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0254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9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分数:2.00)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2.水稻土属于 ( )(分数:2.00)A.潜育土B.泥炭土C.盐成土壤D.钙成土壤3.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 )(分数:2.00)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4.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 )(分数:2.00)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农田5.按照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

    2、,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 )(分数:2.00)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6.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 ( )(分数:2.00)A.原生演替B.快速演替C.长期演替D.世纪演替7.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称为 ( )(分数:2.00)A.他毒作用B.他感作用C.抗毒作用D.抑制作用8.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分数:2.00)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9.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 ( )(分数:2.00)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

    3、子10.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分数:2.00)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11.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分数:2.00)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12.下列有关阳生植物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强光下牛长良好B.弱光下生长良好C.强光下生长不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1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 )(分数:2.00)A.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14.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 ( )(分数:2.00)A.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

    4、化学潜能B.风C.潮汐能D.太阳能15.“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 )(分数:2.00)A.捕食链B.寄生链C.腐屑链D.混合链16.领域的特性不包括 ( )(分数:2.00)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17.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 )(分数:2.00)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 ( )(分数:2.00)A.生长B.发芽C.繁殖D.腐烂19.对于一个稳定的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来说,其组成成分中,唯一可缺少的成分是 ( )(分数:2.00)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20.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

    5、的分支学科是 ( )(分数:2.00)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D.种群生态学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 1 生态因子。(分数:2.00)填空项 1:_22.动物领域的主要特征有排他性、 1、替代性。(分数:2.00)填空项 1:_23.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 1,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分数:2.00)填空项 1:_24.在植物种群中,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 1。(分数:2.00)填空项 1:_2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1。(分数:2.00)填空

    6、项 1:_26.种群增长包括正增长、负增长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27.土壤有机质包括非腐殖质和 1 两大类。(分数:2.00)填空项 1:_28.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季多为 1 风。(分数:2.00)填空项 1:_29.基因和 1 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分数:2.00)填空项 1:_30.种群密度有粗密度(或原始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按照生物实际占有的空间所计算的密度被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1.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也称生境类型)来分,可分为 1 和水域生态学。(分数:2.00)填空项 1:_32.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

    7、物是 1,它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分数:2.00)填空项 1:_33.在脊椎动物中, 1 的光周期最为明显。(分数:2.00)填空项 1:_34.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这些因子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环境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 1 和社会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3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调控性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生物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 1 和物种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数:2.00)填空项 1:_38.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

    8、1 和次生演替两类。(分数:2.00)填空项 1:_39.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40.根据环境范围大小,环境可分为宇宙环境、 1、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在生态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9、。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r 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

    10、题(总题数:3,分数:6.00)51.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分数:2.00)_52.简述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53.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54.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分数:2.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97 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分数:2.00)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 解析:2.水稻土属于 ( )(分数:2.00)A.潜育土 B.泥炭土C.盐成土壤

    11、D.钙成土壤解析:3.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 )(分数:2.00)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 C.无关系D.不可确定解析:4.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 )(分数:2.00)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 D.农田解析:5.按照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 )(分数:2.00)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解析:6.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 ( )(分数:2.00)A.原生演替 B.快速演替C.长期演替D.世纪演替解析:7.植物分泌毒素抵

    12、抗微生物入侵称为 ( )(分数:2.00)A.他毒作用B.他感作用 C.抗毒作用D.抑制作用解析:8.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分数:2.00)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解析:9.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 ( )(分数:2.00)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解析:10.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分数:2.00)A.温带 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解析:11.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分数:2.00)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解析:12.下列有

    13、关阳生植物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强光下牛长良好 B.弱光下生长良好C.强光下生长不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解析:1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 )(分数:2.00)A.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解析:14.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 ( )(分数:2.00)A.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化学潜能 B.风C.潮汐能D.太阳能解析:15.“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 )(分数:2.00)A.捕食链B.寄生链 C.腐屑链D.混合链解析:16.领域的特性不包括 ( )(分数:2

    14、.00)A.更换性 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解析:17.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 )(分数:2.00)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解析: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 ( )(分数:2.00)A.生长B.发芽C.繁殖D.腐烂 解析:19.对于一个稳定的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来说,其组成成分中,唯一可缺少的成分是 ( )(分数:2.00)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无机环境解析:20.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 ( )(分数:2.00)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 D.种群生态学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5、21.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 1 生态因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间接)解析:22.动物领域的主要特征有排他性、 1、替代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伸缩性)解析:23.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 1,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均匀性)解析:24.在植物种群中,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疏现象)解析:2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1。(分数

    16、: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呼吸消耗的能量多)解析:26.种群增长包括正增长、负增长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零增长)解析:27.土壤有机质包括非腐殖质和 1 两大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腐殖质)解析:28.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季多为 1 风。(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解析:29.基因和 1 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物种多样性)解析:30.种群密度有粗密度(或原始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按照生物实际占有

    17、的空间所计算的密度被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态密度)解析:31.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也称生境类型)来分,可分为 1 和水域生态学。(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陆地生态学)解析:32.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是 1,它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优势种)解析:33.在脊椎动物中, 1 的光周期最为明显。(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鸟类)解析:34.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

    18、这些因子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限制因子)解析:35.环境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 1 和社会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半自然环境)解析:3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调控性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设性)解析:37.生物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 1 和物种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38.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 1 和次生演替两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

    19、案:正确答案:原生演替)解析:39.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态对策)解析:40.根据环境范围大小,环境可分为宇宙环境、 1、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地球环境)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在生态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 )(分数:

    20、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4.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5.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7.r 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9.“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21、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51.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解析:52.简述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偏利共

    22、生指共牛的两种生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例如,某种植物以大树作附着物,借以得到适宜的阳光和其他生活条件,但并不从树上吸取营养,这属于长期性的偏利共生关系。又如,林间的一些鸟类,在植物上筑巢,这属于暂时性的偏利共生关系。 (2)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如异养生物完全依赖自养生物获得食物,而自养生物又依赖异养生物得到矿质营养或生命需要的其他功能。)解析:53.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

    23、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54.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 (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间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

    24、的数量下降,这种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 (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 (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节学说义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问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间、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 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 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调节中反映出来的。)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