同级政治委员会决定后,命令从政党员于政府中制定方案,作为施政的依据,并检查其成效。同时,在民意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党员中遴选若干人,组成党团,指

    20、导执行党的决议和各项方针政策。35.军事管制委员会(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军事管制委员会是在人民解放区总部、军区及前线司令部的领导下,新收复的大城市军事管制期问统一的军政领导机关。实行军事管制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人民民主政权的一种过渡性的组织形式,在肃清反革命势力,安定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政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秦汉初年,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既掌管监察,又担任副丞相。这时的监察权和行政权胶着在一起,副丞相的身份使御

    21、史大夫也受丞相的统制,并未成为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政治实体。御史大夫的属官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御史丞为首,在御史府协助御史大夫处理政务,二是以御史巾丞为首的设于宫内的部分官员。从职责分工来讲,御史丞侧重于协助处理御史大夫副丞相职务的事项及施政过程的行政监察,御史中丞则分管皇帝直接交办的监察工作。 (2)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宰相制度的变更也使监察组织发生变化。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不再担任监察的任务。与此同时,专门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御史台虽名义上仍隶属于少府,但实际上已独立执行监察的职能,这标志着监察权开始同行政权相分离。御史中丞纠察百官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督部刺史纠察地方官员,二

    22、是通过侍御史、殿中执法纠察中央官员,三是通过公卿奏章,纠察百僚。37.简述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议政王大臣议、廷议、九卿议、阁议等。 (1)清朝前期,由议政王和议政大臣组成的议政大臣会议议处军国大事,这是氏族制度残余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反映。清军人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仍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其中枢决策的功能。康熙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达到顶峰,但议政王、议政大臣均为守旧势力的代表,康熙亲政后,深感这种议政制度严重削夺了皇权,便通过裁减议政人员人数和缩小议政会议的职权范围来冷落议政王大臣会议,先后以南书房、内阁作为皇帝议政章诏的工具。军机

    23、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完全衰落。 (2)清朝对一些涉及面广或业务性强的重大政务,常召开廷议和九卿议,也可以奉行阁议。清朝廷议通常由内阁大学士、都御史、亲王参与,如所议涉及军事,正、副都统,将军皆可作为廷臣参加会议。凡专门问题或涉及廷臣本身之事而不便令廷臣自行研究的,则下九卿议。清朝九卿指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有时皇帝为求慎重,先将某事交六部某部研议,然后再将某部拟议的方案下九卿再议。 此外,凡有大政还可交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奉行阁议。以上廷议、九卿议、阁议的结果最终由皇帝独断。38.简述 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后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不同及其性质。(分数:6.0

    24、0)_正确答案:()解析:(1)1947 年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有如下三点不同: 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 吸引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土参加,号称是“多党政府”、“联合政府”。 试行行政院负责制。行政院根据国务会议的决议,对行政事务“负全责”。但国民政府主席的权力并没有削弱。 (2)改组后的国民政府是“由训政达到宪政之过渡期间”的政府。虽然吸收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参加,但并未改变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专制政体。39.简述 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948 年“行究国大”召开后,由于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体

    25、制和决策方式都发牛了变化。(1)总统处于行政决策中枢地位。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而不是美国式总统制,但宪法同时给总统独裁留下了充分的活动余地。同时,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还赋予总统以“不受宪法有关条款限制”的紧急处置权。 (2)行政院的决策。行政院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有大量的决策活动,决策均由行政院会议作出。但是,行政院的决策多带有技术性,是为总统或立法院提供方案和建议,供总统或立法院决断。 (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宪政时期,国民党已“还政于民”理应不再干涉行政事务。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蒋介石任总统期间,一些重大决策均可以总统名义作出,而不必以

    26、国民党中央名义出现。但 1949年 1月蒋介石引退后,没有总统名义的遮掩,他仍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控制着政府的人事权、军事指挥权、财政权和行政权。40.简述为解决政权建设迅速发展和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矛盾,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结合民主选举,大量选拔工农积极分子,充实各级基层政权; (2)从军队中抽调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战士留在新解放区担任行政干部; (3)通过增设副职,为夺取全国政权储备干部; (4)通过举办各种干部学校和培训班,为新政权培养和造就干部; (5)争取和改造旧政权人员,特别是旧政权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解决新政权建没的需要; (6)吸

