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30 及答案解析(总分:1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8.00)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分数:2.00)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2.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_(分数:1.00)A.限制因子B.主导因子C.生态幅较窄的因子D.生态幅较宽的因子3.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_ 。(分数:2.00)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B.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冬眠C.主动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4.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这种寄生生物是 _ 。(分数:2.
2、00)A.兼性寄生生物B.专性寄生生物C.腐性生物D.碎食性生物5.下列不属于工业辅助能的是 _(分数:2.00)A.畜力B.化肥、农药C.农业机械D.农用塑料6.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_ 。(分数:2.00)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7.生态平衡失调在功能上的重要标志是_(分数:1.00)A.生态组分出现缺损B.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变化C.群落垂直分层结构减少D.能流受阻和物质流中断8.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_(分数:2.00)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9.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_(分数:2.
3、00)A.水稻B.黄瓜C.大豆D.玉米10.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_(分数:2.00)A.碳B.氮C.磷D.氧11.具有 r对策的种群与具有 K对策的种群的区别是 _ 。(分数:2.00)A.其扩散能力较弱B.其出生率低,形体较大C.其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D.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使种群数量下降,其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12.绵羊、山羊和鹿这类动物总是在秋天进入生殖期,这主要是因为 _(分数:2.00)A.生长健壮B.水草丰美C.气候适宜D.短日照的到来13.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_(分数:2.00)A.农田B.湖泊C.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14
4、.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根霉,根霉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属于 _ 。(分数:2.00)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15.海洋中植物的分布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植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_ 。(分数:2.00)A.光照、温度B.温度、光照C.光照、海拔D.温度、海拔16.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现乌克兰境内)核电站发生的事故造成的污染主要是 _(分数:2.00)A.重金属B.工业“三废”C.核辐射D.爆炸热17.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_(分数:2.00)A.压力B.重力C.阻力D.浮力18.农业上利用黑
5、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_(分数:2.00)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19.农业生产中玉米地中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_(分数:2.00)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20.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_(分数:2.00)A.温度B.水分C.阳光D.土壤理化性质二、填空题(总题数:19,分数:38.00)21.种群数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称为 1。 (分数:2.00)22.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 1。 (分数:2.00)23.
6、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1 对生态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它们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它们,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就会出现短缺,生态系统就不能维持。 (分数:2.00)24.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 47%,光合有效辐射只占地面所接受总辐射的 1 左右。 (分数:2.00)25.黑白瓶法通过测定水体中的 1 浓度来测定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分数:2.00)26.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 1。 (分数:2.00)27.禁止使用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气圈的 1 层。 (分数:2.00)28.长日照植物由南往北移时,发育提前,
7、由北往南移时,则发育 1 甚至不开花。 (分数:2.00)29.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1。 (分数:2.00)30.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 1。 (分数:2.00)31.光照强度是指 1 上光通量大小。 (分数:2.00)32.在植物种群中,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 1。 (分数:2.00)33. 1是指没有人为施加的影响,新的环境条件使生物的遗传发生变异,产生的后代经过竞争,进化适应者生存。 (分数:2.00)34.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 (分数:2.00)35.人类的某些活动
8、,导致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资源的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使 1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分数:2.00)3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 1。 (分数:2.00)37.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1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分数:2.00)38.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 1 或生态要素。 (分数:2.00)39.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1。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0.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1.热带草原中典型
9、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均匀分布是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一般说,食物链可以多于五个营养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
10、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物圈。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0.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分数:10.00)_51.光照的周期性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分数:10.00)_52.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3.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30 答案解析(总分:1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8.00)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分数:2.00)A.
