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模拟 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_(分数:1.00)A.抗日战争期间B.解放战争期间C.抗美援朝期间D.鸦片战争期间2.以“病期琐事”为副题的散文是_(分数:1.00)A.黄鹂B.我与地坛C.记波外翁D.拣麦穗3.游园惊梦中的故事发生在_(分数:1.00)A.南京B.纽约C.上海D.台湾4.棋王中的王一生是_(分数:1.00)A.捡烂纸的B.基层干部C.工厂经理D.下乡“知青”5.怀念萧珊中写到“文革”中周信芳的夫人经常被打手们打得遍体鳞伤,这样写的目的是_(分数:
2、1.00)A.表达对周夫人的同情B.表达对造反派的痛恨C.烘托萧珊的性格D.反映“文革”的残忍6.长篇小说洗澡的作者是_(分数:1.00)A.宗璞B.琦君C.杨绛D.周涛7.借地方戏曲写出一方文化及人民生存状态的散文是_(分数:1.00)A.髻B.秦腔C.茶花赋D.和尚之喻8.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五年后相逢的地点是_(分数:1.00)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葬礼上9.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整体的诗歌是_(分数:1.00)A.日记B.一个人老了C.双桅船D.红玉米10.江伟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分数:
3、1.00)A.少女小渔B.喜宴C.空的窗D.鞋11.以台湾人 Y 先生的话作为副题的诗歌是_(分数:1.00)A.麦地B.相信未来C.就是那一只蟋蟀D.望星空12.广陵散中的故事发生的时代是_(分数:1.00)A.魏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朝末年13.下列属于孙犁创作的中篇小说的是_(分数:1.00)A.晚华集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14.将军族的主人公是_(分数:1.00)A.一对大学生B.一对小人物C.一对下乡“知青”D.一对年轻军官15.“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此民歌出自_(分数:1.00)A.受戒B.棋王C.记波外翁D.融入野地
4、16.送一个人上路中,“我”的祖父曾经是一位_(分数:1.00)A.饲养员B.富农C.生产队长D.知识分子17.小说集琴心和散文集烟愁的作者是_(分数:1.00)A.白先勇B.陈映真C.琦君D.余光中18.妻妾成群的作者是_(分数:1.00)A.苏童B.莫言C.汪曾祺D.巴金19.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回到自己的“偏见”作结的散文是_(分数:1.00)A.学圃记闲B.哭小弟C.母亲的羽衣D.巩乃斯的马20.“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出自_(分数:1.00)A.融人野地B.父亲,树林和鸟C.一只特立独行的猪D.髻21.重读(圣经)创作于_(分数:1.00)A.“文革”期间B.抗战期间C.“文革
5、”后D.“文革”前22.陈奂生上城中的县委书记是_(分数:1.00)A.王清泉B.吴楚C.韩常新D.周润祥23.下列作品属于宗璞的短篇小说的是_(分数:1.00)A.红豆B.南渡记C.哭小弟D.西征记24.内容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的作品是_(分数:1.00)A.送一个人上路B.拾婴记C.残月D.百合花25.致西绪福斯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分数:1.00)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C.后现代主义D.现代主义26.空的窗中,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找到的差事是_(分数:1.00)A.打扫卫生B.送信C.陪人聊天D.看门27.散文髻中梳横爱司髻发型的是_(分数:1.00)A.“我”母亲B.“我”姨娘
6、C.“我”D.刘嫂28.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是一篇_(分数:1.00)A.悼念亡妻之作B.悼念好友之作C.悼念同学之作D.悼念长辈之作29.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作品是_(分数:1.00)A.回答B.双桅船C.乡愁D.哎,大森林3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田汉的是_(分数:1.00)A.获虎之夜B.回春之曲C.义勇军进行曲D.窦娥冤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话剧茶馆通过下列哪些人物的悲惨结局来表现其主题_(分数:2.00)A.王利发B.庞太监C.秦仲义D.常四爷E.松二爷32.残月的审美效果是_(分数:2.00)A.崇高的B.神圣的C.悲剧性的D.世俗的E.唯美的33.组织部
7、来了个年轻人中形成多种对比关系的人物有_(分数:2.00)A.林震B.赵慧文C.刘世吾D.韩常新E.凤娇34.下列人物出自亲亲土豆的有_(分数:2.00)A.李爱杰B.秦山C.王秋萍D.粉萍E.邢老汉35.下列属于短篇小说的作品有_(分数:2.00)A.百合花B.透明的红萝卜C.空的窗D.秦腔E.亲亲士豆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6.简析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 (分数:8.00)_37.简析巩乃斯的马的艺术特色。 (分数:8.00)_38.简析小说受戒的风格特色。 (分数:8.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6.00)39.分析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的主题及其艺术特征。 (
8、分数:16.00)_五、阅读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仔细阅读小说接 K,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围绕本文的深刻意蕴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接 K刘彬彬是插队那会儿。 这年冬天,队长把我们男知青都派去挖黄河。这活又苦又累,我不想干,到工地的第二天我就扒车到 S 城去了。 S 城是个有名的风景区,那时就有不少外宾,我决定趁这个机会去看看。 但 S 城距我下放的地方很有一些路程,坐火车得一天半,而且从时间上算,列车到达 S 城已是下半夜。 这是冬天,又正是三九天里。去过
