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8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C冬小麦 D水稻(分数:2.00)A.B.C.D.2.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 D随机和集群分布(分数:2.00)A.B.C.D.3.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 B少 C相等 D看具体情况而定(分数:2.00)A.B.C.D.4.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 ),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A断绝了生态
2、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量利用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分数:2.00)A.B.C.D.5.( )因子属于间接生态因子。A土壤 B水 C地形 D温度(分数:2.00)A.B.C.D.6.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分数:2.00)A.B.C.D.7.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A生物种类 B地球自转C纬度或经度的递变
3、D气候条件(分数:2.00)A.B.C.D.8.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成员之间进行什么引起的A竞争 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 D他感作用 ( )(分数:2.00)A.B.C.D.9.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平均温度 B月平均温度C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 D大气温度(分数:2.00)A.B.C.D.10.与 K对策生物相比,r 对策生物一般( )A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B出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分数:2.00)A.B.C.D.11.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 )A青草羊狼 B (分数:2.00)A.B.C.D.12.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
4、,大约只有 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 )所消耗。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分数:2.00)A.B.C.D.13.山风的特点是( )A山坡或山顶上的气流流到山谷中,山风很干燥B山坡或山顶上的气流流到山谷中,山风不干燥C山谷中的气流沿坡上升,山风很干燥D山谷中的气流沿坡上升,山风不干燥(分数:2.00)A.B.C.D.14.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即( )。A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性 B物种的丰富度和信息的紊乱C物种信息的紊乱和均匀性 D物种的均匀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数:2.00)A.B.C.D.15.鱼类的集群是一种( )集群。A暂时性 B季节
5、性 C稳定性 D经常性(分数:2.00)A.B.C.D.16.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分数:2.00)A.B.C.D.17.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元素和矿物质,松树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分数:2.00)A.B.C.D.18.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6、B限制性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分数:2.00)A.B.C.D.19.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学者_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 )A海克尔 B坦斯利 C林德曼 D奥德姆(分数:2.00)A.B.C.D.20.下列关于顶级群落中,表述错误的是( )。A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B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C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D顶级群落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生物随着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现象,我们把这种节律现象称为 1。(分数:2.00
7、)填空项 1:_22.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和 13 大类。(分数:2.00)填空项 1:_23.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 1,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分数:2.00)填空项 1:_24.生态系统发展到 1 阶段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实际的增长率极小。(分数:2.00)填空项 1:_25.绿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 1 者。(分数:2.00)填空项 1:_26. 1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就称为环境负荷量。(分数:2.00)填空项 1:_27.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
8、农业生产体系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28.“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 1,总是在系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分数:2.00)填空项 1:_29.每个生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0.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 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分数:2.00)填空项 1:_31.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分数:2.00)填空项 1:_32.在某些地方,乔木常常都长成畸形,树干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向背风方向倾斜,形成所谓“旗形树
9、”,这是受 1 的影响。(分数:2.00)填空项 1:_3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1 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分数:2.00)填空项 1:_35.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三种:单元顶极论、 1 和顶极一格局假说。(分数:2.00)填空项 1:_36.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由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寄生性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组成的食物链是 1 类型的食物链。(分数:2.00)填空项 1:_38.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
10、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 1 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分数:2.00)填空项 1:_40.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1。(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群落中的竞争物种越多,竞争的各物种所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就越小。_(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消耗化石燃料引起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
11、季相不分明。(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均匀分布是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属耐酸性植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顶级群落。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属于他感作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是经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12、(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森林群落对水分的影响。(分数:10.00)_52.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分数:10.00)_53.简述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8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C冬小麦 D水稻(分数:2.00)A.B.C. D.解析:2.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
13、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 D随机和集群分布(分数:2.00)A.B. C.D.解析:3.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 B少 C相等 D看具体情况而定(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 B。4.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 ),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A断绝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
14、量利用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分数:2.00)A.B.C. D.解析:5.( )因子属于间接生态因子。A土壤 B水 C地形 D温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其他三项土壤、水、温度等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所以是间接因子,故选 C。6.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分数:2.00)A.B. C.D.解析:7.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A生物种类 B地球自转C纬度或经度的递变 D气候条件(分数:2.00)A.
