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471       资源大小:58.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为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的诗歌是_。A望星空 B有赠C麦坚利堡 D双桅船(分数:1.00)A.B.C.D.2.有赠的作者曾卓所属的文学流派是_。A九叶诗派 B七月诗派C现代派 D新月派(分数:1.00)A.B.C.D.3.下列属于悼亡诗的是_。A相信未来 B智慧之歌C麦坚利堡 D红玉米(分数:1.00)A.B.C.D.4.下列不属于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意象的是_。A布满蜘蛛网的炉台 B通向远方的大道C紫葡萄 D美丽的雪花(分数:1.00)A.B.C.D.5.表达

    2、作者身在台湾,思念故土的诗歌是_。A有赠 B麦地C乡愁 D一个人老了(分数:1.00)A.B.C.D.6.下列属于“九叶派”代表诗人的是_。A曾卓 B穆旦C舒婷 D北岛(分数:1.00)A.B.C.D.7.“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出自_。A麦地 B双桅船C有赠 D就是那一只蟋蟀(分数:1.00)A.B.C.D.8.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抒发了_。A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C无处诉说的落寞之情 D凄清压抑的孤独之情(分数:1.00)A.B.C.D.9.麦地中有这样的诗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其修辞方法是_。A拟人 B比喻C烘托 D对比(分数:1.00)A.

    3、B.C.D.10.诗歌有的人运用的主要手法是_。A对比 B比喻C拟人 D象征(分数:1.00)A.B.C.D.11.红玉米写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A回顾、反思和守护 B回顾、反思和舍弃C回顾、抵制和反抗 D回顾、总结和反抗(分数:1.00)A.B.C.D.12.绿原的诗作重读圣经写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表达了对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诗人自己的一种难以摆脱的迷惘。这首诗写于_。A监狱里 B旅途中C“牛棚”里 D医院中(分数:1.00)A.B.C.D.13.下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的诗歌是_。A长恨歌 B有赠C回答 D日记(分数:1.00)A.B.C.D.14.“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4、/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诗出自_。A相信未来 B回答C有赠 D红玉米(分数:1.00)A.B.C.D.15.哎,大森林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是_。A欢欣雀跃 B幸灾乐祸C困惑危机 D惊异赞叹(分数:1.00)A.B.C.D.16.下列哪一项属于西川的诗歌_。A一个人老了 B双桅船C日记 D智慧之歌(分数:1.00)A.B.C.D.17.“橡树、青草、花园、园丁”这些意象出自_。A一个人老了 B相信未来C有的人 D日记(分数:1.00)A.B.C.D.18.下列属于郭小川的诗集的是_。A甘蔗林青纱帐 B曙光C探险队 D死亡之塔(分数:1.00)A.B.C.D.19.曾卓的有赠一诗是写给_。A一

    5、位男性的诗 B一位长辈的诗C一位女性的诗 D一位领导的诗(分数:1.00)A.B.C.D.20.曾任“蓝星诗社”社长的台湾诗人是_。A食指 B罗门C穆旦 D海子(分数:1.00)A.B.C.D.21.运用“蜘蛛网”、“炉台”、“灰烬”和“余烟”等几个意象开篇的诗歌是_。A相信未来 B乡愁C回答 D致西绪福斯(分数:1.00)A.B.C.D.22.乡愁中的四个用以比喻无形的乡愁的意象是_。A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B书信、船票、坟墓、祖国C邮票、船票、坟墓、母亲 D书信、船票、坟墓、母亲(分数:1.00)A.B.C.D.23.双桅船是一首_。A政治抒情诗 B民谣C叙事诗 D朦胧诗(分数:1.00

    6、)A.B.C.D.24.海子在麦地中藉以表现诗歌意蕴的主要意象是_。A麦地、麦子、太阳 B麦地、麦子、白杨C麦地、麦子、月亮 D麦地、麦子、金子(分数:1.00)A.B.C.D.25.诗歌有的人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作家而创作的_。A鲁迅 B矛盾C郭沫若 D老舍(分数:1.00)A.B.C.D.26.绿原属于下列哪个文学流派_。A九叶派 B新月派C七月诗派 D现代派(分数:1.00)A.B.C.D.27.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是_。A北岛 B洛夫C食指 D公刘(分数:1.00)A.B.C.D.28.像一曲生命的挽歌,表现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沉思索的诗是_。A日记 B双桅船C乡愁 D就是那一只蟋蟀(

