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2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306       资源大小:70.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26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语文)-试卷 126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2.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分数:2.00)A.文选B.乐府诗集C.左传D.战国策3.背影描写人物肖像和行动时所采用的手法是 ( )(分数:2.00)A.比兴B.白描C.情景交融D.直抒胸臆4.“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分数:2.00)A.郑伯克段于鄢B.秋水(节选)C.李将军列传D.冯谖客孟尝君5.行路难(其一)中情感流动的方式是 ( )(分数:2.00)A.起

    2、伏跌宕B.逐层减退C.逐层递进D.平缓舒展6.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 )(分数:2.00)A.政治家B.诗文作家C.思想家D.教育家7.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分数:2.00)A.回顾式写法B.横断面描写法C.闭锁结构D.开放式结构8.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 ( )(分数:2.00)A.灭亡B.春C.家D.雾9.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 )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分数:2.00)A.拟人 排比

    3、 比喻 对偶B.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C.比喻 排比 夸张 对偶D.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10.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 )(分数:2.00)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11.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 )(分数:2.00)A.白居易杜陵叟B.李白行路难(其一)C.陆游关山月D.曹操短歌行(其一)1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为 ( )(分数:2.00)A.巴金B.鲁迅C.冰心D.茅盾13.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对比论证B.归纳论证C.演绎论证D.比喻论证14.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 ( )(分数:2.00)A.律诗B.新乐府C.乐府

    4、旧题D.绝句15.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杰出的 ( )(分数:2.00)A.诗人B.剧作家C.杂文家D.作家16.“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句话出自 ( )(分数:2.00)A.大同B.谏逐客书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17.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 )(分数:2.00)A.嵩又取架上 诸 书,试以问巡。B.诸 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C.诸 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D.公伐 诸 鄢。18.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分数:2.00)A.B.C.D.19.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分数:2.00)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2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战百万日 滋 之师。 滋:滋养。B.人 卒 九州,谷食之所生。 卒:到。C.间 道经其门。 间:间或,偶尔。D.凌 余阵兮躐余行。 凌:超过。21.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分数:2.00)A.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B.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 。 冀君实或见恕:希望或许得到你的原谅。C.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 。 食以草具: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

    6、D.将军自念, 岂尝有所恨乎 ? 岂尝有所恨乎: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分数:6.00)(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分数:2.00)_(2).“江南游子”是指谁?(分数:2.00)_(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2.00)_【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幺篇】年少呵轻远

    7、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分数:6.00)(1).解释“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的意思。(分数:2.00)_(2).结合曲词分析表现莺莺心理的艺术手段。(分数:2.00)_(3).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分数:2.00)_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

    8、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序。(分数:6.00)(1).请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数:2.00)_(2).书指什么?引用“满招损。谦得益”的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3).欧阳修为何要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分数:2.00)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_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

    9、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分数:6.00)(1).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2).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分数:2.00)_(3).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存在吗?(分数:2.0

    10、0)_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

    11、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分数:6.00)(1).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数:2.00)_(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2.00)_(3).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分数:2.00)_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

    12、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分数:6.00)(1).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分数:2.00)_(2).如何体会本诗中的“绘画的美”?(分数:2.00)_(3).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试卷 126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分数:2.00)A.文选B.乐府诗集C.左传D.战

    13、国策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战国策是一部关于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3.背影描写人物肖像和行动时所采用的手法是 ( )(分数:2.00)A.比兴B.白描 C.情景交融D.直抒胸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白描是指以极其简洁的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作平实质朴的刻画,不需渲染、烘托、铺陈。正如鲁迅所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背影一文中,对父亲的刻画多用的是白描手法。4.“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分数:2.00)A.郑伯克段于鄢B.秋水(节选)C.李将军列传D.冯谖客孟尝君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

    14、生对成语出处的掌握。古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成语都要记准出处。“狡兔三窟”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5.行路难(其一)中情感流动的方式是 ( )(分数:2.00)A.起伏跌宕 B.逐层减退C.逐层递进D.平缓舒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情感流动方式的了解。行路难(其一)全诗情感起伏,变化急速,生动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矛盾,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卷的气势。故正确选项为 A 项。6.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 )(分数:2.00)A.政治家B.诗文作家 C.思想家D.教育家解析:解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考生在了解有关侯方域的文学