15、B.C.D. 解析:8.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成员之间进行什么引起的A竞争 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 D他感作用 ( )(分数:2.00)A.B.C. D.解析:9.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平均温度 B月平均温度C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 D大气温度(分数:2.00)A.B.C. D.解析:10.与 K对策生物相比,r 对策生物一般( )A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B出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分数:2.00)A.B.C. D.解析:11.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 )A青草羊狼 B (分数:2.00)A. B.C.D.解析:12.输入到一个营养级
16、的能量中,大约只有 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 )所消耗。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分数:2.00)A.B. C.D.解析:13.山风的特点是( )A山坡或山顶上的气流流到山谷中,山风很干燥B山坡或山顶上的气流流到山谷中,山风不干燥C山谷中的气流沿坡上升,山风很干燥D山谷中的气流沿坡上升,山风不干燥(分数:2.00)A. B.C.D.解析:14.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即( )。A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性 B物种的丰富度和信息的紊乱C物种信息的紊乱和均匀性 D物种的均匀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数:2.00)A. B.C.D.解析:15.鱼类的集群是
17、一种( )集群。A暂时性 B季节性 C稳定性 D经常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鱼类因为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性,在同一季节中出现集群,因而是一种季节性集群。16.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分数:2.00)A. B.C.D.解析:17.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元素和矿物质,松树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分数:2.00)A.B. C.
18、D.解析:18.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分数:2.00)A.B.C. D.解析:19.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学者_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 )A海克尔 B坦斯利 C林德曼 D奥德姆(分数:2.00)A.B.C. D.解析:20.下列关于顶级群落中,表述错误的是( )。A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B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C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D顶级群落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分数:2.00)A.B.C.
19、D. 解析:解析 A、B、C 三项说法都正确,D 项中说法有误。群落处于变化的外界条件之下,不可能长久不变延续下去,故选 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生物随着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现象,我们把这种节律现象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种)解析:22.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和 13 大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奥德姆)解析:23.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 1,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严重损耗)解析:24.生态系统发展到 1 阶段时,生物量可
20、达到最大值,而实际的增长率极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成熟)解析:25.绿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 1 者。(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产(或初级生产))解析:26. 1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就称为环境负荷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种群限度)解析:27.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农业)解析:28.“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 1,总是在系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
21、用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过捕)解析:29.每个生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幅)解析:30.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 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植被)解析:31.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干物质重)解析:32.在某些地方,乔木常常都长成畸形,树干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向背风方向倾斜,形成所谓“旗形树”,这
22、是受 1 的影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强风方向)解析:3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理死亡率)解析:34.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1 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十分之一)解析:35.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三种:单元顶极论、 1 和顶极一格局假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多元顶极论)解析:36.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口问题)解析:37.由哺乳动物
23、、鸟类跳蚤细滴虫(寄生性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组成的食物链是 1 类型的食物链。(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寄生)解析:38.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干热风)解析:39.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 1 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相等)解析:40.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入侵)解析:三、判断题
24、(总题数:10,分数:20.00)41.群落中的竞争物种越多,竞争的各物种所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就越小。_(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消耗化石燃料引起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季相不分明。(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均匀分布是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5.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属耐酸性植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
25、47.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顶级群落。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属于他感作用。(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是经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森林群落对水分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群落能截留降水,保蓄水分,因而能创造群落内部特殊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条件。(2)使降落在群落中的水分进行再分配,一
26、部分被林冠阻留,直接蒸发返回大气,降水的大部分到达地表,这到达地表的水分,大部分渗入土壤,被土壤保持或渗入地下形成潜流,只有一部分成为地表径流,土壤水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和蒸发而保留在群落内。(3)由于群落能阻挡降水,增加土壤水分的入渗,大大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了对表土的冲刷。(4)群落中植物根系交织成网,对土壤有固结作用,可提高群落内土壤抗冲刷的能力。利用群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解析:52.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竞争排除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斯排除原理提出三条推理:在一个稳定群落
27、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解析:53.简述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3)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宿主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4)共生,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的种间关系称偏利共生;对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关系,称互利共生。(5)他感作用,指
28、一种植物向体外分泌代谢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分数:20.00)_正确答案:(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一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因此,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2)群落内部环
29、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