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9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A实验法 B参观法C演示法 D练习法(分数:2.00)A.B.C.D.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分数:2.00)A.B.C.D.
2、3.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分数:2.00)A.B.C.D.4.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分数:2.00)A.B.C.D.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分数:2.00)A.B.C.D.6.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
3、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分数:2.00)A.B.C.D.7.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分数:2.00)A.B.C.D.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分数:2.00)A.B.C.D.9.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做好后进生工作(分数:2.00)A.B.C.D.10.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
4、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影响(分数:2.00)A.B.C.D.11.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愿、灵活、实践C自主、自立、自理 D自主、自立、灵活(分数:2.00)A.B.C.D.12.在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分数:2.00)A.B.C.D.三、辨析题(总题
5、数:2,分数:12.00)1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分数:6.00)_14.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分数:6.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5.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数:8.00)_16.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分数:8.00)_17.简述教师劳动的任务和特点。(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
6、:24.00)19.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数:2.00)A.B.C.D.20.下列是行为主义者的主张的是( )A意识是元素的集合 B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C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D主张用内省法研究人的心理(分数:2.00)A.B.C.D.21.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A颜色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 D形状恒常性(分数:2.00)A.B.C.D.22.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干扰的影响的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
7、抑制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分数:2.00)A.B.C.D.2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 D留有余地(分数:2.00)A.B.C.D.2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为(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分数:2.00)A.B.C.D.25.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A原型定向阶段 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 D操作的熟练阶段(分数:2.00)A.B.C.D.26.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这属于印象形式的(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 D
8、总和模式(分数:2.00)A.B.C.D.27.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C负强化 D替代强化(分数:2.00)A.B.C.D.28.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 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分数:2.00)A.B.C.D.29.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A罗夏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分数:2.00)A.B.C.D.30.一名 5岁(CA)JI.N,在智力测试中,测得的智龄(MA)是 6岁,他
9、的智商应该是( )A83 B100 C120 D110(分数:2.00)A.B.C.D.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分数:6.00)_3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分数:6.00)_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分数:8.00)_34.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数:8.00)_35.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分数:8.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6.联系实
10、际说明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分数: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92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A实验法 B参观法C演示法 D练习法(分数:2.00)A.B.C. D.解析: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
11、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分数:2.00)A.B.C. D.解析:3.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分数:2.00)A.B.C. D.解析:4.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分数:2.00)A.B. C.D.解析: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分数:2.00)A.B.C.D. 解析:6.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的是( )A小
12、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分数:2.00)A.B. C.D.解析:7.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分数:2.00)A.B.C.D. 解析: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分数:2.00)A. B.C.D.解析:9.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3、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做好后进生工作(分数:2.00)A.B.C. D.解析:10.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影响(分数:2.00)A.B.C. D.解析:11.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愿、灵活、实践C自主、自立、自理 D自主、自立、灵活(分数:2.00)A.B. C.D.解析:12.在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
14、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分数:2.00)A.B.C.D. 解析: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解析:14.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分数:6.00)_正确答案:(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
15、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5.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数:8.00)_正确答案:(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3)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解析:16.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
16、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解析:17.简述教师劳动的任务和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1)教师劳动的任务:做好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域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解析:五、论
17、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正确答案:(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解析: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数:2.00)
18、A. B.C.D.解析:20.下列是行为主义者的主张的是( )A意识是元素的集合 B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C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D主张用内省法研究人的心理(分数:2.00)A.B.C. D.解析:21.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A颜色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 D形状恒常性(分数:2.00)A.B. C.D.解析:22.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干扰的影响的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分数:2.00)A.B.C. D.解析:2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19、)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 D留有余地(分数:2.00)A. B.C.D.解析:2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为(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分数:2.00)A.B.C.D. 解析:25.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A原型定向阶段 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 D操作的熟练阶段(分数:2.00)A.B. C.D.解析:26.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这属于印象形式的(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 D总和模式(分数:2.00)A.B.C. D.解析:27.通过一定的榜
20、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C负强化 D替代强化(分数:2.00)A.B.C.D. 解析:28.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 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分数:2.00)A.B. C.D.解析:29.下面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A罗夏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分数:2.00)A.B.C.D. 解析:30.一名 5岁(CA)JI.N,在智力测试中,测得的智龄(MA)是 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83 B100
21、C120 D110(分数:2.00)A.B.C. D.解析: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解析:3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它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
22、,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解析: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分数:8.00)_正确答案:(1)构造主义心理学: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4)完形心理学:即格式塔心理学
23、,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5)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6)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7)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解析:34.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数:8.00)_正确答案:(1)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及多重趋避冲突;确定行动目标。确定
24、目的在意志行动中非常重要。是否能通过动机斗争而正确地树立行动的目的,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动机间的矛盾较大,斗争越激烈,确定目的时所需要的意志上的努力也越大。意志的力量表现为正确地处理动机斗争,选择正确的动机,确定正确的目的。(2)执行决定阶段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的确定之后由实现目的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目的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规律,适当地设计自己行动的过程;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因为即使有美好的行动目的,高尚的动机,拟定的计划也很完善,如果不去付诸实际行动所有的一切仍是空中楼阁,仍然只是头脑中的主观愿望而已。)解析:35.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分数:8.00)_正确答案:(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解析: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6.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3)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正确面对与处理负面情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