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5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568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52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法制史自考-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行政法典是_(分数:1.00)A.唐六典B.大明会典C.宋刑统D.大清会典2.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_(分数:1.00)A.法律答问B.律注C.律疏D.集解3.唐律十二篇中关于违反官吏职务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犯罪的法律是_(分数:1.00)A.卫禁律B.职制律C.户婚律D.厩库律4.唐朝负责全国监察事务的机关是_(分数:1.00)A.皇帝B.大理寺C.刑部D.御史台5.唐律中因各种原因而杀错人的犯罪称为_(分数:1.00)A.故杀B.斗

    2、杀C.误杀D.过失杀6.唐代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一,州所设的审理刑事案件的机构是_(分数:1.00)A.司法参军事B.司户参军事C.司寇D.申明亭7.直接影响着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的立法,成为中华法系形成标志的是_(分数:1.00)A.秦律B.汉律C.唐律D.开皇律8.“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为“十恶”中的_(分数:1.00)A.不孝B.不道C.大不敬D.内乱9.宋代的条法事类是一种_(分数:1.00)A.法律汇编B.法律解释C.特别法D.行政法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封建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明律C.大元通制D.宋刑统11.宋代附有赎回条件的特殊类型的买卖契约

    3、称为_(分数:1.00)A.租佃契约B.典当契约C.输钱契约D.绝卖契约12.宋代为使皇帝独揽军权而在中央设置_(分数:1.00)A.枢密院B.兵部C.参知政事D.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案例汇编是_(分数:1.00)A.洗冤集录B.折狱龟鉴C.疑狱集D.棠阴比事14.北宋前期设立的特别审判机构为_(分数:1.00)A.大宗正府B.审刑院C.大理寺D.廷尉15.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刊行的法典是_(分数:1.00)A.重熙条制B.天盛改旧新定律令C.皇统制D.泰和律义16.五代十国时期的金国法制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汉化的标志是_(分数:1.00)A.重熙条制B.泰和令

    4、C.皇统制D.泰和律17.公开宣布、承认收继婚合法化是在_(分数:1.00)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18.我国地方上的行省制度源于_(分数:1.00)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9.元代的地方监临官是_(分数:1.00)A.知府B.达鲁花赤C.县尹D.典吏20.我国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是_(分数:1.00)A.大明令B.大诰C.大明会典D.元典章21.在明朝,契约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1.00)A.合同契B.单契C.税契D.印契22.明朝重在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的考课是_(分数:1.00)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23.依明律,甲国的 A和乙国的 B在明

    5、朝领地发生纠纷。应_(分数:1.00)A.依甲国法B.依乙国法C.依明朝法D.依被告所属国法24.明律规定遗失物在公告期内被主人领回时,所有权_(分数:1.00)A.全部归拾得人B.全部归主人C.全部归国家D.一半归拾得人,一半归主人25.清代考核官吏的“四格”项目中,行政官吏的业务能力称为_(分数:1.00)A守B政C才D年26.中国古代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是_(分数:1.00)A.问刑条例B.大清律例解附例C.大清会典则例D.大清律例27.清代秋审将案情属实、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时再作决定的案件称为_(分数:1.00)A.可矜B.缓决C.可疑D.情实28.清代各级衙门中

    6、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称为_(分数:1.00)A.胥吏B.文员C.幕友D.文秘29.太平天国革命彻底否定了下列哪个封建制度?_(分数:1.00)A.荫庇世袭制B.尊卑等级制C.世卿世禄制D.土地私有制30.在太平天国的审判活动中,具有最高裁判权的是_(分数:1.00)A.军师B.司马C.天王D.典执法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十恶”罪行中,危害皇权的包括_(分数:2.00)A.大不敬B.谋反C.恶逆D.谋大逆E.谋叛32.五代十国时期的刑罚空前酷烈之主要表现有_(分数:2.00)A.量刑的加重B.杖刑的演变C.流刑的演变D.凌迟的出现E.增设的罪名33.元朝的不动产买卖

