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气体不是温室气体。 ACO BCO 2 CCH 4 DN 2O(分数:2.00)A.B.C.D.2.下列生物类群属于 k 对策者的是( )。 A昆虫 B种子植物 C细菌 D藻类(分数:2.00)A.B.C.D.3.( )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A个体数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年龄金字塔(分数:2.00)A.B.C.D.4.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 P 之比即 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 A同化
2、效率 B生产效率 C利用效率 D组织生长效率(分数:2.00)A.B.C.D.5.小型动物、低等生物的存活曲线为( )。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C.D.6.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分数:2.00)A.B.C.D.7.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它们的这种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分数:2.00)A.B.C.D.8.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 A氧 B湿度 C温度 D营养物质(分数:2.00)A.B.C.D.9.实验
3、证明,( )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 B青光 C紫光 D蓝光(分数:2.00)A.B.C.D.10.在一个生物群落中,( )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并从而影响到了群落的稳定性。 A建群种 B优势种 C附属种 D稀有种(分数:2.00)A.B.C.D.11.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 1883 年的 5 月至 8 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 30 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陆生演替 D内因演替(分数:2.00)A.B.C.D.12.风对动物的主要直接作用是( )。 A影响动
4、物的取食、迁移等行为活动 B影响动物热能代谢 C影响动物水分代谢 D影响动物的繁殖(分数:2.00)A.B.C.D.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生物群体环境 B可以将生态系统看成一个超级生物 C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同义语 D某些生态系统为封闭系统(分数:2.00)A.B.C.D.14.在陆地群落中,( )通常是优势种。 A种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灌木 D草本植物(分数:2.00)A.B.C.D.15.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半自然人工系统 D以上三种系统稳定性一样(分数:2.00)A.B.C.D.16.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老鼠 B麻雀 C鱼 D熊猫(分数:2.00)A.B.C.D.17.紧密林带( )。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分数:2.00)A.B.C.D.18.泛群系是( )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C北欧学派 D苏联学派(分数:2.00)A.B.C.D.19.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是( )。 A湖泊 B江河 C大气水 D冰川和极地冰雪(分数:2.00)A.B.C.D.20.在生态农业中,稻田养鱼
6、体现了( )原理。 A整体效应 B生物种群相生相克 C物质循环与再生 D生态位(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该生物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22.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及 1。(分数:2.00)填空项 1:_23.李比希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 1,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处于平衡的。(分数:2.00)填空项 1:_24. 1 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
7、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分数:2.00)填空项 1:_25.土壤具有 1 是土壤不同于其他自然物质最本质的特征。(分数:2.00)填空项 1:_26. 1 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成,同时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分数:2.00)填空项 1:_27.迁移现象在鸟类的研究中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28.昆虫、细菌、藻类属于 1 对策者。(分数:2.00)填空项 1:_29.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也即 1。(分数:2.00)填空项 1:_30.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1. 1 是指
8、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分数:2.00)填空项 1:_32.由于周期性灾害的影响,群落发展的结果不能达到顶级阶段,这种群落称为 1 顶级群落。(分数:2.00)填空项 1:_33.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般包括空间结构、 1 和环境条件的动态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36.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由湖岸向湖心的方向伸入,植物带呈 1 分
9、布。(分数:2.00)填空项 1:_37. 1 在生态系统各成分问的消耗、转移和分配过程就是能量的流通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3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气相型、 1、液相型。(分数:2.00)填空项 1:_39.使原系统的变化率减小,使系统接近平衡态的反馈是 1 反馈。(分数:2.00)填空项 1:_40. 1 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 )(分数:2.00)A.
10、正确B.错误42.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称最低死亡率。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均匀分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大熊猫属于 K 对策的生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群落水平结构。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植物群落的发生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植物群落从无到
11、有的变化过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食用菌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气相型循环。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分数:10.00)_52.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分数:10.00)_53.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4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
12、: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气体不是温室气体。 ACO BCO 2 CCH 4 DN 2O(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温室气体首先应是温室植物释放出来的,由此排队 CO,故选 A。2.下列生物类群属于 k 对策者的是( )。 A昆虫 B种子植物 C细菌 D藻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k 对策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四项中只有 B 项符合,故选 B。3.( )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A个体数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年龄金字塔(分数:2.00)A.B.C.
