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4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D.教育论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巴班斯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分数:2.00)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分数
2、:2.00)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 ( )(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7.“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分数:2.00)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分数:2.00)A.进行科学的发现B.
3、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分数:2.00)A.乌申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赞科大10.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分数:2.00)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B.提高国民素质C.提高国民创造力D.提高国民体质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分数:2.00)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C.学生自愿选择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12.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赞科夫B.苏
4、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分数:2.00)A.组织了多样的教育活动B.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C.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D.形成和培养了班干部14.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15.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分数:2.00)_16.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分数:2.00)_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18.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分数:2.00)_19.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分数:2.00)_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分数:2.00)_21.论述题本大题。_22.试论述
5、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分数:2.00)_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分数:2.00)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2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分数:2.00)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2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表现的是思维的 ( )(分数:2.00)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27.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分数:2.00)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
6、念性、内隐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2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分数:2.00)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29.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分数:2.00)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30.下列属于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项目的是 ( )(分数:2.00)A.完成图片B.排列图片C.数学推理D.实物组合31.情绪是一种反映形式,其中介为 ( )(分数:2.00)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32.人际交往的原则包括
7、( )(分数:2.00)A.主动交往B.学会批评C.社会交换D.勇于认错33.“自我理论与健康人格理论”适合采取的咨询技术是 ( )(分数:2.00)A.精神分析法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D.理性情绪疗法3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是 ( )(分数:2.00)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35.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37.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
8、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分数:2.00)_3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分数:2.00)_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40.简要说明顺从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41.简要分析遗忘的规律及主要原因。(分数:2.00)_42.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分数:2.00)_43.论述题本大题。_44.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2.00)_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4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
9、。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 D.教育论解析: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巴班斯基 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解析: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分数:2.00)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解析: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分数:2.00)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解析:6.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 (
10、)(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解析:7.“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分数:2.00)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解析: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分数:2.00)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解析: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
11、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分数:2.00)A.乌申斯基B.马卡连柯 C.加里宁D.赞科大解析:10.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分数:2.00)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国民创造力D.提高国民体质解析: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分数:2.00)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C.学生自愿选择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解析:12.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解析:1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分
12、数:2.00)A.组织了多样的教育活动B.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C.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D.形成和培养了班干部解析:14.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解析:15.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客观性是教育学的特点。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既要体现人的丰观愿望,同时又要遵循教育规律。)解析:16.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
13、容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第二,从传播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解析: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解析:18.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14、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解析:19.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掌握,教育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教育由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3)实行平等的国民教育; (4)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解析: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分
15、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解析:21.论述题本大题。_解析:22.试论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知识是进行智力加工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掌握知识的过程也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掌握知识必须要有智力活动参与,知识是认识的成果;发展智力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掌握
16、知识和发展智力是互为条件的,既不能相互取代、脱离,也不能用其中的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解析: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分数:2.00)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 解析:2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分数:2.00)A.定势 B.定义C.变式D.同化解析:2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表现的是思维的 ( )(分数:2.00)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 D.逻辑性解析:27.智力技能
17、的特点是 ( )(分数:2.00)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解析:2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分数:2.00)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解析:29.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分数:2.00)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解析:30.下列属于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项目的是 ( )(分数:2.00)A.完成图片B.排列图片C.数学推理 D.实物组合解析:31.情绪是一种反映
18、形式,其中介为 ( )(分数:2.00)A.需要 B.动机C.态度D.认识解析:32.人际交往的原则包括 ( )(分数:2.00)A.主动交往B.学会批评C.社会交换 D.勇于认错解析:33.“自我理论与健康人格理论”适合采取的咨询技术是 ( )(分数:2.00)A.精神分析法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解析:3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是 ( )(分数:2.00)A.胆汁质 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解析:35.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情感需要
19、 D.自我实现需要解析: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解析:37.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解析:3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它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
20、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解析: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解析:40.简要说明顺从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顺从的概念:个体在行为上听从他人支配,接受他人指挥的心理现象。 (2)影响顺从的因素:个性因素;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客观环境和群体压力因素。)解析:41.简要分析遗忘的规律及主要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学说: (1)衰退说 这种理论认为,
21、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衰退的结果。 (2)干扰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3)压抑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说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解析:42.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本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耐心倾听和细 致询问原则;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
22、合的原则。 (2)基本步骤:建立关系;了解问题;分析诊断;帮助指导;结束咨询。)解析:43.论述题本大题。_解析:44.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到整个文化形态里。 (5)个人主观因素。人格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