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熵值提高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 1 C生态位加宽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分数:2.00)A.B.C.D.2.叶肉细胞间隙环境属于 A微环境 B内环境 C生境 D区域环境(分数:2.00)A.B.C.D.3.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分数:2.00)A.B.C.D.4.下列时种群调节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 B寄生 C降雨 D竞争(分数:2.00)A.B.C.D.5.生态型是哪个
2、选项的分类单位 A种以下 B种以上 C科以上 D属以上(分数:2.00)A.B.C.D.6.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 A蓝光与蓝紫光 B红光与远红光 C蓝紫光与紫外光 D黄光与绿光(分数:2.00)A.B.C.D.7.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A沙土 B壤土 C黏土 D盐碱土(分数:2.00)A.B.C.D.8.在一个有“三叶草田鼠黄鼠狼”食物链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分别测得三种生物的含能量(kJ)和 DDT含量(mg/kg),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三叶草 田鼠 黄鼠狼能量 DDT 能量 DDT 能量 DDTA 2.7107 0.25 4.98106 1.89 3.48105 30.24B
3、2.7107 30.24 4.98106 1.89 3.48105 0.25C 3.48105 0.25 4.98106 1.89 2.7107 30.24D 3.48105 30.24 4.98106 1.89 2.7107 0.25(分数:2.00)A.B.C.D.9.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 AAllen 规律 BBergmam 规律 CGause 定律 D阿利氏原则(分数:2.00)A.B.C.D.10.逻辑斯蒂方程式中 K 是 A种群数量 B环境容纳量 C内禀增长率 D周限增长率(分数:2.00
4、)A.B.C.D.11.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 V,平均数为 m,且 Vm 则共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分数:2.00)A.B.C.D.12.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 A、B、C、D、E 五级,按饶基耶尔(C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分数:2.00)A.B.C.D.13.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生态入侵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种群平衡(分数:2.00)A.B.C.D.14.下列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或物质是 AC BN CP
5、DH 2O(分数:2.00)A.B.C.D.15.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附生关系(分数:2.00)A.B.C.D.16.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空间)内的个体数所表示的种群密度是 A粗密度 B生态密度 C最适密度 D饱和密度(分数:2.00)A.B.C.D.17.有发达的根系,叶面积很小,叶片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这种植物是 A少浆植物 B多浆植物 C湿生植物 D中生植物(分数:2.00)A.B.C.D.18.某些苔藓、地衣、藤类和高等有花植物,借助吸根着生于树干、枝、茎以及树叶上,进行特殊方式
6、的生活,生理关系上与依附的林木没有联系或很少联系,这是 A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半寄生关系(分数:2.00)A.B.C.D.19.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系统生态学(分数:2.00)A.B.C.D.20.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欧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2.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 1 相当。(分数:
7、2.00)填空项 1:_23.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24.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伸长,糖类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这种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2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0,生物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26.叶子中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要通过寄主来吸收水分、矿物质的寄生称 1。(分数:2.00)填空项 1:_27.植物根和芽、叶、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 1。(分数:2.00)填空
8、项 1:_28.种群应具有空间特性、数量特性、 1 等主要特性。(分数:2.00)填空项 1:_29.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0.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方程为 NtN 0t,式中入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1.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2.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 1 链。(分数:2.00)填空项 1:_33.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丰富度和种的 1 两方面含意。(
9、分数:2.00)填空项 1:_34.不同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相同的适应,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由于竞争,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的(分数:2.00)填空项 1:_36.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气相、液相和沉积三个基本类型,其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 1 型。(分数:2.00)填空项 1:_39
10、.由于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体出现非正常疾病和有害的生理过程,使人类生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40.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 1 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哺乳动物大多属于 r 对策生物。(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生
11、物生活的具体场所称为生境,又称栖息地。(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数:10.00)_52.简述高斯竞争排
12、除原理及其推论。(分数:10.00)_53.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22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熵值提高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 1 C生态位加宽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分数:2.00)A.B.C.D. 解析:2.叶肉细胞间隙环境属于 A微环境 B内环境 C生境 D区域环境(分数:2.00)A.B. C.D.解析:3.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
13、类型是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分数:2.00)A.B. C.D.解析:4.下列时种群调节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 B寄生 C降雨 D竞争(分数:2.00)A.B.C. D.解析:5.生态型是哪个选项的分类单位 A种以下 B种以上 C科以上 D属以上(分数:2.00)A. B.C.D.解析:6.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 A蓝光与蓝紫光 B红光与远红光 C蓝紫光与紫外光 D黄光与绿光(分数:2.00)A.B. C.D.解析:7.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A沙土 B壤土 C黏土 D盐碱土(分数:2.00)A.B. C.D.解析:8.在一个有“三叶草田鼠黄鼠狼”食物链的稳定
14、生态系统中,分别测得三种生物的含能量(kJ)和 DDT含量(mg/kg),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三叶草 田鼠 黄鼠狼能量 DDT 能量 DDT 能量 DDTA 2.7107 0.25 4.98106 1.89 3.48105 30.24B 2.7107 30.24 4.98106 1.89 3.48105 0.25C 3.48105 0.25 4.98106 1.89 2.7107 30.24D 3.48105 30.24 4.98106 1.89 2.7107 0.25(分数:2.00)A. B.C.D.解析:9.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
