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1948年“行宪国大”以后,司法院设_行使解释宪法、法律及命令职权。( )(分数:1.00)A.大法官会议B.最高法院C.行政法院D.公务员惩戒委员会2.为加强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南京政府从 1946年起对省、县行政体制作了调整,其中省政府设_四厅。( )(分数:1.00)A.民政、财政、教育、建设B.民政、会计、卫生、建设C.财政、社会、警保、建设D.地政、财政、建设、统计3.明洪武初年,享有“关白”特权的机构是(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2、D.司礼监4.秦汉时期,低级官员中的京师诸府百石级官员由_调除。( )(分数:1.00)A.尚书B.丞相C.大鸿胪D.大长秋5.据文献记载,夏、商、西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退休的年龄为( )(分数:1.00)A.55岁B.60岁C.65岁D.70岁6.秦至西汉初年实行的丞相制实际上是一种( )(分数:1.00)A.独相制B.多相制C.联盟制D.内阁制7.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和审计院官制草案的制定、颁布时问是( )(分数:1.00)A.1907年 9月B.1905年 9月C.1908年 9月D.1906年 9月8.抗日根据地的边区、县、乡都设有_作为权力机关。( )(分数:1.00)A.政
3、府委员会B.党委会C.参议会D.行政公署9.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持续了( )(分数:1.00)A.1000多年B.2000多年C.3000多年D.4000多年10.曹魏建国后,以_执掌诏令发布权。( )(分数:1.00)A.中书B.尚书C.门下D.侍中11.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分数:1.00)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12.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 )(分数:1.00)A.实行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B.兄终弟及、兄死弟继C.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D.由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王的直系占有王位,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
4、治13.中共中央和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1939 年初成立了( )(分数:1.00)A.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B.中央干部教育部C.行政监察教育办公室D.中央干部培训部14.辽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_作为入仕的门径。( )(分数:1.00)A.世选B.科举C.荐举D.博士弟子15.北宋从至道三年(997 年)起,在府、州之上增加_一级行政区划。( )(分数:1.00)A.行省B.行台C.道D.路16.与抗战期间相比,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必须通过_才能确定。( )(分数:1.00)A.体质检验B.聘请C.自荐D.考试
5、17.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直属行政院的市有( )(分数:1.00)A.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B.南京、上海、汉口、天津、武汉C.南京、上海、北平、杭州、武昌、广州D.南京、上海、郑州、济南、青岛、重庆18.“行宪国大”后考试院院长、副院长以及考试委员若干人均由总统提名,经_同意后任命。( )(分数:1.00)A.立法院B.司法院C.行政院D.监察院19.清朝掌马政的中央机构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光禄寺C.鸿胪寺D.太仆寺2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分数:1.00)A.三公府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21.元代在路之上设置的作为最高级地方行
6、政区划的是( )(分数:1.00)A.行省B.行台C.道D.州22.苏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地位是( )(分数:1.00)A.与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列B.与人民委员会并列C.高于中央执行委员会D.高于人民委员会23.晚清废除科举制后,由_负责对本国学堂毕业生的资格认定考试。( )(分数:1.00)A.礼部根据钦定学堂章程B.各部自行C.学部根据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D.同文馆24.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的决策发源机关是( )(分数:1.00)A.国防参议会B.国民大会C.国民党中政会D.军事委员会25.宋初之后,知县成为县官惟一称谓,统一由吏部铨选,由_出任。( )(分数:1.00)A.节度值B.武官C.京官
7、文臣D.州府属官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秦汉时期乡里官员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行政的根基,乡官有( )(分数:2.00)A.三老B.亭长C.啬夫D.游徼E.卫尉27.关于中国共产党“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确定以“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作为红色政权的名称B.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C.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机构设置D.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组建方式E.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行政体制结构28.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务会议由_组成。( )(分数:2.00)A.各部次长B.临时副总统C.临时大总统D.各部总长E.
