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对外贸易-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国际贸易的“白色通行证”指的是( )(分数:1.00)A.ISO14000系列标准B.ISO9000系列标准C.CNABD.CHACR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 )(分数:1.00)A.商品贸易的加速发展B.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C.技术贸易的萌芽D.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3.出口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较弱的是( )(分数:1.00)A.出口引致效应B.反向进口效应C.出口替代效应D.进口转移效应4.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 )(分数:1.0
2、0)A.以经济建设以中心B.实行对外开放C.不断提高贸易依存度D.实行按劳分配5.党的基本路线是( )(分数:1.00)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实行对外开放C.实事求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1999年初,原中国外经贸部会同科技部,开始共同组织实施( )(分数:1.00)A.以质取胜战略B.科技兴贸战略C.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D.进口商品战略7.专利权具有( )(分数:1.00)A.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B.专有性、实效性C.专有性、实效性、地域性D.专有性、地域性8.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多数年份里,欧共体是中国的( )(分数:1.00)A.第一大贸易伙伴B.第二大贸易伙伴C.
3、第一大技术来源地D.第四大贸易伙伴9.1979年,以给_和_两省灵活经贸政策为起点,对外贸易体制拉开了改革序幕。( )(分数:1.00)A.广东 海南B.浙江 福建C.广东 福建D.浙江 江苏10.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两大支柱是( )(分数:1.00)A.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B.技术转移和资金转移C.商品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D.以上都不正确11.为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而达成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全球性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多边协议是( )(分数:1.00)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基础电信协议C.服务贸易总协定D.金融服务协议12.中共_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分数:1.00)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3._是一种利用国外资源、发挥国内劳动力优势,创汇增收的贸易方式。( )(分数:1.00)A.加工贸易B.出口贸易C.一般贸易D.进口贸易14.我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 )(分数:1.00)A.南非B.埃及C.津巴布韦D.阿尔及利亚15.欧盟制定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是( )(分数:1.00)A.欧盟对华合作新战略B.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C.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D.国家战略报告:中国16.信息产业的发展,被称为是第_次产业革命。( )(分数:1.00)A.二B.三C.四D.五17.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国内外市场接轨,首先是_的
5、接轨。( )(分数:1.00)A.管理理念接轨B.法律规则C.经济体制D.人事制度18.我国对外体制改革的模式是( )(分数:1.00)A.双轨制B.单轨制C.渐进式D.激进式19.在我国,形成的现代通信、软件、微电子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集中地带是( )(分数:1.00)A.珠江三角洲地区B.环渤海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京津唐地区20.服务贸易的概念正式产生于( )(分数:1.00)A.20世纪 60年代B.20世纪 70年代C.20世纪 80年代D.20世纪 90年代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_的综合反映。( )(分数:1.00)A.
6、经济B.科技C.管理水平D.教育E.军事实力22.国内法渊源主要包括( )(分数:1.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规章E.联合国宪章23.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特征有( )(分数:1.00)A.单一的公有制B.实行对外贸易统制C.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D.实行贸易保护政策E.统分结合的双轨制24.中国贸易外汇管理具体表现为( )(分数:1.00)A.实行银行结汇制度B.实行银行售付汇制度C.实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D.实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E.实行贸易外汇账户管理制度25.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分为三档,这三档是( )(分数:1.00)A.基本税率B.低税率C.
