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作为一种生产型经济,农业的基础是_A采集和狩猎 B种植农作物C农牧林业经济 D农牧结合发展(分数:1.00)A.B.C.D.2.我国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_A明代初期 B明代中叶C明代晚期 D清代初期(分数:1.00)A.B.C.D.3.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首位的是_A孔子 B孟子C老子 D庄子(分数:1.00)A.B.C.D.4.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_A春秋以后 B战国以后C秦代以后 D汉唐以后(分数:1.00)A.B.C.D.5.旧时木匠
2、行所崇拜的祖师是_A灶君 B老君李耳C鲁班 D嫘祖(分数:1.00)A.B.C.D.6.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形成于_A原始公有制时期 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 D奴隶制时期(分数:1.00)A.B.C.D.7.我国古代,寺庙建筑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_A正东 B正南C东南 D西南(分数:1.00)A.B.C.D.8.北京名吃涮羊肉是受什么人的影响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_A辽人 B金人C蒙古人 D满人(分数:1.00)A.B.C.D.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_A月饼 B米饭C面条 D馒头(分数:1.00)A.B.C.D.10.中国服饰的功能、要素、形制与不同的环境、生理
3、和群体心态特征等信息相结合,构成了中国服饰习俗的_A文化标志 B新潮标志C消费标志 D个性标志(分数:1.00)A.B.C.D.11.据东汉学者郑玄的解释,“道”的宽度是_A八尺 B十二尺C十六尺 D二十尺(分数:1.00)A.B.C.D.12.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_A父族 B妻族C母族 D九族(分数:1.00)A.B.C.D.13.在历史上,七巧板是以下哪个民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_A汉族 B匈奴族C藏族 D蒙古族(分数:1.00)A.B.C.D.14.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_A葛洪 B蔡伦C毕昇 D韩信(分数:1.00)A.B.C.D.15.中国发明管形火器的时间是_A唐代 B北宋C南宋
4、 D元代(分数:1.00)A.B.C.D.16.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_A夏代 B商代C周代 D汉代(分数:1.00)A.B.C.D.17.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_A父子相承 B兄弟相及C禅让制 D嫡长子继承制(分数:1.00)A.B.C.D.18.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的雏形,这就是_A宗法分封制 B郡县制C采邑制 D察举制(分数:1.00)A.B.C.D.19.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_A什伍里甲制度 B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C宗法制度 D察举制度(分数:1.00)A.B.C.D.20.科举制度创始于_A汉朝 B西晋C隋朝 D唐朝(分数:1.00)
5、A.B.C.D.21.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_A汤刑 B九刑C刑书 D法经(分数:1.00)A.B.C.D.22.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_A等差性 B调和性C规范性 D唯一性(分数:1.00)A.B.C.D.23.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_A冠、婚、丧、祭、家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贺 D吉、凶、宾、军、嘉(分数:1.00)A.B.C.D.24.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_A分封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分数:1.00)A.B.C.D.25.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A元宵节 B中秋节C端午节 D清明节
6、(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我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_(分数:2.00)A.市B.墟C.集D.会E.场27.我国传统居住用房的主要形式有_(分数:2.00)A.半穴式B.井干式C.干栏式D.石室E.土木结构式28.中国传统天文学包括_(分数:2.00)A.代数B.几何C.天象观测D.历法制定E.鬼谷算29.秦朝中央官吏系统为三公九卿,其“三公”包括_(分数:2.00)A.太傅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E.太师30.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种类有_(分数:2.00)A.天神B.地祗C.山川D.人鬼E.星辰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
7、数:15.00)31.鸦片战争(分数:3.00)_32.行会组织(分数:3.00)_33.家族(分数:3.00)_34.明经科(分数:3.00)_35.制度文化(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何谓以文促商?(分数:6.00)_37.简述我国传统生产经济与文化的特征。(分数:6.00)_38.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分数:6.00)_39.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分数:6.00)_40.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我国中医药学理
8、论的形成与发展。(分数:10.00)_42.试述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联系。(分数:10.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作为一种生产型经济,农业的基础是_A采集和狩猎 B种植农作物C农牧林业经济 D农牧结合发展(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耕自然经济的丛础。作为一种生产型经济,农业的基础是种植农作物。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正是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才导致了人类由群居迁移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更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2.我国
9、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_A明代初期 B明代中叶C明代晚期 D清代初期(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在 2004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 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明中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由于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萌芽,这一方面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耕自然经济的解体。3.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首位的是_A孔子 B孟子C老子 D庄子(分数:1.00)A. 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孔子的农政观。论语颜渊中记载了孔子回答子贡提出的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语录,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
10、之矣。”可见,孔子把“足食”放在了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4.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_A春秋以后 B战国以后C秦代以后 D汉唐以后(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手工业在汉唐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制盐业、制陶业、瓷器业等。5.旧时木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_A灶君 B老君李耳C鲁班 D嫘祖(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手工行业的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各自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A、B、D 三项分别是厨师行、铁匠行、纺织匠行的祖师。6.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
11、形成于_A原始公有制时期 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 D奴隶制时期(分数:1.00)A. B.C.D.解析:7.我国古代,寺庙建筑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_A正东 B正南C东南 D西南(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仪式。受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仪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传统居住建筑的选址仪式就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点。一般认为,金銮殿(帝王之居)、寺庙(菩萨之居)和官府取正南方向,称“子午向”,平常人不能僭越。普通民居的朝向都稍偏一些,或东南向,或西南向。8.北京名吃涮羊肉是受什么人的影响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_A辽人 B金
12、人C蒙古人 D满人(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各地各民族的烹饪技术与文化的交流。元朝统治期间,蒙古贵旅喜食羊肉,这就造成了当时北京人流行吃羊肉的风气。随着饮食习俗的流变,涮羊肉成为北京最富特色的饮食之一。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_A月饼 B米饭C面条 D馒头(分数:1.00)A. B.C.D.解析:10.中国服饰的功能、要素、形制与不同的环境、生理和群体心态特征等信息相结合,构成了中国服饰习俗的_A文化标志 B新潮标志C消费标志 D个性标志(分数:1.00)A. B.C.D.解析:11.据东汉学者郑玄的解释,“道”的宽度是_A八尺 B十二尺C十六尺
13、D二十尺(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道路的划分。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据东汉学者郑玄的解释,“道”为十六尺宽,而“径”是能走牛马的兽路,“畛”是能走牛车的道,“涂”和“路”分别为八尺宽、二十四尺宽。12.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_A父族 B妻族C母族 D九族(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缘九族制。所谓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称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是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的。13.在历史上,七巧板是