8、省军政府首脑29.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 )(分数:2.00)A.司农B.司马C.司徒D.司空E.司土30.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有( )(分数:2.00)A.实行捐纳制B.停业捐纳C.裁汰书吏D.增发养廉费E.职官分级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征辟_军镇_33.南面官制(分数:3.00)_34.乡老人制(分数:3.00)_35.总裁会议制(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皇权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37.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度为隋唐成熟而定型的三省制度奠定了基础?(分数:6
9、.00)_38.简述唐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与以前政事堂在体制上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哪几点?(分数:6.00)_39.简述宋代的行政决策制度。(分数:6.00)_40.简述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宋代为适应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而对监察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分数:10.00)_42.试述 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1948年“行宪国大”
10、以后,司法院设_行使解释宪法、法律及命令职权。( )(分数:1.00)A.大法官会议 B.最高法院C.行政法院D.公务员惩戒委员会解析:2.为加强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南京政府从 1946年起对省、县行政体制作了调整,其中省政府设_四厅。( )(分数:1.00)A.民政、财政、教育、建设 B.民政、会计、卫生、建设C.财政、社会、警保、建设D.地政、财政、建设、统计解析:3.明洪武初年,享有“关白”特权的机构是( )(分数:1.00)A.尚书省B.中书省 C.门下省D.司礼监解析:4.秦汉时期,低级官员中的京师诸府百石级官员由_调除。( )(分数:1.00)A.尚书B.丞相C.大鸿胪 D.大长秋
11、解析:5.据文献记载,夏、商、西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退休的年龄为( )(分数:1.00)A.55岁B.60岁C.65岁D.70岁 解析:6.秦至西汉初年实行的丞相制实际上是一种( )(分数:1.00)A.独相制 B.多相制C.联盟制D.内阁制解析:7.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和审计院官制草案的制定、颁布时问是( )(分数:1.00)A.1907年 9月B.1905年 9月C.1908年 9月D.1906年 9月 解析:8.抗日根据地的边区、县、乡都设有_作为权力机关。( )(分数:1.00)A.政府委员会B.党委会C.参议会 D.行政公署解析:9.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持续了( )(分数:
12、1.00)A.1000多年B.2000多年 C.3000多年D.4000多年解析:10.曹魏建国后,以_执掌诏令发布权。( )(分数:1.00)A.中书 B.尚书C.门下D.侍中解析:11.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分数:1.00)A.西汉B.东汉C.隋朝 D.唐朝解析:12.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 )(分数:1.00)A.实行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B.兄终弟及、兄死弟继C.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 D.由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王的直系占有王位,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治解析:13.中共中央和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干部的培训教育工
13、作,1939 年初成立了( )(分数:1.00)A.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B.中央干部教育部 C.行政监察教育办公室D.中央干部培训部解析:14.辽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_作为入仕的门径。( )(分数:1.00)A.世选 B.科举C.荐举D.博士弟子解析:15.北宋从至道三年(997 年)起,在府、州之上增加_一级行政区划。( )(分数:1.00)A.行省B.行台C.道D.路 解析:16.与抗战期间相比,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必须通过_才能确定。( )(分数:1.00)A.体质检验B.聘请C.自荐D.考试 解析:17.到抗日战争前夕,
14、全国直属行政院的市有( )(分数:1.00)A.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 B.南京、上海、汉口、天津、武汉C.南京、上海、北平、杭州、武昌、广州D.南京、上海、郑州、济南、青岛、重庆解析:18.“行宪国大”后考试院院长、副院长以及考试委员若干人均由总统提名,经_同意后任命。( )(分数:1.00)A.立法院B.司法院C.行政院D.监察院 解析:19.清朝掌马政的中央机构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光禄寺C.鸿胪寺D.太仆寺 解析:2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分数:1.00)A.三公府B.尚书省 C.中书省D.门下省解析:21.元代在路之上设置的作为最
15、高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是( )(分数:1.00)A.行省 B.行台C.道D.州解析:22.苏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地位是( )(分数:1.00)A.与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列B.与人民委员会并列 C.高于中央执行委员会D.高于人民委员会解析:23.晚清废除科举制后,由_负责对本国学堂毕业生的资格认定考试。( )(分数:1.00)A.礼部根据钦定学堂章程 B.各部自行C.学部根据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D.同文馆解析:24.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的决策发源机关是( )(分数:1.00)A.国防参议会B.国民大会C.国民党中政会 D.军事委员会解析:25.宋初之后,知县成为县官惟一称谓,统一由吏部铨选,由_出任。( )(