    7、和典当必须经过的程序有_(分数:2.00)A.先问亲邻B.经官给据C.过割赋税D.签押文契E.印契税契34.明朝主要通过以下_方式选任官员。(分数:2.00)A.科举B.捐纳C.荐举D.察举E.辟举35.清代旗人犯罪具有减免刑罚的特权被称为_(分数:2.00)A.减免B.换刑C.减等D.官当E.准五服以治罪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一条鞭法 (分数:3.00)_37.九卿圆审 (分数:3.00)_38.翻异别勘制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宋朝的大案奏裁制。 (分数:7.00)_40.简述明律定罪量刑的特有原则。 (分数:7

    8、.00)_41.简述清朝的“地丁合一”制度内容及主要意义。 (分数:7.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宋刑统对唐律的变化。 (分数:15.00)_43.试述清朝刑事法制的特点。 (分数:1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行政法典是_(分数:1.00)A.唐六典 B.大明会典C.宋刑统D.大清会典解析:考点 唐六典的性质及地位 解析 唐六典是唐朝的一部行政法典,它总结了以往行政立法的经验,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规定了唐朝行政法的内

    9、容,并对以后的行政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_(分数:1.00)A.法律答问B.律注C.律疏 D.集解解析:考点 律疏的性质 解析 律疏又称疏议,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是司法官断案的依据。它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和补充律条,目的是使人们正确地了解和掌握律文的真正含义。3.唐律十二篇中关于违反官吏职务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犯罪的法律是_(分数:1.00)A.卫禁律B.职制律 C.户婚律D.厩库律解析:考点 唐律十二篇的具体内容 解析 卫禁律主要打击侵犯皇宫警卫和国家关津要塞保卫等方面的犯罪。职制律主要打击违反官吏职务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的犯罪。户婚律主要打击妨碍、破坏户籍、

    10、土地、赋税管理和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厩库律主要打击违反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犯罪。4.唐朝负责全国监察事务的机关是_(分数:1.00)A.皇帝B.大理寺C.刑部D.御史台 解析:考点 唐朝的司法机关 解析 唐朝中央司法机构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组成。大理寺是唐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是唐朝的中央审判复核机关。御史台是唐朝的中央监察机关,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5.唐律中因各种原因而杀错人的犯罪称为_(分数:1.00)A.故杀B.斗杀C.误杀 D.过失杀解析:考点 “六杀”的具体含义 解析 “谋杀”是指有预谋的杀人犯罪。“故杀”是指事先无预谋、后在情急时产生杀人意念的杀人犯罪。“斗杀”是指在斗殴中因

    11、为激愤失手而把人杀死的杀人犯罪。“误杀”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杀错人的杀人犯罪。“过失杀”是指因为过失原因而杀人的犯罪。“戏杀”是指在戏耍中不慎杀人的犯罪。6.唐代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一,州所设的审理刑事案件的机构是_(分数:1.00)A.司法参军事 B.司户参军事C.司寇D.申明亭解析:考点 唐朝的司法机关 解析 州的行政长官兼任州的司法长官,州设别驾、司马、司户参军事、司法参军事等属官。其中,司户参军事和司法参军事的职责都与司法有关。司户参军事要受理民事案件,而司法参军事则要受理刑事案件。7.直接影响着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的立法,成为中华法系形成标志的是_(分数:1.00)A.秦律B.汉律C.唐律 D

    12、.开皇律解析:考点 唐律的历史意义 解析 唐律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影响,涉及的国家包括朝鲜、越南、日本等,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8.“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为“十恶”中的_(分数:1.00)A.不孝B.不道C.大不敬D.内乱 解析:考点 “十恶”的具体内容 解析 内乱是一种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题中所提的与“亲、父祖妾”通奸行为即属于“十恶”中的内乱。9.宋代的条法事类是一种_(分数:1.00)A.法律汇编 B.法律解释C.特别法D.行政法解析:考点 条法事类的性质 解析 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条法事类”的出现。所谓“条法事类”,指的是以公事性质为标准,把统编的赦

    13、令格式分门编纂的法规大全。所以,条法事类是一种法律汇编。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封建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明律C.大元通制D.宋刑统 解析:考点 宋刑统的历史影响 解析 宋刑统于建隆四年完成,刻板模印,颁行天下,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也是宋代最基本的一部法典,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11.宋代附有赎回条件的特殊类型的买卖契约称为_(分数:1.00)A.租佃契约B.典当契约 C.输钱契约D.绝卖契约解析:考点 典当契约的含义 解析 宋朝不动产买卖可分为绝卖与活卖。凡只转让使用权与受益权,保留回赎权的买卖叫活卖或典当。典当契约的业主得到钱主的典价,在法