    7、分数:1.00)A.B.C.D.29.描写“一个人”走向死亡过程中内心的跋涉的诗歌是_。A望星空 B致西绪福斯C回答 D一个人老了(分数:1.00)A.B.C.D.30.下列诗歌属于穆旦作品的是_。A麦坚利堡 B相信未来C智慧之歌 D麦地(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麦坚利堡这首诗的格调是_。(分数:2.00)A.低沉B.阴冷C.明快D.跳跃E.欢喜32.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文革”时期的有_。(分数:2.00)A.重读圣经B.相信未来C.双桅船D.哎,大森林E.有的人33.洛夫长恨歌中的重要意象有_。(分数:2.00)A.麦浪B.水C.月

    8、亮D.黑发E.父亲34.下列作家属于女性的有_。(分数:2.00)A.穆旦B.张洁C.茹志鹃D.宗璞E.舒婷35.西川的代表诗集有_。(分数:2.00)A.虚构的家谱B.大意如此C.纪念D.游动悬崖E.楼梯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40.00)36.简述麦地的主题意蕴。(分数:8.00)_37.简析诗歌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数:8.00)_38.简析诗歌有赠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分数:8.00)_39.简析智慧之歌在音韵和节奏方面的特点。(分数:8.00)_40.简析红玉米中,“红玉米”意象的内涵。(分数:8.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1.分析双桅

    9、船中“船”和“岸”的多重象征含义以及全诗的主题意蕴。(分数:20.00)_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为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的诗歌是_。A望星空 B有赠C麦坚利堡 D双桅船(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望星空的相关内容。望星空是郭小川为 1959 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写的诗歌。2.有赠的作者曾卓所属的文学流派是_。A九叶诗派 B七月诗派C现代派 D新月派(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曾卓所属的文学流派。曾卓是“七月诗派”成员之一。代表作有

    10、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3.下列属于悼亡诗的是_。A相信未来 B智慧之歌C麦坚利堡 D红玉米(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诗歌的类型。麦坚利堡是一首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现代悼亡诗,是一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4.下列不属于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意象的是_。A布满蜘蛛网的炉台 B通向远方的大道C紫葡萄 D美丽的雪花(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相信未来的内容。AD 两项出现在相信未来的第一小节,C 项出现在相信未来的第二小节。5.表达作者身在台湾,思念故土的诗歌是_。A有赠 B麦地C乡愁 D一个人老了(分数:1.

    1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诗歌的主题。乡愁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身在台湾思念故土的感情。6.下列属于“九叶派”代表诗人的是_。A曾卓 B穆旦C舒婷 D北岛(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者的文学派别。A 项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CD 两项属于“朦胧诗派”的诗人。7.“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出自_。A麦地 B双桅船C有赠 D就是那一只蟋蟀(分数:1.00)A.B. C.D.解析:8.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抒发了_。A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C无处诉说的落寞之情 D凄清压抑的孤独之情(分数:1.00)A.B. C.

    12、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就是那一只蟋蟀的思想感情。就是那一只蟋蟀以台湾 Y 先生的话作为副题,“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全诗以回应 Y 先生的视角,抒写浓浓的思乡情。9.麦地中有这样的诗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其修辞方法是_。A拟人 B比喻C烘托 D对比(分数:1.00)A.B. C.D.解析:10.诗歌有的人运用的主要手法是_。A对比 B比喻C拟人 D象征(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有的人的相关内容。有的人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后三节中,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四节诗形成对照。1

    13、1.红玉米写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A回顾、反思和守护 B回顾、反思和舍弃C回顾、抵制和反抗 D回顾、总结和反抗(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红玉米的主题意蕴。红玉米写出了作者站在日益废墟化、荒原化的现代人心灵的土壤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顾、反思与守护。12.绿原的诗作重读圣经写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表达了对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诗人自己的一种难以摆脱的迷惘。这首诗写于_。A监狱里 B旅途中C“牛棚”里 D医院中(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重读圣经的写作背景。重读圣经写于 1970 年,副题是:“牛棚”诗抄第 n 遍。当时诗人被下放至湖北成

