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3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29.00)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_(分数:2.00)A.土壤B.地形C.气候D.生物2.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_(分数:2.00)A.干旱缺水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现象D.化肥用量低3.生态学一词是 1866 年由_首次定义的。(分数:1.00)A.美国生态学家 E.P. Odum(奥德姆)B.德国动物学家 Ernst Haeckel(海克尔)C.古希腊哲学家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D.英国植物学家 R. Brown(布朗)4.逻辑
2、斯谛曲线被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哪个时期密度增长最快 _(分数:2.00)A.开始期B.加速期C.转折期D.减速期5.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6.下列属于磷虾生境的是 _ 。(分数:2.00)A.海岸水域及其水底泥沙B.深海水域及其水底泥沙C.深海水域D.深海水域的泥沙7.生态效应指的是 _ 。(分数:2.00)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
3、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8.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 _(分数:2.00)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9.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 1883 年的 5 月至 8 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 30 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_ 。(分数:2.00)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陆生演替D.内因演替10.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_(分数:2.00)A.熵值提高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 1C.生态位加宽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
4、于减少11.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_(分数:2.00)A.时间长B.范围广C.闭合式D.三者都是12.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提出的。 _(分数:2.00)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13.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_(分数:2.00)A.洪堡德B.瓦尔明C.达尔文D.奥德姆14.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 _(分数:2.00)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15.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_(分数:2.00)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地球淡水的重要来源是 1。 (分数:2
5、.00)17.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栖息在一定区域内 1 个体的集合。 (分数:2.00)18.生物的 1 作用就是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分数:2.00)19.在某个真实或特定的环境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叫 1。 (分数:2.00)20.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 1 和重要值。 (分数:2.00)21.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的意义是 1 的。 (分数:2.00)22.水成土壤属于 1 土壤。 (分数:2.00)23.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1。 (分数:2.00)24.植物开始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称为 1。 (分数:2.0
6、0)25.从土壤质地组成来看,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是 1。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乱砍滥伐森林会引起土壤的退化。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种群爆发。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9.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_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5.00)31.简述影响演
7、替的主要因素。 (分数:5.00)_32.简述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比较 r 对策和 K 对策的特点。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63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29.00)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_(分数:2.00)A.土壤B.地形C.气候 D.生物解析:2.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_(分数:2.00)A.干旱缺水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现象 D.化肥用量低解析:3.生态学一词是 1866 年由_首次定义的
8、。(分数:1.00)A.美国生态学家 E.P. Odum(奥德姆)B.德国动物学家 Ernst Haeckel(海克尔) C.古希腊哲学家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D.英国植物学家 R. Brown(布朗)解析:4.逻辑斯谛曲线被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哪个时期密度增长最快 _(分数:2.00)A.开始期B.加速期C.转折期 D.减速期解析:5.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 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解析:6.下列属于磷虾生境的是 _ 。(分数:2.00)A.海岸水域及其水底泥沙B.深海水域及其水底泥沙 C.深海水域
9、D.深海水域的泥沙解析:7.生态效应指的是 _ 。(分数:2.00)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8.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 _(分数:2.00)A.中国 B.印度C.美国D.俄罗斯解析:9.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 1883 年的 5 月至 8 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 30 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
10、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_ 。(分数:2.00)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 C.陆生演替D.内因演替解析:解析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演替被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因它保留了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等,进程是比较快的。题中所述符合次生演替的特征,故选 B。10.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_(分数:2.00)A.熵值提高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 1C.生态位加宽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解析:11.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_(分数:2.00)A.时间长B.范围广C.闭合式D.三者都是 解析:12.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提出的。 _(分数:2.00)A.谢尔福德B.达尔
11、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解析:13.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_(分数:2.00)A.洪堡德B.瓦尔明 C.达尔文D.奥德姆解析:14.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 _(分数:2.00)A.互利共生 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解析:15.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_(分数:2.00)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 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地球淡水的重要来源是 1。 (分数:2.00)解析:大气降水17.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栖息在一定区域内 1 个体的集合。 (分数:2.00)解析:同种生物18.生物的 1 作用就是
12、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分数:2.00)解析:他感19.在某个真实或特定的环境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叫 1。 (分数:2.00)解析:生态出生率20.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 1 和重要值。 (分数:2.00)解析:优势度21.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的意义是 1 的。 (分数:2.00)解析:不同22.水成土壤属于 1 土壤。 (分数:2.00)解析:隐地带性23.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1。 (分数:2.00)解析:植被破坏24.植物开始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称为 1。 (分数:2.00)解析:生物学零度25.从土壤质地组
13、成来看,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是 1。 (分数:2.00)解析:壤土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乱砍滥伐森林会引起土壤的退化。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7.r 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种群爆发。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8.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9.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_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
14、15.00)31.简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的活动。32.简述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 (3)是动态平衡系统; (4)是开放系统。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33.比较 r 对策和 K 对策的特点。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具有 r 对策的生物在
15、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对后代没有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 r 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 r 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 r 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 具有 K 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它们具有亲代关怀行为,对于后代有比较好的照顾和保护能力。一般防御能力较强。虎、豹、大熊猫、棕熊等生物属于 K 对策生物。具有 K 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 K 值附近,但不超过 K 值,所以导致其所在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种群数量下降,想要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