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税制-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_决定了不同税种性质上的区别。(分数:1.00)A.征税对象B.纳税人C.税率D.纳税环节2.税制要素中,用于明确征税对象具体内容的是_(分数:1.00)A.税目B.计税依据C.税源D.减免税3.税法规定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的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分数:1.00)A.负税人B.纳税人C.扣缴义务人D.缴税人4.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称为_(分数:1.00)A.扣缴义务人B.纳税人C.负税人D.缴税人5.从物质形态来看,税收是_(分数:1.00
2、)A.国家的一种财政收入B.国家用特殊方式取得的实物或货币C.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D.是一种政治权力6.李先生 5 月份取得收入 10000 元,假设适用税率为全额累进税率,即 5000 元以下税率为 10%,5000 元以上税率为 20%,则李先生该月应纳税额为_(分数:1.00)A.500 元B.1000 元C.1500 元D.2000 元7.杨女士某月取得收入 10000 元,假设适用税率为 10%,免征额为 2000 元,则杨女士该月应纳税额为_(分数:1.00)A.200 元B.800 元C.1000 元D.1200 元8.在两个级距的临界点附近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税率是
3、_(分数:1.00)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9.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_(分数:1.00)A.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B.速算扣除数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C.按定额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D.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10.下列税收中具有累退性质的是_(分数:1.00)A.增值税B.财产税C.资源税D.我国原国营企业调节税11.对于价格稳定,质量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应尽量采用的税率是_(分数:1.00)A.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12.纳税期限体现了税收形式特征中的_(分数:1.00)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
4、性D.稳定性13.纳税期限是税收_在时间上的表现。(分数:1.00)A.强制性和固定性B.权威性和固定性C.无偿性和强制性D.强制性和返还性14.纳税环节的选择主要是对_的征税而言的。(分数:1.00)A.特定行为B.商品流转额C.农业所得D.财产15.在纳税环节中,对于当年的营业税、印花税采用_(分数:1.00)A.一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都不对16.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是_(分数:1.00)A.减税B.免税C.起征点D.免征额17.下列税种中有免征额规定的是_(分数:1.00)A.增值税B.消费税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18.按征税对象分类,涉及商品生产和流
5、通各个环节的是_(分数:1.00)A.流转税类B.所得税类C.货币税类D.从价税类19.按_分类,是我国目前税收分类的最基本方法。(分数:1.00)A.税收缴纳形式B.税负能否转嫁C.计税依据D.征税对象20.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薪的免征额为_(分数:1.00)A.1000 元B.600 元C.1200 元D.2000 元21.下列税种中,不属于从量税的是_(分数:1.00)A.资源税B.车船税C.关税D.土地使用税22.可以鼓励企业改进包装的计税依据是_(分数:1.00)A.从量税B.从价税C.价内税D.价外税23.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从量税和从价税B.中
6、央税和地方税C.实物税和货币税D.直接税和间接税24.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种应该划为_(分数:1.00)A.中央税B.地方税C.从价税D.中央和地方共享税25.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是_(分数:1.00)A.从价税B.直接税C.间接税D.从量税26.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行为税类B.从价税、从量税C.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D.直接税、间接税27.以征收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是_(分数:1.00)A.从量税B.从价税C.中央税D.地方税28.从量税的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_(分数:1.
