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语文)-试卷 123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分数:2.00)A.陈情表B.谏逐客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3.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 )(分数:2.00)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4.关山月用来抒情的线索是 ( )(分数:2.00)A.笛声B.歌舞C.泪痕D.月夜5.巴金的散文集有 ( )(分数:2.00)A.华盖集B.朝花夕拾C.龙.虎.狗D.闲书6.具体来说,绝句又属于
2、 ( )(分数:2.00)A.古体诗B.楚辞体C.乐府诗D.格律诗7.我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8.屠格涅夫是俄国 19 世纪的 ( )(分数:2.00)A.现实主义作家B.自然主义作家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浪漫主义作家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一首 ( )(分数:2.00)A.豪放词B.风雅词C.田园词D.婉约词10.“麦琪的礼物”的含义是 ( )(分数:2.00)A.指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及他们的美好心灵B.指西方国家圣诞节所馈赠的礼物C.指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所购买的表链和梳子D.指生日礼物11.在儒家政治理想中,
3、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 )(分数:2.00)A.小康社会B.大道社会C.春秋社会D.战国社会12.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分数:2.00)A.新月社B.文学研究会C.创造社D.左翼作家联盟13.“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这句台词出自( )(分数:2.00)A.曹禺的日出B.田汉的南归C.老舍的茶馆D.新歌剧白毛女14.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分数:2.00)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15.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 ( )(分数:2.00)A.反映地方民情风俗的
4、散文B.游记散文C.写景散文D.记叙文16.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 ( )(分数:2.00)A.叙述B.议论C.夹叙夹议D.描写17.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 )(分数:2.00)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 数B.成败之 数 ,视此而已C.必有 数 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D.数 罟不入湾池18.下列各句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分数:2.00)A.B.C.D.19.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式的是 ( )(分数:2.00)A.制,岩邑也。B.广为人长,猿臂。C.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D.为虏所生得。2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分数:2.00)
5、A.而吾未尝以此自 多 者。 多:夸耀。B.举 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列举。C.此所谓藉寇兵而 赍 盗粮者也。 赍:借给。D.初守睢阳时,士卒 仅 万人。 仅:只有。21.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孟尝君不说,曰:“诺, 先生休矣 !” 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 何乃故也 。 何乃故也:这是什么缘故呢。C.虏多且近, 即有急 ,奈何。 即有急:即使遇到紧急情况。D.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 听臣微志: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
6、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分数:6.00)(1).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分数:2.00)_(2).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分数:2.00)_(3).这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数:2.00)_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
7、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分数:6.00)(1).从这两章诗可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2).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分数:2.00)_(3).女主人公嫁到氓家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分数:2.00)_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分数:6.00)(1).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分数:2.00)_(2).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分数:2.00)_(3).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
8、法?(分数:2.00)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_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数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分数:6.00)(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分数:2.00)_(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_(3).为什么“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分数:2.00)_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9、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
10、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数:6.00)(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分数:2.00)_(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分数:2.00)_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分数:6.00)(1).“年青的女郎”的喻义是什么?(分数:2.00)_(2).“你的殷勤”、“我的思量”的寓意是什么?(分数:2.00)_(
11、3).“燃”字的象征内涵是什么?(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试卷 123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分数:2.00)A.陈情表B.谏逐客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一篇著名文章。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强烈反对,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字的信给王安石,全面反对新法,王安石便写了这封信加以驳斥,从根本上指
12、出司马光的保守观点是不正确的。3.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 )(分数:2.00)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论快乐是一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性散文,是钱钟书散文的代表性作品。4.关山月用来抒情的线索是 ( )(分数:2.00)A.笛声B.歌舞C.泪痕D.月夜 解析:解析:选项中四个答案在关山月中都能找到,且都出现一次,仅在出现频率上无法判断谁为线索,因此要从全诗内容上来把握。朱门歌舞、壮士笛声、遗民泪痕,表现出不同主体对待山河破碎的态度差异。诗人是将三者同时放在月光下来展现的,因而月夜才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5.巴金的散文集有 ( )(分数:2.