7、零税率D.高税率E.优惠税率26.下列属于低端制造技术产品的是( )(分数:1.00)A.中低档汽车B.中小型通用飞机C.消费类电子产品D.纺织服装E.通讯产品27.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了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分别是( )(分数:1.00)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自然人流动D.商业存在E.境外投资28.下列属于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范围的是( )(分数:1.00)A.牛肉B.猪肉C.电风扇D.自行车E.茶叶29.构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个轮子是( )(分数:1.00)A.对外开放B.发展对外贸易C.经济体制改革D.法制建设E.教育体制改革30.根据投资动机,可将国际
8、直接投资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 )(分数:1.00)A.出口导向型直接投资B.出口替代型直接投资C.进口替代型直接投资D.进口导向型直接投资E.凯恩斯型直接投资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1.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分数:4.00)_关税_33.出口创造效应(分数:4.00)_34.技术贸易(分数:4.00)_35.境外消费(分数:4.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没有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战略方针?(分数:6.00)_37.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以质取胜”的出口商品战略而不提倡“以量取胜”?(分数:6.00)_
9、38.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分数:6.00)_39.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其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6.00)_40.简述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数:10.00)_42.试述“六五”计划至“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出口商品战略。(分数:10.00)_中国对外贸易-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国际贸易的“白色通行证”指的是( )(分数:1.00)A.ISO14000系
10、列标准B.ISO9000系列标准 C.CNABD.CHACR解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 )(分数:1.00)A.商品贸易的加速发展B.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 C.技术贸易的萌芽D.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解析:3.出口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较弱的是( )(分数:1.00)A.出口引致效应B.反向进口效应C.出口替代效应 D.进口转移效应解析:4.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 )(分数:1.00)A.以经济建设以中心B.实行对外开放 C.不断提高贸易依存度D.实行按劳分配解析:5.党的基本路线是( )(分数:1.00)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实行对外开放C.实事求是
11、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6.1999年初,原中国外经贸部会同科技部,开始共同组织实施( )(分数:1.00)A.以质取胜战略B.科技兴贸战略 C.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D.进口商品战略解析:7.专利权具有( )(分数:1.00)A.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B.专有性、实效性C.专有性、实效性、地域性D.专有性、地域性解析:8.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多数年份里,欧共体是中国的( )(分数:1.00)A.第一大贸易伙伴 B.第二大贸易伙伴C.第一大技术来源地D.第四大贸易伙伴解析:9.1979年,以给_和_两省灵活经贸政策为起点,对外贸易体制拉开了改革序幕。( )(分数:1.00)A.广
12、东 海南B.浙江 福建C.广东 福建 D.浙江 江苏解析:10.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两大支柱是( )(分数:1.00)A.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 B.技术转移和资金转移C.商品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11.为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而达成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全球性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多边协议是( )(分数:1.00)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基础电信协议C.服务贸易总协定 D.金融服务协议解析:12.中共_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数:1.00)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解析:13._是一种利用国外资源、发挥国内劳动力优势,创汇增
13、收的贸易方式。( )(分数:1.00)A.加工贸易 B.出口贸易C.一般贸易D.进口贸易解析:14.我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 )(分数:1.00)A.南非 B.埃及C.津巴布韦D.阿尔及利亚解析:15.欧盟制定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是( )(分数:1.00)A.欧盟对华合作新战略B.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C.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D.国家战略报告:中国解析:16.信息产业的发展,被称为是第_次产业革命。( )(分数:1.00)A.二B.三C.四 D.五解析:17.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国内外市场接轨,首先是_的接轨。( )(分数:1.00)A.管理理念接轨B.法律规则 C.经济体制D.人
14、事制度解析:18.我国对外体制改革的模式是( )(分数:1.00)A.双轨制B.单轨制C.渐进式 D.激进式解析:19.在我国,形成的现代通信、软件、微电子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集中地带是( )(分数:1.00)A.珠江三角洲地区B.环渤海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解析:20.服务贸易的概念正式产生于( )(分数:1.00)A.20世纪 60年代B.20世纪 70年代 C.20世纪 80年代D.20世纪 90年代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_的综合反映。( )(分数:1.00)A.经济 B.科技 C.管理水平 D.教育 E.军
15、事实力解析:22.国内法渊源主要包括( )(分数:1.00)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规章 E.联合国宪章解析:23.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特征有( )(分数:1.00)A.单一的公有制 B.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C.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D.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E.统分结合的双轨制解析:24.中国贸易外汇管理具体表现为( )(分数:1.00)A.实行银行结汇制度 B.实行银行售付汇制度 C.实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 D.实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 E.实行贸易外汇账户管理制度 解析:25.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分为三档,这三档是( )(分数:1.00)A.基本税率
16、B.低税率 C.零税率 D.高税率E.优惠税率解析:26.下列属于低端制造技术产品的是( )(分数:1.00)A.中低档汽车 B.中小型通用飞机C.消费类电子产品 D.纺织服装 E.通讯产品解析:27.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了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分别是( )(分数:1.00)A.跨境交付 B.境外消费 C.自然人流动 D.商业存在 E.境外投资解析:28.下列属于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范围的是( )(分数:1.00)A.牛肉 B.猪肉 C.电风扇 D.自行车 E.茶叶解析:29.构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个轮子是( )(分数:1.00)A.对外开放 B.发展对外贸易C.经
17、济体制改革 D.法制建设E.教育体制改革解析:30.根据投资动机,可将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 )(分数:1.00)A.出口导向型直接投资 B.出口替代型直接投资C.进口替代型直接投资 D.进口导向型直接投资E.凯恩斯型直接投资解析: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1.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关税_正确答案:()解析: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关税税法、税则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33.出口创