7、00)A.价格B.产量C.体积D.数量29.所得税属于_(分数:1.00)A.直接税B.间接税C.流转税D.财产税30.如果一种税征收以后,缴纳税收的纳税人通过市场买卖将税款转嫁给买方,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_(分数:1.00)A.前转B.后转C.散转D.消转31.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称为_(分数:1.00)A.直接税B.间接税C.从价税D.从量税32.按税款的确定方法,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一般税和目的税B.从量税和从价税C.实物税和货币税D.定率税和配赋税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33.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征税
8、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B.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C.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D.自然人不能作为纳税人E.个人不能作为扣缴义务人34.以下税种征税对象和税源不一致的是_(分数:2.00)A.消费税B.房产税C.行为税D.所得税E.印花税35.我国现行税率的主要形式有_(分数:2.00)A.浮动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基本税率E.比例税率36.累进税率包括_(分数:2.00)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定额累进税率D.全率累进税率E.超率累进税率37.在商品流转过程,征税环节可以有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一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三次课征制
9、E.以上答案都对38.关于税收纳税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纳税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B.纳税期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纳税额多的纳税人,纳税期限规定长一些D.一般按照 1 个月结算纳税的,期满后 7 天内缴纳E.一般按照 1 个月结算纳税的,期满后 15 天内缴纳39.确定纳税环节必须考虑的因素有_(分数:2.00)A.根据纯收入在各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而定B.符合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产品的经营特点,有利于经济发展C.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D.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E.便于征收、管理和监督40.按征税对象分类,我国现行税种可分为_(分数:2.00)A.对流转额的征税类
10、B.对所得额的征税类C.对资源的征税类D.对财产的征税类E.对行为的征税类41.按照计税依据分类,我国税收可分为_(分数:2.00)A.中央税B.直接税C.从价税D.间接税E.从量税42.下列属于以从价税计征的有_(分数:2.00)A.资源税B.增值税C.营业税D.车船税E.关税43.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我国税收可分为_(分数:2.00)A.中央税B.地方税C.基层税D.中央和地方共享税E.以上答案都不对44.按照税收的交纳形式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_(分数:2.00)A.实物税B.货币税C.一般税D.目的税E.定率税45.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有_(分数:2.00)A.所得税B.消费税C.财产税
11、D.销售税E.增值税46.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_(分数:2.00)A.前转B.后转C.消转D.自转E.以上答案都对47.按照税款的确定方法分类,税制可分为_(分数:2.00)A.一般税B.定率税C.配赋税D.目的税E.所得税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30.00)48.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分数:3.00)_49.简述我国现行税率的种类。 (分数:3.00)_50.简述比例税率的优缺点。 (分数:3.00)_51.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分数:3.00)_52.简述定额税率的种类。 (分数:3.00)_53.简述纳税环节的形式。 (分数:3.00)_5
12、4.简述确定纳税期限的依据。 (分数:3.00)_55.对比起征点与免征额概念的不同。 (分数:3.00)_56.简述从价税和从量税的利弊。 (分数:3.00)_57.简述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分数:3.00)_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4.00)超率累进税率表如下所示: 超率累进税率表 级距 销售利润率 税率 1 2 3 4 5 6 不超过 5%(含) 超过 5%10%的 超过 10%15%的 超过 15%20%的 超过 20%30%的 超过 30%的 0 10% 20% 30% 50% 70% 要求(分数:3.99)(1).根据超率累进的定义计算表中各级的速算扣除率。(分数:1.33)
13、_(2).如果甲某的销售收入额为 10000 元,其销售利润率为 16%,用超率累进定义法计算甲的应纳税额。(分数:1.33)_(3).如果乙某的销售收入额为 10000 元,其销售利润为 25%,用速算扣除率法计算乙的应纳税额。(分数:1.33)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4.00)58.我国现行税率分为哪几种? (分数:4.00)_中国税制-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_决定了不同税种性质上的区别。(分数:1.00)A.征税对象 B.纳税人C.税率D.纳税环节解析:解析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
14、税,即征税的目的物,它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答案为 A。2.税制要素中,用于明确征税对象具体内容的是_(分数:1.00)A.税目 B.计税依据C.税源D.减免税解析:解析 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三个最重要的税收要素,税目、计税依据和税源是与征税对象有关的一些概念,其中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在税法中队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品种和项目。答案为 A。3.税法规定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的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分数:1.00)A.负税人B.纳税人C.扣缴义务人 D.缴税人解析:解析 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的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5、。答案为 C。4.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称为_(分数:1.00)A.扣缴义务人B.纳税人C.负税人 D.缴税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负税人的概念,应理解掌握,对于本题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 C。5.从物质形态来看,税收是_(分数:1.00)A.国家的一种财政收入 B.国家用特殊方式取得的实物或货币C.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D.是一种政治权力解析:解析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数量。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答案为 A。6.李先生 5 月份取得收入 10000 元,假设适用税率为全额累进税率,即 5000 元以下税率为 10%,500