    14、宁文化部干校即诗歌副标题所谓的“牛棚”劳动改造。13.下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的诗歌是_。A长恨歌 B有赠C回答 D日记(分数:1.00)A. B.C.D.解析:14.“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诗出自_。A相信未来 B回答C有赠 D红玉米(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回答的内容。回答以对仗式的警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开篇,为全诗定下了悲愤的基调,有力讽刺了“文革”时期道德扭曲、价值颠倒的荒唐现实。15.哎,大森林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是_。A欢欣雀跃 B幸灾乐祸C困惑危机 D惊异赞叹(分数:1.00)A.

    15、B.C. D.解析:16.下列哪一项属于西川的诗歌_。A一个人老了 B双桅船C日记 D智慧之歌(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西川的作品。BCD 三项分别是舒婷、王家新、穆旦的作品。17.“橡树、青草、花园、园丁”这些意象出自_。A一个人老了 B相信未来C有的人 D日记(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日记中,橡树、青草、花园、园丁、“我”与锄草机这些意象,构成了日常所见的典型场景,以此呈现出生命和灵魂那种顽强向上不屈生长的宽容、坚忍与伟力。18.下列属于郭小川的诗集的是_。A甘蔗林青纱帐 B曙光C探险队 D死亡之塔(分数:1.0

    16、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郭小川的作品。BD 两项是罗门的作品。C 项是穆旦的作品。19.曾卓的有赠一诗是写给_。A一位男性的诗 B一位长辈的诗C一位女性的诗 D一位领导的诗(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有赠的相关内容。1955 年,曾卓受冤案牵累,饱受牢狱之苦,而一位平凡朴实的伟大女性始终等待着诗人的归来,有赠就是诗人赠给这位女性的诗。20.曾任“蓝星诗社”社长的台湾诗人是_。A食指 B罗门C穆旦 D海子(分数:1.00)A.B. C.D.解析:21.运用“蜘蛛网”、“炉台”、“灰烬”和“余烟”等几个意象开篇的诗歌是_。A相信未来 B乡愁C回答 D致

    17、西绪福斯(分数:1.00)A. B.C.D.解析:22.乡愁中的四个用以比喻无形的乡愁的意象是_。A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B书信、船票、坟墓、祖国C邮票、船票、坟墓、母亲 D书信、船票、坟墓、母亲(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乡愁的内容。乡愁以四种具体可见的食物比喻无形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3.双桅船是一首_。A政治抒情诗 B民谣C叙事诗 D朦胧诗(分数:1.00)A.B.C.D. 解析:24.海子在麦地中藉以表现诗歌意蕴的主要意象是_。A麦地、麦子、太阳 B麦地、麦子、白杨C麦地、麦子、月亮 D麦地、麦子、金子(分数:1.

    18、00)A.B.C. D.解析:25.诗歌有的人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作家而创作的_。A鲁迅 B矛盾C郭沫若 D老舍(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有的人的内容。有的人的副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写于 1949 年,是为纪念鲁迅逝世 13 周年而作的。26.绿原属于下列哪个文学流派_。A九叶派 B新月派C七月诗派 D现代派(分数:1.00)A.B.C. D.解析:27.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是_。A北岛 B洛夫C食指 D公刘(分数:1.00)A.B. C.D.解析:28.像一曲生命的挽歌,表现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沉思索的诗是_。A日记 B双桅船C乡愁 D就是那一只蟋蟀(分数

    19、: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诗歌的主题。B 项主要描述对理想、爱情的追求,CD 两项抒发的是思乡之情。29.描写“一个人”走向死亡过程中内心的跋涉的诗歌是_。A望星空 B致西绪福斯C回答 D一个人老了(分数:1.00)A.B.C.D. 解析:30.下列诗歌属于穆旦作品的是_。A麦坚利堡 B相信未来C智慧之歌 D麦地(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穆旦的作品。ABD 三项的作者分别是罗门、郭路生、海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麦坚利堡这首诗的格调是_。(分数:2.00)A.低沉 B.阴冷 C.明快D.跳跃E.欢喜解析:考点

