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市场行情-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商品按_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分数:1.00)A.生产阶段B.性质C.用途D.加工程度2.经济周期阶段性的变化顺序是( )(分数:1.00)A.危机复苏高涨萧条危机B.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C.危机复苏萧条高涨危机D.危机萧条高涨复苏危机3.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分数:1.00)A.严重的通货膨胀B.经济形势的恶化C.货币主义的兴起D.滞胀的出现4.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分数:1.00)A.供给B.需求
2、C.供求变化D.消费5.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危机首先出现于( )(分数:1.00)A.社会主义小国B.资本主义小国C.资本主义大国D.社会主义大国6.下列关于订单指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新收订单指标是一个具有预兆意义的指标。B.未交货订单是过去一定时期新收订单数额减去陆续完成交货的订单数额C.经济情况好转时,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都会增加,而保证生产期限缩短D.从接受订单到完成交货所需要的时间是交货期限7.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危机或衰退深度的工业生产指标是( )(分数:1.00)A.工业生产指数B.工业生产总指数C.类别工业生产指数D.个别工业生产部门8.进行预测时,首
3、先要明确预测( )(分数:1.00)A.范围B.目标C.对象D.原则9.2000 年 6 月美国工商业的存销比率为 2.5,表示的含义是( )(分数:1.00)A.该月的库存额(即使不再进货)可供销售 2.5 个月B.本月的平均库存额可供销售 2.5 个月C.上月末库存额和本月末库存额之和是本月销售额的 2.5 倍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1.00)A.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B.凯恩斯主义C.萨伊定律D.货币主义11.行情研究中采用的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分数:1.00)A.案头调查法B.实地调查法C.个别访问法D.直接查询法12.用_方法统
4、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的部门结构。( )(分数:1.00)A.收入法B.生产法C.成本法D.支出法13.奥肯定律的公式表明,假如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 1 个百分点,那国民生产总值与它应该达到的水平相比( )(分数:1.00)A.低 3 个百分点B.高 3 个百分点C.等于应该达到的水平D.不确定14.商业循环的定义中最大的缺陷是( )(分数:1.00)A.缺少确切地判断衰退的标准B.主要以统计经验作为基础C.忽视了商业循环的原因D.定义中没有关于衰退的表述1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指标的是( )(分数:1.00)A.国民生产总值B.通货膨胀率C.固定资本投资D.零售价格指数16.
5、我们把回归模型中出现的误差的方差是变量的现象称为( )(分数:1.00)A.多共线性B.异方差性C.自相关性D.一阶自相关17.时间序列预测的主要缺陷是( )(分数:1.00)A.利用过去来预测未来B.变量数据难以获得C.回归模型中存在非滞后变量D.无法预测时间序列的转折点18.综合商品价格指数中,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水平的是( )(分数:1.00)A.消费者价格指数B.世界商品价格指数C.零售价格指数D.批发价格指数19.行情是_的范畴。( )(分数:1.00)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20.商品达到均衡价格时,其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
6、1.00)A.相等B.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供给量小于需求量D.不确定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编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的编制方法一般由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B.可以根据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判断整个经济活动的趋势C.把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加总起来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叫收入法D.分析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可以大致看出不同阶层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地位及其变动趋势E.支出法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构成个别项目的特殊作用2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7、了 8 次经济危机的是( )(分数:1.00)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E.日本23.下面各项中属于世界商品价格指数的是( )(分数:1.00)A.道琼斯商品价格指数B.金融时报价格指数C.消费者价格指数D.路透社英国商品价格指数E.经济学家商品价格指数24.行情预测的局限性在于( )(分数:1.00)A.预测结果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一个“提前量”B.不能消除未来行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C.行情预测的有条件性D.要重视行情预测的反作用E.是对某一具体市场趋势进行概率估计25.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内涵是危机( )(分数:1.00)A.连续出现B.重复出现C.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D.重复出现的间隔
8、时间绝对固定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6.主要是用于短期行情预测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有( )(分数:1.00)A.因果关系法B.回归趋势模型C.移动平均模型D.指数平滑模型E.生产成本分析27.下面关于股息、股票价格和市场利息率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股票价格与股息成反比,与市场利息率成正比B.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市场利息率成反比C.股票价格必须等于其股票面值D.股票价格=市场利息率/股息E.股票价格可以高于票面价值,也可以低于票面价值28.关于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生产过程的特点B.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
9、使用价值所决定的特点C.需求的交叉弹性值为正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D.需求的交叉弹性值为负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补充关系E.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值为正,需求价格弹性值为负29.以下属于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的是( )(分数:1.00)A.古典商业循环理论B.熊彼特的创新论C.萨伊定律D.货币学派E.合理预期学派30.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考虑的原则是( )(分数:1.00)A.准确性B.时间性C.代表性D.一致性E.可靠性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经济行情研究(分数:3.00)_32.商业循环(分数:3.00)_33.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分数:3.00)_