16、0 元以上税率为 20%,则李先生该月应纳税额为_(分数:1.00)A.500 元B.1000 元C.1500 元D.2000 元 解析:解析 全额累进税率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因而本题中李先生应纳税额=1000020%=2000(元)。答案为 D。7.杨女士某月取得收入 10000 元,假设适用税率为 10%,免征额为 2000 元,则杨女士该月应纳税额为_(分数:1.00)A.200 元B.800 元 C.1000 元D.1200 元解析:解析 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本题中 2000 为免征额,只对剩下的
17、8000 元按 10%的税率征税。答案为 B。8.在两个级距的临界点附近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税率是_(分数:1.00)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解析:解析 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较之比较税率要合理,但是使用全额累进税率,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位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现象,使税收负担及不合理。答案为 B。9.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_(分数:1.00)A.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B.速算扣除数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C.按定额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D.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18、税额的公式的考查,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考生应理解掌握。答案为 D。10.下列税收中具有累退性质的是_(分数:1.00)A.增值税B.财产税C.资源税D.我国原国营企业调节税 解析:解析 累退税率表现为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实际税率越低。我国原来的国营企业调节税就属于累退税率。答案为 D。11.对于价格稳定,质量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应尽量采用的税率是_(分数:1.00)A.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解析:解析 定额税率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对于价格固定,质量和规格标准较统一的产品可以使用定额税率征税。答案为 D。12.纳税期限体现
19、了税收形式特征中的_(分数:1.00)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 D.稳定性解析:解析 国家明确规定了交纳税款的期限,保证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和连续性,这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答案为 C。13.纳税期限是税收_在时间上的表现。(分数:1.00)A.强制性和固定性 B.权威性和固定性C.无偿性和强制性D.强制性和返还性解析:解析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和强制性特征在时间上的重要体现。答案为 A。14.纳税环节的选择主要是对_的征税而言的。(分数:1.00)A.特定行为B.商品流转额 C.农业所得D.财产解析:解析 纳税环节是指在税法规定的从生产到消费的商品
20、的流通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过程中应该纳税的环节。纳税环节的确定,应根据纯收入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而定。答案为B。15.在纳税环节中,对于当年的营业税、印花税采用_(分数:1.00)A.一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 D.都不对解析:解析 营业税、印花税采用多次课征制,产品出厂时和商业批发时要征营业税、印花税,到了零售环节,还要征营业税、印花税。答案为 C。16.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是_(分数:1.00)A.减税B.免税C.起征点 D.免征额解析:解析 税收的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只有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对象才需要征税。答案为 C。17.下列税
21、种中有免征额规定的是_(分数:1.00)A.增值税B.消费税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 解析:解析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有免征额的规定。答案为 D。18.按征税对象分类,涉及商品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的是_(分数:1.00)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C.货币税类D.从价税类解析:解析 流转税是对商品的流转额征收的税,流转税涉及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各个环节。答案为 A。19.按_分类,是我国目前税收分类的最基本方法。(分数:1.00)A.税收缴纳形式B.税负能否转嫁C.计税依据D.征税对象 解析:解析 税收可以按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收入的归属、税负
22、是否转嫁等标准进行分类,按征税对象进行分类是最基本也很重要的一种分类方法。答案为 D。20.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薪的免征额为_(分数:1.00)A.1000 元B.600 元C.1200 元D.2000 元 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有免征额的规定,其中对工资薪金的征税,从 2008 年 3 月 1 日起免征额为 2000 元。答案为 D。21.下列税种中,不属于从量税的是_(分数:1.00)A.资源税B.车船税C.关税 D.土地使用税解析:解析 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属于从价税,资源税、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属于从量税。答案为C。22.可以鼓励企业改进包装的计税依据是_(分数:1.00)
23、A.从量税 B.从价税C.价内税D.价外税解析:解析 由于改进商品包装从而价格提高后,税额也会增加,因此从价税不利于促进企业改进商品包装;从量税则有利于鼓励改进商品包装,计算也比较简单。答案为 A。23.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从量税和从价税 B.中央税和地方税C.实物税和货币税D.直接税和间接税解析:解析 按计税依据对税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类:(1)从价税;(2)从量税。答案为A。24.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种应该划为_(分数:1.00)A.中央税 B.地方税C.从价税D.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解析:解析 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种划为中央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
