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法制史自考-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后人大多认为夏朝法律的总称是_ A.九刑 B.禹刑 C.政典 D.汤刑(分数:1.00)A.B.C.D.2.周礼中,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 A.吉礼 B.凶礼 C.宾礼 D.军礼(分数:1.00)A.B.C.D.3.西周宗法制通过分封,在经济上体现为_ A.契约制度 B.债权债务制度 C.土地所有权划分 D.“小宗”服从“大宗”(分数:1.00)A.B.C.D.4.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论须交诉论费_ A.束矢 B.黄金 C.银钱 D.钧金(分数:1.00)A
2、.B.C.D.5.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先例的是_ A.子产 B.邓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C.D.6.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时多采用的思想是_ A.儒家的 B.墨家的 C.法家的 D.道家的(分数:1.00)A.B.C.D.7.“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_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分数:1.00)A.B.C.D.8.秦朝时男犯为祭祀鬼神而上山砍柴的刑罚称为_ A.城旦 B.鬼薪 C.白粲 D.隶臣(分数:1.00)A.B.C.D.9.秦规定出售的商品上必须系签标明价格的是_ A.关市律 B.工人程 C.工律 D.金布律(分数:1.00)A.B.C.D.
3、10.构成汉律的核心内容的一部法典是_ A.九章律 B.越宫律 C.朝律 D.傍章(分数:1.00)A.B.C.D.11.中国古代最早实行盐、铁、酒专卖的是_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分数:1.00)A.B.C.D.12.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_ A.法经 B.北齐律 C.新律 D.晋律(分数:1.00)A.B.C.D.13.北齐律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将严重危害封建政权以及封建纲常礼教的十种犯罪,称为_ A.十条 B.重罪十条 C.十恶 D.重罪十恶(分数:1.00)A.B.C.D.14.最早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的是_ A.开皇律 B.大业律
4、C.武德律 D.贞观律(分数:1.00)A.B.C.D.15.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_ A.西晋 B.南北朝 C.东汉 D.西汉(分数:1.00)A.B.C.D.16.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是_ A.凌迟 B.绞刑 C.斩首 D.刺配(分数:1.00)A.B.C.D.17.典当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当是_ A.活卖 B.断卖 C.绝卖 D.永卖(分数:1.00)A.B.C.D.18.在刑罚上首次出现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朝代是_ A.辽 B.西夏 C.金 D.元(分数:1.00)A.B.C.D.19.元朝各行省设置的专掌刑狱的机关是_ A.理问所 B.同知 C.判官 D.主簿(分数:1
5、.00)A.B.C.D.20.完整保存至今的惟一一部古代令典是_ A.刑令 B.大明令 C.大诰令 D.尚书令(分数:1.00)A.B.C.D.21.明朝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的考课是_ A.考满 B.考察 C.京察 D.大计(分数:1.00)A.B.C.D.22.清朝最主要的立法活动是_ A.修律 B.编敕 C.修例 D.修会典(分数:1.00)A.B.C.D.23.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中被称为正途的是_ A.捐纳 B.门荫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分数:1.00)A.B.C.D.24.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_ A.宗教制度 B.土地制度 C.诉讼制度 D.军事制度(分数:1.0
6、0)A.B.C.D.25.清末负责修律的专门机构是_ A.考察政治馆 B.资政院 C.宪政编查馆 D.修订法律馆(分数:1.00)A.B.C.D.26.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_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美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马凯条约(分数:1.00)A.B.C.D.27.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法是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分数:1.00)A.B.C.D.28.被视为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的两大标志之一的有_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7、.立法院 D.训政时期约法(分数:1.00)A.B.C.D.29.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最大特点是_ A.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 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确立了五院制 D.规定了地方自治制度(分数:1.00)A.B.C.D.3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是_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院(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中国古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是_ A.忠 B.诚信 C.正义 D.和谐 E.孝(分数:2.00)A.B.C.D.E.32.秦朝
8、选任官吏的方式有_ A.科举 B.察举 C.征召 D.任子 E.制举(分数:2.00)A.B.C.D.E.33.宋朝折杖法适用于_ A.笞 B.杖 C.徒 D.流 E.死(分数:2.00)A.B.C.D.E.34.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规定了土地私有制 B.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方案 C.规定的土地经济制度是一个以土地公有、平均分配给农民进行耕种的土地改革方案 D.是一个军政合一、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方案 E.未对婚姻制度、诉讼制度做出相关规定(分数:2.00)A.B.C.D.E.35.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中,实现法典化的有_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行政
9、法 E.刑事诉讼法(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36.廷行事(分数:3.00)_37.加役流(分数:3.00)_38.十九信条(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分数:7.00)_40.简述大明律的主要特点。(分数:7.00)_4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体制和指导思想。(分数:7.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发展。(分数:15.00)_43.试述晚清修律的影响。(分数:1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8 答案解析
10、(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后人大多认为夏朝法律的总称是_ A.九刑 B.禹刑 C.政典 D.汤刑(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2.周礼中,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 A.吉礼 B.凶礼 C.宾礼 D.军礼(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也就是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3.西周宗法制通过分封,在经济上体现为_ A.契约制度 B.
