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8509       资源大小:90.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2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 B羽毛短,蓬松 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 D羽毛长,蓬松(分数:2.00)A.B.C.D.2.( )因子属于间接生态因子。 A土壤 B水 C地形 D温度(分数:2.00)A.B.C.D.3.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总生产 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 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分数:2.00)A.B.C.D.4.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 A多

    2、 B少 C相等 D看具体情况而定(分数:2.00)A.B.C.D.5.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这种年龄金字塔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分数:2.00)A.B.C.D.6.草原的优势植物以( )为主。 A禾本科 B豆科 C莎草科 D菊科(分数:2.00)A.B.C.D.7.鸟类的存活曲线为( )。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C.D.8.下列因子中,属于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温度 B降水 C干旱 D植物对光的竞争(分数:2.00)A.B.C.D.9.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

    3、A捕食链 B腐屑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分数:2.00)A.B.C.D.10.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 )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A开放系统 B闭合系统 C自然系统 D人工系统(分数:2.00)A.B.C.D.11.地衣的生活型是( )。 A内生植物 B一年生植物 C浮游植物 D高位芽植物(分数:2.00)A.B.C.D.12.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 A紧密林带 B疏透林带 C通风林带 D混合林(分数:2.00)A.B.C.D.13.下列关于生态失调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灾害增多 B资源衰退 C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 D污染增

    4、多(分数:2.00)A.B.C.D.14.( )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分数:2.00)A.B.C.D.15.湿土的热容量比干土( ),导热率比干土( )。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分数:2.00)A.B.C.D.16.下列原因中,不是生态失调原因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滥用资源 C自然灾害过频 D经济与生态分离(分数:2.00)A.B.C.D.17.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 )关系。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分数:2.00)A.B.C.D.18.

    5、在空间变化中,纬度每增加 1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 )度。 A0.5 B1 C1.5 D2(分数:2.00)A.B.C.D.19.(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最好。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D以上三种质地土壤差不多(分数:2.00)A.B.C.D.20.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常见的生态模型有三种:动态模型、 1 和最佳模型。(分数:2.00)填空项 1:_22.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 1。(分数:2.00)填空项 1:_23.植物发育起点的温

    6、度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24. 1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分数:2.00)填空项 1:_25. 1是指生物体内的生态因子的总和。(分数:2.00)填空项 1:_26. 1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27.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28.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 1 之分。(分数:2.00)填空项 1:_29.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1(分数:2.00)填空项 1:_30.种

    7、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1.我国农业上长期以来推行的间种套作实际上也是利用群落的 1 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分数:2.00)填空项 1:_32.单元顶级理论认为不论演替开始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多大,顶级只有一个,这是唯一由所决定的顶级。(分数:2.00)填空项 1:_33.在陆地群落中, 1 是优势种。(分数:2.00)填空项 1:_34.群落的演替从 1 开始。(分数:2.00)填空项 1:_35.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6.在生态系统中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

    8、流是能流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大气中 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某些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40.生态系统中的 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种群生态学。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限制因子。 ( )(分数:2.0

    9、0)A.正确B.错误43.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均匀分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昆虫的个体很小,它对恶劣环境的生态对策是减慢繁殖,不断扩展生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密度=样地内某物种个体数量/样地面积。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的演替。 (

    10、)(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是生产效率。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温带草原是能流和物流速度较快的生态系统。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分数:10.00)_52.简述群落演替的特征。(分数:10.00)_53.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2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1、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 B羽毛短,蓬松 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 D羽毛长,蓬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强风地区的鸟类应该具有紧贴身体的短羽,以此避免承受强风袭击,并能保持其在强风中的飞行,故选 A。2.( )因子属于间接生态因子。 A土壤 B水 C地形 D温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其他三项土壤、水、温度等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所以是间接因子,故选 C。3.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总生产 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 C增加系统

    12、的初级生产力 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过程,有消耗就得有补充,这样才能维持系统循环。故选 B。4.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 A多 B少 C相等 D看具体情况而定(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 B。5.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这种年龄金字塔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基部宽、顶部窄代表年龄小的成员数量多

