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_ A.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B.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D.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分数:2.00)A.B.C.D.2.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_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分数:2.00)A.B.C.D.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_ A.独立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
2、.永恒性(分数:2.00)A.B.C.D.4.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_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分数:2.00)A.B.C.D.5.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_ A.知行统一的原则 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 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分数:2.00)A.B.C.D.6.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要素的是_ A.主题 B.策略 C.程序评价 D.范围(分数:2.00)A.B.C.D.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备课 D.作业布置(分数:2.00)A.B
3、.C.D.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 A.心理过程 B.思考过程 C.学习过程 D.认识过程(分数:2.00)A.B.C.D.9.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_ A.学校周边环境 B.英语 C.语文 D.数学(分数:2.00)A.B.C.D.10.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谈话法 D.实验法(分数:2.00)A.B.C.D.11.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A.课程计划 B.课程结构 C.教材 D.课程标准(分数:2.00)A.B.C.D.12.考试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纸笔测验,而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例如展览会、文艺演出等,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什么特点?_ A.自愿
4、性 B.实践性 C.独立性 D.灵活性(分数:2.00)A.B.C.D.三、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13.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分数:6.00)_1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分数:6.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15.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8.00)_16.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分数:8.00)_17.简述教师的作用。(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紧张的期末复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的复习专题扩
5、词。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题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它启迪思维,活跃气氛,更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表现自己阅读面的极好机会。我将第一个字“抢”写在黑板的一边,请同学们组词。第一个同学说:“抢亲。”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了。第二个说:“抢劫。”又一个说:“烧杀抢掠。”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心疼地望着同学们,心想:孩子们是受第一个同学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还是崇尚暴力?于是,我问:“同学们,你们热爱生命、热爱家乡吗?” “热爱!”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情景:炎热的夏天,一位骑车的老人突然晕倒,几个路人连忙把他送到医院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场院上
6、晒着许多稻谷,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主人急得手忙脚乱,这时来了一群手拿工具的邻居,帮助主人解了燃眉之急。路人、邻居的行为美吗?” “关!”同学们的声音明显地亢奋。 “今年梅雨季节,雨量很大,河水猛涨,许多地方汪洋一片,堤坝随时都可能出现崩塌的危险。是政府组织干部和群众日夜值班,奋力排水,使我们的家园化险为夷。他们这种行为高尚吗?” “高尚!”教室里的声音比前一次更高昂了。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几组词抢时间、抢救、抢收、抢修、抢险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看着若有所悟的孩子们,我笑了为我又长大了许多的学生们。 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7、教师“我”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一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分数:15.00)_六、B心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七、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9.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 A.反射 B.传导 C.兴奋 D.突触(分数:2.00)A.B.C.D.20.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地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_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分数:2.00)A.B.C.D.21.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_ A.幻
8、想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分数:2.00)A.B.C.D.2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引起的动机冲突是_ A.双避冲突 B.多重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趋避冲突(分数:2.00)A.B.C.D.23.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_ A.会产生侥幸心理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 C.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D.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分数:2.00)A.B.C.D.24.智力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_ A.加德纳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卡特尔(分数:2.00)A.B.C.D.25.韦氏智力测验离差智商公式是_ A.IQ=100+15Z
9、B.IQ=100+16Z C.IQ=100+17Z D.IQ=100+18Z(分数:2.00)A.B.C.D.26.分解的思维过程主要是_ A.分析 B.概括 C.抽象 D.系统化(分数:2.00)A.B.C.D.2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_ A.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B.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C.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分数:2.00)A.B.C.D.28.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_ A.负偏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分数:2.00)A.B.C.D.29.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属于态度的_ A.社会适应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
10、认知性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分数:2.00)A.B.C.D.30.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为_ A.个人行为 B.个人规范 C.人际关系协调 D.社会规范(分数:2.00)A.B.C.D.八、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31.马戏团里的动物能够根据驯兽员的指令做出各种动作,这说明动物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分数:6.00)_32.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体现的是人格的独特性。(分数:6.00)_九、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分数:8.00)_34.注意具有哪些特
11、点?(分数:8.00)_35.简述助人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数:8.00)_十、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6.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分数: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24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_ A.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B.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D.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分数:2.00)
12、A.B.C.D. 解析:考点 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解析 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有鲍尔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2.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_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教育理论家 解析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大教学论,他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班级授课制和统一学制的思想;教学原则体系和课程体系。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_ A.独立性 B.