    15、常识时,只要记住侯方域是诗文作家,生活的时代是明末清初以及他所写的作品即可。7.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分数:2.00)A.回顾式写法B.横断面描写法 C.闭锁结构D.开放式结构解析:解析:曹禺在写作日出时,决心做一次新的探索。他选择了“横断面的描写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并以主题思想为结构的统一点。日出的舞台只限于陈白露寓居的高等旅馆和翠喜落脚的宝和下处,让陈白露作为穿线人物。全篇没有统领全剧的中心冲突线,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串动作。8.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 ( )(分数:2.00)A.灭亡B.春C.家 D.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

    16、握情况。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为家。9.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 )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分数:2.00)A.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B.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C.比喻 排比 夸张 对偶 D.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解析:解析:第(1)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第(2)句很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方法。第(3)句运用了夸张的

    17、修辞方法来说明“愁长”。第(4)句则是工整的对偶诗句。10.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 )(分数:2.00)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解析:解析:在文学创作上,几乎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这一点加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王昌龄最擅长的诗歌形式是七言绝句,从军行(其四)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11.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 )(分数:2.00)A.白居易杜陵叟 B.李白行路难(其一)C.陆游关山月D.曹操短歌行(其一)解析:解析: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当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他的杜陵叟即是一篇新乐府诗。12

    18、.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为 ( )(分数:2.00)A.巴金B.鲁迅 C.冰心D.茅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的文学地位的了解。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3.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对比论证 B.归纳论证C.演绎论证D.比喻论证解析:解析:比较论证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即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另一类是对比法,即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谏逐客书一文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将秦国历史上四位明

    19、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与现今秦王逐客对比;将现今秦王重物与轻人对比;将任用客卿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等。14.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 ( )(分数:2.00)A.律诗B.新乐府C.乐府旧题 D.绝句解析:解析: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全是乐府诗,而且擅长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这里是曹操按旧题目写新内容。15.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杰出的 ( )(分数:2.00)A.诗人B.剧作家C.杂文家D.作家 解析:解析:郁达夫主要的文学成就是以“自序传”的方式创作的小说,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作家。小说作品有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等。16.“人命危浅,朝

    20、不虑夕”这句话出自 ( )(分数:2.00)A.大同B.谏逐客书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课文重点句的掌握。陈情表一文的佳句不少,屡被后人沿用,有的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成语,考生应熟记这些句子。17.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 )(分数:2.00)A.嵩又取架上 诸 书,试以问巡。B.诸 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C.诸 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D.公伐 诸 鄢。 解析:解析:A 项“诸”可当“其他”讲;B、C 项“诸”都当“众多”讲;D 项“诸”当“之于”讲。18.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分数:2.00)A. B.C.D.解析:解

    21、析:A 项两个“乃”,均为“于是,就”的意思;B 项前一个“以”,“以为,认为”之意,后一个“以”,“因为,由于”之意;C 项前一个“于”,可译为“在”,后一个“于”,可译为“对于”;D 项前一个“为”,语助词,可译为“呢”,后一个“为”,表被动,“被”。19.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分数:2.00)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解析:解析: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22、的意思。B 项“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顺)”。全句意思:远方的人不归服,便加强文德教化使他们来归顺。2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战百万日 滋 之师。 滋:滋养。B.人 卒 九州,谷食之所生。 卒:到。C.间 道经其门。 间:间或,偶尔。 D.凌 余阵兮躐余行。 凌:超过。解析:解析:A 项“滋”,应为“增多”之意;B 项“卒”,应为“尽,遍布”之意;D 项“凌”,应为“侵犯”之意。21.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分数:2.00)A.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B.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

    23、实或见恕 。 冀君实或见恕:希望或许得到你的原谅。C.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 。 食以草具: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D.将军自念, 岂尝有所恨乎 ? 岂尝有所恨乎: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 解析:解析:此句中的“恨”是“遗憾”之意,而非“怨恨”。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解析: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分数:6.00)(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落日、断鸿,

    24、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势衰颓;断鸿声里,离群的孤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哀鸿遍野,又能令人想到北方离散的百姓。)解析:(2).“江南游子”是指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江南游子,正是南归漂泊的作者的身影。)解析:解析:作者远离故乡,流寓南方,所以自称江南游子。(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以及一片赤诚无人理解的悲哀。)解析:解析:揭示出游子不得返乡,是因为异族占领了

    25、中原,所以想拿起武器,北上杀敌。以上这三道小题都是考查对某一句词的理解,可见考生学习时要求细、求深,多阅读,多领会,才能在考试时得心应手。另外,虽是分析词句,却也要结合课文整体来把握。【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分数:6.00)(1).解释“煞强如状元及第”、

