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法制史自考-4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在商朝,伪托神意进行断罪而参与司法活动的是_(分数:1.00)A.卜者B.贵族C.商王D.大司寇2.西周时把惯犯称之为_(分数:1.00)A眚B.惟终C.非眚D.非终3.西周时期专门用于有罪贵族和官员的刑罚是_(分数:1.00)A.赎刑B.杖刑C.流刑D.鞭刑4.春秋末期,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的人是_(分数:1.00)A.赵盾B.叔向C.孔子D.邓析5.在秦律中,男子服筑城的苦役、女子服舂米的劳役称为_(分数:1.00)A舂B.鬼薪、白粲C.城旦舂D.隶臣6.秦朝司
2、法审判的成例叫_(分数:1.00)A.廷行事B.成例C.案例D.判例7.开创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先河的是_(分数:1.00)A.西周B秦C唐D明8.依汉律冲犯皇帝仪仗、车骑影响通行罪谓之_(分数:1.00)A.犯跸B.腹非C.不敬D.大不敬9.汉律中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的是_(分数:1.00)A诉B.公诉C劾D告10.设立全面的死刑奏报制,将判决死刑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的是_(分数:1.00)A.西周B.西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11.隋朝的大业律共有_(分数:1.00)A.12篇B.14篇C.16篇D.18篇12.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
3、.开皇律B.法经C.永徽律疏D.北齐律13.贞观年间,一人犯有两罪,且两罪有轻重,则_(分数:1.00)A.以轻罪论B.以重罪论C.以先犯之罪论D.两罪相加14.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是宋代宋慈撰写的_(分数:1.00)A.洗冤集录B.疑狱集C.本草纲目D.法律答问15.在宋朝,为接待中外贡使商贾、征收税率、管理商品互易、结交番客等而设的机构是_(分数:1.00)A.市舶司B.榷场C.互市D.一口通商16.我国地方上的行省制度源于_(分数:1.00)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7.在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与绞、斩并行,且为第一等生命刑的是_(分数:1.00)A.腰斩B.刺配C.凌迟D.具
4、五刑18.明代负责各级官吏的选拔考课的机构是_(分数:1.00)A.户部B.工部C.礼部D.吏部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是_(分数:1.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民国约法C.中国民国宪法D.贿选宪法20.清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_(分数:1.00)A.宗人席B.军机处C.内阁D.都察院21.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_(分数:1.00)A.1843年B.1846年C.1886年D.1876年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商法产生于_(分数:1.00)A.明朝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2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实施时间最长的一
5、部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训政纲领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24.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法规规定:减轻地租百分之_(分数:1.00)A十B.十五C.二十D.二十五25.中国法制史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是_(分数:1.00)A.唐令B.宋令C.大明令D.大清令26.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_式的虚君共和模式。(分数:1.00)A.日本B.比利时C.英国D.法国27.清律明确规定了典的回赎期限,其中旗人将田产典给汉民的回赎期限为_(分数:1.00)A.10年B.15年C.20年D.25年28.北洋政府颁行的暂行新刑律基本上沿用了_(分数:1
6、.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惩治盗匪法29.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1935年B.1939年C.1945年D.1949年30.首先作出保护军婚规定的婚姻法是_(分数:1.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C.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D.山东省婚姻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春秋时期,晋国先后有四次大的立法活动,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第一次立法是在晋文公四年,作“被庐之法”B.第二次立法是赵盾为晋国执政时,制定“常法”C.第三次立法被称为“范武
7、子之法”D.第四次立法赵鞅铸刑鼎,公布“赵盾之法”E.第四次立法公布法律遭到了孔子的反对32.以下有关元朝中央司法机关的变更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取消刑部,设立大理寺B.取消大理寺,建立大宗正府C.加重刑部权力D.设立审判院E.由宣政院兼管宗教审判事务33.清朝会审制度更为系统、完备,主要包括_(分数:2.00)A.秋审B.热审C.九卿圆审D.朝审E.大审34.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十恶”的罪名有_(分数:2.00)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奸党E.不义35.以下不属于北洋政府时期的特别司法机关的是_(分数:2.00)A.平政院B.大理院C.军事审判机关D.兼理司法法院E.高
8、等审判厅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左官 (分数:3.00)_37.鞫献分司制 (分数:3.00)_38.“袁记约法”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秦至唐代的各种法律解释。 (分数:7.00)_40.简述与唐律相比,明律在刑事法制方面呈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 (分数:7.00)_41.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分数:7.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 (分数:15.00)_43.试述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分数:15.00)
