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990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4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政治-6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A经济腾飞 B教育繁荣 C人民民主 D解放思想(分数:2.00)A.B.C.D.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指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分数:2.00)A.B.C.D.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联合政府 B国共合作政府 C共产党一

    2、党执政 D三三制政权(分数:2.00)A.B.C.D.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土地改造的顺利完成(分数:2.00)A.B.C.D.5.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2.00)A.B.C.D.6.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A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B社会文化制度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D科技教育制度(分数:2.00)A.B.C.D.7.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

    3、关系的总和 D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分数:2.00)A.B.C.D.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井冈山土地法 C兴国土地法 D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土地法(分数:2.00)A.B.C.D.9.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利用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分数:2.00)A.B.C.D.10.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特征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分数:2.00)A.B.C.D.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4、 A根本标志 B本质属性 C鲜明特点 D重要特征(分数:2.00)A.B.C.D.1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分数:2.00)A.B.C.D.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地质学和胚胎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分数:2.00)A.B.C.D.14.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进步的科学含义是 A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B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符合规律的前进运动 C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D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分数:2.00)A.B.

    5、C.D.15.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人民群众是指 A全体劳动群众 B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C除领导人以外的普通老百姓 D被剥削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分数:2.00)A.B.C.D.1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集体智慧的发挥 B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C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D具有先进的物质手段(分数:2.00)A.B.C.D.1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武装斗争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分数:2.00)A.B.C.D.18.公有资产占优势在质与量上的对比关系是 A公有资产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B只要质量好,量多量少无关紧要 C质量并重原则 D数量

    6、越大越好(分数:2.00)A.B.C.D.19.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分数:2.00)A.B.C.D.20.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A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完善 B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分数:2.00)A.B.C.D.2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人民团体 B人民政府 C人民政协 D人民代表大会(分数:2.00)A.B.C.D.22.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主要科学原则是 A政治第一的原则 B就事论

    7、事的原则 C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D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原则(分数:2.00)A.B.C.D.2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政治运动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分数:2.00)A.B.C.D.24.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A公有制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 D合作经济(分数:2.00)A.B.C.D.25.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 B民主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分数:2.00)A.B.C.D.26.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8、向世界、面向未来” C彻底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分数:2.00)A.B.C.D.27.速度、比例、效益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速度是前提,比例是条件,效益是核心 B效益是前提,比例是条件,速度是核心 C比例是前提,效益是条件,速度是核心 D速度是前提,效益是条件,比例是核心(分数:2.00)A.B.C.D.2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1956 年 12 月给黄炎培的信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数:2.00)A.B.C.D.2

    9、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文学艺术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发展科学和教育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分数:2.00)A.B.C.D.30.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的重要战略是 A“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B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D经济稳步发展战略(分数:2.00)A.B.C.D.3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性社会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数:2.00)A.

    10、B.C.D.3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 A把发展作为党的第一要务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保持党的先进性(分数:2.00)A.B.C.D.33.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C坚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D坚持巩固执政地位(分数:2.00)A.B.C.D.34.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科学实验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C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 D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分数:2.00)A.B.C.D.35.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持续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绝对性(分数:2.00)A.B.C.D.36.唯

    11、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C有限和无限相统一的观点 D绝对和相对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数:2.00)A.B.C.D.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建设农村根据地 C政权建设 D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分数:2.00)A.B.C.D.38.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 B靠改革开放 C靠安定团结 D靠自己的发展(分数:2.00)A.B.C.D.3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明确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社会主义本质的要

    12、求(分数:2.00)A.B.C.D.40.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 B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领导者 C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分数:2.00)A.B.C.D.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分数:10.00)_4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数:10.00)_44.简述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分数:10.

