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5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 )(分数:2.00)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3.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分数:2.00)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4.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 ( )(分数:2.00)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5.实用主义教育学
2、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梅伊曼和拉伊B.利特和狄尔泰C.杜威和克伯屈D.阿普尔和吉鲁6.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 ( )(分数:2.00)A.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7.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 ( )(分数:2.00)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8.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 )(分数:2.00)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9.启发性原则的提出是符合 ( )(分数:2.00)A.教学的目的B.教学任务C.知识本身的
3、特点D.学生的认识规律10.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分数:2.00)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11.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分数:2.00)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1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1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分数:2.00)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为指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4.辨析题本大题
4、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15.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分数:2.00)_16.教育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1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分数:2.00)_1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0.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数:2.00)_21.论述题本大题。_22.试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帅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分数:2.00)_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5、合题目要求的。_2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分数:2.00)A.分析和综合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D.指向性和集中性25.下列是行为主义者的主张的是 ( )(分数:2.00)A.意识是元素的集合B.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C.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D.主张用内省法研究人的心理26.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分数:2.00)A.颜色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27.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干扰的影响的是 ( )(分数:2.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
6、.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28.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分数:2.00)A.自然适度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D.留有余地29.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为 ( )(分数:2.00)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绪30.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 )(分数:2.00)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31.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 “魅力”。这属于印象形式的 ( )(分数:2.00)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总和模式3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
7、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 )(分数:2.00)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3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分数:2.00)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 1879 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34.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 )(分数:2.00)A.罗夏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35.一名 5 岁(CA)儿童,在智力测试中,测得的智龄(MA)是 6 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分数:2.00)A.83B.100C.120D.110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8、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3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分数:2.00)_38.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分数:2.00)_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40.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分数:2.00)_41.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分数:2.00)_42.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2.00)_43.论述题本大题。_44.试分析说明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5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
9、.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 )(分数:2.00)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解析:3.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分数:2.00)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解析:4.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 ( )(分数:2.00)A.盛唐B.明末C.清末 D.民国解析: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梅伊曼和拉伊B.利特和狄尔泰C.杜威和克伯屈 D.
10、阿普尔和吉鲁解析:6.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 ( )(分数:2.00)A.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 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解析:7.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 ( )(分数:2.00)A.田径 B.体操C.球类D.武术解析:8.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 )(分数:2.00)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解析:9.启发性原则的提出是符合 ( )(分数:2.00)A.教学的目的B.教学任务C.知识本身的特点D.学生的认识规律 解析:10.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11、 ( )(分数:2.00)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解析:11.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分数:2.00)A.遗传B.环境C.教育 D.社会活动解析:1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解析:1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分数:2.00)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为指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解析:14.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
12、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解析:15.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该观点属于教育心理起源说,虽然看到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却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解析:16.教育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教育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该观点忽视了教育制度的广义含义,因此是错误的。)解
13、析: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解析:1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解析:1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解析:20.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材建设的突破; (2)教学组织形式的
14、突破; (3)师生关系的突破; (4)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5)扩大了教学规模。)解析:21.论述题本大题。_解析:22.试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帅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儿童中心论”则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学
15、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最终使教育目的落空。)解析: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分数:2.00)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D.指向性和集中性解析:25.下列是行为主义者的主张的是 ( )(分数:2.00)A.意识是元素的集合B.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C.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D.主张用内省法研究人的心理解析:26.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分
16、数:2.00)A.颜色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解析:27.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干扰的影响的是 ( )(分数:2.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解析:28.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分数:2.00)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D.留有余地解析:29.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为 ( )(分数:2.00)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绪 解析:30.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 )(分数:2.00)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 C.原型内化阶段D.操
17、作的熟练阶段解析:31.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 “魅力”。这属于印象形式的 ( )(分数:2.00)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 D.总和模式解析:3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 )(分数:2.00)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解析:3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分数:2.00)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 1879 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解析:34.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 )
18、(分数:2.00)A.罗夏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解析:35.一名 5 岁(CA)儿童,在智力测试中,测得的智龄(MA)是 6 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分数:2.00)A.83B.100C.120 D.110解析: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解析:3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相
19、反对立的,但它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解析:38.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解析: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解析:40.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式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
20、读相结合。 (2)联系实际展开论述。)解析:41.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
21、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解析:42.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行为参照: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仟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因此,从众行为者害怕偏离群体的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 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解析:43.论述题本大题。_解析:44.试分析说明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程结构,适当组织学习竞争; (5)正确指导学习成绩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6)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