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法制史自考-5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后人大多认为夏朝法律的总称是_(分数:1.00)A.禹刑B.汤刑C.九刑D.政典2.周礼中,有关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分数:1.00)A.吉礼B.嘉礼C.宾礼D.军礼3.西周时期将缴纳的刑事案件的诉讼费称为_(分数:1.00)A.路鼓B.肺石C.束矢D.钧金4.开创私家法学著述先例而作竹刑的是_(分数:1.00)A.范武子B.赵宣子C.商鞅D.邓析5.法律答问载:“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 同论。”其所体现的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是_(
2、分数:1.00)A.区分故意与过失B.犯罪连坐C.区分有无犯罪意识D.自首减刑6.“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_(分数:1.00)A.秦朝B.战国C.春秋D.西周7.秦律规定,偷偷移动田界标志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非所宜言罪B.以古非分罪C.盗徙封罪D.乏徭罪8.秦规定商家在收到钱后,必须当面将钱放入钱筒中的是_(分数:1.00)A.关市律B.工人程C.工律D.金布律9.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_(分数:1.00)A.通行饮食罪B.僭越罪C.见知故纵罪D.阑入罪10.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_(分数:1.00)A.北齐律B.新律C.晋律
3、D.法经11.最早对“重罪十条”作出规定的法典是_(分数:1.00)A.晋律B.武德律C.开皇律D.北齐律12.在唐朝,“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的犯罪行为构成_(分数:1.00)A.不孝B.内乱C.恶逆D.不道13.我国法制史上,以下哪项法律第一次对化外人相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_(分数:1.00)A.秦律B.汉律C.唐律D.宋律14.在刑罚上首次出现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朝代是_(分数:1.00)A金B元C.西夏D辽15.异姓养子在_取得了与亲子同等的继承权。(分数:1.00)A.北宋B.南宋C.唐朝D.明朝16.宋朝犯人推翻原来口供时重新审判的制度称为_(分数:1.00)A
4、.翻异别勘制B.鞫谳分司制C.理雪制度D.务限制17.下列不属于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的是_(分数:1.00)A.捐纳B.门荫C.九品中正制D.科举18.廷杖盛行于_(分数:1.00)A.宋朝B.元朝C.清朝D.明朝19.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殊司法机关是_(分数:1.00)A.会审公廨B.军机处C.大理院D.法部20.比附类推原则源于_(分数:1.00)A.隋唐B.宋元C.秦汉D.魏晋21.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公司法主要是仿照_公司法。(分数:1.00)A.日本B.德国C.瑞典D.英、美等国22.朝廷处理各类政务的先例,包括皇帝发布的上谕及批准的大臣奏义的
5、是_(分数:1.00)A.事例B.则例C.条例D.编敕23.“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以_为基本理念。_(分数:1.00)A.“信仰自由”B.“兼爱非攻”C.“天赋人权”D.“三权分立”24.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最大特点是_(分数:1.00)A.确立了主权属国民全体B.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C.规定了地方自治制度D.确立了五院制25.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立后26.明代针对侵犯公私财产犯罪所设的附加刑是_(分数:1.00)A.迁徙B.充军C.刺
6、字D.枷号27.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_(分数:1.00)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28.太平天国时期,遴选补充各级乡官的制度称为_(分数:1.00)A.保举B.荐举C.保升奏贬D.群众公举2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最高审判机关是_(分数:1.00)A.法院B.司法部C.大理院D.临时中央审判所30.新民主主义宪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独立主张的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秦朝
7、契约的种类较多,主要有_(分数:2.00)A.买卖B.借贷C.租借D.租佃E.雇佣32.汉朝选任官吏的方式有_(分数:2.00)A.科举B.察举C.辟举D.任子E.制举33.以下属于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特点的是_(分数:2.00)A.实行翻异别勘制度B.实行鞫谳分司C.完善勘验制度D.实行廷杖E.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34.唐朝司法官的责任有_(分数:2.00)A.审判责任B.廉洁责任C.执行责任D.逮捕责任E.监管责任35.根据地时期的特殊司法机关有_(分数:2.00)A.肃反委员会B.政治保卫局C.军事法庭D.土地改革中的人民法庭E.行政法院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官当
8、(分数:3.00)_37.“三刺之法” (分数:3.00)_38.加役流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八议”的内容。 (分数:7.00)_40.简述明朝大诰与“教民榜文”的立法特点。 (分数:7.00)_41.简述“贿选宪法”的主要内容。 (分数:7.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法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分数:15.00)_43.试述晚清修律的影响。 (分数:1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5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后人大多认为夏朝法律
9、的总称是_(分数:1.00)A.禹刑 B.汤刑C.九刑D.政典解析:考点 夏朝法律的名称 解析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2.周礼中,有关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分数:1.00)A.吉礼B.嘉礼 C.宾礼D.军礼解析:考点 西周五礼的内容 解析 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总称“五礼”。其中,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3.西周时期将缴纳的刑事案件的诉讼费称为_(分数:1.00)A.路鼓B.肺石C.束矢D.钧金 解析:考点 西周的诉讼金制度 解析 西周对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已有区分,刑
