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 115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分数:2.00)A.普列汉诺夫B.席勒C.马克思D.恩格斯2.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分数:2.00)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普洛丁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创作风格属于(分数:2.00)A.达达主义B.抽象派C.立体主义D.野兽派4.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最为著名的是(分数:2.00)A.山水画B.花鸟画C.人物画D.墨竹画5.女贵族莫洛卓娃的作者是(分数:2.00)
2、A.列宾B.苏里科夫C.伦勃朗D.马奈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分数:2.00)A.第十二夜B.亨利五世C.麦克白D.罗密欧与朱丽叶7.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属于(分数:2.00)A.存在主义B.超现实主义C.表现主义D.荒诞派8.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的作者是(分数:2.00)A.柴可夫斯基B.穆索尔斯基C.莫扎特D.舒伯特9.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分数:2.00)A.牡丹亭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窦娥冤10.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分数:2.00)A.崇高B.悲剧C.优美D.喜剧11.号“八大山人”的清初画家是(
3、分数:2.00)A.徐渭B.傅山C.石涛D.朱耷12.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作者是(分数:2.00)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德斯D.亚里士多德13.被称为“小李杜”的晚唐诗人是(分数:2.00)A.李商隐、杜牧B.李贺、杜牧C.李商隐、杜审言D.李贺、杜审言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导演是(分数:2.00)A.谢添B.谢晋C.谢铁骊D.蔡楚生15.等待戈多的创作属于(分数:2.00)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16.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分数:2.00)A.非理性的迷狂状态B.神秘的天启现象C.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D.纯粹的无意识状杰17.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
4、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分数:2.00)A.象牙雕刻B.景泰蓝C.竹编D.瓷器18.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分数:2.00)A.妙品B.能品C.神品D.逸品19.花木兰是(分数:2.00)A.京剧B.昆曲C.豫剧D.评剧20.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 18 世纪法国艺术的是(分数:2.00)A.拜占庭B.哥特式C.洛可可D.巴洛克二、B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分数:2.00)_22.试简要介绍园林艺术及其基本特征。(分数:2.00)_23.什么是艺术风格?它有什么特性?(分数:2.00)_三、B
5、作品赏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绘画作品:洛神赋图(分数:2.00)_25.音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分数:2.00)_26.戏剧作品:茶馆(分数:2.00)_四、B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7.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么现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板桥题画(分数:2.00)_28.试论述艺术创作心理中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要素。(分数:2.00)_
6、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 115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分数:2.00)A.普列汉诺夫 B.席勒C.马克思D.恩格斯解析:解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2.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分数:2.00)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 D.普洛丁解析:解析: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最先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说法,他认为诗的作用在于秉承神的旨意以指导人生。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创作风格属于(分数:2.00)A.达达主义B.抽象
7、派C.立体主义 D.野兽派解析:解析: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描绘的是纳粹德国发动的惨无人道的格尔尼卡大屠杀,是表现战争题材且有纪念意义的作品。4.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最为著名的是(分数:2.00)A.山水画 B.花鸟画C.人物画D.墨竹画解析:解析: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是当时重要的山水画流派之一,有“米家山水”之称。5.女贵族莫洛卓娃的作者是(分数:2.00)A.列宾B.苏里科夫 C.伦勃朗D.马奈解析:解析:女贵族莫洛佐娃是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反映改革与传统的冲突这一题材的名作,表现的是沙皇阿列克
8、谢米哈依洛维奇时代俄罗斯教会分裂的主题。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分数:2.00)A.第十二夜B.亨利五世C.麦克白 D.罗密欧与朱丽叶解析:解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7.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属于(分数:2.00)A.存在主义B.超现实主义 C.表现主义D.荒诞派解析:解析:达利的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通过梦境般零乱、变形的场景,显示出虚无倦怠,令人窒息的空旷寂寥;布努艾尔导演的一条安达鲁狗是一部没有任何情节的黑白电影,二者均是超现实主义在不同领域的代表作品。8.管弦乐幻想曲荒
9、山之夜的作者是(分数:2.00)A.柴可夫斯基B.穆索尔斯基 C.莫扎特D.舒伯特解析:解析: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9.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分数:2.00)A.牡丹亭 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窦娥冤解析:解析:B 项是罗贯中的作品,C 项是施耐庵的作品,D 项是关汉卿的作品。10.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分数:2.00)A.崇高B.悲剧C.优美 D.喜剧解析:解析:作为审美形态的优美,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古典民
10、乐春江花月夜表现出的特点属于审美范畴的优美。11.号“八大山人”的清初画家是(分数:2.00)A.徐渭B.傅山C.石涛D.朱耷 解析:解析: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12.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作者是(分数:2.00)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德斯 D.亚里士多德解析:解析:欧里庇得斯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代表剧作有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酒神的伴侣等。13.被称为“小李杜”的晚唐诗人是(分数:2.00)A.李商隐、杜牧 B.李贺、杜牧C.李商隐、杜审言D.李贺、杜审言解析:解析:晚唐
11、诗坛上的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以其锐意进取、出世才华,被拿来与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人称“小李杜”。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导演是(分数:2.00)A.谢添B.谢晋C.谢铁骊D.蔡楚生 解析:解析: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电影故事片,联华影艺社、昆仑影业公司 1947 年联合摄制,蔡楚生、郑君里共同导演。15.等待戈多的创作属于(分数:2.00)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 解析:解析: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是现代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16.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分数:2.00)A.非理性的迷狂状态B.神秘的天启现
12、象C.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 D.纯粹的无意识状杰解析:解析: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17.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分数:2.00)A.象牙雕刻B.景泰蓝C.竹编 D.瓷器解析:解析:民间工艺美术品,采用的原材料一般比较低廉,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18.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分数:2.
