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金代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君主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前者反映在中央行政体制上是( )(分数:1.00)A.一省制B.三省制C.内阁制D.勃极烈制2.东汉时期以三公分掌相权,郡国上计由三公分管,以_为主。( )(分数:1.00)A.司徒B.司马C.司法D.司直3.唐中期以后,周边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起小王国,其中基本照搬唐朝三省六部官制而略有变动的是( )(分数:1.00)A.突厥B.回纥C.南诏D.渤海4.1927年 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现
2、时革命阶段,党的主要 15号就是。”( )(分数:1.00)A.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权独裁制性质的政权B.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性质的政权C.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D.建立临时苏维埃5.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分数:1.00)A.内三院B.军机处C.议政王大臣会议D.枢密院6.元代最高行政机关为(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7.华中抗日根据地由各行政区参议会或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的_均为各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 )(分数:1.00)A.政府委员会B.专员公署C.行政公署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8.1862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学和科
3、学技术的学校是( )(分数:1.00)A.京师大学堂B.自强学堂C.同文馆D.国子监9.1928年 10月通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暂行条例正式将_确定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1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足( )(分数:1.00)A.国防最高委员会B.中央设计局C.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D.中央政治会议11.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分数:1.00)A.新疆自治政府B.内蒙古自治政府C.西藏自治政府D.宁夏自治政府12.曹丕称帝后,尚书台不再
4、隶属于_,正式独立于宫廷。( )(分数:1.00)A.丞相府B.少府C.内务府D.宗人府13.在宋代元丰改制后,三司被撤销,其职权并归( )(分数:1.00)A.吏部B.户部C.工部D.兵部14.秦汉小县之长官称( )(分数:1.00)A.吏B.仕C.侯D.长15.南京临时政府地方行政体制中福建类型的军政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 )(分数:1.00)A.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B.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C.特别类型的省政府D.君主制类型的省政府16.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 )(分数:1.00)A.枢密院B.兵部C.中书门下D.三司使17.洪武十五年(1382 年),明朝撤销御史台,建立_为全国最高监
5、察机关。(分数:1.00)A.内阁B.御史台C.都察院D.司礼监18.魏晋南北朝时期,执掌封驳权的机构是(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三公府19.从_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秦汉原有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所取代。( )(分数:1.00)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初期D.东汉末期20.明代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分数:1.00)A.洪武年间B.永乐年问C.宣德年间D.嘉靖万历年问21.郡县制最早出现在( )(分数:1.00)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22.清朝在 1840年以前共设_省。( )(分数:1.00)A.十八B.
6、十九C.二十D.二十一23.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_制度。( )(分数:1.00)A.世卿世禄B.三长C.九品中正D.科举24.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行政裁制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院B.总检察厅C.肃政厅D.平政院25.从 30年代开始,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执行体制逐步改为( )(分数:1.00)A.合议制B.首长集权制C.民主集中制D.会议制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中国古代的国家经历的阶段有( )(分数:2.00)A.奴隶主专政B.封建主专政C.原始民主D.资产阶级专政E.社会主义民主27.清朝设立的特殊监察机构有( )(分数:2.0
7、0)A.都察院B.宗室御史处C.锦衣卫D.东、西厂E.内务府御史处28.在隋唐中央政府职能机构中,由_组成三司审理重大疑难案件。( )(分数:2.00)A.吏部B.刑部C.大理寺D.太常寺E.御史台29.五代时期旧的施政程序必然要影响新机构职能的发挥,这表现为( )(分数:2.00)A.皇帝为控制决策过程,有意将制诏权一分为三B.保持内外朝机构和人员共同执掌发令权和执行权的状况C.使行政决策按部就班、有序进行D.继续保持最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枢密院官员职务的临时差遣性质E.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自由选择余地大为降低,皇权实际上遭到削弱30.北洋政府文官被惩戒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因残
8、废不胜职务B.玷污官吏身份C.丧失官吏信用D.不符合任用资格E.违背职守义务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西周分封制(分数:3.00)_32.战国时期郡县制(分数:3.00)_33.节度使(分数:3.00)_34.军机处(分数:3.00)_35.平政院(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分数:6.00)_37.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主要在哪两个方面对前代制度进行了调整?(分数:6.00)_38.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独创性经验。(分数:6.00)_39.简述晚清时期的行政监
9、督制度。(分数:6.00)_40.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决策。(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分数:10.00)_42.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金代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君主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前者反映在中央行政体制上是( )(分数:1.00)A.一省制B.三省制C.内阁制D.勃极烈制 解析:2.东汉时期以
10、三公分掌相权,郡国上计由三公分管,以_为主。( )(分数:1.00)A.司徒 B.司马C.司法D.司直解析:3.唐中期以后,周边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起小王国,其中基本照搬唐朝三省六部官制而略有变动的是( )(分数:1.00)A.突厥B.回纥C.南诏D.渤海 解析:4.1927年 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现时革命阶段,党的主要 15号就是。”( )(分数:1.00)A.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权独裁制性质的政权 B.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性质的政权C.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D.建立临时苏维埃解析:5.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分数:1.00)A.内三院B.军机处