24、利益联系紧密的税种划为地方税。答案为 A。25.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是_(分数:1.00)A.从价税B.直接税 C.间接税D.从量税解析:解析 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企业的所得税、财产税等就属于直接税。答案为 B。26.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行为税类B.从价税、从量税C.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D.直接税、间接税 解析:解析 按税负是否转嫁对税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类:(1)直接税;(2)间接税。答案为 D。27.以征收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是_(分数:1
25、.00)A.从量税B.从价税 C.中央税D.地方税解析:解析 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属于从价税。答案为 B。28.从量税的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_(分数:1.00)A.价格B.产量C.体积D.数量 解析:解析 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征税对象的数量标准可以是重量、面积、件数等。答案为 D。29.所得税属于_(分数:1.00)A.直接税 B.间接税C.流转税D.财产税解析:解析 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答案为 A。30.如果一种税征收
26、以后,缴纳税收的纳税人通过市场买卖将税款转嫁给买方,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_(分数:1.00)A.前转 B.后转C.散转D.消转解析:解析 税收的前转是指税负通过市场买卖,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于商品交易之时,顺利向前转嫁给消费者。答案为 A。31.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称为_(分数:1.00)A.直接税B.间接税 C.从价税D.从量税解析:解析 间接税是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包括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答案为 B。32.按税款的确定方法,税收可分为_(分数:1.00)A.一般税和目的税B.从量税和从价税C.实物税和货币税D.定率税和配赋税 解析:解
27、析 本题是对税收分类的考查。按照税款的确定方法分类,税收可以分为定率税和配赋税。答案为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33.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征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 B.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 C.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D.自然人不能作为纳税人E.个人不能作为扣缴义务人解析:解析 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制要素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征税对象即征税的目的物,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ABC 正确;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
28、向国库缴纳的义务的单位和个人,DE 错误。答案为 ABC。34.以下税种征税对象和税源不一致的是_(分数:2.00)A.消费税 B.房产税 C.行为税 D.所得税E.印花税 解析:解析 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的纯收入,税源也是纳税人的纯收入,所以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税源是一致的。消费税、房产税、行为税和印花税的征税对象和税源不一致。答案为 ABCE。35.我国现行税率的主要形式有_(分数:2.00)A.浮动税率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基本税率E.比例税率 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税率分为三种。(1)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3)定额税率。答案为 BCE。36.累进税率包括_(分数:2.0
29、0)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累进税率D.全率累进税率E.超率累进税率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累计税率的形式,属于领会的内容。答案为 AB。37.在商品流转过程,征税环节可以有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一次课征制 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 D.三次课征制E.以上答案都对解析:解析 纳税环节是指在税法规定的从生产到消费的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过程中应该纳税的环节,包括单一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答案为 AC。38.关于税收纳税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纳税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B.纳税期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
30、纳税额多的纳税人,纳税期限规定长一些D.一般按照 1 个月结算纳税的,期满后 7 天内缴纳 E.一般按照 1 个月结算纳税的,期满后 15 天内缴纳解析:解析 交纳税款的期限具有固定性,不能依据应纳税额的多少而改变,C 项错误;按 1 个月结算纳税的,税款应在期满后 7 天内缴纳,E 项错误。答案为 ABD。39.确定纳税环节必须考虑的因素有_(分数:2.00)A.根据纯收入在各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而定 B.符合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产品的经营特点,有利于经济发展 C.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E.便于征收、管理和监督 解析:解析 纳税环节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有:(1)根据纯收入
31、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而定;(2)要符合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产品的经营特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要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4)要便于征收、管理和监督。答案为 ABCE。40.按征税对象分类,我国现行税种可分为_(分数:2.00)A.对流转额的征税类 B.对所得额的征税类 C.对资源的征税类 D.对财产的征税类 E.对行为的征税类 解析:解析 按征税对象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下列五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类;(2)对所得额的征税类;(3)对资源的征税类;(4)对财产的征税类;(5)对行为的征税类。答案为 ABCDE。41.按照计税依据分类,我国税收可分为_(分数:2.00)A.中央税B.直
