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8473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5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5 及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28.00)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 ( )(分数:2.00)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2.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_(分数:2.00)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 _(分数:2.00)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4.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_(分数:1.00)A.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B.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C.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D.各年龄组的性

    2、比不同5.下列关于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 。(分数:2.00)A.生态因子对生物的重要性是不等的B.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配合的C.生态因子可以相互替代D.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在生物生活的各个阶段相同6.与 r 对策生物相比,K 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寿命(分数:2.00)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7.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_(分数:2.00)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8.构成能量的潜能部分体现在下列的 _ 。(分数:2.00)A.太阳的光能中B.燃烧时产生的热中C.储存在高山水库中的水中D.肌肉收缩过程中9.美国东部的气

    3、候顶极是夏绿阔叶林,但因常受火烧而长期保留在松林阶段,这属于 _(分数:2.00)A.亚顶极B.偏途顶极C.预顶极D.超顶极10.随着生态系统由演替早期向成熟期发展,系统内营养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分数:2.00)A.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增强B.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减弱C.生态系统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减弱D.枯枝落叶或其他残落物的数量减少11.生长在珊瑚虫周围的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珊瑚虫群体的死亡,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间有 _ 作用。(分数:2.00)A.竞争B.共生C.寄生D.他感12.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_(分数:2.00)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

    4、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13.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_ 。(分数:2.00)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14.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_(分数:2.00)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15.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在_(分数:1.00)A.极地苔原B.热带雨林C.寒温带森林D.温带草原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了 1 的概念。 (分数:2.00

    5、)17.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态 1 另一种形态。 (分数:2.00)18.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 1。 (分数:2.00)19.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 1。 (分数:2.00)20.种群调节不是无限的,它围绕着平均密度做上下波动。另外,种群原来的基数不同,调节的结果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同样的密度。这说明种群调节具有一定的 1。 (分数:2.00)21.豆科植物与 1 结合形成根瘤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 (分数:2.00)2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 1。 (分数:2.00)23.生物间

    6、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 1。 (分数:2.00)24.在热带地区,昼长是稳定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1 的交替上。 (分数:2.00)25.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其原因常与 1 环境的改变有关。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哺乳动物大多属于 K 对策生物。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因此,对于生物种群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就是群落生态学。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由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包括没有被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量和生态系统

    7、中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9.氟元素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根据单元顶极理论,一个气候区只会出现一个气候顶极群落。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4.00)31.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分数:10.00)_3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分数:4.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试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5 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

    8、15,分数:28.00)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 ( )(分数:2.00)A.禾本科 B.豆科C.莎草科D.菊科解析:2.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_(分数:2.00)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 解析: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 _(分数:2.00)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解析:4.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_(分数:1.00)A.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B.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C.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D.各年龄组的性比不同 解析:5.下列关于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 。(分

    9、数:2.00)A.生态因子对生物的重要性是不等的B.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配合的 C.生态因子可以相互替代D.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在生物生活的各个阶段相同解析:解析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任何一个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生态因子是不可替代的,但可以相互补偿;生态因子在生物生活的各个阶段作用不同,故四项中只有 B 项正确,选 B。6.与 r 对策生物相比,K 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寿命(分数:2.00)A.低,长 B.低,短C.高,长D.高,短解析:7.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_(分数:2.00)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 D.以上三者都不是解析:8.构成

    10、能量的潜能部分体现在下列的 _ 。(分数:2.00)A.太阳的光能中B.燃烧时产生的热中C.储存在高山水库中的水中 D.肌肉收缩过程中解析:9.美国东部的气候顶极是夏绿阔叶林,但因常受火烧而长期保留在松林阶段,这属于 _(分数:2.00)A.亚顶极B.偏途顶极 C.预顶极D.超顶极解析:10.随着生态系统由演替早期向成熟期发展,系统内营养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分数:2.00)A.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增强 B.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减弱C.生态系统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减弱D.枯枝落叶或其他残落物的数量减少解析:11.生长在珊瑚虫周围的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珊瑚虫群体的死亡,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间有 _ 作用。(

    11、分数:2.00)A.竞争B.共生 C.寄生D.他感解析:12.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_(分数:2.00)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解析:13.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_ 。(分数:2.00)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解析:14.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_(分数:2.00)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 D.机械农业解析:15.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在_(分数

    12、:1.00)A.极地苔原B.热带雨林 C.寒温带森林D.温带草原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了 1 的概念。 (分数:2.00)解析:生态学17.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态 1 另一种形态。 (分数:2.00)解析:转化为18.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 1。 (分数:2.00)解析:黏土19.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 1。 (分数:2.00)解析:绿色植物考点 初级生产者的范围20.种群调节不是无限的,它围绕着平均密度做上下波动。另外,种群原来

    13、的基数不同,调节的结果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同样的密度。这说明种群调节具有一定的 1。 (分数:2.00)解析:限度21.豆科植物与 1 结合形成根瘤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 (分数:2.00)解析:固氮微生物2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 1。 (分数:2.00)解析:生态幅23.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 1。 (分数:2.00)解析:共生关系考点 共生的定义24.在热带地区,昼长是稳定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1 的交替上。 (分数:2.00)解析:旱季与雨季25.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其原因常与 1 环境的改变有关。 (分数

    14、:2.00)解析:栖息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哺乳动物大多属于 K 对策生物。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7.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因此,对于生物种群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就是群落生态学。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8.由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包括没有被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量和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9.氟元素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0.根据单元顶极理论,一个气候区只会

    15、出现一个气候顶极群落。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4.00)31.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预测昆虫的年发生世代数; (2)预测生物的地理分布北界; (3)预测来年的害虫发生程度; (4)推算昆虫的年发生历及植物的物候期; (5)制定农业区划; (6)预报农时。3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试论

    16、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独特的并且是相互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 r 对策和 k 对策。 r 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 K 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展,繁殖早,体重轻,提高最大增长率。k 对策者和 r 对策者刚好相反。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8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