9、_中国法制史自考-4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在商朝,伪托神意进行断罪而参与司法活动的是_(分数:1.00)A.卜者 B.贵族C.商王D.大司寇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商朝司法活动的参与者卜者。 在商朝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有商王、贵族和卜者,其中伪托神意进行断罪而参与司法活动的是卜者。2.西周时把惯犯称之为_(分数:1.00)A眚B.惟终 C.非眚D.非终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周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刑事原则。 尚书康诰中有:“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
10、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这句话中,眚是过失之意,非眚,不是由于过失,即故意;非终为偶犯,惟终即惯犯。3.西周时期专门用于有罪贵族和官员的刑罚是_(分数:1.00)A.赎刑B.杖刑C.流刑D.鞭刑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周九刑中的鞭刑。 鞭刑,是用荆条或株木痛击犯人背部或臀部。尚书舜典有:“鞭作官刑”,可见鞭刑主要是用于对贵族犯罪的惩罚。4.春秋末期,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的人是_(分数:1.00)A.赵盾B.叔向C.孔子 D.邓析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布成文法所受到的阻力。 公元前 513年,晋国大臣越鞅、荀寅将赵盾所作的法典铸在了鼎上,遭到
11、了孔子的反对。5.在秦律中,男子服筑城的苦役、女子服舂米的劳役称为_(分数:1.00)A舂B.鬼薪、白粲C.城旦舂 D.隶臣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汉的刑罚城旦舂。 城旦舂即强制筑城、舂米的徒刑。城旦,指男犯为筑城等劳役;舂,指女犯为舂米等劳役。这是秦汉广泛使用的刑罚。6.秦朝司法审判的成例叫_(分数:1.00)A.廷行事 B.成例C.案例D.判例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秦的法律形式廷行事。 秦的“延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它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延行事是律的补充形式之一。7.开创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先河的是_(分数:1.00)A.西
12、周B秦 C唐D明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是中国监察制度的发端。中央有御史大夫,以监察百官为责;地方上在郡设监察御史,对郡及下属官吏行使监察之权,直接对中央负责。秦的监察机构虽尚未专门化,但已为中国历史上的监察制度开创了先河。8.依汉律冲犯皇帝仪仗、车骑影响通行罪谓之_(分数:1.00)A.犯跸 B.腹非C.不敬D.大不敬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朝的主要罪名。 犯跸指冲犯皇帝仪仗、车骑影响通行。汉书张释之传如淳注引汉令:“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9.汉律中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的是_(分数:1.00)A诉B.公诉C劾D告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
13、识点是汉朝的起诉种类。 汉朝起诉称为“告劾”。“告”指吏民告发违法犯罪,其中包括原告直接去官府告诉,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劾”,指由官吏请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10.设立全面的死刑奏报制,将判决死刑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的是_(分数:1.00)A.西周B.西汉C.魏晋南北朝 D.隋唐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魏晋南北朝的死刑奏报制度。 为了慎重对待和处理死刑案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步完善死刑复奏制度,对于已判决死刑的案件,最后的决定权属于皇帝,使得皇帝直接控制大案要案,地方的死刑决定权收归中央。死刑复奏制度为隋唐所继承。11.隋朝的大业律共有_(分数:1.00)A.12篇B
14、.14篇C.16篇D.18篇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的大业律。 大业律是隋朝的第二部律,也是隋炀帝时期的主要立法成果。大业三年(607)大业律颁布,其体例与开皇律不同,把 12篇改为 18篇。12.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开皇律B.法经C.永徽律疏 D.北齐律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新的水平。它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内容最完美、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古代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3.贞观年间,一人犯有两罪,且两罪有轻重,则_(分数
15、:1.00)A.以轻罪论B.以重罪论 C.以先犯之罪论D.两罪相加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名例律关于两罪从重处罚原则的规定。 名例律对一人犯有两罪或两罪以上的处罚也做了规定,基本原则是从重处罚,采用重罪吸收轻罪的办法,即“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14.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是宋代宋慈撰写的_(分数:1.00)A.洗冤集录 B.疑狱集C.本草纲目D.法律答问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为南宋宋慈所著,宋慈采撷前人著作中有关法医检验的案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辑成洗冤集录,该书共 5卷,53 目,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15.在宋
16、朝,为接待中外贡使商贾、征收税率、管理商品互易、结交番客等而设的机构是_(分数:1.00)A.市舶司 B.榷场C.互市D.一口通商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 宋朝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设立市舶机构,最主要的便是市舶司,主要职责为接待中外贡使商贾、征收税率、管理商品互易、结交番客等。16.我国地方上的行省制度源于_(分数:1.00)A.隋朝B.唐朝C.元朝 D.明朝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元朝的行政机构设置。 元朝地方有行省、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兼有司法职能。行省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派出机关,地方重要案件都要通过行省上报中央,刑部的判决也通过行省下达地方执行