10、34.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分数:3.00)_35.定量预测(分数:3.00)_四、B计算题/B(总题数:2,分数:10.00)36.某国 2005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85200 亿美元,资本折旧为 8520 亿美元,工商业转移支付为 6428 亿美元,间接税是 7526 亿美元,统计误差为 28 亿美元,另外津贴扣除政府企业盈余是 4268 亿美元,使用所给数据计算出 2005 年该国的国民收入。(分数:5.00)_37.下面是某公司 2004 年 1-5 月份的商品月销售额,赋予最近一期观察值的权数为 3,其余两期都为 2,试用加权移动平均预测 4、5 月份的值。 (单位:万元) 月份 1
11、2 3 4 5月销售额 75 82 90 85 88(分数:5.00)_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38.简述合理预期学派的两个基本假设和一个结论。(分数:5.00)_39.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分数:5.00)_40.简述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之间的关系。(分数:5.00)_41.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特点是什么?(分数:5.00)_42.简述德尔菲意见法的实施步骤。(分数:5.0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3.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危机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点?(分数:10.00)_44.试论述就业与经济行
12、情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_世界市场行情-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商品按_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分数:1.00)A.生产阶段B.性质C.用途 D.加工程度解析:按商品在最终用途上的表现,可以把国际商品分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2.经济周期阶段性的变化顺序是( )(分数:1.00)A.危机复苏高涨萧条危机B.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 C.危机复苏萧条高涨危机D.危机萧条高涨复苏危机解析:经济周期阶段性理论中明确规定这几个阶段变化的顺序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3.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重要的原
13、因是( )(分数:1.00)A.严重的通货膨胀B.经济形势的恶化C.货币主义的兴起D.滞胀的出现 解析:滞胀的出现是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4.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分数:1.00)A.供给B.需求C.供求变化 D.消费解析:供求变化是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5.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危机首先出现于( )(分数:1.00)A.社会主义小国B.资本主义小国 C.资本主义大国D.社会主义大国解析:北欧的冰岛首先于 1988 年和 1999 年连续两年出现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所以 90 年代的经济危机出现于资本主义小国。6.下列关于订单指标的说法不
14、正确的是( )(分数:1.00)A.新收订单指标是一个具有预兆意义的指标。B.未交货订单是过去一定时期新收订单数额减去陆续完成交货的订单数额C.经济情况好转时,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都会增加,而保证生产期限缩短 D.从接受订单到完成交货所需要的时间是交货期限解析:经济情况好转时,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都会增加,保证生产期限越来越长,所以选 C。7.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危机或衰退深度的工业生产指标是( )(分数:1.00)A.工业生产指数B.工业生产总指数 C.类别工业生产指数D.个别工业生产部门解析:工业生产总指数作为经济周期变化的主要标志,应该以它的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来衡量经济危机或衰退的深度。8.进
15、行预测时,首先要明确预测( )(分数:1.00)A.范围B.目标 C.对象D.原则解析:进行预测时,首先要明确预测目标。9.2000 年 6 月美国工商业的存销比率为 2.5,表示的含义是( )(分数:1.00)A.该月的库存额(即使不再进货)可供销售 2.5 个月 B.本月的平均库存额可供销售 2.5 个月C.上月末库存额和本月末库存额之和是本月销售额的 2.5 倍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存销比率提供了现有库存可供销售若干时间的概念,所以选 A。10.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1.00)A.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 B.凯恩斯主义C.萨伊定律D.货币主义解析:马克思主义的
16、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阐明了经济周期的本质,是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11.行情研究中采用的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分数:1.00)A.案头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C.个别访问法D.直接查询法解析:案头调查法是行情研究活动中,尤其是经济行情研究中采用的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12.用_方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的部门结构。( )(分数:1.00)A.收入法B.生产法 C.成本法D.支出法解析:用生产法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的部门结构。13.奥肯定律的公式表明,假如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 1 个百分点,那国民生产总值与它应该达到的水平相比( )(分数:1.00)A.低
17、 3 个百分点 B.高 3 个百分点C.等于应该达到的水平D.不确定解析:奥肯定律的公式表明,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 1 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就比它应该达到的水平低 3 个百分点。14.商业循环的定义中最大的缺陷是( )(分数:1.00)A.缺少确切地判断衰退的标准B.主要以统计经验作为基础C.忽视了商业循环的原因 D.定义中没有关于衰退的表述解析:忽视了商业循环的原因是伯恩斯和米契尔对商业循环所下的定义中最大的缺陷。1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指标的是( )(分数:1.00)A.国民生产总值B.通货膨胀率C.固定资本投资 D.零售价格指数解析:国民生产总值是经济指标,通货膨胀率属于金融货币指标
18、,而零售价格指数是价格指标,所以A、B、D 都不对。16.我们把回归模型中出现的误差的方差是变量的现象称为( )(分数:1.00)A.多共线性B.异方差性 C.自相关性D.一阶自相关解析:异方差性就是回归模型中所出现的误差的方差为变量的现象。17.时间序列预测的主要缺陷是( )(分数:1.00)A.利用过去来预测未来B.变量数据难以获得C.回归模型中存在非滞后变量D.无法预测时间序列的转折点 解析:无法预测时间序列的转折点是时间序列预测的主要缺陷。18.综合商品价格指数中,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水平的是( )(分数:1.00)A.消费者价格指数B.世界商品价格指数C.零售价格指数D.批发
