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行政史-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_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逐渐发展成为清代国家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 )(分数:1.00)A.军机处B.内阁C.南书房D.枢密院2.元代监察机构的组织有( )(分数:1.00)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3.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 )(分数:1.00)A.简任制B.荐任制C.群众推选制D.委任制4.1914年 5月袁世凯操纵的约法会议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的行政体制是 ( )(分数:1.00)A.内阁制B.总统制C.国会制D.委员会制5.科举
2、制最终被废除是在( )(分数:1.00)A.1905年 6月B.1906年 9月C.1905年 9月D.1901年 9月6.文武分职制始于_时期。( )(分数:1.00)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7.明朝三司分立中,_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地与户口、征收赋税。( )(分数:1.00)A.布政司B.按察司C.都司D.转运使司8.苏区的_是全乡的最高政权机关。( )(分数:1.00)A.乡苏维埃代表会议B.乡苏维埃主席团C.乡苏维埃执行委员会D.乡苏维埃人民委员会9.以下隋唐中央政府的机构中,主管皇族事务的是( )(分数:1.00)A.宗正寺B.卫尉寺C.太仆寺D.
3、司农寺10.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 )(分数:1.00)A.单一制B.国家联盟C.复合制D.共和政体11.唐中晚期后,_权力上升,事实上成为与政事堂并列,并且在权力上超过政事堂的新宰相府。( )(分数:1.00)A.尚书省B.枢密院C.翰林院D.中书省1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具有_性质的革命政府。( )(分数:1.00)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封建集权国家C.资产阶级委员会制国家D.君主立宪制国家13.在秦汉时期,_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 )(分数:1.00)A.州B.郡C.县D.乡里14.设于 1925年,1928 年一度撤销,九一八事变后因战争需要又于
4、 1932年 3月恢复的国民政府直辖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国防委员会B.行政院军政部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D.军事委员会15.汉武帝以后,丞相府的_在行政监察中负有重要责任。( )(分数:1.00)A.司徒B.司马C.司直D.司徒16.唐代的行政执行已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是( )(分数:1.00)A.律B.令C.格D.式17.抗日战争爆发以后,1938 年 3月国民党在武昌召开( )(分数:1.00)A.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B.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C.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D.国民大会18.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从三公列卿制向三省六部制演变的过渡阶段是(
5、 )(分数:1.00)A.春秋战国时期B.五代十国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辽金元时期19.从 1928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的调整,经过调整后省级民族地方政府是( )(分数:1.00)A.蒙古和西藏B.蒙古、西藏和新疆C.西藏和新疆D.蒙古和新疆20.商朝前期,在王位继承上缺少详细规定,基本上实行一种( )(分数:1.00)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C.王子五位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21.南京临时政府地方行政体制中湖北类型的军事政肘基本上属于( )(分数:1.00)A.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B.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C.特别类型的省政府D.君主制类型的省政府22.隋唐尚书六部所辖
6、各司以_为主官。( )(分数:1.00)A.郎中B.员外郎C.仆射D.侍郎23.从决策程序上看,晚清一切行政决策的总汇、皇帝直接掌握的机要室是( )(分数:1.00)A.军机处B.总理衙门C.责任内阁D.资政院24.“行宪国大”以后,行政院主要对_负责。(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立法院C.中央政治会议D.国民大会25.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和县两级政府中进行集体决策的机关是( )(分数:1.00)A.参议会B.政府委员会C.党委会D.人民代表大会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战国时期的著名变法有( )(分数:2.00)A.李悝变法B.王安石变法C
7、.戊戌变法D.吴起变法E.商鞅变法27.关于金代行台尚书省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金代行台尚书省是在女真族人猛安谋克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金代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沿袭中原汉制C.行台尚书省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D.海陵王曾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这一措施统一了地方行政体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E.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的先河28.“行宪国大”后凡行政院提交立法院通过的_均须经由院长、部会首长提交行政院会议议决。( )(分数:2.00)A.法律案、预算案B.戒严案、大赦案C.宣战案、媾和案D.条约案E.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的事项29.宋代直
8、隶中央的同级机构有( )(分数:2.00)A.州B.府C.军D.监E.道30.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有( )(分数:2.00)A.锦衣卫B.东厂C.西厂D.都察院E.巡抚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侨州郡县(分数:3.00)_32.九寺五监(分数:3.00)_33.达鲁花赤(分数:3.00)_考满_35.临时约法(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列卿制度。(分数:6.00)_37.简述秦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分数:6.00)_38.简述清朝的回避制度。(分数:6.00)_39.简述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
9、管理经验。(分数:6.00)_40.简述苏区行政监督上主管部门监督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分数:10.00)_42.试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的改进措施。(分数:10.00)_中国行政史-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_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逐渐发展成为清代国家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 )(分数:1.00)A.军机处 B.内阁C.南书房D.枢密院解析:2.元代监察机构的组织有( )(分数:1.00)A
10、.二级B.三级 C.四级D.五级解析:3.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 )(分数:1.00)A.简任制B.荐任制C.群众推选制D.委任制 解析:4.1914年 5月袁世凯操纵的约法会议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的行政体制是 ( )(分数:1.00)A.内阁制B.总统制 C.国会制D.委员会制解析:5.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是在( )(分数:1.00)A.1905年 6月B.1906年 9月C.1905年 9月 D.1901年 9月解析:6.文武分职制始于_时期。( )(分数:1.00)A.西周B.春秋C.战国 D.秦朝解析:7.明朝三司分立中,_的职责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
11、地与户口、征收赋税。( )(分数:1.00)A.布政司 B.按察司C.都司D.转运使司解析:8.苏区的_是全乡的最高政权机关。( )(分数:1.00)A.乡苏维埃代表会议 B.乡苏维埃主席团C.乡苏维埃执行委员会D.乡苏维埃人民委员会解析:9.以下隋唐中央政府的机构中,主管皇族事务的是( )(分数:1.00)A.宗正寺 B.卫尉寺C.太仆寺D.司农寺解析:10.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 )(分数:1.00)A.单一制B.国家联盟 C.复合制D.共和政体解析:11.唐中晚期后,_权力上升,事实上成为与政事堂并列,并且在权力上超过政事堂的新宰相府。( )(分数:1.