    14、定期限内可随时以原价赎回标的物。12.宋代为使皇帝独揽军权而在中央设置_(分数:1.00)A.枢密院 B.兵部C.参知政事D.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析:考点 枢密院的作用 解析 宋朝新设枢密院,专门掌管军权。1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案例汇编是_(分数:1.00)A.洗冤集录B.折狱龟鉴C.疑狱集 D.棠阴比事解析:考点 疑狱集的地位与影响 解析 疑狱集是由和凝父子共同编写的,收录大量古代侦查、断案的事例,记录较为典型的侦查、断案技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案例汇编。14.北宋前期设立的特别审判机构为_(分数:1.00)A.大宗正府B.审刑院 C.大理寺D.廷尉解析:考点 审刑院的性质 解析 为了加强皇权对

    15、司法权的控制,宋初设立了审刑院,作为审判复核机关。审刑院向皇帝负责,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15.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刊行的法典是_(分数:1.00)A.重熙条制B.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C.皇统制D.泰和律义解析:考点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解析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是西夏的国家政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刊行的法典。16.五代十国时期的金国法制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汉化的标志是_(分数:1.00)A.重熙条制B.泰和令C.皇统制D.泰和律 解析:考点 泰和律的社会地位 解析 泰和律主要参照唐律疏议制定而成,共有 12篇 30卷,泰和律的颁布,实际上是金国法制从内容到形

    16、式全面汉化的标志。泰和律不但在当时最具代表性且有较高威望,对后来的元朝法律也有重大影响。17.公开宣布、承认收继婚合法化是在_(分数:1.00)A.汉朝B.唐朝C.元朝 D.清朝解析:考点 收继婚 解析 收继婚,即未婚男子收取家族中的寡妇为妻。这种婚姻形式也是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习俗,与汉族的礼仪文化是相违背的。蒙古入主中原后,立即宣布其合法性,受其影响,元朝的汉族中收继婚也较多。18.我国地方上的行省制度源于_(分数:1.00)A.唐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解析:考点 行省制度 解析 元朝设立行省作为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关,是中国历史上省制的发端。19.元代的地方监临官是_(分数:1.00)A

    17、.知府B.达鲁花赤 C.县尹D.典吏解析:考点 元朝的地方司法机关 解析 元朝各路、府、州、县皆设达鲁花赤,作为监临官,专职司法官员皆受其节制,有司法审判权、审判的批准权和上报权,杖罪以下可以自行判决。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总管。20.我国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是_(分数:1.00)A.大明令 B.大诰C.大明会典D.元典章解析:考点 大明令的社会地位 解析 吴元年(1367 年)朱元璋下令制定律令,令完成于明朝建立以后,称为大明令。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是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21.在明朝,契约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1.00)A.合同契B.单契 C.

    18、税契D.印契解析:考点 明朝的契约制度 解析 在契约形式方面,明朝法律并无具体规定,但民间民事习惯所确认的契约形式已相当规范,主要分为单契和合同契两种。因单契在立契、转移权利手续上较简便,遂成为契约的主要形式,明朝大量契约原件多数为单契。22.明朝重在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的考课是_(分数:1.00)A.考满 B.考察C.殿试D.会试解析:考点 明朝的考课制度 解析 明朝定期对官吏进行考课,考课主要包括考满和考察两种形式。考满是对所有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在于政绩。考察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定期举行,重点在于法纪。23.依明律,甲国的 A和乙国的 B在明朝领地发生纠纷。应

    19、_(分数:1.00)A.依甲国法B.依乙国法C.依明朝法 D.依被告所属国法解析:考点 明朝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 解析 明朝确立了单一的属地原则来处理化外人相犯,不论属于何国公民,只要在明朝领地发生,都适用明朝法律。24.明律规定遗失物在公告期内被主人领回时,所有权_(分数:1.00)A.全部归拾得人B.全部归主人C.全部归国家D.一半归拾得人,一半归主人 解析:考点 遗失物所有权的认定原则 解析 明朝强调先占原则,即使是遗失物,在认领期内由失主认领的,拾得人仍有一半的所有权。25.清代考核官吏的“四格”项目中,行政官吏的业务能力称为_(分数:1.00)A守B政C才 D年解析:考点 “四格六法