    13、,年龄大的成员数量少,属增长型,故选 A。6.草原的优势植物以( )为主。 A禾本科 B豆科 C莎草科 D菊科(分数:2.00)A. B.C.D.解析:7.鸟类的存活曲线为( )。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分数:2.00)A.B. C.D.解析:8.下列因子中,属于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温度 B降水 C干旱 D植物对光的竞争(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密度制约因子是种群内部的因素,四项中只有 D项符合,故选 D。9.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 A捕食链 B腐屑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分数:2.00)A. B.C.D.解析:10.生

    14、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 )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A开放系统 B闭合系统 C自然系统 D人工系统(分数:2.00)A. B.C.D.解析:11.地衣的生活型是( )。 A内生植物 B一年生植物 C浮游植物 D高位芽植物(分数:2.00)A. B.C.D.解析:12.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 A紧密林带 B疏透林带 C通风林带 D混合林(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通风林带的特点是可以把风流分为三部分,有效地减弱风力、降低风速,是效果最好的防风林,故选 C。13.下列关于生态失调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灾害增多

    15、 B资源衰退 C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 D污染增多(分数:2.00)A.B.C. D.解析:14.( )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应当是次级生产力,A 项初级总生产力指光合作用的总速率,B项指减去呼吸植物体的能量贮存速率,C 项指扣除异养消费者用去的部分,初级生产者的贮存速率,故选 D。15.湿土的热容量比干土( ),导热率比干土( )。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湿土比干土含有较多

    16、的水分,较少的空气,水的热容量高,导热快,而且散热慢,故湿土中的热容量较高,导热率较快,选 A。16.下列原因中,不是生态失调原因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滥用资源 C自然灾害过频 D经济与生态分离(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 项不能作为生态失调的原因,只能是生态失调的结果,故选 C。17.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 )关系。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分数:2.00)A.B. C.D.解析:18.在空间变化中,纬度每增加 1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 )度。 A0.5 B1 C1.5 D2(分数:2.00)A. B.C.D.解析:19

    17、.(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最好。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D以上三种质地土壤差不多(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壤土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既有很好的通气性,又能保水保肥,故选 B。20.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 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常见的生态模型有三种:动态模型、 1 和最佳模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灾难模型)

    18、解析:22.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变慢)解析:23.植物发育起点的温度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学零度)解析:24. 1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腐殖质)解析:25. 1是指生物体内的生态因子的总和。(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内环境)解析:26. 1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适应性)

    19、解析:27.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他感作用)解析:28.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 1 之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密度)解析:29.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种群爆发)解析:30.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原始协作)解析:31.我国农业上长期以来推行的间种套作实际上也是利用群落的 1 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分数:2.00)填空项

    20、1:_ (正确答案:垂直分层)解析:32.单元顶级理论认为不论演替开始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多大,顶级只有一个,这是唯一由所决定的顶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气候)解析:33.在陆地群落中, 1 是优势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种子植物)解析:34.群落的演替从 1 开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定居)解析:35.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耗散结构)解析:36.在生态系统中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载体

    21、)解析:37.大气中 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温室效应)解析:38.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信息流)解析:39.某些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固氮作用)解析:40.生态系统中的 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环境)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种群生态学。 ( )(分数:2.00)A.

    22、正确B.错误 解析:4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限制因子。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均匀分布。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昆虫的个体很小,它对恶劣环境的生态对策是减慢繁殖,不断扩展生境。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7.密度=样地内某物种个体数量/样地面积。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

    23、8.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的演替。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是生产效率。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温带草原是能流和物流速度较快的生态系统。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24、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解析:52.简述群落演替的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称为生物群落演替。基本特征如下:(1)演替是群落有顺序发展的过程,群落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发展。(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也是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顶点。)解析:53.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分数:10.00)_正确答案:(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

    25、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 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分数:20.00)_正确答案:(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库,塘堰可扩大自然蓄水量;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尤其是大量季节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涝灾害,并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库的补给,也引起严重的土壤和养分流失。(2)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储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我国北方水循环形势的恶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