12、00)A.尚书省B.枢密院 C.翰林院D.中书省解析:1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具有_性质的革命政府。( )(分数:1.00)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封建集权国家C.资产阶级委员会制国家D.君主立宪制国家解析:13.在秦汉时期,_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 )(分数:1.00)A.州B.郡 C.县D.乡里解析:14.设于 1925年,1928 年一度撤销,九一八事变后因战争需要又于 1932年 3月恢复的国民政府直辖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国防委员会B.行政院军政部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D.军事委员会 解析:15.汉武帝以后,丞相府的_在行政监察中负有重要责任。( )(分数:
13、1.00)A.司徒B.司马C.司直 D.司徒解析:16.唐代的行政执行已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是( )(分数:1.00)A.律B.令C.格 D.式解析:17.抗日战争爆发以后,1938 年 3月国民党在武昌召开( )(分数:1.00)A.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B.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C.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D.国民大会解析:18.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从三公列卿制向三省六部制演变的过渡阶段是( )(分数:1.00)A.春秋战国时期B.五代十国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辽金元时期解析:19.从 1928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的调整,经过调整后省级民族地
14、方政府是( )(分数:1.00)A.蒙古和西藏 B.蒙古、西藏和新疆C.西藏和新疆D.蒙古和新疆解析:20.商朝前期,在王位继承上缺少详细规定,基本上实行一种( )(分数:1.00)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 C.王子五位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解析:21.南京临时政府地方行政体制中湖北类型的军事政肘基本上属于( )(分数:1.00)A.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 B.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C.特别类型的省政府D.君主制类型的省政府解析:22.隋唐尚书六部所辖各司以_为主官。( )(分数:1.00)A.郎中 B.员外郎C.仆射D.侍郎解析:23.从决策程序上看,晚清一切行政决策的总汇、皇帝直接掌握的机要室是(
15、 )(分数:1.00)A.军机处 B.总理衙门C.责任内阁D.资政院解析:24.“行宪国大”以后,行政院主要对_负责。(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立法院 C.中央政治会议D.国民大会解析:25.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和县两级政府中进行集体决策的机关是( )(分数:1.00)A.参议会B.政府委员会 C.党委会D.人民代表大会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战国时期的著名变法有( )(分数:2.00)A.李悝变法 B.王安石变法C.戊戌变法D.吴起变法 E.商鞅变法 解析:27.关于金代行台尚书省的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金代行台尚
16、书省是在女真族人猛安谋克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金代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沿袭中原汉制 C.行台尚书省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 D.海陵王曾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这一措施统一了地方行政体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E.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已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的先河 解析:28.“行宪国大”后凡行政院提交立法院通过的_均须经由院长、部会首长提交行政院会议议决。( )(分数:2.00)A.法律案、预算案 B.戒严案、大赦案 C.宣战案、媾和案 D.条约案 E.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的事项 解析:29.宋代直隶中央的同级机构有( )(分数:2.00)A.州 B.府 C.军 D.监 E.