13、00)A.华盖集B.朝花夕拾C.龙.虎.狗 D.闲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可以用排除法,华盖集是鲁迅的杂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闲书是郁达夫的散文集。6.具体来说,绝句又属于 ( )(分数:2.00)A.古体诗B.楚辞体C.乐府诗D.格律诗 解析:解析:诗歌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中国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散曲及外国的十四行诗等都属于格律诗。7.我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 解析:解析: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创作力特别旺盛的作家,留下诗作九千三百多首,曾自言“
14、六十年间万首诗”,是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8.屠格涅夫是俄国 19 世纪的 ( )(分数:2.00)A.现实主义作家B.自然主义作家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浪漫主义作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创作风格的了解。屠格涅夫的作品敏锐地反映了新的重大社会现象,探索了贵族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命运,被称作 19 世纪俄国“社会历史编年史”。他是俄国 19 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一首 ( )(分数:2.00)A.豪放词 B.风雅词C.田园词D.婉约词解析:解析:词作为一种诗歌创作形式,它有两个主要的流派,一是婉约词派,二是豪放词派。词创作的初期,基本是婉约
15、词派一统天下,直到苏轼才开始创作豪放词,形成豪放词派。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一篇代表作。10.“麦琪的礼物”的含义是 ( )(分数:2.00)A.指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及他们的美好心灵 B.指西方国家圣诞节所馈赠的礼物C.指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所购买的表链和梳子D.指生日礼物解析:解析:麦琪,是指耶稣诞生时给他送礼物的三位贤人,祝愿他的前程并表示他的最后命运,以后便形成了圣诞节送礼以及祝福的风俗。小说以“麦琪的礼物”为题目,含有比喻性的赞美意义,比喻德拉和杰姆夫妻互赠的圣诞礼物犹如麦琪送给耶稣的礼物一样圣洁。11.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 )
16、(分数:2.00)A.小康社会 B.大道社会C.春秋社会D.战国社会解析:解析:大同中的观点认为,所谓“三代之英”时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12.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分数:2.00)A.新月社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D.左翼作家联盟解析:解析:对现代作家来说,创建和参加什么文学组织,往往表现出他的政治倾向和艺术倾向,了解这一点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大学语文对作家与文学组织的关系十分重视,经常会有这方面的命题。13.“你们真是
17、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这句台词出自( )(分数:2.00)A.曹禺的日出 B.田汉的南归C.老舍的茶馆D.新歌剧白毛女解析:解析:这句台词是日出中黄省三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对黑暗、不公平的旧中国和罪恶的制度提出的控诉。14.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分数:2.00)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解析:解析: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15.郁达夫
18、故都的秋是一篇 ( )(分数:2.00)A.反映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B.游记散文 C.写景散文D.记叙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故都的秋是一篇游记散文,描写了北国之秋的独特风貌,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浓烈的爱恋之情。16.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 ( )(分数:2.00)A.叙述B.议论C.夹叙夹议 D.描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写作手法的掌握。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兼有议论。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17.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 )
19、(分数:2.00)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 数 B.成败之 数 ,视此而已C.必有 数 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D.数 罟不入湾池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数”的不同含义。A 项“数”,意思是“计算”;B 项“数”,意思是“规律”;C 项“数”,表示次数;D 项“数”,意思是“细密”。18.下列各句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A 项前一个“以”,介词,当“因此”讲,后一个“以”,连词可译为“来”;B 项前一个“且”是“并且”之意,后一个“且”是“或者,还是”之意;C 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们”;D 项前一个“其”,句首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
20、难道”,后一个“其”指代上文的“河内”。19.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式的是 ( )(分数:2.00)A.制,岩邑也。 B.广为人长,猿臂。C.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D.为虏所生得。解析:解析:A 项是判断句式;B 项“猿”,名词作状语,像猿那样的;C、D 两项是被动句式。2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而吾未尝以此自 多 者。 多:夸耀。 B.举 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列举。C.此所谓藉寇兵而 赍 盗粮者也。 赍:借给。D.初守睢阳时,士卒 仅 万人。 仅:只有。解析:解析:B 项“举”是“称举、宣扬”之意;C 项“赍”是“赠予”之意;D 项“仅”是“几乎,将近”之
21、意。21.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孟尝君不说,曰:“诺, 先生休矣 !” 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 何乃故也 。 何乃故也:这是什么缘故呢。C.虏多且近, 即有急 ,奈何。 即有急:即使遇到紧急情况。D.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 听臣微志: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 解析:解析:A 项“先生休矣”的意思是“先生算了吧”;B 项“何乃故也”的意思是“何况是以前的呢”;C 项“即有急”的意思是“倘若有了紧急情况”。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解析: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