18、造效应(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出口创造效应即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办厂,促进东道国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34.技术贸易(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技术贸易是指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跨国界转移技术的行为。35.境外消费(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境外消费即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成员领土内向来自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没有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战略方针?(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从客观上讲,有历史原因,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从
19、主观上考虑,在我国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左”的倾向和几千年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37.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以质取胜”的出口商品战略而不提倡“以量取胜”?(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主要依靠扩大出口数量,以低质低价、削价竞销为代价取得的。“以量取胜”不但造成资源和社会劳动的浪费,而且难以适应现在国际市场“以质取胜”的竞争机制,特别是随着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盛行,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技术性障碍愈演愈烈,我国如不改变低质低价、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必将难以保持出口持续稳定的发展。38.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分数:6.00)
20、_正确答案:()解析:(1)积极作用: 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 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 (2)弊端: 独家经营,产销脱节。 高度集中,统得过死。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39.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其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其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等一经颁布,就必须强制执行,不能打折扣。 (2)在执行过程中,上级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下级组织的行动进行强制性干预,下级对上级的指令、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服从和执行。4
21、0.简述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出口信用保险因其商业化运作的特色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接受,已为许多国家争相采用,成为促进对外贸易贸易发展的新兴手段之一。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2)推动出口结构升级。 (3)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4)增强国家抵御海外经济危机的能力。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商品实物形态的转换和实现价值的增值,因此对外贸
22、易具有其他经济部门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职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扩大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范围,拓宽了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储量很不平衡,有的资源探明储量很少,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不能解决,难以充分供应。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来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出口贸易,为国内产品开拓国外市场,扩大我国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同样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作用,使国民经济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实现平衡。 (2)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通过对外贸易,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和原
23、材料,强化了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械、电子、石化、汽车、信息技术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高级化。 (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对外贸易是吸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形成后发优势的主要途径。通过技术贸易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可使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少走弯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4)扩大劳动就业。发展对外贸易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手段,从进口来看,通过进口国内短缺的原材料、设备等物质,使生产规模得以扩大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5)丰富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
24、助于解决城市的生活用粮和经济作物区的粮食供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购买力的提高,进口高档耐用消费品和品种繁多的日用消费品,对繁荣国内市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起了积极作用。 (6)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别的国家、地区对我国依赖加大,又使我国的实力明显反映出来,其他国家对我采取不友好措施,首先要考虑对自身的损害;冷战结束,经济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巩固外交关系的重要因素;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了解和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42.试述“六五”计划至“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出口商品战略。(分数:10.00)_正确答案:()
25、解析:“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根据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我国制定的出口商品战略是:发挥我优势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髓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轻纺产品的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我国在“七五”计划中提出了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出口商品战略,即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要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到
26、“七五”计划末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结构转变目标,即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大大超过初级产品,约占三分之“八五”计划时期(1991-1995),“八五”计划期间我国制定的出口商品战略是,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努力增加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鼓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九五”计划时期(1996-2000),“九五”计划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即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
27、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业。 “十五”计划(1986-1990),提出要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机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