32、接税C.从价税 D.间接税E.从量税 解析:解析 税收分类的方法很多,依据不同的标准。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答案为 CE。42.下列属于以从价税计征的有_(分数:2.00)A.资源税B.增值税 C.营业税 D.车船税E.关税 解析:解析 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资源税、车船税属于从量税。答案为 BCE。43.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我国税收可分为_(分数:2.00)A.中央税 B.地方税 C.基层税D.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E.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解析 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以下三类:(1)中央税;(2)
33、地方税;(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答案为 ABD。44.按照税收的交纳形式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_(分数:2.00)A.实物税 B.货币税 C.一般税D.目的税E.定率税解析:解析 按税收交纳形式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实物税是以实物形式交纳的税种,货币税是以货币形式交纳的税种。答案为 AB。45.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有_(分数:2.00)A.所得税B.消费税 C.财产税D.销售税 E.增值税 解析:解析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属于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属于直接税。答案为 BDE。46.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_(分数:2.00)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自转E
34、.以上答案都对解析:解析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交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方式包括前转、后转和消转三种。答案为 ABC。47.按照税款的确定方法分类,税制可分为_(分数:2.00)A.一般税B.定率税 C.配赋税 D.目的税E.所得税解析:解析 按照税款的确定方法分类,可将税收分为定率税和配赋税。其中,定率税是国家事先在税法中按照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税率计征的税种,配赋税是国家采取分摊税款的办法征收的税种。答案为BC。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30.00)48.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
35、析:纳税人是依法缴纳税收的人,负税人是税收的实际负担者;有的税种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而有的税种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不一致的。49.简述我国现行税率的种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的税率。 (2)累进税率。是指随征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3)定额税率。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形式。50.简述比例税率的优缺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优点:计算简单,不妨碍流转额的扩大,适用于商品流转额的征收。 缺点:调解收入的效果不太理想。51.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分数:3.00)_
36、正确答案:()解析:(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超累负担合理;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52.简述定额税率的种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同地区实行高低不同的定额税率。 (2)幅度定额税率。 (3)分级定额税率。53.简述纳税环节的形式。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纳税环节的形式有两种:单一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前者仅在某一环节征税,如消费
37、税;后者在商品流转或收入形成和分配过程中,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征税,如营业税、印花税等。54.简述确定纳税期限的依据。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征税对象决定;根据纳税人交纳税款数额决定;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的次数为纳税期限,按次征收;为防止偷漏税等,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交纳税款。55.对比起征点与免征额概念的不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合理负担的政策
38、。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需要。56.简述从价税和从量税的利弊。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从价税的优点是负担比较合理,缺点是不利于促进企业改进商品包装,因为改进商品包装而价格提高后,税额会增加。从量税的优点是有利于鼓励改进商品包装,计算较简单。缺点是如果不分等定税或者分等过粗,税负则不公平;而分类过细又会使制定税额的工作过于烦琐。57.简述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分数:3.0
39、0)_正确答案:()解析:优点:计算简便,有利于企业改进包装,也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对征税对象的质量和规格标准要求严格,灵活性差。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4.00)超率累进税率表如下所示: 超率累进税率表 级距 销售利润率 税率 1 2 3 4 5 6 不超过5%(含)超过5%10%的 超过10%15%的 超过15%20%的 超过20%30%的 超过30%的 0 10% 20% 30% 50% 70% 要求(分数:3.99)(1).根据超率累进的定义计算表中各级的速算扣除率。(分数:1.33)_正确答案:()解析:用定义法计算速算扣除率:第一级:销售利润率不超过 5%的部分,
40、税率为 0,速算扣除率为 0 第二级:按照全率计算,全部利润都按第二级 10%计算纳税,则多征了一定比率,即第一级销售利润率 5%以下,适用税率为 0,却按第二级税率 10%计税了,多征的比率即速算扣除率=5%(10%-0)=0.5% 第三级:同上述原理, 速算扣除率=5%(20%-0)+(10%-5%)(20%-10%)=1.5% 第四级速算扣除率=5%(30%-0)+(10%-5%)(30%-10%)+(15%-10%)(30%-20%)=3% 同理可计算求得: 第五级速算扣除率=7% 第六级速算扣除率=13%(2).如果甲某的销售收入额为 10000 元,其销售利润率为 16%,用超率累进定义法计算甲的应纳税额。(分数:1.3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