9、S 城的人说:没人接车你会在车站冻僵的。 话说得在理,可我在 S 城举目无亲,谁会接我呢? 于是,我就干了件别人想也不敢想的事。 我神气十足地进了车站旁边的邮局。 “S 城东风街六号:五日凌晨 111 次抵 S,接 K。” 我将电报稿递给了服务员。我故意隐去了收报人的姓名,至于发报人是谁,最妙的办法当然是用“K”来代替。 这张电报稿让服务员愣怔了好一会儿,她那狐疑的目光在我脸上审视了许久。也许她在掂量,我这个人是不是搞间谍工作的吧? 但最终,电报还是发了出去。 这无疑是一个恶作剧,很难设想它会有一个美妙的结局。我的目的无非是想稳住自己的决心:怕什么,S城有人接我呢! 列车冒着小雪抵达了 S 城
10、,使我感到震惊和惊喜的是,出口处,竞真有人举着这样一个小木牌: “接K” 我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这该不是一场梦幻吧? 但眼前的事实可是千真万确! 举着木牌的是一个小女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 我热血沸腾地来到她的身边。 她带着一种惊喜审视起我来。 “你接亲戚?” “不,接 K。”她举了举手中的小木牌。 “好怪,接K。”我说。 她“扑哧”笑起来了。“爷爷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东风街。” “你爷爷”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是邮递员。” 我的心突然震荡起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小小说佳作鉴赏)(分数:20.00)_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模拟 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1、、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_(分数:1.00)A.抗日战争期间B.解放战争期间 C.抗美援朝期间D.鸦片战争期间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百合花的概况。 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前沿包扎所里。2.以“病期琐事”为副题的散文是_(分数:1.00)A.黄鹂 B.我与地坛C.记波外翁D.拣麦穗解析:3.游园惊梦中的故事发生在_(分数:1.00)A.南京B.纽约C.上海D.台湾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游园惊梦的概况。 游园惊梦写的是 1949 年从大陆撤离到台湾的国民党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际遇心理反应及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4.棋王中的王一生是_(分数:1
12、.00)A.捡烂纸的B.基层干部C.工厂经理D.下乡“知青”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棋王中的人物。 棋王写的是“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王一生是下乡知识青年,他的精神追求就是下棋。5.怀念萧珊中写到“文革”中周信芳的夫人经常被打手们打得遍体鳞伤,这样写的目的是_(分数:1.00)A.表达对周夫人的同情B.表达对造反派的痛恨C.烘托萧珊的性格 D.反映“文革”的残忍解析:6.长篇小说洗澡的作者是_(分数:1.00)A.宗璞B.琦君C.杨绛 D.周涛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者的主要作品。 杨绛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等。7.借地方戏曲写出一方文化及人民生存状态的散文是_(分数:1.00
13、)A.髻B.秦腔 C.茶花赋D.和尚之喻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品概况。 秦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生动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8.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五年后相逢的地点是_(分数:1.00)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葬礼上 解析:9.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整体的诗歌是_(分数:1.00)A.日记 B.一个人老了C.双桅船D.红玉米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日记的概况。 日记像一曲生命的挽歌,体现出作者对生命和
14、死亡的深沉探索,题为日记,却又把四季交替和生命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气韵连贯的整体。10.江伟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分数:1.00)A.少女小渔 B.喜宴C.空的窗D.鞋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品中的人物。 江伟是少女小渔中女主人公小渔的男朋友。11.以台湾人 Y 先生的话作为副题的诗歌是_(分数:1.00)A.麦地B.相信未来C.就是那一只蟋蟀 D.望星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就是那一只蟋蟀的概况。 就是那一只蟋蟀以台湾诗人 Y 先生的话作为副题,“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全诗以回应 Y 先生的视角,抒写了浓浓的思乡情。12.广陵
15、散中的故事发生的时代是_(分数:1.00)A.魏晋时期 B.唐代C.宋代D.元朝末年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广陵散的概况。 广陵散描写的是魏晋易代之际,嵇康和吕安在曹氏与司马氏两家的权势斗争中被残酷杀害的故事。13.下列属于孙犁创作的中篇小说的是_(分数:1.00)A.晚华集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 解析:14.将军族的主人公是_(分数:1.00)A.一对大学生B.一对小人物 C.一对下乡“知青”D.一对年轻军官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将军族的主要人物。 将军族描写了台湾一对小人物“三角脸”“小瘦丫头儿”由隔阂到真诚相爱,因相爱而从容赴死的殉情故事。15.“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