11、债权债务制度 C.土地所有权划分 D.“小宗”服从“大宗”(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西周宗法制通过分封,在经济上体现为土地所有权的划分,而在行政组织上则体现为国家行政组织的构建。4.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论须交诉论费_ A.束矢 B.黄金 C.银钱 D.钧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西周时期,诉讼均由原告提起,同时必须缴纳一定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和“钧金”,民事案件要“入束矢”,即交纳一束箭,刑事案件要“入钧金”,即交纳三十斤铜。5.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先例的是_ A.子产 B.邓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2、邓析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史称“竹刑”,由此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6.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时多采用的思想是_ A.儒家的 B.墨家的 C.法家的 D.道家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先秦时期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并提出一套推行法治的理论和方法,成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法律思想,各国在变法时多采用法家的做法。7.“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_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式即格式、程式,是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如秦简封
13、诊式即属此类法律形式,是关于司法审判工作的程序,对司法审判工作的要求以及诉讼文书程式的法律文件。也即,“式”最早见于秦朝的封诊式。8.秦朝时男犯为祭祀鬼神而上山砍柴的刑罚称为_ A.城旦 B.鬼薪 C.白粲 D.隶臣(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秦朝基本形成了一套劳役刑体系,其中鬼薪、白粲是指强制罪犯从事为宗庙砍柴伐薪、择米一类的劳役。鬼薪是指男犯为祭祀鬼神而上山砍柴;白粲指女犯为祭祀鬼神择米做饭。城旦舂是强制筑城、舂米的徒刑;隶臣、隶妾是指强制犯人从事不同场所劳役的刑罚。9.秦规定出售的商品上必须系签标明价格的是_ A.关市律 B.工人程 C.工律 D.金布律(分数:1.0
14、0)A.B.C.D. 解析:解析 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秦律制定了较为细密的市场管理法规。其中,金布律规定凡出售的商品上必须明码标价,价格不到一钱的小商品除外。10.构成汉律的核心内容的一部法典是_ A.九章律 B.越宫律 C.朝律 D.傍章(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构成了汉律的核心内容,是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律。11.中国古代最早实行盐、铁、酒专卖的是_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自汉武帝时起,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将关系国计民生或利润丰厚的行业实行
15、国家专卖制度。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法,在全国产盐地和产铁区设立盐官和铁官,对盐铁生产实行统一管理;此外,还实行酒类专卖等。12.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_ A.法经 B.北齐律 C.新律 D.晋律(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这是我国法典编纂体例上的一次重大创造,成为日后中国法典编纂体例的基本思路,以后法典的总则均放在法典的第一篇。13.北齐律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将严重危害封建政权以及封建纲常礼教的十种犯罪,称为_ A.十条 B.重罪十条 C.十恶 D.重罪十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北齐律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将严重
16、危害封建政权以及封建纲常礼教的十种犯罪,称为重罪十条。到了隋朝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形成十恶。14.最早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的是_ 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隋开皇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对犯十恶者的处罚很严。唐律继承了隋律的十恶制度。15.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_ A.西晋 B.南北朝 C.东汉 D.西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是礼法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律
17、最终完成了礼法结合的大业。16.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是_ A.凌迟 B.绞刑 C.斩首 D.刺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五代时期,刑罚空前残酷,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凌迟。17.典当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当是_ A.活卖 B.断卖 C.绝卖 D.永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活卖或典当是只转让使用权与收益权,保留回赎权的买卖。18.在刑罚上首次出现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朝代是_ A.辽 B.西夏 C.金 D.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西夏统治者在立法上采重刑主义原则,首次出现了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19