14、以下哪个民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_A汉族 B匈奴族C藏族 D蒙古族(分数:1.00)A. B.C.D.解析:14.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_A葛洪 B蔡伦C毕昇 D韩信(分数:1.00)A.B. C.D.解析:15.中国发明管形火器的时间是_A唐代 B北宋C南宋 D元代(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火药的应用。我国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南宋时期又发明了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16.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_A夏代 B商代C周代 D汉代(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宗法制的演变。宗法制是由
15、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的,到周代趋于完备,瓦解于春秋时期。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17.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_A父子相承 B兄弟相及C禅让制 D嫡长子继承制(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周代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不同于商代的“父子相承”、“兄弟相及”。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18.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的雏形,这就是_A宗法分封制 B郡县制C采邑制 D察举制(分数:1.00)A. B.C.D.解析:19.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_A什
16、伍里甲制度 B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C宗法制度 D察举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专制王权剥人身的严密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重要措施,周礼中的记载深刻反映了这一点。注意题干点明考查“周朝”。20.科举制度创始于_A汉朝 B西晋C隋朝 D唐朝(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的形成时间。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之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隋炀帝大业三年(即公元 607年)设置了进士科,从此科举制度便开始正式确立。21.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_A汤刑 B九刑C刑书 D法经(分数:1.00)A. B
17、.C.D.解析:22.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_A等差性 B调和性C规范性 D唯一性(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礼俗的特点。礼俗的调和性是指礼俗具有维持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的功能。在“和为贵”的说教下,社会矛盾得到掩盖或化解。23.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_A冠、婚、丧、祭、家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贺 D吉、凶、宾、军、嘉(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礼仪制度。中国的礼仪制度在社会上层(包括政府与宫廷)表现得严整与周密,具有浓郁的封建等级色彩。古
18、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可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五礼”。“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24.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_A分封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经历了汉末的动荡之后,曹魏时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察举制更为严格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从本质上来看,同样是维护士族的利益,从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25.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A元宵节 B中秋节C端午节 D清明节(分数:1.00)A. 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娱乐活动
19、。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社交节日,民间通过观灯、舞龙、耍狮、玩社火等节俗礼仪形式将整个社区联系起来。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我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_(分数:2.00)A.市 B.墟 C.集 D.会 E.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主要模式。市、墟、集、会是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主要模式。其中,墟、集分别指南方、北方的贸易场所,而会则指的是庙会,市是一个地区商品贸易的中心。27.我国传统居住用房的主要形式有_(分数:2.00)A.半穴式 B.井干式 C.干栏式 D.石室 E.土木结构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传统居住用房的主要形式。由于我国
20、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居住形式,其中主要有: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28.中国传统天文学包括_(分数:2.00)A.代数B.几何C.天象观测 D.历法制定 E.鬼谷算解析:29.秦朝中央官吏系统为三公九卿,其“三公”包括_(分数:2.00)A.太傅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E.太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中央建立起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主要负责辅佐皇帝治理国家。30.周礼列入吉礼祭
21、祀的种类有_(分数:2.00)A.天神 B.地祗 C.山川D.人鬼 E.星辰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鸦片战争(分数:3.00)_正确答案:(18401842 年英国因我国禁止英商贩卖鸦片而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虽然林则徐及广东爱国人民坚决反抗,但终因清政府腐败而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势力侵入,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32.行会组织(分数:3.00)_正确答案:(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解析:33.家族(分数:3.00)_正确答案:(家族是由出生
22、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解析:34.明经科(分数:3.00)_正确答案:(明经科是东汉开始设置的察举科目,其目的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解析:35.制度文化(分数:3.00)_正确答案:(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何谓以文促商?(分数:6.00)_正确答案:(1)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文化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
23、。(2)我国社会形成了市商贸易的传统,如市、墟、集、会(庙会)以及市商经营之道的形成等。市商贸易模式、经营方法及习俗把朝圣、游玩、娱乐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事象揉进贸易活动之中。(3)这种以文促销的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也是其发展和延续。)解析:37.简述我国传统生产经济与文化的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解析:38.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分数:6.00)_正确答案:(1)社区文化活动有的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
24、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世的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使之遗产化,而不进入商品系统。)解析:39.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解析:40.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分数:6.00)_正确答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1)将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
25、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2)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我国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2)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部分。后米“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定型,直至今日。从汉到宋
26、,医学理论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及法医等专著。明清时期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 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3)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解析:42.试述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联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1)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2)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表现在: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礼与俗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