    27、收党外民主人士参加民主政权,发挥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论西周王朝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由于西周王朝是等级君主的国家结构,在行政决策与行政联络上分为上下级纵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和平级间的横向决策与联络两种方式。 (1)纵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 纵向的行政决策,指中央朝廷、诸侯和卿大夫小朝廷的层层行政决策,其共同特点是实行君主专制,即最后决策权由君主独掌。 中央朝廷行政决策的最后决断权掌握在周天子或其代理人手中,其核心精神是国务由一人裁定以示天下一主。决策地点除朝廷以外,还可以在宗庙、效野、军旅以及巡狩

    28、之地。参加决策会议的人数亦无一定限制,通常是辅政贵族,由他们协助王作出决策。涉及四方诸侯的事务,常要利用“巡狩”或“朝觐”等礼仪形式,在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祭天的仪式将政令加以发布。 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朝觐则是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涉及个别国家的问题,天子可在述职后立刻决断。如有涉及多国的共同问题,则在朝觐后奉行“殷同”之礼,即天子带领诸侯群臣在郊外设坛,经协商后向诸侯发布政令。诸侯与卿大夫间的决策与联络方式大体与此相似,上级对下属均有巡狩之权,且其巡狩范围依其实力而定。 上下级的纵向联络除巡狩、朝觐的述职以及天子发布政令

    29、这种直接联络沟通方式外,还可间接联络沟通,即由天予派使臣慰问诸侯,或诸侯遣使臣朝见天子,称为聘。 (2)横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 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的联系与决策,按照“朝会”、“聘问”等礼仪形式进行。 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则是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效野拜会。无论是朝还是会,各方君主均可达成某些协议。此外,还要奉行一种在神前发誓的杀牲饮血仪式,称为“盟”。会盟成为西周时期(特别是以后的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卿大夫间进行决策的重要形式。 朝会乃是一种直接沟通方式,另有“聘问”这一间接沟通方式,即诸侯派使臣互相访问。其中“问”是一种小聘,

    30、礼节规格不高,可随时奉行。大聘称“殷聘”,定期举行,且礼仪隆重。诸侯通过聘问达到沟通感情,协商关系的目的。42.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尽管近代中国行政管理走过的是一条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道路,但其改革和进步的趋势仍然清晰可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清晰度越来越明显,最后终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标志,翻开了中国行政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自 19世纪 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的改革。甲午战争后,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旧的行政体制又得到较大范围的改革。

    31、但是这次改革的成果与变法运动一起很快被顽固派扼杀了。在随后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中,传统的行政体制在保证皇权至上的前提下,又作了尽可能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装潢门面,却也显示出历史进步的不可抗拒性。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将行政体制改革大大地推进一步。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确有许多新的东西,行政体制是新的,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是新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和原则也是新的。所有这些,都给以后历届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历届占统治地位的政府尽管并没有认真按这些新的东西去办,有的甚至又重新举起帝制的旗帜,但在大多数场合下,还得打着这些东西作为招牌,并不断地对旧的

    32、管理体制做些修改和改革。因为改革已成为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要逆历史潮流而动,拒绝改革,不仅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且将会被历史潮流所吞没。 (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无民主,而受封建主义压迫,长期的闭关自守导致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但是,近代中国毕竟不同于古代中国,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新的社会因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夹缝中逐步成长起来: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形成,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等,

    33、再加上世界大潮的推动,中国社会终于跨入了近代化的门坎,国家行政管理也日益趋向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行政体制方面,自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从名称到职能都发生了变化。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时间不长,但孙中山确立的总统制、内阁制、国会制形式,三权分立、五权宪法等政权组织原则,以及权力合理配置、职能合理划分等管理思想,对后世行政管理都有很大影响。至于国民党统治时期,更是以高扬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旗帜,鼓吹通过军政、训政达到宪政,最后实现孙中山“还政于民”的民主政治理想而号召的,其中不乏虚假和变形的成分,但在形式上确有一些新的色彩。 在施政过程方面,随着封建专制政体的被推翻,延续了几千年

    34、“乾纲独断”、“朕即国家”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委员会议制。尽管实际运用中常常变形走样,但这种变化的意义不可低估,它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先兆。 在人事行政方面,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终于结束了已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以“八股取士”为中心内容的科举制度,为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国民党统治时期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制度的出台,标志着人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近代中国,政权林立,进步政权和反动政权同时存在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这诸多的政权中,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异军突起,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行政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根据地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而且代表了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