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_(分数:2.00)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2.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阴坡比阳坡_(分数:2.00)A.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3.生态效应指的是 _ 。(分数:2.00)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
2、率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_ 。(分数:2.00)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5.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_(分数:2.00)A.北方针叶林B.草原C.苔原D.荒漠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分数:2.00)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7.领域的特性不包括
3、_(分数:2.00)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8.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_(分数:2.00)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9.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 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 )(分数:2.00)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10.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正确的是 _(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
4、变化C.K是常数D.K与 N、T、T0 无关11.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_ 。(分数:2.00)A.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B.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12.小麦黏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_ 。(分数:2.00)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清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13.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_(分数:2.00)A.隐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高位芽植物14.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分数:2.00)A.K
5、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D.K与 N、T、T0 无关15.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_ 。(分数:2.00)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种的多样性具有两重含义,即种的丰富度和 1。 (分数:2.00)17.种群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实际出生率又称为 1,它是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分数:2.00)18.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1。 (分数:2.00)19.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和 13 大类。 (分数:2.00)20.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
6、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叫 1。 (分数:2.00)21.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 1,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分数:2.00)22. 1和种子来源是原生植物群落复生的有利条件。 (分数:2.00)23.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演替总是导致一个群落走向稳定的顶级群落,群落随空间位置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反映了生物群落基本特征中的 1 特征。 (分数:2.00)24.新种群也可能是起源于一个占有单一生境的种群,或者说是起源于一个种群的分布
7、区域内,这种类型的种群形成叫做 1 形成。 (分数:2.00)25.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 1。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大熊猫属于 K对策生物。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9.进入海洋的物质可以由一些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态系统而重新回到陆地。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
8、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1.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分数:10.00)_32.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试分析影响演替的因素。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_(分数:2.00)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 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解析:考
9、点 正反馈 解析 正反馈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不会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的变化。2.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阴坡比阳坡_(分数:2.00)A.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解析:3.生态效应指的是 _ 。(分数:2.00)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
10、生率和死亡率解析:4.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_ 。(分数:2.00)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解析:5.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_(分数:2.00)A.北方针叶林B.草原C.苔原 D.荒漠解析: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分数:2.00)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解析:7.领域的特性不包括_(分数:2.00)A.更换性 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解析:考点 领域性 解析 领域性的特征包括排他性、伸
11、缩性、替代性。8.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_(分数:2.00)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解析:9.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 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 )(分数:2.00)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解析:10.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正确的是 _(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 D.K与 N
12、、T、T0 无关解析:11.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_ 。(分数:2.00)A.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B.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解析:12.小麦黏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_ 。(分数:2.00)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清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解析:13.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_(分数:2.00)A.隐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高位芽植物 解析:14.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分数:2.00)A.
13、K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变化 C.K是常数D.K与 N、T、T0 无关解析:15.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_ 。(分数:2.00)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 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种的多样性具有两重含义,即种的丰富度和 1。 (分数:2.00)解析:种的均匀度17.种群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实际出生率又称为 1,它是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分数:2.00)解析:生态出生率18.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1。 (分数:2.00)解析: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19.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
14、和 13 大类。 (分数:2.00)解析:奥德姆20.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叫 1。 (分数:2.00)解析:生态农业21.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 1,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分数:2.00)解析:呼吸作用22. 1和种子来源是原生植物群落复生的有利条件。 (分数:2.00)解析:土壤23.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演替总是导致一个群落走向稳定的顶级群落,群落随空间位置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反映了生
15、物群落基本特征中的 1 特征。 (分数:2.00)解析:动态24.新种群也可能是起源于一个占有单一生境的种群,或者说是起源于一个种群的分布区域内,这种类型的种群形成叫做 1 形成。 (分数:2.00)解析:同域物种25.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 1。 (分数:2.00)解析:规则的年波动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7.大熊猫属于 K对策生物。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8.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 _
16、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9.进入海洋的物质可以由一些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态系统而重新回到陆地。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0.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1.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 (2) 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如下: 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 稳定型。年龄锥体呈倒钟
17、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 衰退型。年龄锥形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32.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 (2)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 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 稳定型。年龄锥体呈倒钟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 衰退型。年龄锥形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考点 种群年龄结构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试分析影响演替的因
18、素。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如下: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 (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考点 群落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