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5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_(分数:2.00)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2.受局部条件影响发育而成的土壤是_(分数:2.00)A.地带性土壤B.隐地带性土壤C.非地带性土壤D.泛域土3.生物群落的竞争过程是一种_(分数:2.00)A.被动过程B.主动过程C.消极过程D.扩散过程4.有关数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位于食物链顶位的肉食动物,数量很少B.
2、食物链上各环节生物个体数目相同C.数量金字塔不是一个“正”的锥体形状D.食物链的始端生物个体数量不多5.全球范围内,影响陆地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包括_(分数:2.00)A.日光B.温度C.面积D.降水量6.在生态学分支学科中,按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_ 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全球生态学 区域生态学(分数:2.00)A.B.C.D.7.营养物质循环的研究阶段不包括_(分数:2.00)A.主要元素在系统内的循环B.氮、磷的循环周期C.元素的相互关系D.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协同进化关系的是_(分数:2.00)A.寄生物
3、与宿主B.大象与企鹅C.羊与草D.猎豹与瞪羚9.生物生存都有自己固定的温度幅度。只能生活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属于_(分数:2.00)A.窄温生物B.广温生物C.窄温好冷生物D.窄温好热生物10.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_(分数:2.00)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1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_(分数:2.00)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12.人为地选择一些生物物种促进或维持其生存与发展,这属于_(分数:2.00)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淘汰D.竞争13.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起直接作用的是_(分数:2.00)A.
4、温度B.海拔高度C.坡向D.坡度14.下列食物链中,最典型的捕食食物链是_(分数:2.00)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15.有效积温计算公式 K=N(T-C)中,C 表示_(分数:2.00)A.生物学零度B.摄氏零度C.月平均温度D.年平均温度16.下列有关坡向地形要素,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向阳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少B.向阳坡面温度较高C.背阴坡面温度较高D.背阴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1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说法中有误的是_(分数:2.00)A.自然选择是在生命开始后就进行着B.人工选择是人类产生以后才开始的C.自然选择
5、是次要的D.人工选择是次要的18.下列有关生态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就叫生态效率B.生态效率即能量转化效率C.生态效率是一种比率D.生态效率就是消费者同化效率19.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是_(分数:2.00)A.“J”型B.“L”型C.“S”型D.“V”型20.大气中最多的气体是_(分数:2.00)AN2BO2C.CO2D.He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饶基耶尔(Raunkiaer)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生活型谱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四种植物气候,其中有潮湿热带的高位芽植物气候与热带和亚热带沙漠的 1 气候。 (分数:2.0
6、0)22.生物群落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 1。 (分数:2.00)23.光照强度是指 1 上光通量大小。 (分数:2.00)24.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1。 (分数:2.00)25.土壤是由固体(无机体和有机质)、液体(土壤水分)和 1 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 (分数:2.00)26.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它的分布区域属 1。 (分数:2.00)27.群落复合体与群落镶嵌不同,群落镶嵌是指一个群落内部的 1,而群落复合体则是不同群落地段相互结合的现象。 (分数:2.00)28.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1。 (分数:2.00)29.种群较长期地维持
7、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 1。 (分数:2.00)30.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植被破坏、 1 和食物链被破坏等。 (分数:2.00)31.在无环境条件的限制下,种群增长率决定于年龄组成和 1。 (分数:2.00)32.每个生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叫 1。 (分数:2.00)33.生态学按研究方法划分,可分为野外生态学、 1 和理论生态学。 (分数:2.00)34.地方性风主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和 1。 (分数:2.00)35.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 1。 (分数:2.00)36.种群
8、数量由于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结果所发生的改变,称之为 1。 (分数:2.00)37.生态学中,把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称为 1。 (分数:2.00)38.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有水、CO 2 、日光、 1 和温度、O 2 。 (分数:2.00)39.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 1 相当。 (分数:2.00)40.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包括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多层次控制和 1。 (分数:2.00)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
9、落的外貌特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k 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个层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7.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9.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
10、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0.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不规则波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分数:10.00)_52.简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分数:10.00)_53.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分数:20.00)_专升本生态学基础-15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
11、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_(分数:2.00)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解析:2.受局部条件影响发育而成的土壤是_(分数:2.00)A.地带性土壤B.隐地带性土壤 C.非地带性土壤D.泛域土解析:3.生物群落的竞争过程是一种_(分数:2.00)A.被动过程B.主动过程 C.消极过程D.扩散过程解析:4.有关数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位于食物链顶位的肉食动物,数量很少 B.食物链上各环节生物个体数目相同C.数量金字塔不是一个“正”的锥体形状
12、D.食物链的始端生物个体数量不多解析:5.全球范围内,影响陆地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包括_(分数:2.00)A.日光B.温度C.面积 D.降水量解析:6.在生态学分支学科中,按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_ 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全球生态学 区域生态学(分数:2.00)A.B.C. D.解析:7.营养物质循环的研究阶段不包括_(分数:2.00)A.主要元素在系统内的循环B.氮、磷的循环周期 C.元素的相互关系D.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解析: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协同进化关系的是_(分数:2.00)A.寄生物与宿主B.大象与企鹅 C.羊与草D.猎