13、继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4.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_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旧中国的学制 解析 1912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拟订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明令废止对于受教育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5.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_ A.知
14、行统一的原则 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 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德育原则 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6.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要素的是_ A.主题 B.策略 C.程序评价 D.范围(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教学模式的要素 解析 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评价等,不包括范围。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备课 D.作业布置(分数:2.00)A. B.C.D
15、.解析:考点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解析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和检查评定成绩,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 A.心理过程 B.思考过程 C.学习过程 D.认识过程(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教学过程的本质 解析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9.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_ A.学校周边环境 B.英语 C.语文 D.数学(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课程的概念 解析 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
16、程,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等。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10.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谈话法 D.实验法(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11.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A.课程计划 B.课程结构 C.教材 D.课程标准(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解析 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
17、和教材。12.考试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纸笔测验,而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例如展览会、文艺演出等,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什么特点?_ A.自愿性 B.实践性 C.独立性 D.灵活性(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不受课程标准限制,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各方面条件而确定,比较灵活,如考试可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三、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13.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德育概念 解析 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
18、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1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班集体 解析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15.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数:8.00)_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社会分工(旧式)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全面发展
19、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解析:考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6.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分数:8.00)_正确答案:(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2)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解析:考点 德育原则17.简述教师的作用。(分数:8.00)_正确答案:(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
20、导作用。)解析:考点 教师的作用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紧张的期末复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的复习专题扩词。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题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它启迪思维,活跃气氛,更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表现自己阅读面的极好机会。我将第一个字“抢”写在黑板的一边,请同学们组词。第一个同学说:“抢亲。”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了。第二个说:“抢劫。”又一个说:“烧杀抢掠。”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心疼地望着同学们,心想:孩子们是受第一个同学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还是崇尚暴力?于是,我问:“同学们,你们热爱生命、热爱家乡吗
21、?” “热爱!”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情景:炎热的夏天,一位骑车的老人突然晕倒,几个路人连忙把他送到医院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场院上晒着许多稻谷,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主人急得手忙脚乱,这时来了一群手拿工具的邻居,帮助主人解了燃眉之急。路人、邻居的行为美吗?” “关!”同学们的声音明显地亢奋。 “今年梅雨季节,雨量很大,河水猛涨,许多地方汪洋一片,堤坝随时都可能出现崩塌的危险。是政府组织干部和群众日夜值班,奋力排水,使我们的家园化险为夷。他们这种行为高尚吗?” “高尚!”教室里的声音比前一次更高昂了。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身在黑板上
22、写下了大大的几组词抢时间、抢救、抢收、抢修、抢险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看着若有所悟的孩子们,我笑了为我又长大了许多的学生们。 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我”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一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分数:15.00)_正确答案:(1)体现了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2)在该教学片断中,教师“我”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扩词练习的同时,受到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这就很好地将科学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体现了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
23、育;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解析:考点 教学原则六、B心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七、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9.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 A.反射 B.传导 C.兴奋 D.突触(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神经系统 解析 关于脑的活动方式,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早在 17 世纪,他就认为反射是动物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20.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地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_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24、D.注意的转移(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注意的品质 解析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个体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指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特性。21.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_ A.幻想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想象的种类 解析 阅读孔乙己,依照这篇文章,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表象,即孔乙己的形象,这就是再造想象。2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引起的动机冲突是_ A.双避冲突 B.多重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趋避冲突(分数:2.00)A.B.C
25、. D.解析:考点 动机冲突 解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明两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力,都想要,但不可兼得,于是产生了心理冲突双趋冲突。23.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_ A.会产生侥幸心理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 C.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D.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成败归因理论 解析 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即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的感觉,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24.智力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_ A.加德纳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卡特尔(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26、智力理论 解析 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认知理论。25.韦氏智力测验离差智商公式是_ A.IQ=100+15Z B.IQ=100+16Z C.IQ=100+17Z D.IQ=100+18Z(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韦氏测验 解析 韦氏智力测验采用离差智商,即用标准分数来表示智商。计算公式:IQ=100+15Z。26.分解的思维过程主要是_ A.分析 B.概括 C.抽象 D.系统化(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思维的过程 解析 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过程,综合是把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分析则是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所以分解的思维过程是分析。27.动作技能的特点
27、是_ A.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B.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C.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动作技能的特点 解析 动作技能又称为操作技能,它的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28.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_ A.负偏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解析 西方各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得出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人口中都呈正态曲线式的分布。29.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属于态度的_ A.社会适应功能 B.工具
28、性功能 C.认知性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社会态度的功能 解析 个体尽力发展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说明个人将这种态度作为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工具,即态度具有工具性功能。30.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为_ A.个人行为 B.个人规范 C.人际关系协调 D.社会规范(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解析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情绪积极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人格结构完整。八、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31.马戏团里的动物能够根据驯兽员的指令做出各种动作,这
29、说明动物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第一、二信号系统 解析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独有的。32.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体现的是人格的独特性。(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人格特征 解析 题干所表述的情况主要是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九、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 8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
30、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8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我意识智力和自然观察者智力。)解析:考点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34.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解析:考点 注意的特点35.简述助人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数:8.00)_正确答案:(1)增加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解析:考点 助人行为的培养十、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6.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常有“灵感”出现;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2)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解析:考点 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