10、事诉讼称为“狱”,民事诉讼称为“讼”,民事诉讼缴纳“束矢”作为诉讼费用,刑事诉讼缴纳“钧金”作为诉讼费用。4.开创私家法学著述先例而作竹刑的是_(分数:1.00)A.范武子B.赵宣子C.商鞅D.邓析 解析:考点 邓析所著竹刑 解析 竹刑是邓析私自编定的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左传曾记载“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说法。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5.法律答问载:“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 同论。”其所体现的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是_(分数:1.00)A.区分故意与过失B.犯罪连坐C.区分有无犯罪意识 D.自首减刑解析:考点 秦朝定罪量
11、刑的原则 解析 原题含义是:乙知道甲盗窃,虽然分赃不足一钱,但与甲同罪论处。原因就在于乙有犯罪的意识,可见秦朝定罪量刑时是区分有无犯罪意识的。6.“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_(分数:1.00)A.秦朝 B.战国C.春秋D.西周解析:考点 “式”作为法律形式出现的时间 解析 式即格式、程式,是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如秦简封诊式即属此类法律形式,是关于司法审判工作的程序,对司法审判工作的要求以及诉讼文书程式的法律文件。“式”最早见于秦朝的封诊式。7.秦律规定,偷偷移动田界标志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非所宜言罪B.以古非分罪C.盗徙封罪
12、D.乏徭罪解析:考点 秦朝破坏经济类犯罪 解析 ABD 明显与偷偷移动田界标志的行为无关,“封”即田阡陌,即田界的标志,偷偷移动它就属于盗徙封罪,要处赎耐刑。8.秦规定商家在收到钱后,必须当面将钱放入钱筒中的是_(分数:1.00)A.关市律 B.工人程C.工律D.金布律解析:考点 秦朝的市场贸易管理法规 解析 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秦律制定了较为细密的市场管理法规,其中,关市律规定,商家在收到钱后,必须当面将钱收入缿(钱筒)中,违者依法予以处罚。9.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_(分数:1.00)A.通行饮食罪 B.僭越罪C.见知故纵罪D.阑入罪解析:考点 汉朝镇压农民起义的
13、立法 解析 西汉除汉律六十篇之外的法律: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法律有左官之律、附益之法;镇压农民起义的有沈命法、通行饮食法;打击对统治不满之人的有腹诽之法。依据通行饮食法的规定,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构成通行饮食罪。10.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_(分数:1.00)A.北齐律B.新律 C.晋律D.法经解析:考点 魏律(新律)之体例 解析 魏律亦称新律,将具有刑法总则意义的具律改称为刑名,列于首篇,是我国法典编纂体例上的一次重大创造。11.最早对“重罪十条”作出规定的法典是_(分数:1.00)A.晋律B.武德律C.开皇律D.北齐律 解析:考点 “重罪十条”的入律 解析 北齐律
14、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将严重危害封建政权以及纲常礼教的十种犯罪,称为“重罪十条”,即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12.在唐朝,“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的犯罪行为构成_(分数:1.00)A.不孝B.内乱C.恶逆D.不道 解析:考点 唐朝的罪名 解析 原题意为: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物伤杀人,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这被称为“十恶”中的“不道”。13.我国法制史上,以下哪项法律第一次对化外人相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_(分数:1.00)A.秦律B.汉律C.唐律 D.宋律解析:考点 “化外人相犯”原则 解析 唐朝名例律中首次出现了“化外人”,指的是不属于唐朝管辖的
15、异族,即外国人,处理采用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14.在刑罚上首次出现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朝代是_(分数:1.00)A金B元C.西夏 D辽解析:考点 西夏刑罚 解析 西夏统治者在立法上采重刑主义原则,首次出现了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15.异姓养子在_取得了与亲子同等的继承权。(分数:1.00)A.北宋B.南宋 C.唐朝D.明朝解析:考点 宋朝的继承制度 解析 在南宋时,异姓养子开始取得与亲子同等的继承权。16.宋朝犯人推翻原来口供时重新审判的制度称为_(分数:1.00)A.翻异别勘制 B.鞫谳分司制C.理雪制度D.务限制解析:考点 翻异别勘制 解析 翻异别勘制是宋朝的一种特别审判制度,即
16、犯人推翻原来口供时重新审判。翻异就是犯人推翻了原口供。别勘是换人重新审理,又叫“别勘”、“移推”和“别鞠”。涉及的对象包括死刑犯、犯罪的官员,有的死刑犯是在被押赴刑场处决前推翻口供的,也要更换司法官重新审理,有的甚至送相临的其他路的司法部门审理,以示公正。17.下列不属于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的是_(分数:1.00)A.捐纳B.门荫C.九品中正制 D.科举解析:考点 清朝的官吏选任制度 解析 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主要有科举考试、捐纳和门荫三种途径,其中以科举为正途,题中只有 C不是,故选 C。18.廷杖盛行于_(分数:1.00)A.宋朝B.元朝C.清朝D.明朝 解析:考点 廷杖的演变 解析 廷杖是指
17、依皇帝旨意在朝廷上对官员进行杖责的法外刑罚。由于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廷杖在明朝已制度化。前代虽时有皇帝杖责大臣之事例,但不是经常的制度,明朝自朱元璋始,几乎每一朝皇帝都曾对大臣施行廷杖。19.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殊司法机关是_(分数:1.00)A.会审公廨 B.军机处C.大理院D.法部解析:考点 会审公廨制度 解析 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英美列强强迫清政府在租界设立的特殊司法审判机关,实际由外国人控制,主要负责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20.比附类推原则源于_(分数:1.00)A.隋唐B.宋元C.秦汉 D.魏晋解析:考点 比附类推原则的确立 解析 比附类推是自秦汉以来刑事审判