19、价格指数 解析:批发价格指数往往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水平。19.行情是_的范畴。( )(分数:1.00)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行情的定义明确了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所以选 D。20.商品达到均衡价格时,其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1.00)A.相等 B.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供给量小于需求量D.不确定解析:达到均衡价格时,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与生产者所要出售的数量相一致,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编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
20、的编制方法一般由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B.可以根据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判断整个经济活动的趋势 C.把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加总起来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叫收入法D.分析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可以大致看出不同阶层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地位及其变动趋势 E.支出法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构成个别项目的特殊作用 解析:把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加总起来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叫生产法,所以 C 不正确。2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 8 次经济危机的是( )(分数:1.00)A.美国 B.英国 C.德国D.
21、法国E.日本 解析:德国发生了 7 次经济危机,法国发生了 6 次经济危机。23.下面各项中属于世界商品价格指数的是( )(分数:1.00)A.道琼斯商品价格指数 B.金融时报价格指数 C.消费者价格指数D.路透社英国商品价格指数 E.经济学家商品价格指数 解析:消费者价格指数属于综合商品价格指数,所以不选 C。24.行情预测的局限性在于( )(分数:1.00)A.预测结果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一个“提前量” B.不能消除未来行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 C.行情预测的有条件性 D.要重视行情预测的反作用 E.是对某一具体市场趋势进行概率估计 解析:行情预测的缺陷有五个,即预测结果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一个“提前
22、量”;行情预测不能消除未来行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行情预测的有条件性;要重视行情预测的反作用;是对某一具体市场趋势进行概率估计。25.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内涵是危机( )(分数:1.00)A.连续出现B.重复出现 C.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 D.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绝对固定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危机周期性的内涵有两重含义,反复出现和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相对固定,所以选 BC。26.主要是用于短期行情预测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有( )(分数:1.00)A.因果关系法B.回归趋势模型 C.移动平均模型 D.指数平滑模型 E.生产成本分析解析:回归趋势模型、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属于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3、它们主要适用于短期行情预测。27.下面关于股息、股票价格和市场利息率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股票价格与股息成反比,与市场利息率成正比B.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市场利息率成反比 C.股票价格必须等于其股票面值D.股票价格=市场利息率/股息E.股票价格可以高于票面价值,也可以低于票面价值 解析:股票价格=股息/市场利息率,所以它与股息成正比,与市场利息率成反比,并且可以高于票面价值,也可低于票面价值。28.关于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生产过程的特点 B.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使用价值所决定的特点 C.需求的交
24、叉弹性值为正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 D.需求的交叉弹性值为负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补充关系 E.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值为正,需求价格弹性值为负 解析: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生产过程的特点;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使用价值所决定的特点;需求的交叉弹性值为正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需求的交叉弹性值为负时,表示两种商品之间为补充关系;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值为正,需求价格弹性值为负。29.以下属于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的是( )(分数:1.00)A.古典商业循环理论 B.熊彼特的创新论 C.萨伊定律 D.货币学派E.合理预期学派解析:合理预期学派和货
25、币学派都是在凯恩斯之后兴起的。30.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考虑的原则是( )(分数:1.00)A.准确性B.时间性 C.代表性 D.一致性 E.可靠性 解析:时间性、代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是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考虑的原则。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31.经济行情研究(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经济行情研究指的是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32.商业循环(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把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所不断呈现出的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称为商业循环。33.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