18、.元朝各行省设置的专掌刑狱的机关是_ A.理问所 B.同知 C.判官 D.主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元朝地方各行省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派出机关,各行省设有理问所专掌刑狱。20.完整保存至今的惟一一部古代令典是_ A.刑令 B.大明令 C.大诰令 D.尚书令(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吴元年朱元璋下令制定律令,令完成于明朝建立以后,称为大明令,它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是惟一的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21.明朝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的考课是_ A.考满 B.考察 C.京察 D.大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 明朝定期对官吏进行考课,奖优罚劣,以考绩决定官吏的升降去留。考课主要包括两种: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在于政绩。考察是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定期举行,重点在于法纪。22.清朝最主要的立法活动是_ A.修律 B.编敕 C.修例 D.修会典(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例产生的原因。律文固定,例则随时损益,不断增加,修例成为清朝最主要的立法活动。23.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中被称为正途的是_ A.捐纳 B.门荫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的职官
20、选任制度主要有科举考试、捐纳和门荫三种途径,其中科举被称为正途。24.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_ A.宗教制度 B.土地制度 C.诉讼制度 D.军事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原本就是一个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纲领性文献,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制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5.清末负责修律的专门机构是_ A.考察政治馆 B.资政院 C.宪政编查馆 D.修订法律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廷筹建修订法律馆,作为负责修律的专门机构。1904 年 5 月,修订法律馆开始工作,清末修律正式启动。26.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
21、领事裁判权始于_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美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马凯条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西方各国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鸦片战争之后。1843 年 7 月,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子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率先在华取得了领事裁判权。27.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法是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权力机构组
22、织法。28.被视为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的两大标志之一的有_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立法院 D.训政时期约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被视为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的两大标志的是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9.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最大特点是_ A.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 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确立了五院制 D.规定了地方自治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最大特点是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从治权上讲,最大的特点是确立了以国民政府主席为首的五院制政府体制。
23、3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是_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31 年 11 月 7 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正式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中国古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是_ A.忠 B.诚信 C.正义 D.和谐 E.孝(分数:2.00)A. B.C.D.E. 解析:解析 礼在古代中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礼的核心原则是亲亲
24、、尊尊,亲亲关键是孝,而尊尊核心在于忠,因此忠孝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32.秦朝选任官吏的方式有_ A.科举 B.察举 C.征召 D.任子 E.制举(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在秦朝,不论中央还是地方长官均由皇帝任免,但长官可自己选任下属,其方式有察举、征召和任子等。33.宋朝折杖法适用于_ A.笞 B.杖 C.徒 D.流 E.死(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折杖法是将笞、杖、徒、流四种刑罚折抵为一定数量的杖刑的刑罚制度。34.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规定了土地私有制 B.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方案 C
25、.规定的土地经济制度是一个以土地公有、平均分配给农民进行耕种的土地改革方案 D.是一个军政合一、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方案 E.未对婚姻制度、诉讼制度做出相关规定(分数:2.00)A.B.C. D. E.解析: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度,将一切土地收归天王所有,平均分配天下土地给农民耕种;行政长官掌管一切政务、军务、司法乃至宗教的教务等,权力高度统一,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战时特征。但并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方案。它还对婚姻制度、诉讼制度等做了规定。由此可知,ABE 错误。35.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中,实现法典化的有_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行政法 E.刑