    20、” 解析 “四格”是考核官吏的四个项目,具体内容是:“守”,即行政官吏的操守、品质;“才”,即行政官吏的业务能力;“政”即行政官吏对政务的勤勉程度及政绩;“年”,即行政官吏的年龄。26.中国古代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是_(分数:1.00)A.问刑条例B.大清律例解附例C.大清会典则例D.大清律例 解析:考点 大清律例的社会影响 解析 乾隆五年,清朝颁布第三部法典大清律例,是清律的定型。大清律例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27.清代秋审将案情属实、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时再作决定的案件称为_(分数:1.00)A.可矜B.缓决 C.可疑D.情实解析:考点

    21、 “缓决” 解析 经过秋审、朝审的案件,根据具体情节对罪犯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四种情况。定为缓决即案情属实,但危害性较小,则暂时关押,等待下一年会审。28.清代各级衙门中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称为_(分数:1.00)A.胥吏 B.文员C.幕友D.文秘解析:考点 胥吏 解析 胥吏又称书吏、书差或书役等,是各级衙门中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29.太平天国革命彻底否定了下列哪个封建制度?_(分数:1.00)A.荫庇世袭制B.尊卑等级制C.世卿世禄制D.土地私有制 解析:考点 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就是土地制度,它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将一切土地收归天王所有,再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3

    22、0.在太平天国的审判活动中,具有最高裁判权的是_(分数:1.00)A.军师B.司马C.天王 D.典执法解析:考点 天王专断 解析 在人治社会里,无论何时都是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天王不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但在太平天国里相当于皇帝,因此也拥有最高的裁判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十恶”罪行中,危害皇权的包括_(分数:2.00)A.大不敬 B.谋反 C.恶逆D.谋大逆 E.谋叛 解析:考点 “十恶”的具体内容 解析 从“十恶”的内容可以看到,其打击的对象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危害皇权的行为,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和大不敬等;第二类是侵害家庭伦理纲常的行为,如恶逆、不孝

    23、、不睦、内乱等;第三类是严重损害人身权的行为,如不道等。32.五代十国时期的刑罚空前酷烈之主要表现有_(分数:2.00)A.量刑的加重B.杖刑的演变 C.流刑的演变 D.凌迟的出现 E.增设的罪名解析:考点 五代十国时期法制内容的演变 解析 五代十国时期刑罚空前酷烈。首先,在刑罚的执行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做法,呈现严酷的特点,如杖刑演变为“合欢杖”,即双杖齐下;又将流刑演变为刺配,即将决杖与配流并用。其次,出现新的刑罚。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凌迟在此时出现了。33.元朝的不动产买卖和典当必须经过的程序有_(分数:2.00)A.先问亲邻 B.经官给据 C.过割赋税 D.签押文契 E.印契税契

    24、 解析:考点 元朝的财产法律制度 解析 元代关于契约关系主要规定了买卖契约、典当契约、借贷契约等。不动产买卖和典当必须经过“经官给据”、“先问亲邻”、“签押文契”、“印契税契”、“过割赋税”五个程序才能生效。34.明朝主要通过以下_方式选任官员。(分数:2.00)A.科举 B.捐纳 C.荐举 D.察举E.辟举解析:考点 明朝的官吏选任制度 解析 明朝官吏选任的基本途径是科举制,辅之荐举制。除科举、荐举外,明朝任官还有捐纳制。35.清代旗人犯罪具有减免刑罚的特权被称为_(分数:2.00)A.减免B.换刑 C.减等 D.官当E.准五服以治罪解析:考点 维护旗人特权的制度 解析 旗人犯罪享有“减等”

    25、、“换刑”的特权。而且,满族人中的宗室贵族享有更多的特权,诉讼由宗人府会同户部或刑部管辖,可免于刑讯、笞、杖刑,用罚“赡养银”代替等。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一条鞭法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条鞭法是明代万历时期确立的赋税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简化税制,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它的意义在于适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削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税收开始转为以资产计征,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37.九卿圆审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九卿圆审是指在明朝由六