11、禾本科 B.豆科C.莎草科D.菊科解析:2.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_(分数:1.00)A.限制因子B.主导因子C.生态幅较窄的因子 D.生态幅较宽的因子解析:3.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_ 。(分数:2.00)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B.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冬眠C.主动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解析:4.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这种寄生生物是 _ 。(分数:2.00)A.兼性寄生生物 B.专性寄生生物C.腐性生物D.碎食性生物解析:5.下列不属于工业辅助能的是 _(分数:2.00)A.畜力 B.化肥、农药C
12、.农业机械D.农用塑料解析:6.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_ 。(分数:2.00)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解析:7.生态平衡失调在功能上的重要标志是_(分数:1.00)A.生态组分出现缺损B.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变化C.群落垂直分层结构减少D.能流受阻和物质流中断 解析:8.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_(分数:2.00)A.黏土B.壤土 C.粉砂土D.砂土解析:9.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_(分数:2.00)A.水稻B.黄瓜 C.大豆D.玉米解析:10.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_(分数:
13、2.00)A.碳B.氮C.磷 D.氧解析:11.具有 r对策的种群与具有 K对策的种群的区别是 _ 。(分数:2.00)A.其扩散能力较弱B.其出生率低,形体较大C.其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 D.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使种群数量下降,其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解析:12.绵羊、山羊和鹿这类动物总是在秋天进入生殖期,这主要是因为 _(分数:2.00)A.生长健壮B.水草丰美C.气候适宜D.短日照的到来 解析:13.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_(分数:2.00)A.农田B.湖泊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解析:14.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根霉,根霉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属于 _ 。(
14、分数:2.00)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解析:15.海洋中植物的分布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植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_ 。(分数:2.00)A.光照、温度 B.温度、光照C.光照、海拔D.温度、海拔解析:16.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现乌克兰境内)核电站发生的事故造成的污染主要是 _(分数:2.00)A.重金属B.工业“三废”C.核辐射 D.爆炸热解析:17.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_(分数:2.00)A.压力B.重力C.阻力 D.浮力解析:18.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
15、哪种光的趋光性 _(分数:2.00)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 解析:19.农业生产中玉米地中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_(分数:2.00)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解析:20.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_(分数:2.00)A.温度B.水分 C.阳光D.土壤理化性质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9,分数:38.00)21.种群数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称为 1。 (分数:2.00)解析:季节消长考点 季节消长的定义22.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 1。 (
16、分数:2.00)解析:文化素质23.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1 对生态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它们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它们,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就会出现短缺,生态系统就不能维持。 (分数:2.00)解析:分解者24.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 47%,光合有效辐射只占地面所接受总辐射的 1 左右。 (分数:2.00)解析:50%25.黑白瓶法通过测定水体中的 1 浓度来测定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分数:2.00)解析:O 226.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 1。 (分数:2.00)解析:生理辐射(或生理有效辐射)27.禁止使用氟里昂
17、作为制冷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气圈的 1 层。 (分数:2.00)解析:臭氧28.长日照植物由南往北移时,发育提前,由北往南移时,则发育 1 甚至不开花。 (分数:2.00)解析:延迟29.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1。 (分数:2.00)解析:工业固氮30.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 1。 (分数:2.00)解析:黏土31.光照强度是指 1 上光通量大小。 (分数:2.00)解析:单位面积考点 光照强度的概念32.在植物种群中,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 1。 (分数:2.00)解析:自疏现象33. 1是指没有人为施加的影响,新的环境条件使
18、生物的遗传发生变异,产生的后代经过竞争,进化适应者生存。 (分数:2.00)解析:自然选择34.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 1 来表示。 (分数:2.00)解析:干物质重35.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资源的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使 1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分数:2.00)解析:生物多样性3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 1。 (分数:2.00)解析:节能、减排37.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1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分数:2.00)解析:后代人38.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
19、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 1 或生态要素。 (分数:2.00)解析:生态因子39.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1。 (分数:2.00)解析:太阳辐射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0.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1.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均匀分布是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一般说,食物链可以多于五个营养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4.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分数
20、: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7.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物圈。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0.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21、:()解析:(1)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2)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有三方面原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1.光照的周期性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动物繁殖与光照时间的关系,也可分为两大类,即“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加长白昼时间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的生殖腺活动,而缩短白昼则能刺激短日照动物的生殖。日照的变化与动物的迁徙、休眠、换羽以及很多其他周期性现象的开始和结束密切相关。52.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1)种类组
22、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 4万 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 (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 (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 (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3.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 (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 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 (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
23、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 (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时间和季节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等方法使生态位分离。 (5)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由于别的物种入侵导致原有物种生态位变小而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是当群落中种间竞争减弱而引起的生态位扩展;生态位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种由于种间竞争的减弱而发生的生态位变化。 (6)生态位的动态。大多数生物的生态位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现实生态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变化的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