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502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3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_自然经济。(分数:2.50)A.林业B.牧业C.农耕D.渔业2.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什么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_(分数:2.50)A.儒家B.道家C.佛家D.游牧3.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_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分数:2.5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屈家岭文化4.农业是以_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分数:2.50)A.农耕自然经济B.种植农作物C.农牧林业经济D.农牧结合发展5.与农

    2、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_(分数:2.50)A.工商贸易B.农商贸易C.市商贸易D.对外贸易6.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时间是_(分数:2.50)A.新石器时代B.黄帝时期C.尧舜时期D.夏商时期7.考古发现青铜制造的农具、兵器和乐器的地点是在_遗址。(分数:2.50)A.周口店B.二里头C.龙山D.屈家岭8.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是在公元前_左右。(分数:2.50)A.两千年B.三千年C.四千年D.五千年9.我国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_(分数:2.50)A.夏代B.殷商C.秦代D.汉代10.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得到归纳和整理是在_

    3、(分数:2.50)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1.我国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是在时期。_(分数:2.50)A.汉代以后B.隋唐C.北宋D.南宋12.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农具资料的农业著作是元代王桢的_(分数:2.50)A.农书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耒耜经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之后。_(分数:2.50)A.康熙盛世B.八国联军入侵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14.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_(分数:2.50)A.水土平衡观念B.节气文化C.农政思想D.农耕灌溉15.立国之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_(分数:2.50)A宋B元C明D清1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

    4、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_(分数:2.50)A.淮南子B.开元占经C.四时纂要D.四民月令17.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_(分数:2.50)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8.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_(分数:2.50)A.天坛B.地坛C.故宫博物院D.农业展览馆19.在神话传说中,创制鱼网的神是_(分数:2.50)A.黄帝B.后稷C.神农D.伏羲20.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_(分数:2.50)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未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21.在中国农耕文化史上,人们把_当做民族的骄傲

    5、。(分数:2.50)A.安居乐业B.丰衣足食C.国强民富D.文化昌盛22.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_(分数:2.50)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3.中国最早出现专卖店是在_(分数:2.50)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4.丝绸之路,是由西汉_代表国家打通的。(分数:2.50)A.班超B.张骞C.班固D.王充25.在广州专设“十三行”,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是在_(分数:2.50)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26.我国历史上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峰期是在_(分数:2.50)A.商周B.秦汉C.三国D.魏晋27._ 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

    6、器,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分数:2.50)A.白陶B.灰陶C.黑陶D.彩陶28.考古工作者在_发现了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分数:2.50)A.仰韶文化遗址B.陕西临潼秦始皇陵C.陕西岐山西周宗庙遗址D.长沙马王堆汉墓29.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地方名叫_(分数:2.50)A.四夷馆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30.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_(分数:2.50)A.宋代人B.元代人C.明代人D.清代人31.棉花原不产于我国,它是_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来的。(分数:2.50)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唐朝32.从_起,

    7、松江成为我国棉纺业的中心。(分数:2.50)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33.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_(分数:2.50)A.战国以后B.秦代以后C.秦汉以后D.汉唐以后34.我国庙会发展的极盛期是在_(分数:2.50)A.魏晋B.隋唐C.两宋D.明清35.南方一般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_(分数:2.50)A墟B集C市D会36.中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是_(分数:2.50)A.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B.批发经营,店铺经营,摊贩经营C.经销,直销,广告D.市声,牌匾,商幌37.晋商中有“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这指的是_(分数:2.50)A.坐商经营B.行商经营C.农

    8、商兼营D.集市经营38.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是_(分数:2.50)A.市声B.商幌C.牌匾D.字号39.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_(分数:2.50)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40.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_(分数:2.50)A.赵公明B.黄道婆C.太上老君D.鲁班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3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_自然经济。(分数:2.50)A.林业B.牧业C.农耕 D.渔业解析:解析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2.在我国历

    9、史上,农业文化与什么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_(分数:2.50)A.儒家B.道家C.佛家D.游牧 解析:解析 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3.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_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分数:2.5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D.屈家岭文化解析:解析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4.农业是以_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分数:2.50)A.农耕自然经济B.种植农作物 C.农牧林业经济D.农牧结合发展解析:解析 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5.与农耕自

    10、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_(分数:2.50)A.工商贸易B.农商贸易C.市商贸易 D.对外贸易解析:解析 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是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6.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时间是_(分数:2.50)A.新石器时代B.黄帝时期C.尧舜时期D.夏商时期 解析:解析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7.考古发现青铜制造的农具、兵器和乐器的地点是在_遗址。(分数:2.50)A.周口店B.二里头 C.龙山D.屈家岭解析:解析 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具、兵

    11、器和乐器。8.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是在公元前_左右。(分数:2.50)A.两千年 B.三千年C.四千年D.五千年解析:解析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达到了新的水平。9.我国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_(分数:2.50)A.夏代 B.殷商C.秦代D.汉代解析:解析 人们发明观察星象物候办法的年代是在夏代,人们制订出测查岁时的纪年法、纪季法、纪旬法、纪日法和纪时法的年代是在殷商。10.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得到归纳和整理是在_(分数:2.50)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解析:解析 宋代的水利建设远不及汉唐,但出现了许多农书,比前代的任何时期都多。这些农书对古代农