15、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 AAllen 规律 BBergmam 规律 CGause 定律 D阿利氏原则(分数:2.00)A. B.C.D.解析:10.逻辑斯蒂方程式中 K 是 A种群数量 B环境容纳量 C内禀增长率 D周限增长率(分数:2.00)A.B. C.D.解析:11.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 V,平均数为 m,且 Vm 则共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分数:2.00)A.B. C.D.解析:12.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 A、B、C、D、E 五级,按饶基耶尔(C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
16、种数的关系是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分数:2.00)A.B. C.D.解析:13.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生态入侵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种群平衡(分数:2.00)A.B. C.D.解析:14.下列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或物质是 AC BN CP DH 2O(分数:2.00)A.B.C. D.解析:15.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附生关系(分数:2.00)A.B. C.D.解析:16.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空间)内的个体数所表示的种群密度是 A粗密度 B生态密度 C最适密
17、度 D饱和密度(分数:2.00)A.B. C.D.解析:17.有发达的根系,叶面积很小,叶片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这种植物是 A少浆植物 B多浆植物 C湿生植物 D中生植物(分数:2.00)A. B.C.D.解析:18.某些苔藓、地衣、藤类和高等有花植物,借助吸根着生于树干、枝、茎以及树叶上,进行特殊方式的生活,生理关系上与依附的林木没有联系或很少联系,这是 A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半寄生关系(分数:2.00)A. B.C.D.解析:19.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系统生态学(分数:2.00)A.B.C.D. 解析:20.当种群
18、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分数:2.00)A. B.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欧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解析:22.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 1 相当。(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理生态学)解析:23.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主导因子)解析:24.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
19、伸长,糖类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这种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黄化现象)解析:2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0,生物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温度系数)解析:26.叶子中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要通过寄主来吸收水分、矿物质的寄生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半寄生)解析:27.植物根和芽、叶、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他感作用(异株克生))解析:28
20、.种群应具有空间特性、数量特性、 1 等主要特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遗传特性)解析:29.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实际出生率)解析:30.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方程为 NtN 0t,式中入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周限增长率)解析:31.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领域性)解析:32.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
21、链中的 1 链。(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腐屑)解析:33.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丰富度和种的 1 两方面含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均匀度)解析:34.不同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相同的适应,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趋同适应)解析:35.由于竞争,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自然稀疏)解析:36.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 1。(分数:2.00)填
22、空项 1:_ (正确答案:群落演替)解析:37.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工业固氮)解析:3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气相、液相和沉积三个基本类型,其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 1 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沉积)解析:39.由于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体出现非正常疾病和有害的生理过程,使人类生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体退化)解析:40.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 1 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分数:2.00)填空项 1:_
23、(正确答案:负反馈)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哺乳动物大多属于 r 对策生物。(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4.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称为生境,又称栖息地。(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7.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
24、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数:10.00)_正确答案:(通常凡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鱼塘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生态系统。鱼塘中有水生植
25、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还有多种食性不同的鱼类等。*)解析:52.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竞争排除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斯排除原理提出三条推论。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解析:53.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分数:10.00)_正确答案:(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根
26、生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分数:20.00)_正确答案:(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 1,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则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接近于 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
27、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如氮、磷、钾、钙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向更加关闭发展的倾向。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增加,在生态系统发育中可能更重要。这不仅表现在生物量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增加,并且表现为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的水、空气、土壤排出的产物增加。(4)稳定性。生态系统在与环境因素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同时也会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负影响。成熟期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表现在系统内部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物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共生发达,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强,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增大,并具有较大的信息量和较低的熵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