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8456       资源大小:96.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37.00)1.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K生物被 r生物取代 B.净生产量加大 C.空白生态位增加 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分数:2.00)A.B.C.D.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U /U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分数:2.00)A.B.C.D.3.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 ( ) A.禾本科 B.豆科 C.莎草科 D.菊科(分数:2.00)A.B.C.D.4.从纯生态学角度讲,人类U /U最为经济。 A.肉食 B.素食 C.杂

    2、食 D.以上三种饮食方式差不多(分数:2.00)A.B.C.D.5.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分数:2.00)A.B.C.D.6.苍蝇数量的季节性消长主要受 U /U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人工干预 C.生物因子的影响 D.不可知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B.C.D.7.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

    3、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太阳辐射(分数:2.00)A.B.C.D.8.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_ A.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 B.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 C.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 D.各年龄组的性比不同(分数:1.00)A.B.C.D.9.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U /U。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分数:2.00)A.B.C.D.1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_等。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

    4、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 D.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分数:1.00)A.B.C.D.11.下列_是生态因子。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分数:1.00)A.B.C.D.12.生物群落的竞争过程是一种U /U A.被动过程 B.主动过程 C.消极过程 D.扩散过程(分数:2.00)A.B.C.D.13.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

    5、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为_ A.总初级生产量 B.净初级生产量 C.总初级生产力 D.次级生产量(分数:2.00)A.B.C.D.14.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U /U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分数:2.00)A.B.C.D.15.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U /U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分数:2.00)A.B.C.D.16.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_ A.红外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光(分数:2.00)A.B.C.D.17.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U /U

    6、 A.蓝光与蓝紫光 B.红光与远红光 C.蓝紫光与紫外光 D.黄光与绿光(分数:2.00)A.B.C.D.18.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U /U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分数:2.00)A.B.C.D.19.群落的组成单元是_ A.种群 B.个体 C.各种动物 D.各种植物(分数:2.00)A.B.C.D.20.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U /U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分数:2.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21.世界上生产力最低的地区在 1。(分数:2.00)填空项 1:_22. 1是

    7、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有机体多少的度量。(分数:2.00)填空项 1:_23.每公顷 10只黄羊是黄羊种群的绝对密度,而每天田间捕获 10只菜粉蝶是菜粉蝶种群的 1 密度。(分数:2.00)填空项 1:_24.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 1 的长短有关。(分数:2.00)填空项 1:_25. 1是指单位面积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总重量。(分数:2.00)填空项 1:_26.枝下茎高较短,树皮通常较薄,叶色较深,生长较慢,寿命较长。这是 1 植物的植株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27.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

    8、发展变化,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28.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 1。(分数:2.00)填空项 1:_29.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1 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分数:2.00)填空项 1:_30.生态学是研究 1 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分数:2.00)填空项 1:_31.生态金字塔包括生物量金字塔、 1、和数量金字塔。(分数:2.00)填空项 1:_3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主要由草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交织而成,其中 1 占优势。(分数:2.00)填空项 1:_33.人类因素造成的生态失调包括人与自然策

    9、略的不一致、滥用资源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白天由山谷沿山坡而上的风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旱生和 1 三种类型。(分数:2.00)填空项 1:_36.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种生物的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一过程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 1 生态因子。(分数:2.00)填空项 1:_38.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森林群落的地带性分

    10、布包括水平地带性和 1 地带性两方面。(分数:2.00)填空项 1:_40.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三、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41.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合理利用、保护资源,保证土壤肥力得到持续的提高,可以使农业持续发展有牢固的基础。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K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U /U(分数:2

    11、.00)A.正确B.错误45.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环境变化对成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一般比相邻群落少。(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中人为因子起决定性作用。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30.00)51.决定种群

    12、容纳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分数:10.00)_52.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分数:10.00)_53.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分数:10.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5.00)54.下图为某地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分数:5.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 答案解析(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37.00)1.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K生物被 r生物取代 B.净生产量加大 C.空白生态位增加 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分数:2.00)A.B.