    26、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等九位中央行政长官会同对全国死刑要案进行复审的制度。38.翻异别勘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翻异别勘制是犯人推翻原口供时应该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的制度。翻异,指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别勘,又称“别推”、“别鞫”、“移推”,指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宋朝的大案奏裁制。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宋朝的大案奏裁制: 宋初在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的同时,也收回地方对刑事案件的判决权,恢复了死刑复奏制度。除了死刑案外,还规定了大量必须“奏裁”的案件。据此,大理寺、刑部乃至审刑院的复核断案,都成了履

    27、行死刑复奏制、大案奏裁制的一道程序而已。相应地,对地方审判机关的量刑权限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一制度既能彰显慎刑,又加强了皇权对审判的控制。40.简述明律定罪量刑的特有原则。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明律定罪量刑的特有原则有: 第一,确立比附原则。明律规定,律条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应比照最相近的律条定罪量刑,或加重或减轻刑罚,并上报刑部转呈皇帝批准。 第二,化外人相犯确立属地主义原则。明朝改变以往的规定,对于所有的化外人犯罪,全部按照明朝的法律进行处理,这一规定确立了属地主义原则,不再采用属人主义原则,与唐朝规定相比,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也是明朝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体现。41.简述清朝

    28、的“地丁合一”制度内容及主要意义。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地丁合一”制度的主要内容: 清雍正元年颁布诏令,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各地原定的丁税总额摊入田赋中,使丁银成为田赋的附加税。丁银的征收与田赋的征收完全合一,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 意义: “地丁合一”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的变革,取消了征税中人丁、地亩的双重标准,免除无地农民的人头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但在特定背景和体制下,这些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沉重的负

    29、担问题。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宋刑统对唐律的变化。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宋刑统完成于建隆四年,刻版模印,颁行天下,史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它是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部法典,是宋代最基本的一部法典,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部刻版印行的法典。 宋刑统共 12篇 30卷 502条,体例上其对唐律的变化之处有三:(1)以刑律为主,律敕合编。(2)篇下设门。宋刑统12 篇的每篇中,将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条文汇编为一门,分为 213门。(3)立“起请”条。宋刑统中还有一些条文之后附有以“臣等参详”或“臣等议曰”开头的文字,称为“起请”条。它们是窦仪等宋刑统的编修者对

    30、某些律、律疏或“准”条的补充,作为参照,也具有法律效力。 宋刑统在内容上,除个别避讳字外,基本上沿袭唐律疏议。变化之处主要在于:(1)删除唐律疏议每篇篇首的篇名沿革史。(2)增设“折杖法”的规定,即以杖刑代替流、徒、杖、笞之刑,以体现恤刑原则。(3)对官吏犯赃罪的处罚比唐律疏议明显减轻,对盗罪的处罚则加重。(4)增加民事、商事方面的立法。43.试述清朝刑事法制的特点。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清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发展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其刑事法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严惩侵犯皇权的犯罪。清律继承隋唐以来的“十恶”重罪的相关内容,在巩固皇权和强化统治方

    31、面的力度远大于前朝,对危害政权的犯罪,惩罚残酷,株连广。其一,扩大谋反、谋大逆、谋叛的定罪范围。其二,加重对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的量刑。 (2)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明末清初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较为活跃的时期,尤其是经济发达、士大夫比较集中的江南地区更为活跃。明末以来,怀疑、批判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潮在知识分子中渐渐兴起,加之或明或暗的反清复明思想,令清政府深感不安。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清初统治者一方面尊崇孔盂之道,提倡程朱理学,以八股取士对士大夫进行拉拢、限制,并且通过编修四库全书来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具有启蒙思想和反满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收缴、焚毁各类反清或视为“异端悖逆”的书籍,大力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统治。 (3)运用刑罚手段抑制商品经济发展。明中叶以后,虽然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手工业、商业已有很大发展。清朝统治者从维护专制统治出发,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仍然因循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一切有碍本务的经济活动进行压制,甚至用刑罚手段予以打击。清朝对商品经济的抑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限制民间采矿;第二,对盐、铁、茶、矾等重要商品实行禁榷,规定对民间私相买卖者予以治罪。此外,还颁布“禁海令”,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不仅制约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5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