13、 D.解析:4.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 P 之比即 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 A同化效率 B生产效率 C利用效率 D组织生长效率(分数:2.00)A.B. C.D.解析:5.小型动物、低等生物的存活曲线为( )。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C. D.解析:6.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锥体基部窄、顶部宽代表年龄小的数量少、年龄大的数量多,属下降型种群,故选 C。7.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它们的
14、这种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获得可吸收利用的氮,根瘤菌通过豆科植物吸收养分,这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故选 A。8.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 A氧 B湿度 C温度 D营养物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春化指植物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诱导进入生殖期,所以春化阶段主导因素是温度。9.实验证明,( )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 B青光 C紫光 D蓝光(分数:2.00)A.B.C.D. 解析:10.在一个生物群落中,( )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并从而影
15、响到了群落的稳定性。 A建群种 B优势种 C附属种 D稀有种(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群落环境丰富多样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稀有种的存在正好证明了环境的多样性,也就是物种的多样性,故选 D。11.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 1883 年的 5 月至 8 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 30 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陆生演替 D内因演替(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演替被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因它保留了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等,进程是
16、比较快的。题中所述符合次生演替的特征,故选 B。12.风对动物的主要直接作用是( )。 A影响动物的取食、迁移等行为活动 B影响动物热能代谢 C影响动物水分代谢 D影响动物的繁殖(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四项中只有 A 项是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其他三项中风只起间接影响的作用,故选 A。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生物群体环境 B可以将生态系统看成一个超级生物 C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同义语 D某些生态系统为封闭系统(分数:2.00)A.B.C.D. 解析:14.在陆地群落中,( )通常是优势种。 A种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灌木
17、D草本植物(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优势种。15.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半自然人工系统 D以上三种系统稳定性一样(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依靠生物和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是最稳定的系统,故选 A。1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老鼠 B麻雀 C鱼 D熊猫(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一般陆生动物是恒温动物,而水生动物往往受水体温度影响而变温,故选 C。17
18、.紧密林带( )。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分数:2.00)A. B.C.D.解析:18.泛群系是( )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C北欧学派 D苏联学派(分数:2.00)A.B.C. D.解析:19.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是( )。 A湖泊 B江河 C大气水 D冰川和极地冰雪(分数:2.00)A.B.C.D. 解析:20.在生态农业中,稻田养鱼体现了( )原理。 A整体效应 B生物种群相生相克 C物质循环与再生 D生态位(分
19、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稻田养鱼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空间生态环境,体现了生态位原理,即物种在生态系统时空上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故选 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该生物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限制因子)解析:22.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及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荒漠区)解析:23.李比希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 1,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
20、出是处于平衡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稳定状态)解析:24. 1 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境)解析:25.土壤具有 1 是土壤不同于其他自然物质最本质的特征。(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肥力)解析:26. 1 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成,同时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种群)解析:27.迁移现象在鸟类的研究中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迁徙)解析:28.昆虫、细菌、藻类属于 1 对策者。(分数:2.00)填
21、空项 1:_ (正确答案:r)解析:29.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也即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环境容量)解析:30.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二项分布)解析:31. 1 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优势种)解析:32.由于周期性灾害的影响,群落发展的结果不能达到顶级阶段,这种群落称为 1 顶级群落。(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
22、灾变性)解析:33.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基础生态位)解析:3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多样性)解析: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般包括空间结构、 1 和环境条件的动态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营养结构)解析:36.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由湖岸向湖心的方向伸入,植物带呈 1 分布。(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同心圆状)解析:37. 1 在生态系统各成分问的消耗、转移和分配过程就是能量的流通过
23、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食物)解析:3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气相型、 1、液相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沉积型)解析:39.使原系统的变化率减小,使系统接近平衡态的反馈是 1 反馈。(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负)解析:40. 1 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食物链)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 )(分数:2.00)A
24、.正确 B.错误解析:42.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称最低死亡率。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均匀分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大熊猫属于 K 对策的生物。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群落水平结构。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
25、析:48.植物群落的发生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食用菌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50.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气相型循环。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 -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 -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
26、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的。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解析:52.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态系统
27、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解析:53.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分数:20.00)_正确答案:(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
28、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的限制因子。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慢慢枯竭,可再生能源使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能源问题进一步突出。另外,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4)粮食危机:虽然近几十年来,在增加粮食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但粮食生产的不稳定和分配的不平衡,使得粮食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5)人口危机: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五大危机中,其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人口增加带来了地球空间的危机、食物的危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