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_。(分数:2.00)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_。(分数:2.00)A.18 世纪 40 年代B.19 世纪 40 年代C.20 世纪初期D.19 世纪 80 年代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_。(分数:2.00)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具体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
2、世界的本原4.意识的本质是_。(分数:2.00)A.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人脑的特殊分泌物C.神秘的宇宙超级物质D.人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感觉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分数:2.00)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系统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6.认识事物的质是_。(分数:2.00)A.认识事物的深化B.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C.认识事物的精确化D.认识事物的目的7.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会导致_。(分数:2.00)A.机械决定论B.非决定论C.神学目的论D.直线论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B.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C.辩
3、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D.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9.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科学实验C.生产实践D.艺术实践1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_。(分数:2.00)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11.国家是_。(分数:2.00)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12.在劳动资料这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_。(分数:2.00)A.能源和动力系统B.运输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信息传递系统1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分数:2.00)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实事求是
4、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_。(分数:2.00)A.革命的原因不同B.革命的对象不同C.革命的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_。(分数:2.00)A.独立国家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_(分数:2.00)A.无产阶级B.农民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_(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新中国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8.毛泽东规定的人民军队建军的唯一宗旨是_。(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三大纪律
5、、八项注意D.政治、经济、军事民主19.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_。(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C.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0.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除了具有革命性以外,还具有_。(分数:2.00)A.斗争性B.妥协性C.残酷性D.买办性2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分数:2.00)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批评与自我批评22.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_。(分数:2.00)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6、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分数:2.00)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2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_。(分数:2.00)A.议会制B.委员会制C.政治协商制D.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25.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体是_。(分数:2.00)A.个体经济B.合作社经济C.农业经济D.国营经济26.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党提出了_。(分数:2.00)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论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27.
7、被誉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宣言书的是_。(分数:2.00)A.邓小平 1978 年 11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1978 年 5 月 11 日发表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1977 年 4 月邓小平以个人名义致中共中央的信D.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8.1980 年 5 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_”。(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原则C.社会主义的目标D.社会主义的特征29.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
8、_。(分数:2.00)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30.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_。(分数:2.00)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3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_。(分数:2.00)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B.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2.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是_。(分数:2.00)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C.价值规律D.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3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9、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_。(分数:2.00)A.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B.市场的调节者C.生产资料的所有者D.市场经济的主体34.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C.是闭关锁国还是改革开放D.是以计划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35.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是_。(分数:2.00)A.按劳分配原则B.按需分配原则C.按资产分配原则D.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3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_。(分数:2.00)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D
10、.共产党的一党制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B.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C.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D.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38.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认为这概括起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其核心问题是_。(分数:2.00)A.南北问题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D.西西问题39.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_。(分数:2.00)A.“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实现“三通”C.两岸关系良性互动D.“一国两制”方针4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_。(分数:2.00)A.
11、社会主义道路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分数:10.00)_42.社会主义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 (分数:10.00)_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数:10.00)_4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
12、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25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_。(分数:2.00)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解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_。(分数:2.00)A.18 世纪 40 年代B.19 世纪 40 年代 C.20 世纪初期D.19 世纪 80 年代解析: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_。(分数:2.00)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
13、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把具体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解析:4.意识的本质是_。(分数:2.00)A.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脑的特殊分泌物C.神秘的宇宙超级物质D.人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感觉解析: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分数:2.00)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系统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解析:6.认识事物的质是_。(分数:2.00)A.认识事物的深化B.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C.认识事物的精确化D.认识事物的目的解析:7.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会导致_。(分数:2.00)A.机械决定论 B.非决定论C.神学
14、目的论D.直线论解析: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B.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C.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D.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解析:9.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科学实验C.生产实践 D.艺术实践解析:1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_。(分数:2.00)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解析:11.国家是_。(分数:2.00)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解析:12.在劳动资料这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_。(分数:2.00)A.能源
15、和动力系统B.运输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 D.信息传递系统解析:1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分数:2.00)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D.实事求是解析: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_。(分数:2.00)A.革命的原因不同B.革命的对象不同C.革命的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解析: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_。(分数:2.00)A.独立国家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 解析: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_(分数:2.00)A.无产阶级B.农民 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解析:1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_(分数:2.00)A.
1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新中国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解析:18.毛泽东规定的人民军队建军的唯一宗旨是_。(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三大纪律、八项注意D.政治、经济、军事民主解析:19.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_。(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C.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解析:20.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除了具有革命性以外,还具有_。(分数:2.00)A.斗争性B.妥协性 C.残酷性D.买办性解析:2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分数:2.00)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
17、自主D.批评与自我批评解析:22.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_。(分数:2.00)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2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分数:2.00)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解析:2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_。(分数:2.00)A.议会制B.委员会制C.政治协商制D.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解析:25.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体是_。(分数:2.00)A.
18、个体经济B.合作社经济C.农业经济D.国营经济 解析:26.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党提出了_。(分数:2.00)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论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解析:27.被誉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宣言书的是_。(分数:2.00)A.邓小平 1978 年 11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78 年 5 月 11 日发表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1977 年 4 月邓小平以个人名义致中共中央的信D.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解析:28.1980 年 5 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_”。(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原则C.社会主义的目标D.社会主义的特征解析:29.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_。(分数:2.00)A.十二大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解析:30.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_。(分数:2.00)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解析:3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20、值将_。(分数:2.00)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B.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解析:32.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是_。(分数:2.00)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C.价值规律D.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解析:3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_。(分数:2.00)A.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B.市场的调节者C.生产资料的所有者D.市场经济的主体 解析:34.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C.是闭关锁国
21、还是改革开放D.是以计划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 解析:35.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是_。(分数:2.00)A.按劳分配原则 B.按需分配原则C.按资产分配原则D.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解析:3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_。(分数:2.00)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D.共产党的一党制解析: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B.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C.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D.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问题解析:38.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认为这概括起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其核心问题是_。(分数:2.00)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D.西西问题解析:39.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_。(分数:2.00)A.“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实现“三通”C.两岸关系良性互动D.“一国两制”方针解析:4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路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分数:10
23、.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资本主义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国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靠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42.社会主义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首先讲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不是
24、别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首先表现在生产力上。如果社会主义最终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就不可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说,建立社会主义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它所揭示的是自然界、
25、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则以世界的部分领域为研究对象,揭示的只是部分领域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又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离开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45.简述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党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7、说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它们统一于每个真理性的认识中。其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于真理的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它又具有相对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的教条主义和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