    13、C.D. 解析: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U /U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分数:2.00)A.B.C.D. 解析:3.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为主。 ( ) A.禾本科 B.豆科 C.莎草科 D.菊科(分数:2.00)A. B.C.D.解析:4.从纯生态学角度讲,人类U /U最为经济。 A.肉食 B.素食 C.杂食 D.以上三种饮食方式差不多(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递减的,越往高级,损失的能量越多,所以人类以初级生产者为食,减少能量流动的环节,也就减少系统能量的损失,故是最经济的,选 B。5.下面关于草食

    14、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分数:2.00)A.B. C.D.解析:6.苍蝇数量的季节性消长主要受 U /U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人工干预 C.生物因子的影响 D.不可知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 B.C.D.解析:7.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太

    15、阳辐射(分数:2.00)A.B.C.D. 解析:8.年龄锥体左右不对称的原因是_ A.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差异 B.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不同 C.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不同 D.各年龄组的性比不同(分数:1.00)A.B.C.D. 解析:9.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U /U。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分数:2.00)A.B.C.D. 解析:1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_等。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

    16、统生态学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 D.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分数:1.00)A. B.C.D.解析:11.下列_是生态因子。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分数:1.00)A.B.C. D.解析:12.生物群落的竞争过程是一种U /U A.被动过程 B.主动过程 C.消极过程 D.扩散过程(分数:2.00)A.B. C.D.解析:13.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

    17、,余下的能量即为_ A.总初级生产量 B.净初级生产量 C.总初级生产力 D.次级生产量(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消费效率的概念 解析 消费效率是后一营养级对前一营养级的取食量与前一营养级的净生产量之比。14.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U /U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分数:2.00)A. B.C.D.解析:15.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U /U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分数:2.00)A.B.C.D. 解析:16.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_ A.红外光 B.紫外

    18、光 C.绿光 D.红光(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红外光的作用 解析 红外光会产生热效应,地表热量基本是由红外光能所产生的。17.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U /U A.蓝光与蓝紫光 B.红光与远红光 C.蓝紫光与紫外光 D.黄光与绿光(分数:2.00)A.B. C.D.解析:18.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U /U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分数:2.00)A.B.C.D. 解析:19.群落的组成单元是_ A.种群 B.个体 C.各种动物 D.各种植物(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生物群落的概念 解析 群落指在一定时间

    19、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0.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U /U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分数:2.00)A.B.C.D. 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21.世界上生产力最低的地区在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沙漠和深海洋)解析:22. 1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有机体多少的度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产力)解析:23.每公顷 10只黄羊是黄羊种群的绝对密度,而每天田间捕获 10只菜粉蝶是菜粉蝶种群的 1 密度。(分数:2.0

    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相对)解析:24.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 1 的长短有关。(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暗期)解析:25. 1是指单位面积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总重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量)解析:26.枝下茎高较短,树皮通常较薄,叶色较深,生长较慢,寿命较长。这是 1 植物的植株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阴性)解析:27.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群落演替)解析:28

    21、.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谷风)解析:29.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 1 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十分之一)解析:30.生态学是研究 1 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物与环境)解析:31.生态金字塔包括生物量金字塔、 1、和数量金字塔。(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能量金字塔)解析:3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主要由草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交织而成,其中 1 占优势。(分数:2

    2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腐屑食物链)解析:33.人类因素造成的生态失调包括人与自然策略的不一致、滥用资源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经济与生态分离)解析:34.白天由山谷沿山坡而上的风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谷风)解析:35.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旱生和 1 三种类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中生)解析:考点 陆生植物的类型36.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种生物的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一过程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态入

    23、侵)解析:37.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 1 生态因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间接)解析:38.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光照强度)解析:39.森林群落的地带性分布包括水平地带性和 1 地带性两方面。(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垂直)解析:40.种群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原始协作)解析:三、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41.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

    24、性可以人为改变。 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合理利用、保护资源,保证土壤肥力得到持续的提高,可以使农业持续发展有牢固的基础。 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K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U /U(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

    25、7.环境变化对成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一般比相邻群落少。(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50.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中人为因子起决定性作用。 U /U(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30.00)51.决定种群容纳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种群容纳量的大小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温度、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二是食性、行为、适应能力

    26、等种群的遗传特征。)解析:52.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分数:10.00)_正确答案:(1)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2)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解析:53.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分数:10.00)_正确答案:(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 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5.00)54.下图为某地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该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建议: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