16、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此民歌出自_(分数:1.00)A.受戒 B.棋王C.记波外翁D.融入野地解析:16.送一个人上路中,“我”的祖父曾经是一位_(分数:1.00)A.饲养员B.富农C.生产队长 D.知识分子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送一个人上路的主要人物。 送一个人上路写的是曾做过生产队长的祖父为原先的饲养员、五保户韩老七送终的故事。17.小说集琴心和散文集烟愁的作者是_(分数:1.00)A.白先勇B.陈映真C.琦君 D.余光中解析:18.妻妾成群的作者是_(分数:1.00)A.苏童 B.莫言C.汪曾祺D.巴金解析:19.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回到自己的“偏见”作结的散文是_(分数:1
17、.00)A.学圃记闲B.哭小弟C.母亲的羽衣D.巩乃斯的马 解析:20.“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出自_(分数:1.00)A.融人野地B.父亲,树林和鸟 C.一只特立独行的猪D.髻解析:21.重读(圣经)创作于_(分数:1.00)A.“文革”期间 B.抗战期间C.“文革”后D.“文革”前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重读 重读写于 1970 年,正值“文革”期间。22.陈奂生上城中的县委书记是_(分数:1.00)A.王清泉B.吴楚 C.韩常新D.周润祥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 ACD 三项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23.下列作品属于宗璞的短篇小说的是_(分数:1.00)A.红豆 B.
18、南渡记C.哭小弟D.西征记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宗璞的作品。 BD 两项是宗璞的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四部曲中的两部,C 项是宗璞的散文。24.内容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的作品是_(分数:1.00)A.送一个人上路B.拾婴记 C.残月D.百合花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拾婴记的叙事特征。 拾婴记中,柳条筐里的女婴在不同人的手里不停地转换,最后却又回到了起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叙述圈,就像是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25.致西绪福斯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分数:1.00)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C.后现代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致西绪福斯的表现手法。 致西绪福斯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
19、斯这一著名的古代西方神话。在重新叙述中,作者以道家的齐物论观念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26.空的窗中,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找到的差事是_(分数:1.00)A.打扫卫生B.送信 C.陪人聊天D.看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空的窗的概况。 空的窗中的老人失去老伴后,被孤独终老的气息笼罩着,后来在邮局找到了送信的差事,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渴望。27.散文髻中梳横爱司髻发型的是_(分数:1.00)A.“我”母亲B.“我”姨娘 C.“我”D.刘嫂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髻中的人物概况。 髻中,“我”姨娘喜欢梳新式发型:横爱司髻、凤凰髻、同心髻等。28.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是一篇_(分数:1.0
20、0)A.悼念亡妻之作 B.悼念好友之作C.悼念同学之作D.悼念长辈之作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怀念萧珊的概况。 怀念萧珊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主要记述了作者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29.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作品是_(分数:1.00)A.回答 B.双桅船C.乡愁D.哎,大森林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朦胧诗的概况。 回答写于 1976 年清明前后,后发表于朦胧诗主要阵地的民间油印刊物今天的第一期,它是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3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田汉的是_(分数:1.00)A.获虎之夜B.回春之曲C.义勇军进行曲D.窦娥冤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田汉的作品。 D 项是关
21、汉卿的戏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话剧茶馆通过下列哪些人物的悲惨结局来表现其主题_(分数:2.00)A.王利发 B.庞太监 C.秦仲义 D.常四爷E.松二爷解析:32.残月的审美效果是_(分数:2.00)A.崇高的 B.神圣的 C.悲剧性的 D.世俗的E.唯美的解析:3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形成多种对比关系的人物有_(分数:2.00)A.林震 B.赵慧文 C.刘世吾 D.韩常新 E.凤娇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形象。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同为年轻人,林震和赵慧文的性格构成了互为衬托的对比;同为官僚主义者,刘世吾、