    12、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11.我国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是在时期。_(分数:2.50)A.汉代以后B.隋唐C.北宋D.南宋 解析:解析 南宋时期,小麦的种植传到了我国的南方,在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12.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农具资料的农业著作是元代王桢的_(分数:2.50)A.农书 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耒耜经解析:解析 在元朝王桢著作的农书中,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农具资料。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之后。_(分数:2.50)A.康熙盛世B.八国联军入侵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解析: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

    13、西方列强势力侵入中国,使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不得不解体。14.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_(分数:2.50)A.水土平衡观念B.节气文化C.农政思想D.农耕灌溉 解析:解析 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很早就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一向以农耕与水利并重。15.立国之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_(分数:2.50)A宋B元C明 D清解析:解析 明代在立国初期,编造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1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_(分数:2.50)A.淮南子 B.开元占经C.四时纂要D.

    14、四民月令解析:解析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 137年的淮南子。17.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_(分数:2.50)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解析:解析 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土资源和灌溉条件也不尽一致。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18.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_(分数:2.50)A.天坛B.地坛 C.故宫博物院D.农业展览馆解

    15、析:解析 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北京的地坛至今还保存着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19.在神话传说中,创制鱼网的神是_(分数:2.50)A.黄帝B.后稷C.神农D.伏羲 解析:解析 伏羲制鱼网,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都是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祇的神话。20.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_(分数:2.50)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未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解析:解析 我国历代的农书记载了许多农耕经验,形成了一个文献系统。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

    16、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21.在中国农耕文化史上,人们把_当做民族的骄傲。(分数:2.50)A.安居乐业B.丰衣足食C.国强民富D.文化昌盛 解析:解析 在中国农耕文化史上,人们经过艰苦的实践,通过坚韧不拔的群体合作,才赢得了安定地建设农业社会的机会,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因此人们把安居乐业视为太平盛世,把丰衣足食看做最高的社会理想,把文化昌盛当做民族的骄傲。22.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_(分数:2.50)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解析 商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

    17、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我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23.中国最早出现专卖店是在_(分数:2.50)A.隋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解析:解析 在唐代,中国就出现了专卖店。24.丝绸之路,是由西汉_代表国家打通的。(分数:2.50)A.班超B.张骞 C.班固D.王充解析:解析 丝绸之路,是由西汉使者张骞代表国家打通的。25.在广州专设“十三行”,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是在_(分数:2.50)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解析:解析 晚清时期,清政府在广州专设“十三行”,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26.我国历史上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峰期是在_(分数:2.50)A.商周 B.秦

    18、汉C.三国D.魏晋解析:解析 在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铸造业就已经进入了高峰期。27._ 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器,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分数:2.50)A.白陶 B.灰陶C.黑陶D.彩陶解析:解析 白陶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器,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28.考古工作者在_发现了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分数:2.50)A.仰韶文化遗址B.陕西临潼秦始皇陵C.陕西岐山西周宗庙遗址 D.长沙马王堆汉墓解析:解析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是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岐山的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的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29.北魏设在洛阳宣阳

    19、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地方名叫_(分数:2.50)A.四夷馆 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解析:解析 在洛阳宣阳门外设“四夷馆”,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时代是北魏全盛时代。30.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_(分数:2.50)A.宋代人B.元代人 C.明代人D.清代人解析:解析 黄道婆是元朝人,家住江苏松江县,为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了重要贡献。31.棉花原不产于我国,它是_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来的。(分数:2.50)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 D.唐朝解析:解析 棉花的原产地不是我国,它是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到中国的。32.从_起,松江成为我国棉纺业的中心。(分数:2.50)A.

    20、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解析:解析 从明代开始,松江成为我国棉纺业的中心,其影响遍及长江三角洲、渭水平原、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33.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_(分数:2.50)A.战国以后B.秦代以后C.秦汉以后D.汉唐以后 解析:解析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手工行业在汉唐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制盐业、造纸业、瓷器业等。34.我国庙会发展的极盛期是在_(分数:2.50)A.魏晋B.隋唐C.两宋D.明清 解析:解析 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明清以后,我国的庙会发展到极盛。35.南方一般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_(分数:2.50)A墟

    21、B集C市D会解析:解析 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市、墟、集、会。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36.中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是_(分数:2.50)A.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 B.批发经营,店铺经营,摊贩经营C.经销,直销,广告D.市声,牌匾,商幌解析:解析 选项 A属于中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选项 B属于中国现在市商普遍的贸易方式;选项 C属于中国传统的营业习俗;选项 D属于中国传统市商的经营之道。37.晋商中有“船帮”、“驼帮”、“车帮

    22、”和“马帮”四大商帮,这指的是_(分数:2.50)A.坐商经营B.行商经营 C.农商兼营D.集市经营解析:解析 在行商经营中,晋商出现了“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专搞长途贩运。38.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是_(分数:2.50)A.市声 B.商幌C.牌匾D.字号解析:解析 市声是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39.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_(分数:2.50)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 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市商贸易方式中的行商经营,我国历史上,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除此方式以外,市商贸易方式还包括农商兼营和坐商经营两种方式。40.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_(分数:2.50)A.赵公明 B.黄道婆C.太上老君D.鲁班解析:解析 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赵公明,他“求财如意,主持公道”,敬奉他能发财,还能保平安。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