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克列门茨提出的群落演替顶级理论是(分数:2.00)A.单元顶极理论B.多元顶极理论C.顶极格局假说D.A、B、C 都不是2.生态型是同一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_(分数:2.00)A.趋异适应B.趋同适应C.相同反应D.无反应3.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生物组分是_(分数:2.00)A.草食动物B.肉食动物C.微生物D.寄生生物4.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_(分数:2.00)A.生物量B.生产力C.利用率D.周转率5.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
2、生_(分数:2.00)A.r 对策B.K 对策C.S 对策D.J 对策6.受局部条件影响发育而成的土壤是 _(分数:2.00)A.地带性土壤B.隐地带性土壤C.非地带性土壤D.泛域土7.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_(分数:2.00)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8.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_(分数:2.00)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9.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分数:2.00)A.后顶极B.前顶极C.亚顶极D.气候顶极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协同进化关系的是 _(分数:2.00)A.寄生物与宿主B.大象与企鹅C.羊与草D.猎豹与瞪羚11.在单向风的影
3、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分数:2.00)A.矮化B.顶冠C.旗冠D.根系发达12.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_(分数:2.00)A.DNA 突变B.RNA 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3.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_(分数:2.00)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14.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_(分数:2.00)A.松鼠B.夜猴C.家鼠D.壁虎15.对生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产生变化起到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是 _ 。(分数:2.00)A.光照B.温度C.雨水D.坡度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同一群落中,当两
4、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1。 (分数:2.00)17.在一个植物群落中,如果频度在 21%80%范围物种的比例在增高,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说明此群落可能会出现 1 的趋势。 (分数:2.00)18.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 1 群落。 (分数:2.00)19.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包括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多层次控制和 1。 (分数:2.00)20.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 1。 (分数:2.00)21.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 1、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 (分数:2.00)22.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 1 的长短有关。 (分数:2
5、.00)23.在热带地区,昼长是稳定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1 的交替上。 (分数:2.00)24.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 1 的场所。 (分数:2.00)25.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生物种群,在对资源的需要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都是十分剧烈的,特别是在密度过大时 1 就更为剧烈。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原生演替的顶级是森林。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易患“克山病”的地区是由于氟元素含量过高。 _ (分
6、数:2.00)A.正确B.错误2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1.简述物种形成的过程。 (分数:10.00)_32.群落的结构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论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克列门
7、茨提出的群落演替顶级理论是(分数:2.00)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C.顶极格局假说D.A、B、C 都不是解析:2.生态型是同一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_(分数:2.00)A.趋异适应 B.趋同适应C.相同反应D.无反应解析:3.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生物组分是_(分数:2.00)A.草食动物B.肉食动物C.微生物 D.寄生生物解析:4.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_(分数:2.00)A.生物量B.生产力 C.利用率D.周转率解析:5.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_(分数:2.00)A.r 对策 B.K 对策C.S 对策D.J 对策解析:6.受局部条件影响发育而
8、成的土壤是 _(分数:2.00)A.地带性土壤B.隐地带性土壤 C.非地带性土壤D.泛域土解析:7.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_(分数:2.00)A.竞争B.捕食 C.共生D.寄生解析:8.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_(分数:2.00)A.捕食链 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解析:9.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分数:2.00)A.后顶极B.前顶极C.亚顶极D.气候顶极 解析: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协同进化关系的是 _(分数:2.00)A.寄生物与宿主B.大象与企鹅 C.羊与草D.猎豹与瞪羚解析:11.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分数:2.00)A
9、.矮化B.顶冠C.旗冠 D.根系发达解析:12.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_(分数:2.00)A.DNA 突变B.RNA 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13.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_(分数:2.00)A.共生 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解析:14.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_(分数:2.00)A.松鼠 B.夜猴C.家鼠D.壁虎解析:15.对生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产生变化起到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是 _ 。(分数:2.00)A.光照B.温度C.雨水D.坡度 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
10、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1。 (分数:2.00)解析:竞争17.在一个植物群落中,如果频度在 21%80%范围物种的比例在增高,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说明此群落可能会出现 1 的趋势。 (分数:2.00)解析:植被分化和演替18.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 1 群落。 (分数:2.00)解析:镶嵌考点 群落的空间结构19.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包括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多层次控制和 1。 (分数:2.00)解析:多元重复20.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 1。 (分数:2.00)解析:信息流21.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 1、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 (分数:2.
11、00)解析:增长型种群22.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 1 的长短有关。 (分数:2.00)解析:暗期23.在热带地区,昼长是稳定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1 的交替上。 (分数:2.00)解析:旱季与雨季24.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 1 的场所。 (分数:2.00)解析:生理活动25.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生物种群,在对资源的需要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都是十分剧烈的,特别是在密度过大时 1 就更为剧烈。 (分数:2.00)解析:竞争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原生演替的顶级是森林。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7.生态系统中
12、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8.易患“克山病”的地区是由于氟元素含量过高。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1.简述物种形成的过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 3 个步骤: (1) 地理隔离。通常是南于地理屏障引起,将两个种群彼此隔离开
13、,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 (2) 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 (3)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离机制,基因交流已不可能出现,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32.群落的结构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群落外貌: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形态和结构,它包括植物的生长型、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季相变化。 (2)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它包括群落的镶嵌性、两个以上的植物群落(往往是群
14、落片断)有规律地重复交替的结构格局、群落复合体和群落的交错区。 (3)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群落的层次陛,它主要包括成层现象和层片。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论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能量供求方面,多数能量需求都在温带地区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将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取暖和降温,所以,气温的变化影响着能量的需求。 (2)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是北冰洋漂浮海冰和南极西部冰山的融化,海平面将升高。 (3)世界生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尤其是温度和降雨。 (4)由于沿岸和表层水温升高,造成海洋上升流减少,相应产生表层水体营养不足,可能造成秘鲁、美国(加利福尼亚)、纳米比亚、索马里、毛里塔尼亚沿海捕鱼量的下降。 (5)全球变暖可能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升高。 (6)气候变暖将影响食物生产的分布和稳定性,农业生产力和贸易都可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