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9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8566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94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9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 )A增长型 B稳定型C下降型 D不规则型(分数:2.00)A.B.C.D.2.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最大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雄鱼。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A环境决定性别 B密度效应C社会等级 D领域特征(分数:2.00)A.B.C.D.3.欧洲的穴兔于 1859 年由英国进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2、(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分数:2.00)A.B.C.D.4.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 B争夺资源 C种内斗争 D他感作用(分数:2.00)A.B.C.D.5.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分数:2.00)A.B.C.D.6.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 )A稳定选择 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 D以上三类(分数:2.00)A.B.C.D.7.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

    3、续增长(分数:2.00)A.B.C.D.8.生物的生态位是指( )A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 B种群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C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D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位置(分数:2.00)A.B.C.D.9.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 D 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C绿光 D红外光(分数:2.00)A.B.C.D.10.蜱从动物体表吸取血液是( )现象。( )A终生寄生 B暂时寄生C捕食 D共生(分数:2.00)A.B.C.D.11.在中国植被一书中,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A植被型 B群丛C群落 D群系(分数:2.00)A.B.C.D.12.在演替过程

    4、中(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D水生型的生境和旱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分数:2.00)A.B.C.D.13.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 B丰富度C均匀度 D多度 j(分数:2.00)A.B.C.D.14.判断下列关于多样性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低B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高C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的群落与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出现同样的多样性指数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分数:2.00)

    5、A.B.C.D.15.臭氧层破坏属于(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分数:2.00)A.B.C.D.16.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A压力 B重力C阻力 D浮力(分数:2.00)A.B.C.D.17.有效积温公式中的温度 C(有的以 T0表示)是表示( )A发育起点或生物学零度 B0C目标温度 D最低温度(分数:2.00)A.B.C.D.18.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 pH 值是( )A5.06.5 B6.57.5C7.58.5 D8.5(分数:2.00)A.

    6、B.C.D.19.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 素 BP 素C有机质 D微量元素(分数:2.00)A.B.C.D.20.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氮可维持 250kg 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 左右 B350kg 左右C500kg 左右 D大于 500kg(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2.根据来源的不同,辅助能可分为 1 和自然辅助能。(分数:2.00)填空项 1:_23.由于能量

    7、在传递过程中的 1,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分数:2.00)填空项 1:_24.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分数:2.00)填空项 1:_25.光照不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时,增加 CO2浓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即为生态因子之间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26.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 1、干旱区和荒漠区。(分数:2.00)填空项 1:_27.水生植物有发达的 1,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分数:2.00)填空项 1:_28.防风林

    8、有三种不同林带类型,即紧密林带、 1 及通风林带。(分数:2.00)填空项 1:_29.上述三种不同防风林带中,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0.靠风传播花粉和种籽的植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 1 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32.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此时水分过多或不足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称为该作物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33.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移时,则往往出现生育期 1 的现象。(分数:2.00)填空项 1:_34.豆芽、韭黄、蒜黄等是在黑暗条件下形成的 1 现象。(分数:2.00)

    9、填空项 1:_3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 1 型。(分数:2.00)填空项 1:_36.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 1 或生态要素。(分数:2.00)填空项 1:_37.耐性定律是由美国生态学家 1 于 1913 年提出的。(分数:2.00)填空项 1:_38.生态型是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生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东北虎、华南虎、非洲虎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 1 动物。(分数:2.00)填空项 1:_40.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

    10、10,分数:20.00)41.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反射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滥捕乱猎和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属于他感作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 )(分数:

    11、2.00)A.正确B.错误4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赤潮”是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所致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典型旱生群落演替系列分哪几个阶段?(分数:10.00)_5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分数:10.00)_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分数:10.00)_

    12、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94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 )A增长型 B稳定型C下降型 D不规则型(分数:2.00)A.B.C. D.解析:2.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最大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雄鱼。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A环境决定性别 B密度效应C社会等级 D领域特征(分数:2.00)A. B.C.D.解析:

    13、3.欧洲的穴兔于 1859 年由英国进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分数:2.00)A.B. C.D.解析:4.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 B争夺资源 C种内斗争 D他感作用(分数:2.00)A.B.C. D.解析:5.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分数:2.00)A.B. C.D.解析:6.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 )A稳定选择 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 D以上三类(分数:2.00)A.B.C.D