26、事诉讼法(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文法主要由六部法律及其单行法律构成。六法是指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其中行政法未实现法典化。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36.廷行事(分数:3.00)_正确答案:(秦的“廷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它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解析:37.加役流(分数:3.00)_正确答案:(“加役流”,作为死刑与“三流”之间的刑罚,适用于那些免死的罪犯。“加役流”全为流3000 里,并服苦役 3 年。)解析:38.十九信条(分数:3.00)_正确答
27、案:(十九信条是 1911 年清政府迫于革命形势而颁布的。它在形式上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并只字不提人民的权利,是清朝统治者玩弄立宪骗局的最后伎俩。)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分数:7.00)_正确答案:(1)婚姻的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多妾制。 (2)婚姻成立的要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婚姻成立的限制:同姓不婚。 (4)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 (5)婚姻的解除:“七出”、“三不去”。)解析:40.简述大明律的主要特点。(分数:7.00)_正确答案:(大明律是中国法制史上又一部
28、具有代表性的律典。其特点主要有:第一,体例结构上,大明律以名例和朝廷六部命名,并结合传统的以事项分类的编制体例,门类划分较细,便于检索。第二,律典文字浅显,通俗易懂。第三,律首附有服制图、五刑图、六赃图等图表,有较强实用性。大明律不仅反映明初统治者注重立法与严于修律,而且相较以往律典也有所发展。)解析:4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体制和指导思想。(分数:7.00)_正确答案:(立法体制: (1)中央。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执政的国民党在政权中处于绝对的政治地位。为了确保国民党对国家的全面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在制度上做了充分安排:由国民党独揽统治权;由国民党指派政府成员;政府对国民党
29、负责等。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在立法院未成立之前,中央政治会议实际上起着立法机关的作用。 立法院。立法院是国民政府名义上的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决议,负责具体起草法律条文,因而其立法权极为有限。 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院及该院所属的各部委有依据法律发布命令之权;司法院有解释法律及变更判例之权。 (2)地方。在训政时期地方无独立的立法机关,其立法权由省市党政机关共同行使,但一般讲地方党政机关所制定的地方法规须报中央政治会议复核才能生效。 指导思想: 从
30、总体上讲,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上是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但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上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是有所取舍的,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出于政治上合法化的考虑,在实际做法上很多方面早已背离了这一原则。)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发展。(分数:15.00)_正确答案:(秦汉时期,中国的律学初具雏形,尤其是汉朝时引经决狱,以经释律,标志着律学的正式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西晋的张斐、杜预为代表的律学家,他们侧重于研究律典的篇章、体例、法律概念及法律原则等具体问题,使律学获得长足的发展,表现为
31、以下几方面: (1)法律注释水平明显提高。所作的解释非常完备,统一了人们对律条的不同理解,而且弥补了律文内容上的缺陷。 (2)法典编纂技术渐趋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新律、晋律到北齐律,法典的篇数及体例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定型,最终确立起以名例律为首篇,作为法典总则,法典共分十二篇的体例,法典编纂模式基本定型,为隋唐所继承。 (3)律学理论水平进一步发展。在研究法典的注释及法典编纂技术的同时,律学理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他们对法的性质与作用,对法典总则的性质、内容与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与阐述,对不同法律形式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界分,还明确了制定法制的指导思想等,律学理论水平进一步发展
32、。)解析:43.试述晚清修律的影响。(分数:15.00)_正确答案:(晚清修律虽然迫于内忧外患,主观上是一次被动的法律改革,但是在客观上却引发了系列反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修律直接导致了传统法律体系的解体。修律过程中制定的刑法、民法、商法等草案,突破了中华法系的框架,大量沿用西方近代的法律术语、法律原则和制度,且逐步传播并为中国人慢慢接受。 其次,修律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清末修律前后持续了近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中,修订法律馆吸收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法律精神和原则,参照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成文法体系,根据中国国情初步设计了一套近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再次,修律直接促进了西方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引进和传播。此次变法修律,是中国自商鞅变法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变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和介绍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与制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