    20、 本题考查麦坚利堡的格调。麦坚利堡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面对二战留下的悲惨而壮观的景象,写下了这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全诗格调低沉阴冷,阴冷得“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32.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文革”时期的有_。(分数:2.00)A.重读圣经 B.相信未来 C.双桅船D.哎,大森林E.有的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作品的创作时期。CD 两项创作于“文革”后;E 项写于 1949 年,属于“文革”前。33.洛夫长恨歌中的重要意象有_。(分数:2.00)A.麦浪B.水 C.月亮D.黑发 E.父亲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长恨歌的内容。ACE 三项为麦地中的意象。34.下列作家属于女性的有_。(

    21、分数:2.00)A.穆旦B.张洁 C.茹志鹃 D.宗璞 E.舒婷 解析:35.西川的代表诗集有_。(分数:2.00)A.虚构的家谱 B.大意如此 C.纪念D.游动悬崖E.楼梯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西川的作品。CDE 三项是王家新的作品。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40.00)36.简述麦地的主题意蕴。(分数:8.00)_正确答案:(麦地从“吃麦子长大的”人的感恩写起,但这感恩却是无言的,“一直没有声响”;然后写开阔的麦地,披月种麦的“父亲”;看麦时,“我”与家乡山川风云水乳交融;收麦时,“我”和仇人“握手言和”;准备吃饭时,大人孩子们的兴奋满足。麦浪是摆在田野上的“天堂的桌子”,暗含对粮食与劳

    22、作的感恩情怀,进一步表达了“我”内心那份激动与欢欣。诗歌对淳朴的自然、美好的家乡与意味着收获的劳作表达了深情的眷恋。后面几节诗展开了遥想式的抒写,粮食和劳动使人群由疏离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诗的题旨也由此获得提升。)解析:37.简析诗歌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数:8.00)_正确答案:(有的人共七节。第一节总括两种人:一种虽生犹死,另一种虽死犹存。把自己要歌颂与鞭挞的两种人的本质摆在读者面前。第二节写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前者“骑在人民头上”,后者“给人民当牛马”。第三节和第四节写两种人的生活目的:前者自私自利,后者大公无私。第五、六、七节写人民群众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及两种人的不同

    23、结局:前者“人民把他摔垮”,后者“人民永远记住他”。全诗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后三节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四节诗形成对照。构思巧妙,意味隽永。)解析:38.简析诗歌有赠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分数:8.00)_正确答案:(有赠写的是诗人重获自由、归家重逢时凄苦又甜蜜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追寻光明而来的沙漠旅人,却“眯着眼”,因为“我”“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诗没有详细地叙述曾经的种种苦难,但连续两个“不能习惯”的短语却道出了一切。于是,两人双手相握共约携手以行的“神圣的时刻”,已不仅仅是一般恋人的定情,而是一种基

    24、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有赠歌吟的正是灾难岁月中的人间至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见证。)解析:39.简析智慧之歌在音韵和节奏方面的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智慧之歌诗行整齐,每节 4 行,节内诗行押韵,节与节之间转韵,且由较为阴沉的韵转响亮的韵;诗的节奏由舒徐转而激切,由和缓而亢奋,由内敛而奔泻,卒章如响鼓重锤,如同受难者的呼号,试图激起读者的思想回音,使人一起去思考,去探寻。)解析:40.简析红玉米中,“红玉米”意象的内涵。(分数:8.00)_正确答案:(“红玉米”是本诗点题的关键词,是高度浓缩的意象,它凝结了家园、传统、

    25、历史、文化等复杂的心绪。诗人被放逐后的北方生活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想象中的历史情致;悬挂在“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现代人的精神象征。诗人情感的表述全部浓缩在“红玉米”的意象上,它既是诗人精神创伤的象征,也成为历史、当下和未来的象征。)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1.分析双桅船中“船”和“岸”的多重象征含义以及全诗的主题意蕴。(分数:20.00)_正确答案:(全诗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借用了一系列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和复杂的情感,如“双桅船”、“风”、“岸”、“风暴”、“灯”等。双桅船中的“双桅”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灯”象征着光明信念,“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时代风云等。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著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的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时而又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蕴藉,一语双关,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回味余地。)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