    14、. 解析:7.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分数:2.00)A.B.C.D. 解析:8.生物的生态位是指( )A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 B种群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C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D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位置(分数:2.00)A.B.C. D.解析:9.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 D 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C绿光 D红外光(分数:2.00)A.B. C.D.解析:10.蜱从动物体表吸取血液是( )现象。( )A终生寄生

    15、B暂时寄生C捕食 D共生(分数:2.00)A.B. C.D.解析:11.在中国植被一书中,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A植被型 B群丛C群落 D群系(分数:2.00)A. B.C.D.解析:12.在演替过程中(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D水生型的生境和旱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分数:2.00)A.B.C.D. 解析:13.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 B丰富度C均匀度 D多度 j(分数:2.00)A. B.C.D.解析:14.判断下列关于多样性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

    16、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低B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一定比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高C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的群落与低丰富度高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出现同样的多样性指数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分数:2.00)A.B.C. D.解析:15.臭氧层破坏属于(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分数:2.00)A.B. C.D.解析:16.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A压力 B重力C阻力 D浮力(分数:2.00)A.B.C. D.解析:17.有效积温公式中的温度 C(有的以 T0表示

    17、)是表示( )A发育起点或生物学零度 B0C目标温度 D最低温度(分数:2.00)A. B.C.D.解析:18.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 pH 值是( )A5.06.5 B6.57.5C7.58.5 D8.5(分数:2.00)A. B.C.D.解析:19.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 素 BP 素C有机质 D微量元素(分数:2.00)A.B.C. D.解析:20.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氮可维持 250kg 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 左右 B350kg 左右C500kg

    18、 左右 D大于 500kg(分数:2.00)A. B.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太阳辐射)解析:22.根据来源的不同,辅助能可分为 1 和自然辅助能。(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工辅助能)解析:23.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 1,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严重损耗)解析:24.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干物质重)解析:25.

    19、光照不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时,增加 CO2浓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即为生态因子之间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补偿作用)解析:26.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 1、干旱区和荒漠区。(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湿润区)解析:27.水生植物有发达的 1,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通气组织)解析:28.防风林有三种不同林带类型,即紧密林带、 1 及通风林带。(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疏透林带)解析

    20、:29.上述三种不同防风林带中,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通风林带)解析:30.靠风传播花粉和种籽的植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风媒植物)解析:3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 1 环境。(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改造)解析:32.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此时水分过多或不足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称为该作物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水分临界期)解析:33.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移时,则往往出现生育期 1 的现象。(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缩短)解析:34.豆芽

    21、、韭黄、蒜黄等是在黑暗条件下形成的 1 现象。(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黄化)解析:3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 1 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气相)解析:36.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 1 或生态要素。(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因子)解析:37.耐性定律是由美国生态学家 1 于 1913 年提出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谢尔福德)解析:38.生态型是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生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

    22、正确答案:趋异适应)解析:39.东北虎、华南虎、非洲虎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 1 动物。(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型)解析:40.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海洋)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反射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2.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滥捕乱猎和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3、。(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属于他感作用。(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

    24、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赤潮”是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所致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典型旱生群落演替系列分哪几个阶段?(分数:10.00)_正确答案:(旱生群落演替系列的顺序发展阶段可简单表示为:地衣植被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解析:5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从下述几方面来看:(1)能量流动。随着演替的进行,系统的能量逐渐增加,系统的能流增大。(2)群落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复杂。(3)营养

    25、物质循环。演替前期物质循环速度快,开放性强,随着系统的发展,物质循环的速度减慢,封闭性增强。(4)稳定性。演替前期,系统的生物组分增长迅速、但不稳定的 r-选择生物为主,发展到后期以生长缓慢、较为稳定并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 k-选择生物为主。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随演替的进行都趋向于达到稳定,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增强,这是生态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必然趋势。)解析: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

    26、4.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分数:20.00)_正确答案:(1)过程: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生物小循环;其中部分牲排泄物及残体所携带的磷离开生物小循环,进入环境;同时,环境中的磷也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江河、海洋,进行地质大循环。(2)主要特点:磷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圈;循环速度慢、时间长;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3)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当磷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时,贮存于岩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释放出来,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磷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过多积累;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而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利用率低,停留在土壤中的磷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磷的富集;水体中过量的磷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导致赤潮发生和蓝藻大暴发等。)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9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