    13、00)_45.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特点。(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64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A经济腾飞 B教育繁荣 C人民民主 D解放思想(分数:2.00)A.B.C. D.解析: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指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

    14、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分数:2.00)A.B. C.D.解析: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联合政府 B国共合作政府 C共产党一党执政 D三三制政权(分数:2.00)A.B.C.D. 解析: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土地改造的顺利完成(分数:2.00)A.B. C.D.解析:5.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2.00)A.B. C.D.解析:6.我国经济特区的“

    15、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A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B社会文化制度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D科技教育制度(分数:2.00)A.B.C. D.解析:7.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分数:2.00)A.B.C. D.解析: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井冈山土地法 C兴国土地法 D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土地法(分数:2.00)A.B. C.D.解析:9.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利用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

    16、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分数:2.00)A.B.C.D. 解析:10.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特征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分数:2.00)A.B.C. D.解析: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标志 B本质属性 C鲜明特点 D重要特征(分数:2.00)A.B. C.D.解析:1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分数:2.00)A.B. C.D.解析: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地质

    17、学和胚胎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分数:2.00)A.B.C.D. 解析:14.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进步的科学含义是 A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B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符合规律的前进运动 C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D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分数:2.00)A.B. C.D.解析:15.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人民群众是指 A全体劳动群众 B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C除领导人以外的普通老百姓 D被剥削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分数:2.00)A.B. C.D.解析:1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集体智慧的发挥 B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C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D具有先进的物

    18、质手段(分数:2.00)A.B. C.D.解析:1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武装斗争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分数:2.00)A.B.C.D. 解析:18.公有资产占优势在质与量上的对比关系是 A公有资产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B只要质量好,量多量少无关紧要 C质量并重原则 D数量越大越好(分数:2.00)A. B.C.D.解析:19.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分数:2.00)A.B.C. D.解析:20.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A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完

    19、善 B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分数:2.00)A.B.C. D.解析:2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人民团体 B人民政府 C人民政协 D人民代表大会(分数:2.00)A.B.C. D.解析:22.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主要科学原则是 A政治第一的原则 B就事论事的原则 C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D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原则(分数:2.00)A.B.C.D. 解析:2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政治运动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分数:2.00)A.B.C.D. 解析:24.混

    20、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A公有制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 D合作经济(分数:2.00)A. B.C.D.解析:25.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 B民主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分数:2.00)A.B.C. D.解析:26.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彻底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分数:2.00)A.B. C.D.解析:27.速度、比例、效益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速度是前提,比例是条件

    21、,效益是核心 B效益是前提,比例是条件,速度是核心 C比例是前提,效益是条件,速度是核心 D速度是前提,效益是条件,比例是核心(分数:2.00)A. B.C.D.解析:2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1956 年 12 月给黄炎培的信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数:2.00)A.B.C. D.解析: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文学艺术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发展科学和教育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分数:2.00)A.B. C.D.解析:30.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的

    22、重要战略是 A“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B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D经济稳步发展战略(分数:2.00)A.B.C. D.解析:3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性社会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数:2.00)A. B.C.D.解析:3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 A把发展作为党的第一要务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保持党的先进性(分数:2.00)A.B.C.D. 解

    23、析:33.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C坚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D坚持巩固执政地位(分数:2.00)A. B.C.D.解析:34.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科学实验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C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 D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分数:2.00)A.B.C.D. 解析:35.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持续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绝对性(分数:2.00)A.B.C. D.解析:3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C有限和无限相统一的观点 D绝对和相对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数:2.00)A

    24、. B.C.D.解析: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建设农村根据地 C政权建设 D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分数:2.00)A.B.C.D. 解析:38.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 B靠改革开放 C靠安定团结 D靠自己的发展(分数:2.00)A.B.C.D. 解析:3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明确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分数:2.00)A.B.C.D. 解析:40.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 B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领导者

    25、 C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分数:2.00)A.B.C.D.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错误。(1)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任何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不论其是否远离现实生活,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来自客观世界,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2)正确思想或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思想或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唐的观念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解析:4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中,必须

    2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具体原因是:(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凭借自身的力量和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控制着生产和流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27、的切实保证。(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

    28、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解析:44.简述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分数:10.00)_正确答案:(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1)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2)农民阶级具有迫切的革命要求,“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3)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农民是主力军。(4)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

    29、加,革命战争就无法进行。因此,团结农民,结成强大的工农联盟,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解析:45.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特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0、,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祖国统一服务。(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现了最广泛的团结;爱国统一战线扩大发展为两个范围的联盟;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扩大了,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分数:20.00)_正确答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容。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红线,是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方法。(1

    3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和道路,确定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和策略。(2)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本题也可以作为三个简答题)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