16、分数:1.00)A.节度值B.武官C.京官文臣 D.州府属官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秦汉时期乡里官员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行政的根基,乡官有( )(分数:2.00)A.三老 B.亭长C.啬夫 D.游徼 E.卫尉解析:27.关于中国共产党“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确定以“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作为红色政权的名称 B.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C.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机构设置 D.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组建方式 E.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行政体制结构解析:28.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务会议由_组成。( )
17、(分数:2.00)A.各部次长B.临时副总统C.临时大总统 D.各部总长 E.省军政府首脑解析:29.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 )(分数:2.00)A.司农B.司马 C.司徒 D.司空 E.司土解析:30.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有( )(分数:2.00)A.实行捐纳制B.停业捐纳 C.裁汰书吏 D.增发养廉费E.职官分级 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征辟_正确答案:()解析:征辟是汉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被皇帝征聘者主要是名望较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称“征君”,是当时最
18、尊荣的仕途。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从三公至郡国守相均有辟除属吏的权力,其中被高级官员辟除的官员更是极易获得升迁。军镇_正确答案:()解析:军镇是十六国末在北方地区建立的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十六国末,北方各政权将军事要冲驻军及其家属和所管人口与一般平民分开,称为“镇民”,其辖区称“军镇”,长官称“镇将”。镇将负责军镇内的军事和民政,实行军事化管理。北魏时期,其南北边界均设置军镇。军镇形同一级行政区,大约与州的行政级别相当。33.南面官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南面官制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也有契丹人。
19、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34.乡老人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乡老人制是明代对乡村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统治方法,“老人”由州、县地方官吏在每一乡挑选一名德国望重的老人担任,协助地方官吏统治广大乡村,负责教化乡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35.总裁会议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总裁会议制是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建立的一种行政体制。1917 年 9月,在护法运动中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军政府,但后来南方军阀为排挤孙中山,对军政府进行改组,选举包括孙中山在内的 7人为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剥夺了孙中山的领导地位,使得孙中山愤然离职、
20、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改组后的军政府设总裁会议,由总裁组成,每次会议轮流推 1人为主席,未经国会决议或同意,总裁不得擅自决定内外政策和任命政务员,经半数以上议员决议可以弹劾总裁。从形式上看,军政府改组后避免了个人决策的弊端,但实际上所谓“总裁合议制”不过是军阀政客联合分赃的一种工具。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皇权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总的来看,皇权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是以皂帝为轴心进行的。具体地说,皇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 (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
21、赦权; (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37.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度为隋唐成熟而定型的三省制度奠定了基础?(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从三省职权划分上看,这一时期三省权力虽有消长,但大体上是分别从决策、执行、封驳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之权力,为隋唐三省制度下三省职能在行政运行中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原型。 (2)从宰相职权的演变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宰相之名者并非一定是真宰相,真宰相必须具备具有“开府”品级,录尚书事,为门下官,这使宰相权力最后法定于三省长官,更从体制上为隋唐确立三省制奠定了基础。38.简述唐代中书门下政事
22、堂与以前政事堂在体制上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哪几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唐初宰相多为兼职,除三省长官外还以他官居宰相位,加“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日,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之事,以削弱三省长官的权力,共同充任兼职宰相。 (2)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构逐渐完备,政事堂逐渐从单纯的会议场所演变为重要的办事机构。 (3)中书门下体制下存在着宰相权力的分散和集中两种倾向。中书门下体制本是一种分散相权的集体宰相制,但也有个别宰相因受皇帝宠信而擅权。39.简述宋代的行政决策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
23、案:()解析:宋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前代有较大提高,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独断地位亦大幅上升。但在具体的决策程序上,宋朝皇帝还是按“兼听”的原则,采用各种会议制度来集思广益。故宋代决策程序基本沿袭前代,分为会议和皇帝裁决两个阶段。 (1)宋代会议制度可分为例行常朝、便殿议政和临时朝议三大类。例行常朝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便殿议政是皇帝在便殿召见宰相、枢密使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示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主要有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议和皇帝授权宰相等高级官员主持的廷议。 (2)以上各种会议形式只是为皇帝作