13、00)A.妙品B.能品C.神品D.逸品 解析:解析:将绘画作品分为“神、妙、能、逸”四层的方法始于唐代,后世发展渐推“逸”品高于“神”品的绘画理论。故选 D。19.花木兰是(分数:2.00)A.京剧B.昆曲C.豫剧 D.评剧解析:解析:花木兰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曲目,属于豫剧作品。20.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 18 世纪法国艺术的是(分数:2.00)A.拜占庭B.哥特式C.洛可可 D.巴洛克解析:解析:洛可可艺术是法国 18 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二、B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1.简述艺术与道
14、德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谷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对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并加以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解析:22.试简要介绍园林艺术及其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园林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融合。园林艺术利用多种技术和艺术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统一的实体形象。园林艺术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同林以中国
15、园林为代表。)解析:23.什么是艺术风格?它有什么特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艺术风格的特性有: (1)继承与独创。艺术风格有历史继承性,成功的艺术家总要吸收前人艺术经验,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风格。 (2)稳定与渐变。艺术家风格一旦形成,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大致接近;而随着艺术家生活体验的深入和艺术创作的探索
16、,其创作风格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变迁。 (3)多样与同一。任何艺术门类都存在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和倾向,同一个艺术家也会尝试新的手法,这导致了风格的多样;但在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创作中,总体上又存在着形式相近似、精神相沟通的主导倾向。)解析:三、B作品赏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绘画作品:洛神赋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作者顾恺之,字长康,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洛神赋图为顾恺之观三国曹魏时著名文人曹植所写的洛神赋有感而画的,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多卷,皆绢本设色。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之
17、一。 (2)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怅、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是由于整个画面的组合随着情节的发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连成一片,画面和谐统一。 (3)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 家行笔
18、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解析:25.音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与其父同名。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 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这给帝国首都维也纳居民带来了沉重的悲伤情绪。为了摆脱这一情绪,小约翰?施特劳斯受托,于 1867 年创作了这部 “象征维也纳生命
19、力”的圆舞曲。乐曲序奏一开始,由小提琴用碎弓轻轻奏出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展开了抒情明朗的上行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互呼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之后,经过作者对旋律起伏的层层推进,情绪愈加爽朗活泼,朝气蓬勃,最后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 (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作品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他表现手法为依据,民间色彩深厚,形象鲜明旋律丰富,音乐语言真
20、挚而自然。这首乐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是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解析:26.戏剧作品:茶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满族,北京人。话剧茶馆是其代表作之一。一个大茶馆展示一个小社会,一台三幕话剧,讲述的是旧中国的历史变迁。40 多位演员用他们的炊笑和泪水,演绎着用眼泪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沧桑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展示在观众的面前。这部话剧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夏淳导演,首演于 1958 年 3 月。 (2)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首屈一指的杰作,其突出之处在于,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
21、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画面,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三个旧时代的共同特点政局混乱。老舍选取“茶馆”作为剧本的场面背景颇具匠心,他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只是描述这些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反响,将之化入日常生活之中,发挥了作家熟稔旧北平社会生活与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优势。短短三幕戏,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概括了五十多年的历史,谱写出史诗性的画卷,显示出老舍高超的艺术功力与艺术才能。 (3)在结构上,茶馆采
22、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茶馆创造了戏剧艺术民族化的典范,形成了中国话剧的演剧学派,无论从剧作、导演,还是从表演领域来看,茶馆都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的杰作。)解析:四、B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7.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
23、么现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板桥题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
24、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3)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4)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郑板桥画竹的经历先是“眼中之竹”,只见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于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使画家产生了创作冲动,“胸中
25、勃勃,遂有画意”。于是在构思中出现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最终物化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经过加工得到的审美意象,不同于真实的“眼中之竹”。在创作“手中之竹”时,艺术内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构思阶段的“胸中之竹”。)解析:28.试论述艺术创作心理中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要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3)审美想象的特征是: 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 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4)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