18、的一条重要原则。沈家本认为比附类推“定于明而创于隋”。21.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公司法主要是仿照_公司法。(分数:1.00)A.日本 B.德国C.瑞典D.英、美等国解析:考点 中华民国公司法的具体内容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于 1929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公司法仍然仿效日本公司法。施行后经多次修改,其中 1946年 12月的修改变动最大,吸收了英美等国公司法的一些内容。22.朝廷处理各类政务的先例,包括皇帝发布的上谕及批准的大臣奏义的是_(分数:1.00)A.事例 B.则例C.条例D.编敕解析:考点 清代的例 解析 事例是朝廷处理各类政务的先例,包括皇帝发布的上谕及批准的大臣奏议
19、等,它包括刑事、行政等多方面内容。23.“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以_为基本理念。_(分数:1.00)A.“信仰自由”B.“兼爱非攻”C.“天赋人权” D.“三权分立”解析:考点 “三民主义”的内容 解析 民权主义以“天赋人权”为基本理念,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其基本要求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解决民主革命问题。24.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最大特点是_(分数:1.00)A.确立了主权属国民全体B.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 C.规定了地方自治制度D.确立了五院制解析:考点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特点 解析 从政权的角度讲,中华民国训政时期
20、约法的最大特点是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从治权上讲,最大的特点是确立了以国民政府主席为首的五院制政府体制。25.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后解析:考点 解放区新司法原则的确定 解析 1949 年 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一文,在解放区范围内一举废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26.明代针对侵犯公私财产犯罪所设的附加刑是_(分数:1.00)A.迁徙B.充军C.刺字 D.枷号解析:考点 明朝的刑罚 解析 刺字是针对
21、侵犯公私财产罪名的附加刑,明律沿袭元代法律,对窃盗、监守盗、常人盗等罪名,在处以正刑之外还附加刺字刑。27.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_(分数:1.00)A.理藩院 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解析:考点 清朝的中央司法机关 解析 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专门管理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最高国家机构。28.太平天国时期,遴选补充各级乡官的制度称为_(分数:1.00)A.保举 B.荐举C.保升奏贬D.群众公举解析:考点 太平天国的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 解析 太平天国创建保举、群众公举、保升奏贬制度来选拔任用官员。其中,保举就是遴选补充各级乡官;群
22、众公举的人可以直接任用;保升奏贬是对官员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的方式。2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最高审判机关是_(分数:1.00)A.法院B.司法部C.大理院D.临时中央审判所 解析:考点 南京临时政府的审判机关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作为民事、刑事诉讼的最高审判机关。30.新民主主义宪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独立主张的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解析:考点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的司法体制 解析 在司法体制方面,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23、规定各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除服从法律外,不受任何干涉。这是新民主主义宪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独立的主张。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秦朝契约的种类较多,主要有_(分数:2.00)A.买卖 B.借贷 C.租借 D.租佃E.雇佣解析:考点 秦朝的契约形式 解析 秦朝的契约形式包括买卖契约、借贷契约、租借契约等。同时,禁止使用人质抵押方式,可以用劳役抵偿官府债务。32.汉朝选任官吏的方式有_(分数:2.00)A.科举B.察举 C.辟举 D.任子E.制举解析:考点 汉朝官吏的选拔方式 解析 汉朝官员的选拔主要有察举、辟举等方式。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方式,它又可分为
24、岁举和特举两类。33.以下属于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特点的是_(分数:2.00)A.实行翻异别勘制度 B.实行鞫谳分司 C.完善勘验制度 D.实行廷杖E.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解析:考点 宋朝的诉讼审判制度 解析 题干是关于审判制度的知识,可排除 D,E“进一步分散审判权力”表述有误,应为“集中审判权力”,故选 ABC。34.唐朝司法官的责任有_(分数:2.00)A.审判责任 B.廉洁责任C.执行责任 D.逮捕责任E.监管责任 解析:考点 唐朝审判官的责任 解析 唐朝法律对司法官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有三个方面:审判责任,执行责任及监管责任。35.根据地时期的特殊司法机关有_(分数:2.00)A.肃反
25、委员会 B.政治保卫局C.军事法庭D.土地改革中的人民法庭 E.行政法院解析:考点 根据地时期的司法机关 解析 由于环境的特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根据地时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司法机关,其中最主要的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肃反委员会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法庭。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官当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官当:即官吏犯罪后,法律允许其以官职或爵位来抵罪的制度。晋时有杂抵罪,即以官职抵罪折当劳役刑,北魏和南朝的陈发展为官当。37.“三刺之法”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西周的“三刺之法”:当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则要用“三刺”之法