17、道解析:30.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有( )(分数:2.00)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都察院E.巡抚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侨州郡县(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侨州郡县是东晋时期在地方设置的特殊行政区。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宾客、宗族、乡党等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流入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但侨州郡县与南方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
18、的混乱。32.九寺五监(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九寺五监是唐代设置的独立的中央职能部门,它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与六部无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处甚多,与六部之间存在着分工和制约的复杂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则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为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监为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33.达鲁花赤(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达鲁花赤乃元朝官职名称。元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在行省以下(不包括宣慰司)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通常由蒙古人担任,间或亦参
19、用色目人,其地位高居同级行政长官之上,被称为“监临官”,掌印办事,握有实权。考满_正确答案:()解析:考满是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即考核通过)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对京官的考满按被考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地方官考满主要由地方官员之问相互掌握。35.临时约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临时约法是为了用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确立下来,临时参议院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精神制定,于 1912年 3月 11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中
20、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是南京临时政府立法建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的很大区别点在于它不是采取总统制,而是采取责任内阁制。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列卿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卿,其职能如下:奉常。西汉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西汉改称光禄勋,掌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典客。西汉曾更名大行令、大鸿胪,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西汉更名大农令、大司农,掌财政税收。宗正。掌皇族内部事务。少府
21、。掌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上官员称为九卿。除此之外,还有与九卿地位相当的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土木工程)和大长秋(掌皇后的各种事务)等,他们和九卿合称列卿。 (2)列卿制度是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列卿制度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精神,即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37.简述秦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针对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的风俗民情的现实,秦汉中央政府采取了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道相当于县,其长官秦称道啬夫,西汉称道长。这种道当是郡下的一种与县有所不同的特殊行政区域
22、,所采取的是既直接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内部特殊性的管理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当是一种高度内部自治的方式。(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成帝以前实行的是大鸿胪一典属国一属国都尉三级管理,成帝以后减省为大鸿胪一属国都尉两级管理制。这种管理方式当属于一种有限度的内部自治方式。 (4)持节领护官。这是汉政府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这些武官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其内
23、部事务。这种管理方式以中央政府自身实力强大为前提,一旦自身实力衰落,前世经营的成果也全付诸东流。38.简述清朝的回避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回避制度到清朝时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分为: (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中任职,由职务较低者回避。地方官的回避要求更严,凡有五服以内亲属关系及外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者均要回避。 (2)职务回避。如户、刑两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机构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地区任地方官。39.简述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
24、行政管理经验。(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 (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40.简述苏区行政监督上主管部门监督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规定统一时间和要求,各自进行自上而下的工作检查。 (
25、2)上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深入基层,实地检查和指导下级政府的工作。 (3)下级行政机关按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工作。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清初官员的考核基本承袭明代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后将考满、考察合为一体,形成划一的制度。 (1)清初考满方式基本承袭明代,但改为一年一考,三考为满。其具体方式是三品以上官员由本人先自我裁定,四品以下则先由吏部会同都察院一起审查,最后均上报皇帝审定。考满是一般性考核,在某一官员任职届满时进行,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经历和政绩,作为未来仕途升降的依据。 (2)考察
26、与考满合为一体后,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由吏部考功司主持。 对京官的考察称京察。京察以四格,即守(操守)、政(政绩)、才(才能)和年(年龄)作为考察的标准,根据考核情况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等级别。对不称职和行为不端的官员要纠以八法,即用八条标准决定其升降去留。 对地方官的考察称大计。其标准也是政、守、才、年四格,主要以政绩的多少和任职地区的发展状况为根据评定等级。各级政府属吏的考察由本衙门长官负责,然后上报督抚,最后由吏部考功司复审。 (3)清朝考核官员名义上由吏部负责,但实际上吏部仅负责办理手续而已,考察大权分散于各级长官手中。总之,清朝吏部的考核之权比明代吏部大为下降。42.试述抗战期间国民
27、政府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的改进措施。(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执行委员经委员长指定可以列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作出决议后,即交执行委员负责执行,这保证了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推行行政三联制。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从 1940年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即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按这一框架,国防最高委员会增设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于是形成这样的运行系统:中央设计局管设计,党政军原有机关管执行,
28、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管考核。国防最高委员会利用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一方面严格控制各级政府的施政计划及预算,另一方面严密监督其计划的执行。行政三联制是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国防最高委员会,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进一步增加了党政军机构的重叠和矛盾。 (3)实行分层负责制。即将各机关人员分成若干层级,明确规定各层级的职责权限,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责任,做到职责专一,功过分明,便于查核。具体层次及责任如下:第一级即各机关最高长官,主要掌握本部门的决策权;第二级即各级机关幕僚长,其职责主要是参与起草以及组织实施一级长官的决策;第三级即幕僚长以下司、局、处、科长等,其主要职责是落实一、二级长官交办事项;第四级即文书、科员、书记员、办事员等,各按具体情况确定其责任。 (4)推行幕僚长制。这是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国民政府将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就称为幕僚长。提倡幕僚长的目的,是要各级幕僚长负起责任,不要事事推给主管长官,妨碍主管长官对重要政务的筹划和处理。 (5)改进公文处理办法。强调文书处理“贵在快捷”,要求各机关切实做到“层层节制”,“级级负责”。尽管国民政府三令五申,但是由于官僚机构臃肿,吏治腐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