11、C.议政王大臣会议 D.枢密院解析:6.元代最高行政机关为(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 C.门下省D.枢密院解析:7.华中抗日根据地由各行政区参议会或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的_均为各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 )(分数:1.00)A.政府委员会B.专员公署C.行政公署 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解析:8.1862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学校是( )(分数:1.00)A.京师大学堂B.自强学堂C.同文馆 D.国子监解析:9.1928年 10月通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暂行条例正式将_确定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12、B.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解析:1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足( )(分数:1.00)A.国防最高委员会B.中央设计局 C.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D.中央政治会议解析:11.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分数:1.00)A.新疆自治政府B.内蒙古自治政府 C.西藏自治政府D.宁夏自治政府解析:12.曹丕称帝后,尚书台不再隶属于_,正式独立于宫廷。( )(分数:1.00)A.丞相府B.少府 C.内务府D.宗人府解析:13.在宋代元丰改制后,三司被撤销,其职权并归( )(分数:1.00)A.吏部B.户部 C.工部D.兵部解析:14.
13、秦汉小县之长官称( )(分数:1.00)A.吏B.仕C.侯D.长 解析:15.南京临时政府地方行政体制中福建类型的军政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 )(分数:1.00)A.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B.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 C.特别类型的省政府D.君主制类型的省政府解析:16.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 )(分数:1.00)A.枢密院 B.兵部C.中书门下D.三司使解析:17.洪武十五年(1382 年),明朝撤销御史台,建立_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分数:1.00)A.内阁B.御史台C.都察院 D.司礼监解析:18.魏晋南北朝时期,执掌封驳权的机构是(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D.
14、三公府解析:19.从_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秦汉原有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所取代。( )(分数:1.00)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初期D.东汉末期 解析:20.明代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分数:1.00)A.洪武年间B.永乐年问C.宣德年间D.嘉靖万历年问 解析:21.郡县制最早出现在( )(分数:1.00)A.春秋 B.战国C.秦朝D.西汉解析:22.清朝在 1840年以前共设_省。( )(分数:1.00)A.十八 B.十九C.二十D.二十一解析:23.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_制度。( )(分数:1.00)A.世卿世禄B.三长C.九
15、品中正 D.科举解析:24.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行政裁制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院B.总检察厅C.肃政厅D.平政院 解析:25.从 30年代开始,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执行体制逐步改为( )(分数:1.00)A.合议制B.首长集权制 C.民主集中制D.会议制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中国古代的国家经历的阶段有( )(分数:2.00)A.奴隶主专政 B.封建主专政 C.原始民主D.资产阶级专政E.社会主义民主解析:27.清朝设立的特殊监察机构有( )(分数:2.00)A.都察院B.宗室御史处 C.锦衣卫D.东、西厂E.内务府御史处 解析:28.在隋唐中
16、央政府职能机构中,由_组成三司审理重大疑难案件。( )(分数:2.00)A.吏部B.刑部 C.大理寺 D.太常寺E.御史台 解析:29.五代时期旧的施政程序必然要影响新机构职能的发挥,这表现为( )(分数:2.00)A.皇帝为控制决策过程,有意将制诏权一分为三 B.保持内外朝机构和人员共同执掌发令权和执行权的状况 C.使行政决策按部就班、有序进行D.继续保持最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枢密院官员职务的临时差遣性质 E.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自由选择余地大为降低,皇权实际上遭到削弱解析:30.北洋政府文官被惩戒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因残废不胜职务B.玷污官吏身份 C.丧失官吏信用 D.不符合
17、任用资格E.违背职守义务 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西周分封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体制。西周王朝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王室直接管理外,将王畿以外地区实行分封,经过不同层次的分封形成等级结构的国家群。分封制不仅在王畿以外推行,而且也在王畿以内贯彻。分封制度并不为西周王朝所独有,但这一制度到西周时期发展到成熟、严密和完善的水准,有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与之配套并加以保证。32.战国时期郡县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郡县制是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其特点有二:一是其郡县长
18、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之贵族;二是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可以通过郡县长官把自己的权力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这一制度萌芽于春秋时期。33.节度使(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节度使最初是唐代设于边区的军事长官,职权以领军为主,并无监察地方政务的职能,也无固定辖区;安史之乱后,战火延及内地,地方政务依仗军权而推行,节度使遂掌握地方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高级行政长官。34.军机处(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机构。军机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期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军机处开始时并
19、非正式的国家机关,在乾隆以后常设下来,嘉庆朝修会典时已将其列入正式机关之列。军机处初设时,其职权仅限于军事方面,但以后事权逐渐扩大,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35.平政院(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平政院是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制裁机关。平政院成立于 1914年 4月,直属于大总统,院长由总统特任,指挥监督全院事务。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取消平政院,改采英美制,将平政院事宜移至大理院。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