26、,即“一日讯群臣,二日讯群吏,三日讯万民”。也就是说,遇到疑难案件,要听取朝廷大臣、百官及百姓的意见,再对案件作出决断。38.加役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加役流作为死刑与“三流”之间的刑罚,适用于那些免死的罪犯。“加役流”全为流 3000里,并服苦役 3年。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八议”的内容。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八议”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八议”是指八类人犯罪时,依法享有减轻或免除其刑罚的特权。这八类人是:亲,即皇帝的宗室亲戚;故,即皇帝的故旧;贤,即道德品行特别卓著的;能,即才能过人的
27、;功,即对国家有大功勋者;贵,即高级官员与贵族;勤,即为国家勤劳工作成绩突出者;宾,即前朝皇室及其后裔。这八类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决断,必须奏请皇帝裁决,其结果一般为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40.简述明朝大诰与“教民榜文”的立法特点。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1)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编,是一部以惩治官吏犯罪和豪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特别法。主要特点:规定了一些大明律律文中没有的罪名,如“断指诽谤”、“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等。在处罚同一犯罪上,大诰要比大明律为重。明律规定罪止杖一百,徒三年,大诰则规定“族诛”。而且规定的刑罚往往在五刑之外,甚至是
28、挑筋去膝盖、剥皮、抽肠等酷刑。强制宣传,规定每户人家都必须有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有者可减罪一等。无者,各加罪一等”,并且规定家中不收藏“大诰”、不遵守“大诰”的,要“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2)榜文即“教民榜文”,由皇帝发布,主要包括皇帝的谕旨或经皇帝批准的官府告示、法令和案例。主要限于明太祖和明成祖两朝,其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但以后不再有法律效力。41.简述“贿选宪法”的主要内容。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华民国宪法是曹锟当总统时制定的,俗称“贿选宪法”。主要内容:(1)国体:中华民国国体为民主共和国。(2)政体: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坚持了议会制、责任内阁制和司
29、法独立制度;内阁成员包括总理,不向总统负责,而向国会负责。(3)人民的权利与义务:规定了人民的平等权,各项自由权、诉讼、请愿、陈诉权、选举被选举权、从事公职权等;规定了纳税、服兵役和受初等教育等义务。(4)规定了对宪法的解释与修改。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法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经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它以先秦法家思想为指导,参考、总结并汲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立法与公布成文法的成功经验,代表当时最高的立法成就,它所开创的法典编纂体例与法典的内容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以镇压
30、盗、贼为立法宗旨。法经把侵犯官私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作为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并将其列为篇首,充分体现封建法律制度的本质,成为后世封建律典奉行的指导原则。 (2)贯穿重刑主义的法制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在当时固然有乱世推行变法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于残酷的刑事镇压的基础之上的。 (3)编纂体例与编纂思想成为后世立法的基础。一方面,法经本身篇章结构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具有其系统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法经的编纂思想来看,具有明显的刑事性,即通过立法打击危害政权及社会的行为来维持统治,这种刑事性立法的特色成为日后各朝代主要的立法思路,对中华法系以刑为主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1、43.试述晚清修律的影响。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晚清修律虽然迫于内忧外患,主观上是一次被动的法律改革,但是在客观上却引发了系列反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修律直接导致了传统法律体系的解体。修律过程中制定的刑法、民法、商法等草案,突破了中华法系的框架,大量沿用西方近代的法律术语、法律原则和制度,且逐渐传播并为中国人慢慢接受。 其次,修律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清末修律前后持续了近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中,修订法律馆吸收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法律精神和原则,参照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成文法体系,根据中国国情初步设计了一套近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再次,修律直接促进了西方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引进和传播。此次变法修律,是中国自商鞅变法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变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和介绍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