24、出决断提供具体材料,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至多也只是提出一个供皇帝参考和选择的决策方案。各级官员所享有的只是决策的建议权,最后能否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还有待于皇帝的决断。40.简述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临时大总统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临时大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广泛的职权: (1)军权。大总统统率全国海陆军。 (2)和战权。大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3)创制权。大总统有制定官制、官规之权。 (4)任免权。大总统有任免文武职员之权。 (5)复议权。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不同意,可于 10日内交回复议。
25、(6)设置法院权。大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设立中央裁判所之权。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宋代为适应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而对监察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台谏趋于合一。宋仿唐制设御史台,下设台、殿、察三院,仅负责监察在京机构官员。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北宋时期。宋代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宋代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南宋时台谏合为一符。 (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北宋末年形成定制,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成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御史有“
26、风闻弹人”的权力,弹劾小当也不加惩罚。 (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祭,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元丰六年(1063 年),宋代在尚书都省设置御史房,“主行弹纠御史案察失职”。这使御史台一方面有对各级官员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但另一方面它又被置于作为其监察对象的行政机关的监察和控制之下。 在地方行政监察上,路之各监司不仅相互监临,而且还要受到下属府、州官的监督。在州、府一级没置通判,一方面使通判监督知州(府),另一方面又使知州(府)和通判之间互相制约。以京师文官出任知县,也起到监督州府的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宋代监察网络十分严密,
27、这一方面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台谏官员风闻弹人的权力使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对相权的威慑使决策过程出现混乱局面,对地方监察中过分的分权,也使各级地方政府的活力消失殆尽。42.试述 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948 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总统府。新政府的行政体制有较大的变化: (1)设立国民大会。 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由依法选出的国民大会代表组成,代表全国国民行使职权。其职权有:选举和罢免总统和副总统;修改宪法;复决立法院提出的宪法修正案。从
28、表面上看,国民大会是按照孙中山权能分开的思想,将国家权力交还给人民。但是真正决定国家一切内政外交方针,并对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的并不是国民大会,而是国民党中央及由国民大会选出的总统蒋介石。国民大会不过是秉承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的旨意,粉饰独裁专制的御用工具而已。 (2)设立总统和总统府。 1948 年 5月蒋介石任总统后,为了所渭“行宪”,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组,取消了过去的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委员会,代之以总统和总统府。 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总统依法行使如下职权:统率全国陆海空军;宣布法律,发布命令;行使缔结条约及宣战、媾和之权;公布戒严;行使大赦、特赦、减刑及复议之权;任
29、免文武官员;授予荣典;国家遇有天灾人祸或财政经济上有重大变故时发布紧急命令之权;解决院与院之间争执问题。尽管总统的权力十分广泛,但依据宪法的规定,总统的权力要受立法院的限制,总统仅是礼仪上的国家元首。这是蒋介石所不能接受的。于是,行宪国大在宪法之外又制定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约,明确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经行政院会议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有关条款限制。这就为总统实行独裁开了方便之门。 总统为行使职权,设总统府以代国民政府。总统府下设资政、参议若干人和国策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委员会,就国家大事向总统提出意见,并备咨询。总统府下设秘书长和参军
30、长,协助总统处理日常事务。 (3)五院行政体制的变化。 “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重新设立了五院。五院的行政体制与从前也有所变化。 行政院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政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原行政院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现主要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 表面上看,立法院有较大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民主性,但实际上立法权仍操在国民党中常会和总统蒋介石手中。司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公务员的惩戒等事项。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监察院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