22、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分数:6.00)(1).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升。)解析:解析:本句中,“引”的意思是“拉”,“绝之”的意思是“使断”。(2).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证明许远投降了敌人。)解析:解析
23、: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旨是为许远辩诬,主要辩明了三件事,本段是讲其中第二件事,指出许远为国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3).这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方法。)解析:解析:作者以人死和绳断总会从一个地方开始,对城被攻破的情形进行比喻,以此说明城池在许远所坚守的地方首先被攻破,并不能说明许远没有尽心尽力而负有责任。以此驳斥对方观点。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4、分数:6.00)(1).从这两章诗可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五章写她在嫁到“氓”的家里的这段时间里,夙兴夜寐地操持繁重的家务,还要忍受“氓”变心之后对她的虐待,处境贫穷痛苦,她被无理休回娘家,还受到娘家兄弟嘲笑。由此可知她的性格特征是自尊自重的。第六章告诉人们,当了弃妇,她不向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低头,也不自哀自怨,而是冷峻地总结了婚姻失败的教训,显示了她正视现实、刚强不阿的性格特征。)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本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女主人公在婚前,作为少女,她纯真、痴情、善良,对爱情执着专一;婚后,作为妻
25、子,她辛苦操持、任劳任怨;被弃后,作为弃妇,她刚强果决,自尊自重。(2).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可以称为弃妇诗,诗中女主人公就是被抛弃的,她是讲述自己痛苦婚姻的教训。)解析:解析:诗经.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叙事诗;从其表现的内容上说,则是一首弃妇诗。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抛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3).女主人公嫁到氓家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受到了种种虐待,既要操持繁重的家务,还要被“氓”打骂。“氓”
26、喜新厌旧,公然遗弃了她。)解析:解析:抓住文中体现女主人公在氓家的遭遇的句子,如“三岁为妇至于暴矣”等,理解其内容即可归纳出她受到的待遇。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分数:6.00)(1).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一文。)解析:解析:考查考生对梁启超的论毅力的阅读理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本段文字是文章最后一段。(2).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
27、联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解析:解析:孔子的话是以积土成山为喻,劝人修业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孟子的话是以掘井为喻,说明一个人有所作为,贵在坚持,切不可半途而废。本段以孔子和孟子的言论做总结,照应开头,说明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无毅力。(3).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用孔子的话、孟子的话说明道理,是引用;孔子和孟子的话的具体内容,则是用比喻的
28、方法来讲道理。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_解析: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数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分数:6.00)(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赞美韦素园平凡而伟大的人格。)解析:解析:抓住文段中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语句,体会作者行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倾向即可作答。(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比喻。)解析:解析:这
29、里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3).为什么“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因为他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因为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解析:解析:这里只要理解文中的比喻所代表的含意,就容易回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30、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数:6.00)(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分数:2.00)_
31、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选取“背影”为角度。)解析:解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记叙了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尤其以父亲送行时的背影为描写内容,侧重表现了真挚动人的父子深情。(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解析:解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前三种人物描写方法。(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
32、“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解析:解析:文中对“我”对父亲的感情的描写不多,共三处,但却很好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分数:6.00)(1).“年青的女郎”的喻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年青的女郎”的喻义指五四后青春焕发的祖国。)解析: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郭沫若的炉中煤的阅读理解。作者通过“年青的女郎”这个隐喻,表达了对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祖国的新认识和新期望。(2).“你的殷勤”、“我的思量”的寓意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你的殷勤”的寓意是焕发青春的祖国对爱国志士的殷切召唤和期望。“我的思量”的寓意是爱国志士对青春祖国的思念和期望。)解析:解析:表面写心心相印、不能分离,寓意却是祖国的殷切召唤和爱国志士对祖国的期盼。(3).“燃”字的象征内涵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燃”字的象征内涵是无私奉献精神。)解析:解析:“燃”暗喻了自己对祖国的火热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炽热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