17、,各行省设有理问所专掌刑狱。行省的设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省制的发端。17.在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与绞、斩并行,且为第一等生命刑的是_(分数:1.00)A.腰斩B.刺配C.凌迟 D.具五刑解析:18.明代负责各级官吏的选拔考课的机构是_(分数:1.00)A.户部B.工部C.礼部D.吏部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吏部的职能。 明初沿用前制,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隶属中书省。吏部冠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各级官吏的选拔考课;户部掌管全国户籍田赋和财政;礼部掌管天下礼仪祭祀及科举事务;兵部掌管武官选拔及军队训练调遣;刑部掌管天下刑名及刑狱各事;工部掌管天下营造和水利各事。19.中国历史上
18、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是_(分数:1.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民国约法C.中国民国宪法D.贿选宪法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巩固革命成果,确保革命果实不被掠夺,资产阶级革命派抓紧时间制定约法,试图以此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 年 2月至 3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经过两次起草、参议院三次审议。3 月 8日,临时政府正式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约法。20.清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_(分数:1.00)A.宗人席B.军机处 C.内阁D.都察院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军机处的职能。
19、 雍正七年(1729)用兵宁夏,为及时处理军务及保密起见,设立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处职权甚重,包括撰拟皇帝谕旨,处理官员奏折,办理重大狱案,侍从皇帝出巡等等,凡是国家军政要务及皇帝个人事务均在军机处的职责范围之内。21.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_(分数:1.00)A.1843年 B.1846年C.1886年D.1876年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1943年中英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使得西方列强开始在华取得领事裁判权。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商法产生于_(分数:1.00)A.明朝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解析:23.南
20、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训政纲领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于 1928年 6月 1日公布实施。该约法的最大特点是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体制,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存在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24.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法规规定:减轻地租百分之_(分数:1.00)A十B.十五C.二十D.二十五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法规关于减租的规定。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法规都规定允许地主出租自己合法的土地给农民耕种,但必须
21、降低租率,一般减租率不得少于 25%,即比抗战前原租额减收 25%(即“二五减租”)。25.中国法制史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是_(分数:1.00)A.唐令B.宋令C.大明令 D.大清令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 吴元年(1367)朱元璋下令制定律令,令完成于明朝建立以后,称为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是唯一一部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代令典。26.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_式的虚君共和模式。(分数:1.00)A.日本B.比利时C.英国 D.法国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十九信条。 十九信条采纳了英国式的虚君共和模
22、式,开篇首先宣称“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随后的内容中对皇权作了许多限制。27.清律明确规定了典的回赎期限,其中旗人将田产典给汉民的回赎期限为_(分数:1.00)A.10年B.15年C.20年 D.25年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律对典的回赎期限的规定。 清朝明确出典人的回赎年限。汉民之间典当田产,回赎期限为 10年;旗人之间典当期限亦是 10年;旗人将田产典给汉民的回赎期限则为 20年。28.北洋政府颁行的暂行新刑律基本上沿用了_(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D.惩治盗匪法解析:29.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
23、则的指示发布于_(分数:1.00)A.1935年B.1939年C.1945年D.1949年 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 1949年中共中央在解放区范围内发文废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行到 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已成大势所趋,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确立人民司法原则,1949 年 2月,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一文,在解放区范围内一举废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30.首先作出保护军婚规定的婚姻法是_(分数:1.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C.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D.山东省婚姻条
24、例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根据地保护军婚的婚姻立法原则的实践。 为了保障革命战争的胜利,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起,就对红军官兵的婚姻予以特殊的保护,规定:红军战士之妻要求离婚,须得其夫同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春秋时期,晋国先后有四次大的立法活动,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第一次立法是在晋文公四年,作“被庐之法” B.第二次立法是赵盾为晋国执政时,制定“常法” C.第三次立法被称为“范武子之法” D.第四次立法赵鞅铸刑鼎,公布“赵盾之法” E.第四次立法公布法律遭到了孔子的反对 解析:32.以下有关元朝中央司法机关的变更表述不正