13、豹与瞪羚解析:9.生物生存都有自己固定的温度幅度。只能生活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属于_(分数:2.00)A.窄温生物B.广温生物C.窄温好冷生物 D.窄温好热生物解析:10.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_(分数:2.00)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 解析:1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_(分数:2.00)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解析:12.人为地选择一些生物物种促进或维持其生存与发展,这属于_(分数:2.00)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C.淘汰D.竞争解析:13.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起直接作用的是_(分数:2.00)A
14、.温度 B.海拔高度C.坡向D.坡度解析:14.下列食物链中,最典型的捕食食物链是_(分数:2.00)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 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解析:15.有效积温计算公式 K=N(T-C)中,C 表示_(分数:2.00)A.生物学零度 B.摄氏零度C.月平均温度D.年平均温度解析:16.下列有关坡向地形要素,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向阳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少B.向阳坡面温度较高 C.背阴坡面温度较高D.背阴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解析:1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说法中有误的是_(分数:2.00)A.自然选择是在生命开始后就进行着B.人工选择
15、是人类产生以后才开始的C.自然选择是次要的 D.人工选择是次要的解析:18.下列有关生态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就叫生态效率B.生态效率即能量转化效率C.生态效率是一种比率D.生态效率就是消费者同化效率 解析:19.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是_(分数:2.00)A.“J”型B.“L”型C.“S”型 D.“V”型解析:20.大气中最多的气体是_(分数:2.00)AN2 BO2C.CO2D.He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饶基耶尔(Raunkiaer)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生活型谱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四种植物气候,其中有潮湿热
16、带的高位芽植物气候与热带和亚热带沙漠的 1 气候。 (分数:2.00)解析:一年生植物22.生物群落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 1。 (分数:2.00)解析:营养结构23.光照强度是指 1 上光通量大小。 (分数:2.00)解析:单位面积24.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1。 (分数:2.00)解析:生物群落25.土壤是由固体(无机体和有机质)、液体(土壤水分)和 1 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 (分数:2.00)解析:气体(或土壤空气)26.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它的分布区域属 1。 (分数:2.00)解析:寒温带27.群落复合体与群落镶嵌不同,群落镶嵌是指一个群落内部的
17、 1,而群落复合体则是不同群落地段相互结合的现象。 (分数:2.00)解析:水平分化28.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1。 (分数:2.00)解析:寄生29.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 1。 (分数:2.00)解析:种群平衡30.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植被破坏、 1 和食物链被破坏等。 (分数:2.00)解析:生物种类的减少31.在无环境条件的限制下,种群增长率决定于年龄组成和 1。 (分数:2.00)解析:各年龄群的特殊增长率32.每个生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叫 1。 (分数:2.00)解析:生态幅33.生态学按研究方
18、法划分,可分为野外生态学、 1 和理论生态学。 (分数:2.00)解析:实验生态学34.地方性风主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和 1。 (分数:2.00)解析:焚风35.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 1。 (分数:2.00)解析:密度效应36.种群数量由于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结果所发生的改变,称之为 1。 (分数:2.00)解析:种群增长37.生态学中,把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称为 1。 (分数:2.00)解析:领域38.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有水、CO 2 、日光、 1 和温度、O 2 。 (
19、分数:2.00)解析:营养物质39.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 1 相当。 (分数:2.00)解析:生理生态学40.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包括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多层次控制和 1。 (分数:2.00)解析:多元重复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2.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k 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分数:2
20、.00)A.正确B.错误 解析:45.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个层次。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4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不规则波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21、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51.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2)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有三方面原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2.简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裸底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植物阶段; (4)挺水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53.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土
22、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 (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 (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4.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 (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
23、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间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的数量下降,这种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 (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 (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
24、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间、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 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 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调节中反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