    26、“蜗角虚名”的意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煞强如状元及第”意思是“远胜于考中状元”,“蜗角虚名”意思是“状元虚名如蜗牛触角般微不足道”。)解析:(2).结合曲词分析表现莺莺心理的艺术手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是以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如【端正好】,暮秋的空旷凄凉与离愁别恨的孤独凄凉水乳交融;二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朝天子】后半部分曲词;三是直抒胸臆,抒发内心感受,如【幺篇】及【朝天子】前半部分曲词;四是综合运用夸张、比喻、典故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解析:解析:理解曲词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味王实甫的戏剧

    27、特色。这段唱词既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又通俗浅近。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戏剧语言的表现力。(3).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如“腿儿相挨”“妻荣夫贵”;二是珍视爱情,情感专一,如“晓来谁染”“暖溶溶玉醅”,离愁愈苦情愈真;三是鄙视功名利禄,对母亲逼张生赶考不满,如“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解析:解析:这段唱词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

    28、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序。(分数:6.00)(1).请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两句在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作者总结出来的深刻的历史教训。)解析: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为史传所作的序,意在对历史有所总结,所以在论述中,从史实引出理论,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书指什么?引用“满招损。

    29、谦得益”的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书指书经、尚书。引用“满招损,谦得益”的目的是为了论证主题。)解析:解析:这是引理论来说明历史,引用尚书上的“满招损,谦得益”来印证后唐庄宗兴亡的历史。(3).欧阳修为何要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欧阳修写作这篇史论,重点讲述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而所“溺”的不仅限于伶人,要从伶人一事总结历史教训,引以为戒。)解析:解析: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和文章的主旨作答。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

    30、)_解析: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分数:6.00)(1).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分形象、浅显地说明了快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

    31、位,是人们希望的、追求的东西。)解析:解析:作者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而又浅显易懂地向读者说明了快乐之于人生的重要性。(2).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三句话概括力极强,极富有哲理性。人们希望快乐到来,希望留住快乐,希望它走了再来,为此,人们不停地努力克服生活中的愁苦、劳累和困难,积年累代创造文明。)解析:解析:读懂文字的含意,体会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观点。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剖析。(3).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存在吗?(分数

    32、: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者认为没有所谓“永远的快乐”,只有暂时的快乐。他前文谈及“永远的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我们认为,“永远的快乐”是根本不存在的。)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但我们在回答时,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不能游离于文章的主旨之外,注意结合整篇文章的文意和作者的观点。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

    33、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分数:6.00)(1).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米龙

    34、老爹。)解析:解析:由选段的文字内容可知,这几段文字出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米龙老爹。选段主要内容是写米龙老爹为了复仇和迷惑敌人,他明里对普军热情接待,对战胜者谦恭、驯服;暗地里则与敌人斗智,英勇杀敌。(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解析:解析:“一直想着”是对米龙老爹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孤胆杀敌及其复仇的过程是动作描写。(3).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米龙老爹具有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解析:解析:米龙老爹英勇杀敌表现了他的勇敢,而他对整个复仇行动作了周密的安排和策划则表现

    35、了他的机智。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分数:6.00)(1).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主要体现在运用音尺和押韵上。全诗十二行,读起来颇富节奏的音乐感,前两行以三音尺为主,如: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这不

    36、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后八行都是以两音尺为主,如: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而且每两行的末尾音节几乎都是押韵的。)解析:解析:考查考生对闻一多发现一诗的艺术特点的把握。主要考查对闻一多新格律体诗歌“三美”主张的认识。大纲也要求掌握这一诗歌理论。“音乐的美”强调诗的音节要富有节奏感、韵律感。(2).如何体会本诗中的“绘画的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中“绘画的美”主要体现在铸造极具色彩感的意象,如“进看血泪”、“擎一把火”、“悬崖”、“大地的赤胸”和“青天”。这些极具色彩感的红色、土黄色、赤赭色和青灰色的意象既是直感的客观化,也是用来显示诗人的感觉,传达其内心的情感的。)解析:解析:闻一多诗歌“绘画的美”主要体现在辞藻上,即用词富有色彩,注重视觉上的效果。(3).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的理想效果。)解析:解析:“建筑的美”指的是诗歌要讲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发现一诗基本上体现了“建筑美”这一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2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