22、韩常新、王清泉也构成了不同性格的对比。34.下列人物出自亲亲土豆的有_(分数:2.00)A.李爱杰B.秦山C.王秋萍D.粉萍 E.邢老汉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亲亲土豆中的人物形象。 E 项是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的人物。35.下列属于短篇小说的作品有_(分数:2.00)A.百合花 B.透明的红萝卜C.空的窗 D.秦腔E.亲亲士豆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品的体裁。 B 项是中篇小说,D 项是散文。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6.简析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游园惊梦写的是 1949 年从大陆撤离到台湾的国民党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际遇、心理反应及五六十年
23、代的台湾现实。小说从蓝田玉(钱夫人)去窦公馆赴宴开始写起,赴宴的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烜赫与没落,交错地呈现出来,构成刺激性的对照。对于没落的现实处境,钱夫人无力去改变,剩下的就只有追忆与怀恋。蓝田玉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沧桑之感。37.简析巩乃斯的马的艺术特色。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情感浓烈饱满,语言秾丽、有力而流畅。 (2)意境阔大雄壮。 (3)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 (4)以自己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又回到“偏见”作结,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8.简析小说受戒的风格特色。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受戒在
24、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纯朴淡雅的语言,大量的风俗描写,呈现了一幅原始纯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6.00)39.分析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的主题及其艺术特征。 (分数:16.00)_正确答案:()解析:怀念萧珊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文章记述了作者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以及两人在战争岁月中相恋成家、在最困难的境地里相知相守的情景。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怀念萧珊没有采用炽热的辞采,而是通过内敛、朴
25、实的叙述挖掘出巨大的情感能量。它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细节。萧珊劝慰巴金“要坚持下去”,甚至宁可自身“多受一点精神折磨”,以减轻对巴金的压力;巴金把载有批判文章的报纸藏起来不让萧珊看见,以及巴金对萧珊弥留之际一双美丽的眼睛的描绘“很大,很美,很亮”整篇文章自然直叙,但在凝聚着深厚感情的细节刻画中,瞬间打动了读者。对于妻子早逝的愧疚。作者在文中反复将萧珊的遭难与自己联系起来,“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浓烈的内疚之情弥漫全篇。将个人遭遇、家庭悲剧与整个国家、民族的浩劫联系在一起。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无辜的人喊出:“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
26、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由此唤起人们对于“文革”灾难的反思和批判、对于完善精神道德的渴求。五、阅读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仔细阅读小说接 K,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围绕本文的深刻意蕴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接 K刘彬彬是插队那会儿。 这年冬天,队长把我们男知青都派去挖黄河。这活又苦又累,我不想干,到工地的第二天我就扒车到 S 城去了。 S 城是个有名的风景区,那时就有不少外宾,我决定趁这个机会去看看。 但 S 城距我下放的地方很有一些路程,坐火车得一天半,而且从时
27、间上算,列车到达 S 城已是下半夜。 这是冬天,又正是三九天里。去过 S 城的人说:没人接车你会在车站冻僵的。 话说得在理,可我在 S 城举目无亲,谁会接我呢? 于是,我就干了件别人想也不敢想的事。 我神气十足地进了车站旁边的邮局。 “S 城东风街六号:五日凌晨 111 次抵 S,接 K。” 我将电报稿递给了服务员。我故意隐去了收报人的姓名,至于发报人是谁,最妙的办法当然是用“K”来代替。 这张电报稿让服务员愣怔了好一会儿,她那狐疑的目光在我脸上审视了许久。也许她在掂量,我这个人是不是搞间谍工作的吧? 但最终,电报还是发了出去。 这无疑是一个恶作剧,很难设想它会有一个美妙的结局。我的目的无非是
28、想稳住自己的决心:怕什么,S城有人接我呢! 列车冒着小雪抵达了 S 城,使我感到震惊和惊喜的是,出口处,竞真有人举着这样一个小木牌: “接K” 我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这该不是一场梦幻吧? 但眼前的事实可是千真万确! 举着木牌的是一个小女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 我热血沸腾地来到她的身边。 她带着一种惊喜审视起我来。 “你接亲戚?” “不,接 K。”她举了举手中的小木牌。 “好怪,接K。”我说。 她“扑哧”笑起来了。“爷爷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东风街。” “你爷爷”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是邮递员。” 我的心突然震荡起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小小说佳作鉴赏)(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接 K通过对“插队那会儿”一段往事的回忆,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赞扬了老邮递员忠于职守、关爱他人的精神品格。 其艺术特点首先表现为叙事的简洁。不足千字的小说叙述了“我”从逃工到设计去 S 城玩,因担心无人接而发虚假电报,却真的出现了接站人的曲折故事。 其次表现为结构的精巧。小说先前的叙事、“我”的心理展现以及接站姑娘的出现,皆是为结尾老邮递员的“出现”做铺垫的。而老人虽然最终没有现身,但他的人格形象却更为高大,使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