26、:以某一特定时期为基期,以这一时期的若干种股价总值为 100,拿以后各个时期这些股票价格总值与基础股价总值相比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各相应时期的股票价格综合指数。34.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或称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指按单独的、互不联系的进出口业务进行的大宗交易,用自由外汇支付的普通商业合同的成交价格。35.定量预测(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定量预测是指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四、B计算题/B(总题
27、数:2,分数:10.00)36.某国 2005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85200 亿美元,资本折旧为 8520 亿美元,工商业转移支付为 6428 亿美元,间接税是 7526 亿美元,统计误差为 28 亿美元,另外津贴扣除政府企业盈余是 4268 亿美元,使用所给数据计算出 2005 年该国的国民收入。(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85200-8520=76680(亿美元)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工商税+工商业转移支付+统计误差)+(津贴-政府企业盈余) =76680-(6428+7526+28)+4268 =66966(亿美元)37.下面
28、是某公司 2004 年 1-5 月份的商品月销售额,赋予最近一期观察值的权数为 3,其余两期都为 2,试用加权移动平均预测 4、5 月份的值。 (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 5月销售额 75 82 90 85 88(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由加权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得: M4=(385+290+282)/(3+2+2)=85.6(万元) M5=(388+285+290)/(3+2+2)=87.7(万元)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38.简述合理预期学派的两个基本假设和一个结论。(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合理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卢卡斯。概
29、括地说,合理预期学派有两个基本假设、一个结论。这两个基本假设分别是: (1) 价格和工资是自由调整的,因此产品和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均衡状态之中; (2) 人们的预期是合理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合理预期学派所得出的结论是:预期到的政府政策的变动不能影响生产,能够影响生产的,是那些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39.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在从多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反映经济动态的“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在行情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 在
30、描述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是上升还是下降、是停滞还是复苏时,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2)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3) 可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40.简述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之间的关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危机周期性运动的物质基础。 (2) 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关系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缩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 (3) 固定资本投资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工业生产的变化。 (4) 刺激私人投资或增加“国有化”企业投资成为刺激经济增
31、长的措施。41.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特点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通常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经济危机阶段。 (2) 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不同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同。 (3) 通货膨胀对物价的影响往往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交织在一起。 (4)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价格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不像以前那样大。42.简述德尔菲意见法的实施步骤。(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确定预测目标。 (2) 选定专家小组。 (3) 设计调查表和调查提纲。 (4) 第一轮征询。 (5) 综合、整理及反馈。六、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
32、:20.00)43.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危机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次经济危机与以往相比,除了共同具有的特征外,还有一些新特点。 (1) 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趋缓,危机时间变短,但萧条时间拉长,回升乏力。 (2) 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第三产业。 以往历次经济危机都是打击制造业,第三产业相对发展平稳,起着缓和经济危机的作用。这次危机则使第三产业遭到严重打击,尤其是金融业,以美国最为典型。 (3) 就业状况严重恶化。 以往历次经济危机中就业状况与经济状况几乎同步变化,而这次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严重恶化和白领阶层失业程度加深
33、,这是以前不曾出现的情况。其次表现为经济开始回升后,就业状况非但不见转机反而继续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问题成为困扰西方国家最严重的问题。 (4) 这次危机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 因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作用极为有限。 总之,20 世纪 90 年代的经济周期呈现出中低速增长的特点。44.试论述就业与经济行情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 就业人数随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增加。 从长期趋势看,就业人数总是随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几乎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2) 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部门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部门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这又反过来对经济行情产生影响。 (3) 就业人数的变动与经济活动的盛衰有关。 当经济处在危机和萧条阶段时,生产下降,企业大量裁员,社会就业人数减少。反之,经济处在复苏和高涨阶段时,生产增长,就业人数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