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59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这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_(分数:2.00)A.多度B.密度C.频度D.优势度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_(分数:2.00)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3.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_(分数:2.00)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4.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
2、食物网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5.下列生物属于 r对策的是_(分数:2.00)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6.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7.群落命名的依据是_(分数:2.00)A.优势利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8.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_(分数:2.00)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9.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_(分数:2.00)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
3、产量D.次级生产量10.下列因素属于非周期因素的是_(分数:2.00)A光B.暴雨C.季节D.温度11.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12.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D.K与 N、T、T0 无关13.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最大量的碳被固结在岩石圈中B.化石燃料中也有大量的碳C.碳在岩石圈中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D.二氧化碳是碳在大气圈中的唯一形式14.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_(分数:2.
4、00)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15.遗传多样性是发生在_(分数:2.00)A.分子水平B.原子水平C.离子水平D.物质水平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_(分数:2.00)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17.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_(分数:2.00)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间的相互影响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C.不同种群的植物间的相互影响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18.下列哪一项是物种扩散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_(分数:2.00)A.传播B.定居C.竞争D.消亡19.与森林生态
5、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_(分数:2.00)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20.氮素的下列四种状态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_(分数:2.00)AN2B.NO2C.NH4+D.NH3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 1 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分数:2.00)22.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 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分数:2.00)23.广义的共生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 1。 (分数:2.00)2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 1。 (分数:2.00)2
6、5.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光照、温度等因子而对生物起作用,因而属于 1 因子。 (分数:2.00)26.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粘土和 13 大类。 (分数:2.00)27.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 1 所同化的能量。 (分数:2.00)28.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据其来源途径不同,可分为太阳辐射能和 1 两大类型。 (分数:2.00)29.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1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分数:2.00)30.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 1。 (分数:2.00)31.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
7、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1。 (分数:2.00)3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主要由草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交织而成,其中 1 占优势。 (分数:2.00)33.自然资源可分为自然恒定资源、 1 和生物资源。 (分数:2.00)34.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 1 两种。 (分数:2.00)35.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现象称 1。 (分数:2.00)36.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 1。 (分数:2.00)37.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宏观实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有两个学派,
8、即 1 和个体学派。 (分数:2.00)38.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 1 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分数:2.00)39.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 1。 (分数:2.00)40.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1。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某些植物在叶细胞中大量储存五碳糖、黏液等物质来降低冰点,增
9、强抗寒能力。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植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就较高。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
10、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物耐性的主要特点。 (分数:10.00)_52.若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哪几类? (分数:10.00)_53.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59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这属于群落数
11、量特征中的_(分数:2.00)A.多度B.密度C.频度 D.优势度解析: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_(分数:2.00)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解析:3.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_(分数:2.00)A.夏眠B.穴居C.迁移 D.昼伏夜出解析:4.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 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解析:5.下列生物属于 r对策的是_(分数:2.00)A.银杏B.大象C.丹
12、顶鹤D.蝗虫 解析:6.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 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解析:7.群落命名的依据是_(分数:2.00)A.优势利 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解析:8.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_(分数:2.00)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解析:9.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_(分数:2.00)A.初级生产 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解析:10.下列因素属于非周期因素的是_(分数:2.00)A光B.暴雨 C.季节D.温度解析:11
13、.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种群动态研究 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解析:12.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T 0 )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 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 D.K与 N、T、T0 无关解析:13.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最大量的碳被固结在岩石圈中B.化石燃料中也有大量的碳C.碳在岩石圈中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D.二氧化碳是碳在大气圈中的唯一形式 解析:14.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_(分数:2.00)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
14、度较大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解析:15.遗传多样性是发生在_(分数:2.00)A.分子水平 B.原子水平C.离子水平D.物质水平解析: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_(分数:2.00)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解析:17.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_(分数:2.00)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间的相互影响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间的相互影响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解析:18.下列哪一项是物种扩散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_(分数:2.00)A.传播B.定居 C.竞争D.消亡解析:19.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_(分数:2.0
15、0)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解析:20.氮素的下列四种状态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_(分数:2.00)AN2B.NO2C.NH4+ D.NH3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 1 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分数:2.00)解析:自转和公转22.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 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分数:2.00)解析:种群23.广义的共生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 1。 (分数:2.00)解析:互利共生2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 1。 (
16、分数:2.00)解析:能源利用效率25.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光照、温度等因子而对生物起作用,因而属于 1 因子。 (分数:2.00)解析:间接26.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粘土和 13 大类。 (分数:2.00)解析:壤土27.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 1 所同化的能量。 (分数:2.00)解析:营养级28.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据其来源途径不同,可分为太阳辐射能和 1 两大类型。 (分数:2.00)解析:辅助能29.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1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分数:2.00)解析:后代人30.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
17、 1。 (分数:2.00)解析:过渡区域31.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1。 (分数:2.00)解析:干燥风3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主要由草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交织而成,其中 1 占优势。 (分数:2.00)解析:腐屑食物链33.自然资源可分为自然恒定资源、 1 和生物资源。 (分数:2.00)解析:矿产资源34.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 1 两种。 (分数:2.00)解析:冻害35.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现象称 1。 (分数:2.00)解析:协同进化36.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
18、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 1。 (分数:2.00)解析:营养结构37.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宏观实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有两个学派,即 1 和个体学派。 (分数:2.00)解析:有机体学派38.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 1 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分数:2.00)解析:巩固时期39.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 1。 (分数:2.00)解析:次生环境40.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1。 (分数:2.00)解析:自然生态系统三、判断题(
19、总题数:10,分数:20.00)41.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某些植物在叶细胞中大量储存五碳糖、黏液等物质来降低冰点,增强抗寒能力。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植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就较高。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分数:2.00)A.正确
20、B.错误解析:47.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8.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物耐性的主要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
21、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2)耐性特点:生物耐性有最高、最低和最适范围; 生物耐性限度因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 自然界生物的耐性限度实际范围几乎都比潜在范围窄; 生物的耐性范围是可以改变的。52.若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哪几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三类: (1)快速演替,在短时间内(几年或几十年)发生的演替; (2)长期演替,在较长时间内(如几十年或几百年)发生的演替; (3)世纪演替,这种演替占有很长的地质时期。53.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
22、成的。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常是错综复杂的。如不仅家畜采食牧草,野鼠、野兔也吃牧草,即同一种植物被不同种的动物食用。同样,同一种动物也取食多种食物,如沙狐既吃野兔,又吃野鼠,还吃鸟类。此外,有些动物(如棕熊等)既吃植物,又吃动物。这样,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之间的纵横交错、相互联结,从而构成网状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食物网”。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
23、4.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并且是相关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 r对策和 k对策。 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 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展,繁殖早,体重轻,提高最大增长率。k 对策者和 r对策者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