20、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改革以前,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庶民是君主的奴隶,各级君主必须设立农官监督庶民在公田上劳动。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国家不仅是政治、行政事务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21、。改革以前,土地国有,君主封赐土地以基层行政组织为单位,在政府官员监督下,由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组织种族奴隶在公田上进行集体耦耕。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渡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37.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主要在哪两个方面对前代制度进行
22、了调整?(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州郡设置的失控而造成中央对地方管理难以应付的历史教训,隋唐之初将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变革为州(郡)县二级体制,随后又在州(郡)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的道,以加强中央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隋朝以前,地方长官有自辟属吏的权力,属吏与主官之间关系亲密,隋统一中国后,为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了地方官自辟属吏的制度,将官吏的任免权一律收归中央,这一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的自主权则大为缩小。38.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独创性经验。(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
23、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积极性。 (2)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 (3)实行民主决策,重视征询和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4)实行精兵简政和逐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 (6)严格干部标准,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和俸以养廉的原则。39.简述晚清时期的行政监督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都察院行政监督功能的强化 晚清,由于时局变迁,都察院的行政监督功能无从发挥。因此,清政府在宣布预备立宪的同时,即决定整顿都 察院,强化都察院的行政监督
24、功能。1907 年 1月,清政府颁布了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主要内容如下:改革都察院内部机构。简化监督程序。各部院只须就紧要事体向都察院陈奏,不必每事奏报。改革御史推荐办法。通过整顿,都察院的行政监督功能有所加强。 (2)资政院、咨议局的行政监督 资政院、咨议局是作为清朝中央和地方议会的预备机关而设立的,所以,它们对于行政的监督与议会监督行政相类似,也是通过议事权、咨询权和纠核权来实现的。 (3)弼德院的行政监督 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 (4)行政裁判院和审计院的筹建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曾准备设立行政裁判院和审汁院,分别作为中央行政司法
25、机构和审计监督机构。行政裁判院和审计院的筹建,是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大事,它说明了行政监督的法制化已是大势所趋。由于清政府很快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上述两个行政监督机构也就胎死腹中了。40.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决策。(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临时大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采取总统制,不设国务总理,临时大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长,直接统辖中央行政各部。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由临时大总统与各部总长组成的国务会议。临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在国务会议上作出的。临时大总统作为国务会议主席,在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临时参议院对行政决策的影响。临时参议
26、院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但是由于实行总统制,临时参议院与临时大总统的行政决策有着密切关系。 (3)参谋本部在中央决策中的作用。南京临时政府的军事机关是大元帅大本营和参谋本部。大元帅大本营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参谋本部是军令机关,不入政府系列,直接隶属大总统。参谋本部实际上掌握着军事决策权和部分行政决策权。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使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系统化,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27、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下君主权力远比分封制下的君主权力为大。 (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和庶民分化,这种分化势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需要一个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维护私有财产秩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通过这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矛盾加以调节。 (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
28、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等级君主制旧秩序的解体,自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宁,势必要求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以礼制为基础的习惯法在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制定新的成文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4)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早在在春秋时期,在家臣制的基础上就已产生了官僚制的雏形,世卿世禄制呈现出瓦解趋势,但世卿世禄制的最终废除乃是通过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而实现的。变法运动的核心和焦点在于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便让那些从庶民中产生的具有卓越能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掌握政权。官僚制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它具有以下特点:官
29、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俸禄制取代食封制。可见,君主通过官僚制完整地控制 r国家的人事权,使中央集权政体获得了组织上的保证。42.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势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 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
30、志的决策,即使完伞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 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_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局面。 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他阁员。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 16年中,内阁更迭了 40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 3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