25、确的是_(分数:2.00)A.取消刑部,设立大理寺 B.取消大理寺,建立大宗正府C.加重刑部权力D.设立审判院 E.由宣政院兼管宗教审判事务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元朝中央司法机关的变更。 元朝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刑部、大宗正府、御史台和宣政院,可见元朝并未取消刑部,也未设立审判院。33.清朝会审制度更为系统、完备,主要包括_(分数:2.00)A.秋审 B.热审 C.九卿圆审D.朝审 E.大审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朝的会审制度。 清朝废除了明朝的大审制度,保留了热审制度,将朝审进一步发展为秋审和朝审两大会审制度。故应选A、B、D。C、E 均为明朝的会审制度。34.以下各选项中
26、,属于“十恶”的罪名有_(分数:2.00)A.谋反 B.谋大逆 C.恶逆 D.奸党E.不义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十恶”。 隋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35.以下不属于北洋政府时期的特别司法机关的是_(分数:2.00)A.平政院B.大理院 C.军事审判机关D.兼理司法法院E.高等审判厅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特别司法机关。 北洋政府时期的特别司法机关,主要有兼理司法法院、军事审判机关和平政院等。兼理司法法院即北洋政府时期由地方行政长官兼管的审判机关。军事审判机关分为高等军法会
27、审、军法会审和临时军法会审三种。平政院为北洋政府时期设置的从事行政审判和行政监察的机关,1914 年起设置,为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置的具有行政审判职能的机构。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9.00)36.左官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左官:汉景帝时为打击地方势力,制定左官律,规定地方官吏由天子任命,不经中央委派而出任诸侯国的官职即为“左官”,命官者及受命者双方都要受严厉处罚。37.鞫献分司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鞫献分司制:即审与判分离,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的诉讼审判制度。38.“袁记约法”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袁记约法”:即 1914
28、年 5月 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的俗称。其内容是以保障袁世凯的独裁集权为中心。使中国的宪政运动大大倒退了一步。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秦至唐代的各种法律解释。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秦至唐代的法律解释包括: (1)秦的法律答问。是一种用问答形式对法条、术语等所作的解释。 (2)晋张斐等对法律的注释。 (3)唐的“律疏”,是对律条的解释和补充,与律文有同等效力,是古代法律解释的典范。40.简述与唐律相比,明律在刑事法制方面呈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与前代,特别是和唐律相比,明律在刑事法制方面最大的
29、特点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所谓“重其所重”,即“事关贼盗及帑项钱粮等事”加重重罪的处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大加重对于谋反、大逆之类严重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罪名的处罚;第二,增设许多侵犯皇帝专制权力的罪名;第三,加重对官吏贪污渎职罪的处罚;第四,加重对侵害统治秩序的犯罪的处罚。所谓“轻其轻者”,即“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方面减轻轻罪处罚。主要是对触犯礼教罪名的处罚较唐律为轻。41.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1)男女平等原则。包括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不分性别有同样处分自己遗产的权利和继承遗产的权利。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根据地的法规中还明
30、确规定,女子取得应继承的遗产,即取得了该遗产的所有权,有权携带该项遗产再婚,任何人不得干涉。 (2)赡养父母原则。根据地继承法规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继承人不仅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还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有虐待和遗弃行为者,司法机关有权剥夺其继承权。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事皆决于法。秦王朝建立后,确立“事皆决于法”的原则。在这一法制思想指导下,秦朝在立法上越发细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调整范围非常广泛,所谓“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2)
31、法令由一统。秦始皇确立“法令由一统”的立法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其他人不得篡夺;二是法度统一,全国各地适用同样的法律,即“海内郡县,法令由一统”。在这种法制思想指导下,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强调君主独断,法自君出。 (3)轻罪重刑。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奉行重刑主义原则。秦王朝建立后,更是将严刑峻法推向极至。秦朝统治者将法家重刑理论诉诸实践,迷信刑罚,导致用刑的残酷和刑罚的滥用,这成为秦朝仅二世灭亡的直接导因。43.试述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收回领事裁判权。1943 年
32、 1月 11日中美之间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之间也签订条约取消英国在华的治外法权。此后又先后从法国、比利时、巴西、瑞士、挪威等国收回其在华领事裁判权,这样加之此前放弃领事裁判权的德国、苏联、奥地利、波兰、墨西哥、希腊等国,在中国延续了一百年之久的领事裁判权制度终于被取消。 (2)民事诉讼采取不干涉主义原则。不干涉主义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完全以当事人的意愿为准,法院一般不作主动干涉。从理论上讲不干涉主义适合于民事诉讼,也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普遍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中案件分类详细、程序规定的多而严谨,加之当时中国文化教育落后,法律援助制度又开展得不好,因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坚持不干涉主义事实上并不利于当事人。 (3)刑事诉讼和特种刑事诉讼并存。按照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规定,其刑事诉讼分为普通刑事诉讼和特种刑事诉讼两大类。如果仅从普通刑事诉讼而言,其立法精神和立法技术基本上符合当时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特种刑事诉讼的同时并存,普通刑事诉讼中所规定的内容又被特种刑事诉讼事实上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